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98节:第六章 农业经济理论问题的论争与发展(1)

第六章 农业经济理论问题的论争与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是一个人口众多而农村居民又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大国,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总体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的农业经济由于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榨、摧残,再加上连年战乱,天灾人祸交加,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广大农民背井离乡,生灵涂炭,挣扎在饥饿线上。所以,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就面临着如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如何使农民尽快摆脱贫困,以及如何引导农村经济走上一条正确发展道路的问题。这既是需要国家决策者正确决策的方针政策问题,更是需要经济理论工作者反复探讨的理论问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吸取其他一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反复的研讨,这些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第一节 关于农业合作化道路之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农村立即实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延续达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世代农民和革命者前仆后继为之奋斗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力的一次巨大的解放,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经过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农业生产就得到了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经济朝什么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制度如何建立,成为必须解决的一个迫切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党内决策层和学术理论界都出现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路子怎么走

土改完成后,对我国农村如"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必须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其走向社会主义集体化方向,当时无论是在党内决策层还是在经济理论界都是没有异议的。理论界曾就此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试图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脆弱性、不稳定性、盲目自发性等特点,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多种角度,阐述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但问题是:(1)当时是否要立即起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

对于第一个问题,当时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针对当时农村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出现雇工、出租甚至出卖土地等现象,以及对于分散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不可能满足日益增长着的社会的需要、与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极其不相适应的估计,认为必须立即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民组织到农业生产合作社里来。由于小农经济具有私有性一面,如果任凭农民自发倾向的盲目发展,必然趋向于向资本主义发展。参见沙英《学习列宁斯大林关于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新建设》1954年3月号;孙晓邨等《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若干政策的客观依据问题》,《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王学文《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经济法则问题的讨论》,《学习》杂志《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的经济法则问题讨论专辑》1955年第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