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

第143章 招惹

◎“还闹不闹了?”◎

回去的路上, 两人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卫明姝觉得,她来军营后做的这些事甚是欠妥当。

沈轩本是在想正事, 偶然间瞥见她罕见一脸做错事的表情, 就再也想不进去任何事了。

回到帐中,卫明姝仍然心事重重,沈轩却没有多问什么, 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态度,压住嘴角的笑,“我去拿些吃的来。”

她却是又想到谌稷说的话,低头嗯了一声, 便没了声音。

沈轩再回来时,手上多了两碗汤面、几个白馒头和一碟白菜炖排骨。

军营里的伙食京城府中那般精细,尤其是战时, 主要是讲求饱腹, 普通的士卒所能吃的最多的也就是易存易放的烧饼, 除非打了胜仗作为犒劳, 或者上头心情大好,平日也吃不上什么好的,也就这些将领每日能见到些荤腥。

“过来吃饭吧。”沈轩见她过来, 伸手递出筷子,面上仍没什么表情。

卫明姝听话地随他坐在案前,却是吃得索然无味,时不时咬住筷子,一顿饭比平日咽得还慢些。

对面的人吃完饭, 直盯了她好一阵,

卫明姝却是连半碗饭都没吃完, 用帕子擦了擦嘴角, “吃饱了。”

终究他还是看不过去,挪到她身旁,一把将她抱坐到腿上,“怎么不高兴了?”

卫明姝有些乱了神,“没有不高兴。”

可那闷闷不乐的表情却全然写在了脸上。

他轻笑,轻轻刮了下她的鼻子,问道:“今日为何跑出去,不是说好了我去想办法吗?”

卫明姝耷拉下肩膀,“本是想去亲眼看看你口中的谌稷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我就是好奇,谁知道被他认出来了。”

说着说着,她靠在他的怀中,愈发觉得自己做的不对。

他们两家之间隔着仇,她不该因为好奇就跑去看的,也难怪谌稷觉得她在看他笑话。

沈轩低眼,见她仍旧心事重重,好像并未把话说完,继续问道:“还有呢?”

“还有...”卫明姝瞟向那桌还没撤下去的空碟,语气闷闷地,“他说我傻。”

沈轩愣了一下,不由多看了眼怀里的人,“他怎么会说你傻?”

“因为这军中的事有好多我不懂的...”卫明姝咬了咬唇,养出些血色的唇瓣娇艳欲滴,“我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

他喉结微动,从那唇上转开视线,轻笑了声,“怎么会添麻烦,他一个小孩子,怎么懂什么叫红袖添香。”

“你...你别乱用词。”卫明姝坐起来些,“我和你说正经的呢。”

“他都说了什么?”

“你们将领的吃食平日是不是都要格外注意啊?”卫明姝盯着一桌饭菜,“这些饭菜我从来没见你叫人端进来过。”

“他同你这么说?”他看了看她的表情,只说:“没有的事。”

他自幼长在军营,被父母放养着长大,从小吃饭也是跟着军中其他将领一起吃,饭食每次都会专门派些可靠的人送来。

军中的人向来眼尖,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也并不知道这些饭菜会分到谁那里,自是不会有人趁机动手脚。

如今也是因为有了她,才变了这个习惯,可这也多是因为他在营里不习惯别人跟在旁边伺候。

他说道:“兵马未行,粮草先动,粮草乃成败关键,这些你应当也知道。押运、看守粮草的确都是很重要的差事,就连驻扎的水源都要注意,军中的饭食也都会交由可信的人负责,可也不像谌稷说的那样严格。”

“为什么,你们不怕有人下毒吗?”

沈轩笑了笑,“毕竟都是自己手下的兵,既是在同一旗下,便是生死相托的关系,这些事固然要注意,可也不能太过,若杯弓蛇影,整日要防着有人害自己,少说挨几句闲言碎语,多说失了同袍之间的信任,整日把精力浪费在琐事上,这仗还要不要打了?”

卫明姝恍然大悟,“那曾老将军为何这么做?”

沈轩又想了许久,其实他也不知道曾冼为何如此防备,不过既是老将,威严在那里,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他给了个合适的理由,“或许只是因为谌稷在军中无事可做而已...”

卫明姝信了这套说辞,叹了口气。

这些事她确实只是知道些皮毛,兵书上只说作为将帅要树立威严,可却不知这背后还有这么多道理。

原来和她阿娘一般待在军中,并不是件易事...

“这军中的事明珠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以后可以问我。”沈轩似是看透了她的心思,“别想那么多,有我在,没有什么人会说你是错的,也不要觉得自己是累赘,你那么聪明,一学就会,可比那个傻小子强多了。”

卫明姝眨眨眼,或是从前的原因,她确实什么事都爱多想些,尤其是这些人情世故之事,总会想自己哪些事做的不太妥当。

或许真的该改改了。

她双眸翦秋水,微微弯起,猝不及防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

他愣了一下,受宠若惊间,脖子又被人搂住,唇上轻轻啄了一下。

“郎君最好了。”

这话说得如若春风化雨般温柔细腻,听得男人气血上涌,扶在她纤腰上的臂愈发箍紧,忽地又想到动不得,就如同好吃的糕点就在嘴前,却忽然被人撤走一般,望眼欲穿。

他盯着她,这才发现那眼中的狡黠,“故意的?”

卫明姝躲在他怀里,偷偷笑着,下一刻却是被人抱了起来。

她大惊失色,“你干什么?”

却是没有等到回答,只感觉在往床榻的方向走,“不行...”

还没有等到回答身子就躺在了榻上,感觉鞋子被人脱去,她刚起身,却是被摁住了腕子。

因着随军,她今日出门时穿得还是件窄袖胡服,紧束的腰带松开些,没被抽走,仍挂在腰上,衣襟被人敞开,脖颈上的系带也一松,顿时感觉凉飕飕的。

也就到此为止。

可那遮蔽其中的山峦起伏却是忽然全数落入人眼。

卫明姝下意识捂住,却是被一把拉开。

连日服着药,许久又未尝过那滋味,她身上渐渐热了起来,这才知道惹了不该惹的人,“你欺负人...”

男人的声音已经沙哑的不成样子,“是你先来招惹的。”

卫明姝:“......”

——————

桌上残羹冷炙犹在,帐内的声音止息,身前黏糊糊的感觉犹在,卫明姝脸上潮红未褪,手上的感觉还未消散。

沈轩端来一盆温水,“擦手。”

卫明姝连忙起身,两只纤白的手浸入水中,手心的触感又变得清晰,脸上彻底红透。

“还闹不闹了?”

卫明姝不住摇头,擦干手后,两人又整理了一番,才要将桌上的饭食撤走。

偶然间看着桌上被自己咬了一小口的白馒头,上面还有一排牙印,不由想到什么,卫明姝又将身上的衣服紧了紧。

如今西蕃大军未退,仍处于戒备之时,收拾过后,沈轩走出帐子处理军中之事。

卫明姝得了教训,没敢再去其他地方乱跑,沈轩走后没多久便去看卫直。

因着这几日战事暂时缓和,军医有足够精力照顾,卫直的精神一日比一日看着好,在榻边照顾的侍卫说,今日已经可以自己坐起身,昏睡的时间也少了些。

侍从将药交给她,便出去办其他事,卫明姝看着卫直喝过汤药后,见他精神尚好便陪着说了好一阵话。

“我今日去见过曾伯伯了。”

卫直呵呵笑着,“是啊,你出生的时候咱们家还在羌城,他还抱过你呢,只是后来咱们家去了长安,你曾伯伯没见过你长大后的样子,在信里常说,回京后要来看你。”

“没想到竟是在这里见到了。”

忽然来了兴致,卫直同她说了许多过去之事,从认识曾冼说起,说到两人一同在西境惊心动魄的往事,再到后来康王被调回淮南,都护府建立,曾冼做了安西都护,而他则做了他手下的副官,有些是卫明姝曾经听家人提起过的,而有些事她也是第一次听说。

卫明姝认真听着,忽然想到什么,问道:“对了阿耶,曾伯伯说您曾经救过他的命,这是怎么回事?”

“都是旧事了,那个时候都护府还未建成,北凉势力正盛,西蕃也尚未统一,最强的一支还赤囷族,他们各个部落常常来犯,那时你曾伯伯前往渠城抵抗,却遭敌军偷袭,我是从他手下提拔上来的,兵救将帅本是分内之事...”,卫直眼眸黯淡一瞬,随即一叹,“可后来羌城却也遭到来犯,我来不及回去,可你阿娘她...”

西境辽阔,渠城距羌城来回至少要六日,那时正值凛冬,就行进的更慢了些,大黎连年战火初平,许多地方多年颗粒无收,粮草本就不够,驻守羌城的军队本就食不饱腹。

西蕃一把火烧了粮草,粮道被截断,羌城的军队孤立无援,甄玉姮同那些士卒连着撑了十日,死守羌城,之后大病一场,就留下病根。

卫明姝曾经也她大兄说起过她阿娘的事。

听说等都护府建成后,大黎也基本上安稳下来,她父母二人退往昌河城,才有了他们两个。

只是在怀她的时候,西蕃部落大统,乌卓部族靠近羌城,未等大黎反应过来,便顺势率兵攻打,他阿耶奉命前去平乱,却是被困在羌城。

她阿娘闻此噩耗,刚出月子便整日在城门口等着,等了整整一个月才等到,后来便一病不起,缠卧病榻。

这是整个卫家的伤心之事,谁都不愿再提及。

帐内静下来,许久之后才听卫直又露出些笑容,“不过倒是明珠你,最近气色看着好了不少。”

卫明姝愣了愣,不知怎么话又说到了自己。

那玉囊花的事她也未曾告知卫直,回到京城之时,她阿耶已经被派去了西境,想来也应当不知道她换了药方的事。

此事或许瞒不住,可也要尽力去和家里瞒。

卫明姝点了点头,“任医正给改换了方子,他也上心,便养好了些。”

卫直也没有再多问,凝视了她良久,随即低下头。

不知为何,她好似在那眸中看到了一点泪水,不过也只是一瞬,或许只是错觉。

“养好了便好。”卫直低声,却是听不出什么情绪,“你同他好好过,”

“知道了阿耶,都会越来越好的。”

看过卫直后,卫明姝径直回了自己帐子,沈轩坐在案前,桌上摆着一张舆图,正在圈圈点点。

他的帐子向来也没有什么人敢随意进来,听到极轻的脚步声,头也没抬,“又去哪里了?”

卫明姝也能看得懂这些,坐在案前,无事可做,索性在砚台里添了些水给他磨墨。

这些舆图兵法她也略懂些,看着他圈画的地方,卫明姝问道:“郎君这是要...撤回去?”

沈轩盯着圈画的地方,说道:“算是,只是让我的人撤出去。”

卫明姝凑近了些,“郎君若想要兵权,何不拿着虎符,直接同曾将军说,曾将军也未必不会答应。”

沈轩笔下顿了顿,低下眼眸,视线却全然在那双研墨的玉手上,没有回答她,却是又将空着的茶杯往前推了推。

她知晓他向来没有喝茶的习惯,看着那茶盏,便猜透了那心思,颇为不情愿的给他添了杯茶。

沈轩抿了口她倒的茶,“只是觉得有些蹊跷。”

“什么蹊跷。”

“我总觉得,有人在将我们的消息传给西蕃那边。”

他那日来援时,先带了一批精锐渡河,而另一支队伍本该隔一日到,奇山地处特殊,前有太河,后有荒漠,若是能等来援军,便能出其不意,趁此大挫西蕃军队。

可还没等到那批军队来,西蕃便将军队撤了回去。

那批军队的消息他藏的严实,军中知道的人并不多。

他不知究竟是对面的对手太过聪明,还是有消息被透露出去,若真有对面的内应,又是哪边出了问题。

如今最好的法子,便是放出去假消息,一来可以试探,二来若西蕃趁此来攻,正好可以将计就计。

卫明姝问道:“那郎君是想要做什么?”

沈轩指了指舆图,“现将兵撤出奇山一带,退往太河附近,然后引蛇出洞。”

作者有话说:

下周四之前会完结,剧情确实有点卡,逻辑有点绕不过来,修了又修,先把这部分修好的发上来吧。

后面几章可能剧情比较多,主要是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