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

第五章 兵临城下

第五章

兵临城下

共军的“诡计”都用在战场上,所以老是打胜仗。我们的“诡计”都用在官场上,所以老打败仗!

——郑汉臣对不怀好意的钱孝正说道

影片档案

年份:1964年

黑白/彩色:黑白

出品: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白刃

导演:林农

摄影:王启民

主演:赫海泉 饰演 赵崇武

李默然 饰演 姜部长

中皇叔 饰演 郑汉臣

王秋颖 饰演 胡高参

庞学勤 饰演 李忠民

荣耀

这部影片可以称得上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导演林农有史以来的巅峰之作,公映后反响热烈,被誉为“编剧好、导演好、摄影好、表演好”的“四好”影片。

光影故事

解放战争中,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向盘踞在东北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强大的军事攻势,国民党军被迫龟缩到中长铁路的几个古城。在撤退外围据点的战斗中,守敌369师团长郑汉臣夫妇也在其中。

黄昏时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牵引大炮车歪倒在公路旁的山沟里。近处,蒋军的尸体狼藉,民工队员正在打扫战场。一群群的俘虏,被民主联军的战士押送着走过公路。小山坡上,徐大嫂领着几个民兵,押送着蒋军的家属队伍走下来。

家属队伍和俘虏的行列在公路上汇合在一起了。林秋兰,夹杂在穿着各式各样服装的太太群里。由于她那漂亮的脸孔,特别是在旗袍外罩着一件美式短外套,显得极为引人注目。她那受惊的双眼,不时搜索着并排走过的俘虏们。

大群的俘虏踏上木桥,向村庄进发。良久,俘虏中一个小个子兵扶住受了伤的大个子兵,艰难地走上桥头。这时,从桥洞下传来人声:“老总,老总!行个方便吧!”桥洞下,两个民主联军战士押着一个穿着长衫、戴着礼帽的中年人,从陡峭的小路走上桥来。

小个子兵向前一步注视着。两战士押着那人已向桥头走来,他摘下手指上的金戒指,分赠给他们,说:“老总,这点小意思……”战士们不耐烦地用枪尖拨开他的赃物,催促道:“别啰嗦啦!快走!”那人回过头来,无意地瞧了一下小个子兵,顿时震惊了。

那人假装擦着汗,把礼帽拉得低压在眼睛上,闷声不响地走过去了。小个子兵看着那人的背影走得远一点时,急步走向王班长,轻声说:“王班长,报告一个秘密!那个穿便衣的……”

晚间,在一间四合院的上房里。东北民主联军某兵团敌工部姜部长和蔼地对着那个商人打扮的人说:“你不是做生意的。”说着,摘下自己的军帽,指着额上的帽痕说:“你头上也有这么一道疤。”此人辩解是戴礼帽戴的,姜部长又指出他的下巴上也有伤疤,他慌忙说是小时候跌伤的。

见他还在抵赖,姜部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发黄的蒋军《阵中日报》递给他,指着头条标题说:“请看。”在煤油灯下,那人看见报上印着:“湘桂前线继续激战,郑汉臣营长奋勇杀日寇,只身肉搏救出赵崇武师长”

他站起来,把报纸放在桌上,还想辩解什么。 这时,他身后的白布门帘掀开了,王秘书带着林秋兰走进门来。姜部长看了看她们,转向郑汉臣:“你看谁来了?”姜部长让林秋兰前来与他见面。

郑汉臣一看不觉一怔。林秋兰却惊喜地涌出泪花。郑汉臣用眼神暗示她不要来相认。但林秋兰显然不想错过这难得的重逢,唤道:“汉臣!”接着,便奔到丈夫身边,扶着他的肩膀,呜咽地哭起来。郑汉臣叹了口气,慢慢推开爱妻的双手,转过头坐下。

姜部长见身份搞清楚了,提醒他该考虑下一步了。郑汉臣一改刚才的态度,强硬地说:“不成功便成仁,要杀就杀!要毙就毙!”姜部长平静地问:“郑团长,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替蒋介石卖命打内战,替美帝国主义当走卒,就是死了,也要遗臭万年。”

郑汉臣表示自己是军人,不谈政治。姜部长冷笑了一声,说:“可是政治偏偏要找你!蒋介石从西南把你们调到东北来,三个师摆在三个地方,归他的嫡系指挥,你说这是政治还是军事呢?”

看到对方默默不语,姜部长走近他,进一步说道:“同在一个军,他的嫡系203师全部美式装备,住在城里,吃得好穿得好。可是你们369师却受到另一种待遇,这又是什么呢?”郑汉臣掩盖不住内心的不平,两眼射出愤怒的光。

姜部长步步紧逼:“就拿今天这一仗来说吧!蒋介石嫡系203师所谓的出城接应,实际上放了一阵空枪缩回城里去了,单单丢下你们挨打,这难道不是借助于内战消灭异己吗?”郑汉臣让姜部长不要再说了。

姜部长提醒他不要否认事实。郑汉臣表示自己虽不否认,但也不会投降。姜部长表示不会勉强他投降,这让郑汉臣越发迷糊了。姜部长坐下,告诉他会放他们夫妻回去。郑汉臣和林秋兰既惊喜又怀疑。

林秋兰早已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不住地感谢姜部长,郑汉臣没有吱声,但已打消了疑虑。姜部长看出了他的心情,建议他们说是打散了跑回去的,这样可以避免狡猾的钱参谋长的怀疑,并派人叫武工队长送他们过江。

郑汉臣夫妻俩向姜部长点头致谢。这时,林秋兰擦着眼泪告诉姜部长早晨被包围时,她把孩子放在山沟里老百姓家了。姜部长答应派人帮忙找孩子,找到后送回给他们。林秋兰考虑到被俘的家属都认得自己,让郑汉臣先回去,郑汉臣同意了。

一张电报纸上写着:“钱:据606报告,郑汉臣换便衣失踪,可能被俘过。剿总情报部。”蒋军369师参谋长钱孝正推了一下金边眼镜,转了转眼珠,把电报放进衣袋,对郑汉臣的团副蒋家训说:“要进一步调查。”钱孝正和蒋家训都是蒋介石派进地方军369师,控制和监视该师骨干的。

宴会厅内。正面挂着大幅寿星画,两旁是金字的红对联。案几上摆着一盘寿桃,点着一对大红蜡。蒋军正为369师师长赵崇武庆贺五十寿辰。369师的副官长李忠民举着杯站起来邀请大家为赵师长的身体健康干杯,在座的纷纷举杯站起来庆贺。

人们干杯,唯有钱孝正只啜了一口。郑汉臣佯装不平地说:“钱参谋长,你太滑头了!”钱孝正哈哈一笑,有意把话引向郑汉臣:“这次突围,多亏郑团长奋勇掩护,我替师长再敬郑团长一杯。”

郑汉臣以攻为守:“先把你那杯喝了!”钱孝正喝了杯中的酒,然后拿起酒瓶绕到郑汉臣身边给他斟酒,并用假装责怪的口吻说:“你当时应该设法把秋兰和孩子一块带出来。”郑汉臣无奈地说当时突围还来不及呢。

“是呀!”钱孝正走向自己的座位,接着说,“听说你被共军包围了,大家都很担心你。”郑汉臣装着无奈地说:“队伍打散了,换了便衣,趁天黑就跟着打散的队伍跑回来了。”钱孝正笑了笑,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客人纷纷离座散去。钱孝正和郑汉臣由宴会厅走进会客室,两人边走边谈。“郑团长,在关内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对旅长夫妇,一块儿被共军俘去,结果是男的放出来,女的留下当了人质。”钱孝正意有所指地说道。

郑汉臣猛回头盯视着钱孝正,钱孝正不露痕迹地注意对方的反应。郑汉臣激怒地责问道:“钱参谋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他停了一下继续说,“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要是信不过我,就公开审问好了。要是想无中生有,指桑骂槐,兄弟我也不是好欺负的!”

钱孝正过来拍着他的肩头,赔笑地说:“我是怕郑太太中了共军的诡计。”郑汉臣不甘示弱:“共军的‘诡计’都用在战场上,所以老是打胜仗。我们的‘诡计’都用在官场上,所以老打败仗!”

院墙内的楼房门口,两个卫士拉住一小个子兵往外推,郑汉臣喊道:“干什么?”卫士立刻松手往回看。郑汉臣大步走下台阶,小个子兵急忙跑过来,报告说团长太太回来了。小个子兵继续报告:“203师的巡逻

队把太太们扣起来了!”郑汉臣急切地追问怎么回事。

小个子兵从头说起:“今天下午,八路军放我们回来,刚到江岸,就碰到203师的巡逻队,带队的是个连长,他命令巡逻队搜查,他们在太太们身上乱搜!他们把太太们的金子首饰,全摸去了。太太们骂他们是强盗!”

小个子兵加快话语:“他们把太太们关在楼上,楼顶上好像是在打架!我听见郑太太骂他们是畜生!土匪!”郑汉臣实在听不下去了,他拔出左轮手枪,一把抓住小个子兵的领口要他带自己去。

这时背后传来赵崇武的声音:“郑团长!”赵崇武走过来拦着他,劝他冷静点。郑汉臣抓住师长的手,暴跳地说,“师长,我不能睁着眼睛看着老婆受人家的……”说着,郑汉臣狠狠地跺了一下脚。

突然,汽车喇叭急促地响了两声。接着,一辆吉普车冲进院门。郑汉臣和赵崇武闪开,吉普车冲进院内。林秋兰憔悴不堪地坐在前座上。大家询问孩子的情况,郑太太告诉大家房子炸毁了,百姓不知道搬哪去了,孩子也没找到。

郑汉臣悲愤交加,转头要小个子兵跟他上车。二人从两边上了吉普车。郑汉臣踩着发动机。人们回头惊望着。赵崇武抢上一步制止道:“汉臣!”郑汉臣伸手闭上车中电门,发动机不响了。赵崇武抽出钥匙,让小个子兵回去,不准到处乱说。

生日宴会后的赵崇武心事重重,副团长李忠民前来求见,他告诉师长商人刘喜才刚从江北回来,带来一封重要的信要亲手交给师长。并说共军扣留了一批货物,要得到师长回信才肯发还。为方便起见,赵崇武让李忠民带着自己去他的家。

在李忠民家里。赵崇武接过信便急切地看了起来。落款处写着:弟张德胜敬上。 赵崇武高兴地对李忠民说:“是张司令的信。”只见上面写着争取369师起义,实行里应外合。目前国民党四百万军队里面,地方军和杂牌部队占一大半,如果369师能够起义,必然震动全国非嫡系部队,对今后的解放战争,无论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看完信后,赵崇武忧虑地告诉李忠民说张司令要他选择道路,要他起义。李忠民试探地问师长的意思。“光凭这张纸,怎么能决定呢?”赵崇武思考了半天,摇摇头表示时局没有澄清以前,草率地决定是有害的。

李忠民劝说道:“师长,目前共军兵临城下,我们困守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恐怕是朝不保夕。这个机会很难得呀!”赵崇武终于下定了决心,吩咐写封回信请张司令派一个负责人进来谈,又派人护送刘喜才出卡子,并叮嘱出了卡子再把信交给他,发给他一张特别通行证。

蒋家训住所的二楼,两扇窗子打开了。室内灯光亮着,蒋家训站在窗前,他有所察觉地偏着头望着左边的街道。街道的远处,一辆小卧车已驶来,在郑汉臣住宅门前停住。赵崇武下车了,他匆匆向郑汉臣住所门里走去。李忠民机吩身旁的司咐把车开到后门后才下车。

赵崇武迈进客厅,朝着迎上来的郑汉臣问道:“听说有一位老同事要见我?”郑汉臣把手一摊,姜部长走上前来。 赵崇武端详了对方后表示不敢认了。姜部长笑着说:“您还记得二十年前,在南京玄武湖畔,一面喝着清茶……”赵崇武把话接过来:“一面谈你我的前程。”

赵崇武说着,赶紧过去和他握手,“您不是姜……”郑汉臣称他现在叫袁东才,目前在东北民主联军工作。赵崇武惊讶地退了一步,怀疑地看了郑汉臣一眼。姜部长告诉赵崇武张司令员很关心他,特派其进城来问候,并邀请赵崇武到楼上去。赵崇武在确定了没有外人后同意了。

郑汉臣家楼上一间精致的密室内,赵崇武对姜部长说道:“这个城市兵多粮足,工事坚固,恐怕贵军不容易攻下吧。”姜部长胸有成竹地说:“这个城市的实际情况,我军已了如指掌。我相信,对这座城的未来,你定有所估计。”

赵崇武吸着烟。姜部长转换语气告诉他:“我军之所以迟迟不攻城,主要是考虑几十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也考虑到赵师长和其官兵的前途。所以张司令员希望赵师长珍惜北伐和抗战这两段光荣历史,举起反蒋的义旗,和我军并肩作战,实现其当年黄鹤楼上的理想。”

赵崇武深感自己现在处境不同,犹豫不决。并表示这是一件关系上万人的生命和前途的大事,要好好考虑考虑。

蒋家训来到郑汉臣家,想探一探虚实,却被郑汉臣搪塞了回去。蒋家训自讨没趣,回来报告给钱孝正。钱孝正嘱咐他不能打草惊蛇,要严密监视。

沈阳来了急电,蒋介石派红人胡高参前来视察。一架美国军用飞机在机场着陆。欢迎的人群围上来,机门打开了。门口出现一个干瘦的老头儿,穿着军服,戴着中将衔的肩章,不断地向欢迎的人群挥手。

赵崇武对胡高参冒着危险到孤城很是不解,他感觉来者不善。就在赵崇武要李忠民把车准备好要离开时,钱孝正带来消息说胡高参请赵师长去面见。赵崇武无可奈何地随着钱孝正向舞厅走去。

舞厅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胡高参站在中央,对大家宣布了此行的几个目的后,代表国民政府,宣布赵崇武晋升中将副军长,兼本城防副司令长官. 并向赵崇武表示369师的师长一职还是由其兼任。一切军事指挥和日常事务,仍然由他一人负责。

胡高参的话使钱孝正感到很意外,他懊丧地望着赵崇武那边。“来,来!”胡高参说,“为了祝贺崇武兄的高升,请大家干一杯!”女招待们端出酒来,众人拿酒碰杯。

胡高参在沙发上坐下。钱孝正走过来,轻声地问:“高参,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不调虎离山,对党国终究是个后患。”胡高参轻声说:“不给他一点甜头,他会替我们出力卖命啊?俗话说得好,狗急跳墙,要是逼得他太急了,回头咬你一口,那我们就吃不消了。”

凉亭内,赵崇武兴奋地解开风纪扣,又满满地斟了杯可口可乐,对忠民说:“委座到底没有忘记我赵崇武!”李忠民提醒赵崇武说以前他立下很多战功,从不见委座传令嘉奖,为什么偏偏打了败仗之后,反而加官晋级呢?赵崇武听后,若有所思。

赵崇武派郑汉臣约个时间和袁先生见面谈谈。一天晚上,李忠民告诉赵崇武,袁先生等好久了,赵崇武表示过两天再说。这时,郑汉臣急匆匆走过来说熊处长带着宪兵特务包围了他的家,看样子是想抓袁先生。赵崇武略加思索后,表示想办法把袁先生安置在安全地方。

一辆小卧车从赵崇武住宅的院内开出来,向大街飞驰而去。车内,郑汉臣双手把着方向盘,两眼气恼地望着前方。坐在他身旁的姜部长平静地沉思着。“放心吧!姜部长,”郑汉臣坚决地说,“赵师长要是不愿意,我们团单独干!”姜部长顺利出了城。

钱孝正报告胡高参军部抓了一个共军的谍报,和本师人员有关系。胡高参表示要亲自见识一下。一辆囚车鸣着警笛驶过空旷急驶到团部的门口停下。囚车的后门开了,两个拿着手枪的宪兵,拖下一个受过重刑的犯人。

两个宪兵架着刘喜才进来,把他送到会议室当中,然后退出门外。燕明看了看周围的人,站立不稳地跌倒。胡高参问:“你叫什么?”刘喜才用手撑着地板抬头回答:“刘喜才。”赵崇武有些震动。

胡高参问蒋家训搜出什么证据没有。蒋家训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张特别通行证,递给胡高参。“是一团发的。”胡高参看了看说,转向郑汉臣问谁给开的。范国良回答道:“凡是从一团防地出卡子的商人,都是由我签证。”

胡高参又追问有没有特别公函,又是哪个机关给开的。范国良说记不清了,要查查档案。赵崇武不安地思索着,手指摆弄着半节香烟,慢慢地把点着的一头送近嘴边。突然,他被一声“报告”惊醒过来。

一个士兵送来一份公函,胡高参接过公函,抽出来看着。钱孝正站在他坐的沙发背后伸头细看,立即冷笑着说:“这封公函是假的!”范国良反问道:“关防是真的,怎么会假呢?”

钱孝正用奸滑的目光逼着对方说:“字是后添上去的!像你这样精明,会看不出

来?”

范国良也不甘示弱:“我要是像您那样,当场就把他抓住了!”钱孝正冷笑道:“好,那你为什么又那样对他特别关照,亲自派卫兵送他出卡子呢?”钱孝正说完,得意地望着对方。 范国良有意把声调放慢:“参座,花了特别费,就要特别关照,这是您私下给我的指示啊!”

胡高参打断了他们的谈话,举起公函问刘喜才哪儿弄来的,刘喜才告诉他是一个长官向他索要五两金子替他办的。胡高参听后拍着桌子吼着要枪毙刘喜才。刘喜才镇定地为自己辩解说自己是个规规矩矩的商人。

钱孝正上前止住他:“你是商人,为什么要带秘密信件?”刘喜才则坚持说自己只带着金子和钞票,都叫老总们搜去了,没有信件。钱孝正咆哮道:“你把文件吞到肚子里,还说没有!”刘喜才坚持说自己吞的是账单。胡高参问他账单为什么要毁掉。“因为那上面记着几件违禁品。”刘喜才回答。胡高参暴跳地站起来,喊道:“来人啊!拉出去,枪毙!”

两个宪兵拖起刘喜才,转身出会议室。赵崇武喊道:“慢着!”在走廊里的两个宪兵,同时停步回过头。赵崇武走近胡高参,向他解释目前不要杀掉商人,胡高参听后觉得有道理,命令蒋家训把刘喜才押回军法处,严加审问。

这时,一个上尉衔的军官送来一份电报说:“报告,沈阳急电!”钱孝正接过电报看了看,转身走向胡高参,胡高参接过电报,拆开看着:“胡、马、赵:对你部空投无法继续,特令你军迅速突围,中正。”

胡高参看罢,折起电报,懊恼地要求各部和各团主官立刻到军部开紧急会议。会上,胡高参让在座的人都发表下自己的意见。各位都表示没有新的意见后,胡高参转向赵崇武。

一直陷入沉思中的赵崇武建议,369师受到的损失惨重,没有恢复元气,203师的装备优良,人数充足,突围的主攻任务请牛师长担任。牛师长却推辞,不愿揽下突围重任。胡高参劝说赵崇武照常突围。赵崇武无可奈何,最后说:“不过,要炸掉水电站和工业设备,未免太可惜了!”

胡高参满不在乎地说:“回来再修嘛!”赵崇武站起来,指着地图上电站的位置说:“谈何容易啊!单是这个水电站,就花了十年的时间!”

李忠民早已拿着放大镜在察看地图,忧虑地接下去说:“炸毁了水电站,首先淹没了江北的共军,同时也会淹到江南来。特别是这个城市的郊区,都会来水。部队突出去以后,马上要在水中行军,辎重和大炮,必须全部抛弃。恐怕拖不到沈阳,整个部队就……”

胡高参认为有理,让李忠民接着说下去。李忠民略为思索了一下,说道:“应该先突围,后炸电站,起码也要同时进行。”李忠民指着地图继续说,“根据这里的地形,当洪水淹到共区以后,最快也要一天才会淹到这里来。我们可以在洪水到来之前,离开这个地区。”

胡高参很赞同这个方案,并表示会为其在委员长面前请功。这时,蒋军值班参谋慌慌张张地进入指挥室,报告共军包围了水电站!范国良和蒋家训带着三营,也中了共军的埋伏,全部被俘了。

利用水电站牵制东野的计划是国民党眼前唯一的救命稻草。他们只得寄希望于前去进行突围行动的赵崇武。这日,胡高参与几位军官又在召开气氛压抑的小型会议。突然,门被推开了,两卫士扶着衣冠不整、左手吊着三角巾的赵崇武在门口出现,赵崇武也因在突围中负了伤而退下阵来。

正在懊恼的胡高参,走过来责问道:“崇武兄,你是怎么搞的?”赵崇武边走边不满地说,“上去一个营,下来还剩不到一个连。”胡高参正色道:“应该一鼓作气,继续冲上去!”赵崇武回答:“拿鸡蛋去砸石头?可惜您没有到前沿去看一看!”

胡高参气急了,责备道:“可惜您没有按照我的方案打!”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埋怨对方,此时,守卫水电站的国民党军已投降,去接应守卫的一营人在地下党员范国良带领下,进入解放军的伏击圈,被迫投降。至此,敌人破坏水电站的计划彻底破产。

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使四面楚歌的赵崇武苦恼万分。看完一份电报后,他无比泄气。李忠民打开边门,走到赵崇武身边告诉他还有一封电报。 赵崇武双手抱住的脑袋微微一晃表示不看了。郑汉臣补充地提醒这是一封密电。

赵崇武勉强接过去,展开看着,忽然睁大了眼睛,恍惚听见蒋介石恶毒的声音:“胡:灰电收悉,赵崇武既怀二心,突围至沈后,宜速剪除,以免后患。蒋中正。”电稿纸在他手中颤动着,赵崇武无法控制自己,他把电稿捏在拳中站起来,咬牙切齿地吼着:“岂有此理!”

现实终于使赵崇武醒悟,最终决定率部起义。一阵铃声响起,是赵崇武打给胡高参的。钱孝正接了电话后转给胡高参。赵崇武请高参帮助研究突围问题,也鼓舞一下士气。胡高参答应了。

指挥室的门打开,胡高参和钱孝正依次进门。 一阵寒暄过后,胡高参问是否一切准备好了。赵崇武答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胡参谋不解地问东风指的是什么。赵崇武拿出电稿,放在他的面前。胡高参看后先是一惊,后又故作镇定地狡辩说,自己没有给委座发过不利于赵崇武的电报。

他说罢匆匆走向门口,钱孝正跟在后面。门忽然开了,郑汉臣带着董彪和几个卫士站在门外,枪口对着胡高参。钱孝正看到不妙,后退一步溜走,他慌张地跑到通密室的门口,郑汉臣一连发了两枪,把钱孝正打死了。

胡高参瞟了一眼对着胸前的手枪,转对赵崇武大声问道:“你们想造反吗?”郑汉臣接过来说:“我们就是要反对,反对你们把中国出卖给美国鬼子!”郑汉臣命令胡高参打电话给牛师长马上到这里来。胡高参被捕了。

在《东北民主联军战歌》的歌声中,国民党的党旗降下来,国民党军缴械投降。解放军开进城内,孤城获得解放。姜部长和赵崇武又见面了,他们握手寒暄,兴高采烈地展望着,展望着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未来!

点击点评:大胆的艺术尝试

影片忠实而艺术地再现了辽沈战役期间,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展开一场成功的政治攻势这一史实。在人物塑造方面,影片注重从个性化、人性化的角度刻画人物,并且只将战争作为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和重要背景,避免了人物脸谱化和简单的敌我划分,从而使剧中的反面人物的形象显得比较丰满可信。这在新中国军事题材影片中是富有新意的创作。

为了增强影片题旨的深度和厚度,创作者大胆地把赵崇武、郑汉臣这两个反面英雄人物推向银幕中心,细腻地描绘了他们由敌对、动摇到犹豫、觉醒的心理轨迹,并较有分寸地对其进行了形象的个性刻画和塑造。而正面人物则着墨不多,仅仅穿插其中。这种宾主易位、虚实反衬的表现手法,在当时可谓难能可贵的神来之笔。

回望精彩

影片中对敌我矛盾和敌人内部矛盾的揭示始终没有离开人,没有离开对人物性格的揭示,这也使作品具有超越题材,超越这个戏剧故事本身的文化意识。

例如,当蒋介石嫡系二零三师的参谋长钱考正怀疑郑汉臣是共军有意释放,而郑太太做了人质时,他说:“我是怕郑太太中了共军的诡计……”郑汉臣则回答:“共军的‘诡计’都用在战场上,所以老打胜仗,我们的‘诡计’都用在官场上,所以老打败仗。”这句话阐明了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 。

星光:林农

林农,原名粟多泽,1918年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进入“鲁艺”,成为一名话剧演员,曾参加过《雷雨》、《白毛女》等剧的演出。1953年,林农正式成为导演。1954年与谢晋联合导演影片《一场风波》。1958年推出影片《党的女儿》,大获成功。随后又推出《甲午风云》和《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结构完整,镜头组接流畅,是林农自己最满意的电影作品之一。《兵临城下》在艺术处理上显得相当完整,叙事紧凑、一波三折、故事性强。人物性格在紧张的悬念和矛盾进行中得到彰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