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人

一、走私巨犯被抓

李日亮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关进南凤县看守所。这正应了李月亮那句话,有些游戏规则是没法遵守的。

李日亮的家早从县城搬进彬州,但冶炼厂还在金银湖。日亮的冶炼厂己更名“金银湖冶炼厂”,建在金银湖工业区。金银湖工业区设在凹鼓岭的山垭里,离湖水荡漾的金银湖约3公里的样子。那连绵的青黛山沟里到处是高高的烟囱,但看不出冒烟。县里规划整顿冶炼市场后,有六个乡镇建立了工业区。凡进行冶炼加工的企业主都集中在远离居民的山沟里,进入工业区的都是上规模,上档次尤其是环保过关的业主。而日亮的“金银湖冶炼厂”无论规模、档次还是环保设备都代表整个侨县甚至彬州冶炼业的形象。

“金银湖冶炼厂”占地50亩。五座巨大的烟囱高耸入云竖在凹鼓岭山上。离山脚的工厂有千把米,地表下面埋着直径一米的水泥空心涵管。这1000米的涵管与焙烧炉,煮货炉,煎货炉的地下涵管相通,整个工厂焙烧,煮货,煎货的黑烟通过一把把巨大的排气扇,也就是抽油烟机,吸入地下涵管再通过这1000米漫漫涵道分别从五个高耸的烟囱里冒出,变成漠漠的青烟。地下涵道半年清理一次,清理出来的烟囱灰仍可回收金银;厂里建了6个收尘室,所有的吸尘布筒都与80平方米的收尘室相通。收尘室无窗,只有一密闭的门;收尘室下面是空的,底下有4个大水泥漏斗;水泥漏斗每月开放一次,回收的尘土从漏斗里排出,仍可提炼金银。本是烟尘滚滚的大冶炼厂,竟然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金银湖冶炼厂”的厂房设备投入大约4000万元,仅环保设施投资约2000万元,但通过地下涵管,烟囱和收尘室回收的灰尘每年可提炼价值近200万元的金银,值得。在环保问题上,他有超前意识,在月亮出事之前他告诫过月亮,他就具备了这样的设施。

“金银湖冶炼厂”通常情况下有300工人三班转。人平月薪800-1000元。技术工的工资是苦力工的两倍以上,每月5日发薪水。厂里的总技术员是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的教授;法律顾问是广东中山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厂年产白银600吨至700吨之间,接近全县白银产量二分之一。更亮眼的是他投资2000万元兴建的“日亮牌”白银深加工生产线,生产线对白银进行深加工令其升值。李日亮每年生产的黄金、白银、钯、铂、镣、铑等贵金属产值接近两亿,利税超过1000万。

对公益事业,他更是热心支持。全镇166名五保老人,每年春节每人发100元钱红包,已连续发过10多年了;镇里建中学,建中心小学先后捐了28万;县里修大桥,一捐就是12万;有个高中生患白血病,第一次资助5万,同时承诺,尽力量治,花多少,他出多少,只要有希望,治好为止;……,李日亮算得上能人,贤人,有口皆碑的好人。省、市、县三级电台、报刊、媒体都跟踪采访报道过,还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今年,市里的民营工作会议放在他厂里召开。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关进南凤县的看守所。

金银湖人震动了,县里、市里的领导也震动了。新闻媒体时刻在关注“日亮走私事件”。

2002年元月15日,李日亮用自己的小车,途经南凤县县城时被公安拦截。

“车上装的什么?”公安出示搜查证,“我们奉命搜查。”

“黄金和白银!”李日亮并不隐瞒。

“走私!”

“不,自已炼的!”

“你是哪里人?”

“侨县金银湖的,在河南办厂冶炼,这是从那里拉过来的。”

公安人员没理会这些,问了问金银的数量。李日亮回说两吨白银,20公斤黄金。公安人员吓了一跳,说,这么多。头儿下令将人将车押进了公安局。

公安人员向局长请示汇报说抓住一“黄金走私”大犯。局长听说数额如此巨大,不敢忽视(如获至宝)。指示扣车扣人,立即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