明珠在匣

第57章 醉酒

◎“最后一杯。”◎

卫明姝看着那轮孤月, 轻声答着,“没有了。”

除了他们, 卫家哪还有什么别的人。

沈轩闻言一愣, 不禁低下头去,却只见卫明姝那只微微摇晃的白玉珍珠簪。

他从父亲口中知晓,她大伯父曾战死于二十年多年前的那场祸乱, 本想着和卫明姝回到临安,顺便能祭拜父亲的这位结拜好友。

他不曾想,卫家如今只剩了他们一家。

“有些晚了,咱们回去吧。”沈轩不欲再继续说这些, 绕到卫明姝身前,蹲身要将她抱起。

卫明姝摇了摇头,没有松手的意思, “这景致正好。”

九天月圆时, 当把酒言欢。

“我想喝点桂花酒。”

沈轩揽着她的手顿了顿。

他记得卫明姝是滴酒不沾, 一杯酒便能让她晕了头。

“没有, 回去睡吧。”说罢,沈轩便要抱着她离去。

“你骗人。”卫明姝拽着秋千,“我今天刚遣人送来了些。”

他抿了抿唇, 妥协道:“你等着,我去拿。”

沈轩一手提着桂花酿,一手拿着杯盏,走到房前脚步停住,拿了件披风。

卫明姝仍坐在院内, 慢悠悠地**着秋千。

“穿好。”沈轩又给她披了一层厚实地披风, 打开酒坛, 桂花混着清酒的香气四溢, 飘散在庭院中。

他往那金盏中倒了杯酒递给她,坐在她身旁,“只许喝这一杯。”

卫明姝轻笑,接下那杯酒,浅浅地饮了一口。

杯中还有半盏酒,一轮月影恰好倒映其中,卫明姝低头看着,只轻轻摇动,那酒盏中便泛起涟漪,将那圆月撞得支离破碎。

“大家都说,安平侯年少时骁勇善战,不可一世。其实我们卫家,我阿耶不是最厉害的。”

准确说,她阿耶是最没用的那个。

沈轩闻言,侧过头去,卫明姝正抬头看着那轮月亮,眼中只剩一片月华,“我没有见过我大伯,可听我阿耶说,大伯曾以一万兵力,击垮敌方二十万大军。”

“嗯。”沈轩答道:“听说过,确实很厉害。”

他听他阿耶说过。卫家大郎卫尚极善谋略,即使当时还在他阿耶麾下,却已在乱世锋芒毕露。

平山一役,卫尚主动请缨,绕至敌军后方直取粮仓,以一万兵力击败二十万敌军,平山背后便是洛阳城,处天下之中,乃兵家必争之地,卫尚助靖王夺下了洛阳,随后靖王势如破竹,一路北上直取长安。

当时群雄逐鹿,若没有卫尚兵行险招,靖王绝不可能这么快入主中原。就是放在当时英雄并起之时,卫尚也算是难得的将才。

只可惜天妒英才,当时赵元被靖王军击败后,穷途末路下舍弃长安直取荆州,卫尚奉命驻守在此,未等天下大定,便殒命他乡。

卫明姝将杯中的酒饮尽,“我二伯父本一心从商,大伯父死后,二伯父也从了军,却是去戍守定州。”

那时靖王已登基为帝,但内忧未平,各方势力余孽未清,更是没有精力与鼎盛之时的北凉相抗衡,定州以青河为界,一分为二,一半早已被北凉攻占。

沈轩闻此,不禁问道:“二伯父曾经也驻守过北境?”

他听说过卫家大郎的事迹,却是对她这位二伯父闻所未闻。

“嗯。正是舅公现在驻守的定州。只是当时的定州战火四起,我二伯父在青河边上戍守了三年,可那北凉本就凶蛮,我二伯父虽谨慎小心,还是......”

卫明姝说着,长声一叹,又给自己倒满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沈轩没有拦她,心里也觉得有些堵塞。

北境的之前的情况,他也是知道的。

他们一家早些年在中原平内乱,并没有驻守北境,当时北凉趁虚而入,定州连年战乱,戍守将领埋骨于此者数不胜数,能在青河守三年之久,已是不易。

那北凉之人未受教化,一旦战败落入敌手,便是连个全尸都难保全。

他们沈家也只是恰好等到了北凉衰败之际,接管了北境。

北境的安定,是一批批将士熬出来的。

“我阿耶有一次醉酒时说过,若当年他替兄守荆州,而不是随军北上入京,大伯父还活着,大黎或许能更早稳定几年。”

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

她阿耶当年也只是个半吊子,跟在大伯父身后籍籍无名的小卒罢了,驻守荆州怎么也轮不着他。

卫明姝轻笑着,“不过我阿耶若不去京城,恐怕这辈子是遇不上我阿娘了。”

“岳母?”

“你不知道?”卫明姝反问道,她阿娘和甄家的那段往事,就算到了如今也是京城津津乐道之事。

沈轩仔细回想了一番,“不知。”

卫明姝又径自倒了杯酒,“我阿娘从小在京城长大,当时长安恰遭时疫,之后叛军发动城变,世家惶恐不安,纷纷出逃离京,我阿娘他们家也是如此。

可出逃哪有那么容易,一路上反贼暴民拦路劫掠,甄家也遭遇叛军追杀围堵,但他们运气好些,恰好遇上我阿耶带兵进城,救了他们。”

“所以岳母以身相许?”

“以身相许......”卫明姝笑了笑,“也算是吧,我阿耶虽不如我两位伯父那般有才能,相貌却是极好,我阿娘一眼便瞧上了我阿耶。”

阿耶不过是漕帮出身,哪里见过这般的京城贵女,两人倒是情投意合。

“后来呢?”

“后来阿娘便同甄家说起此事,可阿耶当时不过是无名小卒,局势未定,甄家那般的世家贵族,哪里肯把她嫁给一介草莽。

我阿娘却是非阿耶不嫁,甄家当时自顾不暇,怎肯为她花那么多心思,只说若她要嫁给我阿耶,从此便再不是甄家人。”

卫明姝咽下那口酒,低头看着那金樽,“许是我阿娘早就厌倦了甄家懦弱无能,倒是真与甄家当即断地一干二净,没上花轿,连马都不会骑,便同我阿耶乘同一匹马离开了。”

沈轩愣了愣。

他没想到,他那岳母如此循规守矩,原来是这般真性情之人。

“说到底,还是我阿耶幸运罢了。”

只是伤了腿,活下来了,便是幸运。

“岳父也不全是幸运,安定西境,亦是不世之功。”

“那是曾老将军的功劳,我阿耶不过是在其手下做事,捡了个便宜罢了。”

然而就是这么个便宜,最后还弄了一身的伤,她阿娘当年二话不说随军而行,却是没过几天安稳日子。

卫明姝拍着酒坛,“你知道吗,他们每每说起我阿耶,便是说我阿耶年轻时随先帝征战,不朽功勋。

可那分明是我大伯父的功劳,他们想不起卫尚的名字,只知道京城卫家有个卫直,便将这些功名全安在了我阿耶身上,先帝也只是怜我卫家英才惨死,才给了我父亲那样一个体面官职。”

她晃了晃坛中的酒水,干脆就着坛子大口喝了起来。

沈轩大惊,慌忙夺过她手中的坛子,“别喝了。”

卫明姝咂了咂嘴,脸上已是一坨红晕,举起一根手指,眼神都有些恍了,“最后一杯。”

沈轩捧着坛子没说话,卫明姝倒是有些恼了,没等他反应过来,便一把拽起坛沿便洋洋洒洒地将酒倒入那金杯。

“他们都是生不逢时罢了。”卫明姝倒完酒继续苦叹,“沈轩,那个乱世,造就的英雄真的太多了。人们记不住一个初出茅庐的亡魂,便只能让这些风光无限的活人负重而行。

说到底,也不过是壮志难酬的世人想找个寄托罢了。”

沈轩听她这么说,也默然无声。

他如何不清楚,他如今的功勋,也背负着层层白骨而上。

名垂青史的不该是他,该是那些用生魂垒起这功勋的先人。

卫明姝猛地站起来,举起了杯盏,长袖随风而舞,露出一段白腕,晃晃悠悠地往前走了几步。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沈轩见她站起身,本欲上前扶着,却在看到那青衣把酒问月之时,收回了手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①

“这杯酒,敬古人!”卫明姝捧着杯盏转过身,那眼神有些迷离,脸颊白皙中透着红润,与月华辉映,“我干了。你随意。”

说罢,她仰头喝尽那杯酒,沈轩见她这般慌忙上前,“别喝了,你醉了。”

“我没醉,清醒着呐。”说完便朝着沈轩傻笑了两声。

沈轩哪里见过她这般憨实模样,抿了抿唇,抢过她手中杯盏。

那坛酒还放在秋千下,沈轩管也没管,打横抱起卫明姝回了屋子。

卫明姝坐在床边,看着沈轩蹲下身给她脱鞋。“我真没醉。”

说着,她双腿不老实地踢着,似是还想要下床。

“听话。”沈轩边哄着,边抓住她不安分的小脚,将鞋脱了下来,将她两条腿掰回**,“该睡了。”

“我还没沐浴。”卫明姝轻哼着,“好难闻......”

“兰芝她们都睡下了,太晚了,明日再说。”

“哦。”卫明姝老实了片刻,便开始无所顾及地脱衣服。

沈轩倒吸一口气,慌忙别开眼,听到近处窸窸窣窣的声响,只觉得自己也喝了许多酒一般,心烦意乱。

他们成婚将近两月,卫明姝可没在他面前这么肆无忌惮地脱过衣裳。

“你...你脱好了叫我。”

“好~”

许久过后,屋内没了声音,可卫明姝也没叫他,沈轩只觉是她醉酒忘了,回过头去,却是瞪大了眼。

这姑娘身上只挂了件肚兜,如今还在伸手解着脖上的系带。

“你......”沈轩一时说不出话,只觉得眼皮火辣辣地直跳腾。

“我怎么了?”卫明姝有些茫然,仍伸着胳膊,没打算停手,“怎么脱不掉啊...”

那肚兜对于一个醉酒的人着实有些难解,沈轩也没去帮忙,坐在床边,生生愣了半晌,默念着非礼勿视。

那眼睛却仍是直勾勾地看着。

直到卫明姝又发了声牢骚,才勉强捡回神志,低头拿起她脱下的里衣,“你穿上。”

卫明姝手下顿了顿,还算存着些理智,侃笑着接过衣服,声音却是有些变了点调,小声嘟哝着,“好像是脱多了哦。”

又将那件薄薄的里衣递回给他,“你帮我穿上吧。”

沈轩听到她这般说话,深吸一口气,“噔”的一下坐起身,到外面接了桶凉水径直去往净室。

再踏入房门时,屋内已经安静了下来,沈轩不禁长舒了一口气,他悄悄地走过去,却见姑娘躺在床边拉着被子,眼睛还睁着,衣服倒是穿上了,只不过穿得不甚得体,领口大敞着......

见他过来,还朝他眨了两下。

“郎君回来了。”卫明姝见他走过来,给他挪了点地儿。

“......”

沈轩看着她腾出的半大点地方,杵在床边,嘴唇都抿成了一条缝。

这酒不是个好东西,以后还是少让她碰些。

“郎君怎么还不上来?”

沈轩犹豫地吹灯上床,侧身躺在那片地方面对着她,生怕她下一刻再有什么动作将他挤下床。

作者有话说:

①《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李白

最近三次元太忙了,这几天只能凌晨更新,后天恢复准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