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寂寞还有几米

最美那一眼温柔

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中得到快乐。

车尔尼雪夫斯基

以前经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申雪、赵宏博的身影,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他们,是在温哥华冬奥会的赛场。在汇聚了世界双人花样滑冰顶级选手的竞赛中,他们以绝对优势赢得了冠军,让冬奥会双人花样滑赛场瞬间沸腾。因为有幸亲临现场观看,冰刀划过冰面溅起的美丽冰花,以及申雪、赵宏博那优美的身姿尽收眼底,他们赢得冠军点燃的澎湃也让我兴奋不已,不过,让我的心温暖和震撼的,是两个眼神。

32岁的申雪是在12岁那年被百里挑一选为赵宏博的花样滑队友的。第一眼见到身高不足1.5米、一脸稚气的申雪,大申雪5岁的赵宏博哭笑不得,他不咸不淡地向教练摊牌:先练一个月再说。赵宏博没能想到,此后,申雪不仅成为他的队友,更成为他的妻子,以及赢取金牌的黄金搭档。

两个人随着日复一日的共同训练,技术突飞猛进着,一个又一个冠军也接踵而至。时光流转到2005年,多次获得各种大奖赛冠军的两人,独缺少一枚冬奥会冠军奖牌。两人将目光锁定在下一年的都灵冬奥会上。但命运却同赵宏博开了一个大玩笑,在当年8月的训练中,他的左脚跟腱突然断裂,真是晴天霹雳。

距离冬奥会只有半年时间,半年时间内,重返赛场,无异于天书传说。赵宏博万念俱灰,申雪泪水涟涟地劝说、安慰着。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赵宏博火线复出,和申雪赢得了季军。遥想下一届冬奥会,届时两人一个37岁,一个32岁,还从没有过这样“高龄”的选手旋转在世界大赛的冰场上。

果然,2007年日本世锦赛上,两人以近乎完美的表演完成比赛,赵宏博单膝跪地与申雪深情相拥,然后在申雪的脸颊上轻轻一吻在万众瞩目中,赵宏博向申雪求婚。

掌声四起。

那一届世锦赛上,两人再次赢得冠军,那一届世锦赛后,两人宣布退役,并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人们以为,冰坛上再见不到这对伉俪旋转的优美身姿了。但是,赵宏博一直心有不甘,为人生中独少的那一枚冬奥会金牌。2008年,赵宏博意欲复出。离开赛场两年,如此“高龄”复出,面对的挑战和困难不可想象,不可知的未来更是无从捕捉。但是,申雪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微笑着点头。

于是,有了今天的辉煌;于是,有了申雪眼神撞到我的两个瞬间。

那是在比赛即将开始前,赵宏博低头、伸掌,示意申雪击掌鼓劲,赵宏博的目光应该在申雪的手上,申雪并没有急于去和赵宏博击掌,而是抬起头,抬头的瞬间淡静的脸上笑靥绽开,双眼定格在赵宏博的脸上,虽然赵宏博仍旧没有看向她的双眼,她的眼神里却是无尽的温柔,通透、纯净……仿佛,他们即将开始的,不是汇聚亿万目光、手心捏汗的比赛;仿佛,世界那一刻万物静止,只有她和赵宏博。

那眼温柔,无语,温暖瞬间漫溢冰池。

比赛近乎完美地完成,我再一次被申雪的眼神撞到。

或许是被压抑得太久,或许是期望得太深切,赵宏博单膝跪地,双手握拳,低头嘶吼,现场的观众们似乎也都被兴奋点燃,纷纷起立鼓掌喝彩。想必,此刻的申雪也一样的兴奋、一样的渴望喷发,一样的应该燃烧。的确,申雪的脸上再次笑靥如花,双眼却再次望向赵宏博,目光波澜不惊,风云不见,只有淡淡的沉静、温柔、幸福。那目光是要告诉赵宏博,她骄傲完美地完成了比赛,作为妻子的她还骄傲完成了丈夫的心愿。

怎样的爱,才能够如此一眼温柔?

那一刻,原本在我眼里容貌平常的申雪美艳无比不是冠军让她美丽,是那一眼温柔。

又一个绚烂闪耀赵宏博轻轻地吻了一下申雪的额头!

退役,复出,终铸辉煌,这其中,要经历怎么的艰难?要有着怎样的坚韧?是什么支撑如此“高龄”的他们创造奇迹的这个我心头盘桓的困惑终于破解是爱,是那剔透、纯净、无私的爱,激励他们无坚不摧、润泽他们圆梦辉煌。

记者采访申雪时,申雪表示,她的最大心愿是面对大海,荡秋千。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赵宏博会在某一处海岸,为申雪铸一所他们的家,面朝大海,庭院里一定有一个秋千,满是温柔……

快乐提示:

“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张爱玲对于追随的诠释,炽烈,真挚,震撼人心。爱到追随,并不是失去了自己,而是让自己和所爱赢得相得益彰的灿烂。

有这样一些优秀的追随者,比如孙武、诸葛亮、刘伯温,他们最终没有成为领导者,但是他们和他们的领导者一样伟大,一样让人们铭记。因为,正是他们造就了一个个伟大的成就。

**的追随者,同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