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159节:第六节 21世纪初期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思考与探索(5)

有学者认为,近期内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发展上,要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改变目前这方面城乡差距过大的状况。

过去几十年,国家发行了几千亿元国债,重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我国城市的面貌大为改观,但是,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很少,农村的面貌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面貌变化不大,大多数农民还过着落后的生活方式。

所以,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

还有人指出,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切入点,不仅能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因为这些建设本身就是巨大的投资需求,而且建设用的是当地材料,雇用的是当地劳动力,能够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还能启动9亿农民的消费需求。

只有农村市场启动起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劳动力才能以较快速度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收入才能不断提高,"三农"问题也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韩长赋:《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贺聪志、李玉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

但有学者则认为,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的进步和发展,而农民的进步和发展又取决于农民的教育,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把培养新型农民放在优先位置。

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差距缩小的前提,就是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而只有具有现代意识和职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适应城市生活和工作的要求。

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务农的劳动力将越来越少,只有高素质的农民才能适应总人口增加和收入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量和质不断提高的需求。

所以,切实抓好培养新型农民的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极其重要的课题,应放在建设新农村的优先领域。

只有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把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终极目标。

培养新型农民,不仅可以为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提供持久的动力,而且有利于推进城乡的协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喻晓社:《把培育新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农业·农民》2006年第5期。

也有学者认为,建设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是解决"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反映了在现代和传统两种生产方式主导下城乡之间、城乡居民之间发展能力差距的扩大化。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提供资金支持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用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健康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对传统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造,以增强"三农"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

根据从"城乡统筹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逻辑一贯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把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改造作为一条贯串始终的主线,将提高农业、农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农民参与经济发展的能力,让更多的农民获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这应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贺聪志、李玉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陈锡文:《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任重道远》,《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