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143节:第四节 关于农村第二步经济改革与农业发展战略的讨论(17)

(二)新时期的粮食问题和粮食发展战略

1.对新时期粮食供求形势的不同判断及不同对策思路。

1984年,在经过连续6年高速增长后,我国粮食生产已由1978年的年产3亿吨增加到4亿吨以上,人均粮食产量396公斤,已接近400公斤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粮食供求长期短缺的局面已得到根本改观。

粮食的大丰收既带来了长期困扰我国的粮食供需紧张矛盾的缓解,又带来了"卖粮难"、"储粮难",财政不堪重负的新的矛盾。

当时,一些人认为,粮食已处于"相对过剩"状态,一时"过剩"说甚嚣尘上,宋国青:《关于农村经济形势和对策的报告》,《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集刊:农村·经济·社会》第4卷,农村读物出版社1986年版;高小蒙:《历史性的转折--对我国粮食供求形势的几点看法》,《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集刊:农村·经济·社会》第4卷,农村读物出版社1986年版。

有人甚至说出现了"收不起、存不下、调不走、销不掉"的"全国性农产品市场危机"。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农产品"买难"、"卖难"交替出现的深层原因及对策研究》,《农村经济文稿》1999年第6期。

他们认为,"在粮食生产上,应该有一个观念的转变",李成贵:《中国农业结构的形成、演变与调整》,《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5期。

他们提出的对策思路就是:(1)以有效需求调节代替"需要调节",还农民以真实的市场信号;郑凤田、陈武:《关于我国粮食供给的分析》,《经济研究》1994年第1期。

(2)将不宜耕作的边际土地退出生产,退耕还林、还牧、还湖;(3)还应将缺乏比较优势的土地退出粮食生产,使之转向更具比较优势的高价值农产品生产;叶兴庆:《论粮食供求关系及其调节》,《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4)实行部分粮田休耕制度,从而改大量储粮为适当储备粮食生产能力;严涛:《大量储存粮食,不如适当储备粮食生产能力》,《中国粮食经济》1999年第8期。

(5)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增加优质粮食品种的生产,压缩淘汰低质粮食品种的生产;(6)扩大对粮食的加工转化能力;(7)扩大粮食出口、外援,杜鹰、黄延信:《解决目前我国粮食过剩问题的政策建议》,《农村经济文稿》1998年第9期。

等等。

当时,也有人对此种判断和思路持有不同看法。

他们认为,虽然全国粮食供求形势发生转折性变化,供求平衡并有较多结余,但粮食不是多得超过限度,消费不完,因此,谈不上"过剩",也不是什么"相对过剩"。

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不要把粮食剩余当"过剩"。

卢锋:《应当实事求是地认识粮食过剩问题》,《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有人还认为,"虽然目前有些地区出现了卖粮难,但这主要是由于流通不畅、交通堵塞、仓储不足、资金短缺等原因造成的,就全局看,我国粮食的紧缺状况并未根本改观","不可因农业丰收,就滋生了对农业盲目乐观的情绪,认为我国农业过关了,粮食多得没地方放了。

"陈吉元:《9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探索》,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有人认为,"目前农产品包括粮食的供大于求只是一种周期性现象,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会交替出现",所谓"总量基本平衡"的判断,未免"过于乐观","对目前的粮食供大于求应有清醒的认识,真实的过剩矛盾并没有表面的矛盾那么突出","我国粮食虽然已经摆脱过去那种长期短缺的局面,但也没有进入长期供大于求的阶段"。

叶兴庆:《论粮食供求关系及其调节》,《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也有人认为,"农产品'买难'、'卖难'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结果","这种周期性波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今后还会发生,合理的体制也只能是减少波动幅度。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农产品"买难"、"卖难"交替出现的深层原因及对策研究》,《农村经济文稿》1999年第6期。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数次出现粮食等农产品卖难,也出现了几次买难,都是由于"粮食供给结构的变动受粮食流通体制和粮食流通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跟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因此,"粮食供需失衡主要是结构性问题"。

然而,如果从长远来看,我国粮食供需仍然"面临总量不足的问题","总供给少于总需求的压力将趋于强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我国粮食问题的宏观剖析》,《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2期。

持此种观点的人提出的对策主张是认为,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坚持不放松粮食生产",因为,"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稳定粮食生产"。

"从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来看,什么时候粮食生产供应得到充分保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环境就宽松,调整的自主权和余地就大一些;反之就要受到制约。

因为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战略地位。

对于这一点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聂振邦:《论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几个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8期。

有人还特别强调地指出,"粮食供给不足将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的基本态势",如果粮食生产出现波动,就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绝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的提高"。

李平社、张峰:《对全国粮食市场波动的评析和思考》,《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第5期。

基于这样一种基本观点,他们提出的主要对策思路为:(1)必须牢固树立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应优先发展的思想";曹宝明、李全根:《促进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平稳增长的对策措施》,《经济纵横》1994年第9期。

(2)"必须把保护耕地和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放在农业政策的首位";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中国科学报》1995年3月6日;冯久先:《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构想》,《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11期。

(3)"在稳定现有耕地的同时,加强对荒山、荒坡、荒沟、沙漠、海滩、荒岛等农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刘立新:《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当代经济科学》1996年第1期。

(4)要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论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及战略对策》,《管理世界》1995年第4期。

(5)适当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控制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消除粮食生产中的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剪刀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粮食课题组:《价格趋势性上涨:中国近中期粮食问题的核心》,《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5期。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