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142节:第四节 关于农村第二步经济改革与农业发展战略的讨论(16)

除上述意见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以粮为纲'和'以牧为主'都是片面的农业思想,都没有正确反映农业内部多种经营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统一有机整体,更没有从再生产角度考虑其相互关系,而把一种经营和其他经营割裂、对立起来;都没有全面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多种多样的消费需要;也都不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各方面的积极性,因而与全面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不相容的。

应该采取因地制宜、五业并举,全面发展、不可偏废的方针"。

施大峰:《"以粮为纲"和"以牧为主"都是片面的农业思想》,《光明日报》1980年1月8日。

也有人得出,"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应该农林牧并重,把畜牧业和林业放到与粮食同等地位,不然会出现新的比例失调"。

袁善腊:《要根据我国实际走农林牧并重的道路》,《人民日报》1979年9月2日。

还有人认为,"'大农业'与'小农业'是相辅相成的。

从广大农区讲,'小农业'是'大农业'中的主体与基础,而'小农业'以外的国土和各业,既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又可促使'小农业'的发展。

在广阔的山区和草原,显然应以林业或牧业为主体。

任何把'大农业'和'小农业'相对立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刘巽浩:《从生态平衡论农业发展战略中的若干问题》,《农村问题论坛》1983年第9期。

3.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布局。

持"大农业"、"大粮食"观点的人认为,"不能把农业生产局限在15亿亩耕地的小范围内,而要在144亿亩国土上做文章"。

何桂庭、许辛、凌岩、张石林:《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几个战略决策》,《经济研究》1982年第3期。

"特别是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包括丘陵、高原)占国土的2/3,山区不仅可以生产极多的产品,满足人民的需要,改善食物结构,使山区农民富裕起来;而且只有经营好山区,才能使生态系统走向良性循环,使农业稳产和高产。

"因此,他们认为"把山区经营好,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石山:《大农业大粮食思想与我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

有人持不同的观点,认为现有15亿亩耕地,是中华民族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也是农业全面发展的基础。

发掘现有耕地的潜力,促使中低产田变成高产田,使15亿亩耕地平衡增产,是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应是主攻方向。

李士慧:《在中国农经学会北京地区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农业经济问题》1982年第6期;梁秀峰:《试论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经济研究》1982年第7期。

还有一些人具体提出发展"中间地带"应是我国发展农业的战略重点,他们认为"如果把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看做是我国东部(包括山东烟台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西部(包括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高原和若干大盆地)的结合部,亦即'中间地带',那么这个地区就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中产地区。

它拥有的耕地、人口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占全国的40%以上。

这里的农业基础、自然气候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好,但产量仅居全国中等或中上等水平。

今后20年,国家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重点投放在这里,易于收到较好的经济效果。

这条'中间地带'建设好了,则全国农业一半以上的经济实力在握,从而为下个世纪大规模综合整治开发西部地区,奠定一个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因此,他们提出"巩固东部、稳住西部、开发南部(包括热带、亚热带丘陵和少量平原)、发展中部"的战略布局设想。

翁永曦、王岐山、黄江南、朱嘉明:《对我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若干看法》,《经济研究》198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