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144节:第四节 关于农村第二步经济改革与农业发展战略的讨论(18)

2."谁来养活中国"的争论与粮食发展战略的选择。

1984年以后,我国政府决策部门相继出台了调降粮食收购价格,调减一些粮食品种的产量,适当减少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加速农村产业布局的调整,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以及让农民逐步按市场供求规律和比较利益原则来安排粮食生产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等政策措施,这实际上是对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给出了下调的刺激信号,把市场风险更多地转嫁给了农民。

这一系列政策导致的结果是1985-1994年这10年中全国粮食生产出现长期徘徊(只有1990年总产超过1984年),并出现4次下降。

到1994年,人均粮食产量为368公斤,比1984年还下降了7.3%。

在此期间农民收入增长大幅减缓,农村市场出现疲软,对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为了调剂国内粮食生产的不足,不得不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粮食。

这又引起了国际粮食市场的恐慌,刺激了国际粮价的上涨。

就在此时,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后发表文章和著作,论述"谁来养活中国"问题。

在文章和书中,布朗认为,中国人口的继续增长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迅速增长,必然引起对粮食需求的急剧增长,越来越富裕的消费者需要更多的肉类食品,而这些肉类食品是通过粮食转化而来的。

在粮食需求急剧增长的同时,中国的粮食生产却不能增加,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原来稀缺的耕地越来越迅速地向城市、工业及其他非农使用方面转移。

尽管可以通过增加农业投入、农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来提高粮食单产,但由于水资源的不足及肥料报酬递减的作用,单产提高的潜力十分有限,从而使因耕地消失而减少的产量大于因单产提高而增加的产量。

得出的结论是: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将增加到16亿,人均粮食增加到400公斤,粮食总需求将达6.4亿吨,增长85%;与此同时,到2030年,中国的耕地面积则要下降到只有0.48亿公顷,即下降47%,虽然单产水平有所上升,但粮食总产量则要下降20%。

一方面粮食需求增长85%;另一方面是粮食总产减少20%,于是必然造成中国巨大的粮食产需缺口--3.66亿吨。

也就是说,到2030年,中国国内粮食生产只能满足自己需求的42.5%,其余的57.5%都要靠从国外进口来满足,从而出现"谁来养活中国"这一难题。

因为,到那时整个世界的粮食总量都无法弥补中国这一巨大的粮食产需缺口,世界粮食形势必将处于危险的境地,世界各国的安全也将得不到保证。

于是,布朗警告世界:"食品的短缺伴随着经济的不稳定,其对安全的威胁远比军事入侵大得多。

"李岳云:《"谁来养活中国"的争论及其启示》,《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10期。

从而给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又增添了新的含义。

布朗危言耸听的"饥饿世界"论犹如巨石投水,一石千浪,不仅引起了中国学者和有关人士理所当然的反响,而且引起了世界各国知名学者和人士对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国内学者在讨论中,虽然也有人认为布朗在对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的弊端及今后严峻态势的分析方面,切中要害,值得深思,从而有其"敲警钟"的作用;刘志仁:《关于"布朗旋风"及我国粮食战略的选择》,《改革》1996年第2期。

但大多数人认为布朗的预测是危言耸听,数据和方法都是错误的。

他们认为,新中国几十年来,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中国人民,未来无论是从粮食需求前景来看,还是从粮食供给潜力来看,中国人口增长与粮食供求前景都不会像布朗所预测的那样可怕,因而中国也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

楚军红、贺至:《中国人口增长与粮食供求前景论坛综述》,《人口与经济》1996年第6期。

但是,在中国未来如何养活自己、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粮食战略问题上,却出现了明显的两种不同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