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全面整顿2
这说明,“革”所造成的生产下降、国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生活困难的状况,不是不可以纠正,不是不可以改变。只要下决心去整顿,只要下大力气去整顿,混乱和无序的状况完全可以得到纠正,经济秩序完全可以恢复,人民的生活完全可以得到改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发生“革”动乱,如果全国上下一致全心全意地实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方针,那么,用九年的时间,我们的国家完全可以发展到一个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程度,人民生活也会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九年以前,我们的邻国日本,经济基础和实力并不比我国领先多少。九年之中,我们在大闹“革命”大动乱,日本则在大力发展经济和高科技。九年的时间过去了,日本发展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而我们,却还在为扭转社会经济的全面混乱而费尽苦心。“化大革命”这场动乱,已经耗费了我们整整九年的时间。整整九年啊,这个时间,实在太长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仿佛是九年一梦,一梦醒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就是原来一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获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进步。我们身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起我们来,已经遥遥领先。看到这些,怎能让人平静,怎能让人泰然处之?有人说,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是对的,但是进行得太急了。是的,邓小平急啊,他怎么能不急呢?在苦苦等待了六年后,才获得了复出。在经过艰难险恶的斗争后,才获得进行整顿的权力和机会。他自己已是七十一岁高龄,而且,政治斗争仍然艰险如斯,政治前景中仍然充满了太多令人不安的变数。时间、机会,对于他来说,都太珍贵了。他要挽狂澜于既倒,他要报效国家和人民,只有抓住这一难得的、也许是最后的机会。他必须做到坚决、果断、彻底,而且义无反顾。他完全知道,这样做会触怒“革”势力,而且也极有可能令**产生不满。但是,这是他经过多年的思考下定决心所选择的道路。他既然走上这条道路,就已别无选择,早已将个人的政治前途甚至生命置之度外。
中国**从成立的那一天起,信奉的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全面整顿,就必须对军队进行整顿。6月24日至7月15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军事院校负责人共七十余人。会议重点讨论改正不正之风和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安排超编干部等等问题。叶剑英、邓小平、徐向前、聂荣臻等在会上讲了话。叶剑英在讲话中,痛责“四人帮”煽动派性,把全国搞得乌烟瘴气。他气愤地揭露**插手军队,妄图把军队搞乱的阴谋,对与会者大声疾呼:“你们要抵制!”7月14日,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军队整顿的任务》的讲话。在讲话中,他尖锐指出,由于**一伙的破坏,军队存在“肿、散、骄、奢、惰”等严重问题。他说:“军队整顿什么?就是整上面讲的那五个字。”他讲到军队要坚决反对派性,要恢复优良传统。军委的工作是两件,第一件是“军队要整顿”,第二件是“要准备打仗”。军队要抓编制,抓装备,还要抓战略。要自上而下地调整好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班子要有威信,要敢字当头。他说:“现在确实有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我们都担忧啊!”他说:“现在军队一些不好的现象能不能克服,几十年的优良传统能不能继承和发扬,主要靠我们这些老同志的传帮带。只要大家带头努力,做到**同志说的八个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看,军队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可以贯彻好的。”会议后期,叶帅亲自与军队的高级干部一一谈话,一一打招呼,向他们传达**对“四人帮”的批评。叶帅对他们说,**说现在有个“上海帮”,你们要注意警惕,稳定部队,把部队掌握好。7月15日,叶剑英向**汇报了会议情况。19日,经**批准,中央转发了这次会议的有关件和叶剑英、邓小平在会上的讲话。这次会议的精神,受到全军指战员的热烈拥护。这次会后,由叶剑英亲自拟定,调整了全军各大单位的领导班子,有效地阻止了“四人帮”夺取军权的阴谋。
以**为首的“四人帮”,在**倒台后,一直觊觎军队大权,却一直未能攫取到手,心中十分不满。对于军队正在进行的整顿,对于此次会议的召开,他们更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会议刚刚开过不久,王洪、张春桥就诬蔑和攻击军委扩大会议“问题多着呢”。对叶剑英和邓小平的讲话,他们阴险地说:“要批判的不只是这两个讲话。”的确是这样的,他们虽然一时不能阻止邓小平进行的全面整顿,但决不会善罢甘休,“好戏”还在后头呢。
在对经济领域和军队进行整顿的同时,邓小平在教育和化两个领域,也着手进行整顿。
自5月起,教育部长周荣鑫在周恩来、邓小平支持下,按照周恩来和邓小平多次讲话精神,积极着手整顿教育工作。他多次召开部内外干部、讲师会议,听取意见和了解情况,针对**、**一伙对教育事业的破坏,重新提出教育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要重新为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恢复名誉,要重新恢复被严重破坏了的教育系统的各项工作。他多次在教育系统召开的各种会议上发表讲话,贯彻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批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并严厉地驳斥“四人帮”一伙破坏教育事业的谬论。周荣鑫的这些讲话和整顿措施,受到深受“革”其害的教育界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教育系统按照这些讲话精神发表了一系列的章和评论,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整顿教育工作,像一股暖人的春风,吹遍了在“革”中最先受到冲击的教育界。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整顿的工作任务是艰巨而庞大的,需要建立一个具有战斗力的理论写作班子。经过深思熟虑,6月中旬,邓小平向中央提出,成立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不久,国务院政研室正式成立,负责人为胡乔木,成员有吴冷西、胡绳、熊复、于光远、邓力群等。从成员名单即可知道,这是一支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很强的战斗力的“笔杆子”队伍。国务院政研室一经成立,就在邓小平亲自领导下,为全面整顿工作起草件,并与“四人帮”那伙造反派刀笔吏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
化领域,自“革”以来,一直被“四人帮”视为他们的“势力范围”,被他们控制得最严。要在化领域进行整顿,难度是相当大的。7月9日,邓小平指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收集整理化教育领域的有关情况。邓小平说,除百花齐放外,还有一个百家争鸣的问题。要防止僵化,现在的章是千篇一律,是新八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没有贯彻执行,学、艺术不是更活泼、更繁荣。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指示,国务院政研室开始整理艺领域的问题,并将有关情况整理材料上报邓小平参阅。
对于艺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有所醒悟和察觉。7月初,他在同邓小平谈话时曾指出:“样板戏太少,而且稍微有点错就挨批。百花齐放都没有了。别人不能提意见,不好。”7月14日,**就调整艺政策作出了书面谈话。**指出:“党的艺政策应调整一下,一年、两年、三年,逐步扩大艺节目。缺少诗歌,缺少小说,缺少散,缺少艺评论。对于作家,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他还说:“艺问题是思想问题,但是不能急,人民不看到材料,就无法评论。”“处分人要注意,动不动就要撤职,动不动就要关起来,表现是神经衰弱症。”**如此明确的表态,对整顿艺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艺整顿,与其他部门整顿的方式大不相同。别的部门,是通过制定政策、召开会议、发动群众、调整干部、恢复和建立规章制度等措施进行整顿。而艺部门的整顿,却是在与“四人帮”进行的一次次坚决而又艰难的斗争中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