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

第51章 引路

◎我想知道,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

听到门外传来的脚步声, 沈轩回过神,快速将绣棚放回去, 把香囊摆好, 敛起脸上的慌乱,装作无事发生背着手打量着四周。

卫明姝看着他立在屏风前,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不由又想到刚才的轻浮之语,“你站到这里干什么?”

“我......”沈轩看向兰芝,灵机一动,“我来学学梳头。”

“......”

卫明姝没再理他, 径直走到妆台前坐下,沈轩腾开位置,她向后瞥了一眼, 也没多说什么。

兰芝给她梳着发髻, 卫明姝拿起台上的脂粉扑了扑, 又在那苍白的嘴唇上点了些胭脂。

沈轩站在她身后却感到无所事事, 眼睛瞥向妆奁,哗啦啦地翻动妆奁盒,拿出一只红石榴簪, “簪这些吧,好看。”

卫明姝看到那双大手上金簪,手下动作一顿,犹豫地接过,让兰芝戴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沈轩见她没有拒绝, 面露喜色, 又递过去一只金丝玛瑙耳环, 长长的流穗从他的掌心垂下, 微微晃动着,“这个颜色艳一些。”

卫明姝刚簪好簪子的手停住,淡淡地朝后看了一眼,却是沉默不言,只低下了头捡起桌上一对镶着南珠的耳环带上。

那南珠衬得那双精致小巧的耳朵愈发白嫩,清雅不失贵气。

沈轩顿时错愕,再看一眼手上的耳环,怎么看颇为俗气,又瞧了眼兰芝。

那表情除了嫌弃,还是嫌弃,仿佛脸上只写了一个字。

丑。

他抿了抿唇,默默地将手上那只耳环放回原位,又从盒子里扒拉出一只镶珠银簪,“把那只换了吧,还是这只更好看些.......”

两人又简单收拾了一番,便一同上了马车离了家门,因着提前告知了卫家,到了门口,一家人仍是如二人回门那日一般齐齐在门口相迎。

沈轩将卫明姝直接抱下马车,见到一大家仍对他笑脸相迎,仿佛不知他们吵了架一般,一时愣在了原地。

很快他便想到了卫家停到药铺前的那辆马车,心下更是不解。

他瞥了眼卫明姝,只见卫明姝正眨了眨眼望着那位舅兄,目光也随着她看了过去。

卫君咏被两道目光盯着,不由感到不好意思,淡淡地咳了两声,“别站这儿了,进去吃饭吧。”

沈轩跟着一家人走进大门,不同于前两次来卫府,一家人似是真的很想卫明姝,连向来在人前沉默少语的卫侯夫人也围着她问东问西,虽多聊的还是些家常,却没有什么人再同他说话。

卫明姝一路淡淡地答着,很快便又路过了那栽满桂树的院子,那桂树此时已是枝繁叶茂,桂树枝叶伸进长廊,却也无人修剪,沈轩一时又感到五味杂陈。

“此次火药一事,阿耶没有被问责吗?”卫明姝问道。

“没有。”卫直笑答着,忽然想到什么,“还要多谢贤婿那日替我解围。”

卫明姝站在一旁不由看向沈轩,似是有些意外,刚准备开口,只见沈轩回道:“岳父不必言谢,都是一家人,也是应当的,况且这事本就不关兵部的事。”

话音落下,沈轩转头对上卫明姝看向他的目光,回了她一个的笑容。

卫明姝不经意地撇开目光,垂着头若有所思。

一家人走到饭厅,沈轩不由想到卫家吃饭前那一连串繁琐的规矩,这次没等有人向他开口,便拉着卫明姝到小桌前净手。

卫明姝回过神,看向沈轩带她去的方向,一时微愣。

她在沈家待得太久,她阿娘也忘了提醒她,她自己都快不记得家里这套流程了。

两人紧挨着坐于桌前,桌上摆了些家常菜,却是清一色的清淡口味。

沈轩不由想到他们回门那日桌上摆着的荤菜,现在想来极有可能是卫明姝同家里交代过,在适应他的口味罢了。

沈轩想着,便拿起筷子,想也没想便往她碗里夹了几片笋片,“你喜欢吃的笋片。”

卫明姝刚夹起米饭的手没了动作,意味不明地看向他。沈轩见状微微收回了手,随后便感觉到周遭静悄悄的,气氛诡异,不由抬头扫了几眼,只见桌上的人神色各异,所有人都似有意无意地向同一处瞟着。

他朝那方向看去,只见卫侯夫人正端坐着,不置一词,嘴巴却是紧紧抿成一条缝。

卫君咏见到自家阿娘这般,却是眼睛转悠着,猛地站了起身,也不甘示弱地夹了一筷子,那宽袖就差点挨到了汤盆。

郑叶无奈地替他往上提了提袖子,卫君咏朝郑叶低头笑了笑,随即保持着一个灿烂的笑容看向卫明姝,“明珠,你最喜欢吃的白切......”

那个“最”字说的极重。

卫直见自己夫人强忍着没有发作的模样,又淡淡地瞥了眼儿子,也欲起身。

坐在一旁的甄玉姮终于忍不住,放下筷子朝自家儿子那处使劲咳了一声。

卫君咏那厢话还没说完,听到一声清咳便堪堪收回筷子,向四周佯笑了两声又缓缓地坐了回去扒起了白饭。

卫直拿着筷子的手也紧了紧,正襟危坐,板起脸朝卫君咏皱了皱眉,随后偏头看见自家夫人一脸嫌弃的表情,又敛起神色老老实实地继续吃饭。

沈轩先是听到卫君咏的一番话,默默地记下了卫明姝最喜欢的菜食,随后听见在岳母岳母清嗓之后,卫君咏不敢造次的动作,盯着自己手中的筷子良久,也开始低头默默吃自己的。

饭厅一时间静了下来,就连那碗筷碰撞的声音也是极轻的,只能听见院中几声未歇的蝉鸣。

一家人静静地用完晚膳,下人井井有条地收拾着桌子,沈轩正打算开口和卫明姝回玉芳斋,只听卫直朗声道:“贤婿啊,上次光顾着喝酒去了,听说贤婿棋艺了得,现在天色早,你陪我下几盘如何?”

沈轩刚想说的话噎在了嗓中,低头只见卫明姝也似是不解,只捏了捏她的手,“你先回去?”

“嗯。”卫明姝点了点头,叫上了一起跟来的兰芝沿着小路慢悠悠地走向玉芳斋。

“明珠?”

卫明姝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回过头去,“嫂嫂?”

“晚上有些多少有些冷,你这丫头,也不想着给你家小姐多加些衣服。”郑叶看向兰芝,语气中带了些嗔怪。

“我...”兰芝慌乱起来,停在原地攥紧了裙角。

她这几日一直跟着卫明姝担惊受怕的,反倒是日常起居方面确实考虑的少了些。

“嫂嫂。”卫明姝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却是越发放松起来,“兰芝胆子小,你就别吓唬她了。”

郑叶掩面轻笑,“好了好了,别傻站着了,回玉芳斋再说。”

几人回到玉芳斋,房间内早已灯火通明,那房中泛着些暖意,府中下人走进来为二人沏好茶,给卫明姝端来汤药,那碗还是卫明姝从前常用的那只白玉碗。

兰芝将刚才郑叶说的那话记在了心里,走到那高大的梨木雕花衣柜前,翻找出一件薄披风。

卫明姝仍站在房内,仔细打量着自己曾经的住处,这里似是一直没有变过,连梳子都还是摆放在原位,青玉瓷瓶中插着支盛放的荷花,桌上一点浮尘都没有沾染,想来是经常有人来打扫。

“别站着了,快坐下。”郑叶早已坐在了软榻上,斟了两杯茶,桂花的醇香丝丝缕缕散入房内,安逸惬怀。

卫明姝坐在榻前,虽已经有了预感,却还是开口问道:“嫂嫂来找我是有何事?”

郑叶揶揄道:“小没良心的,你许久没有回来,我就不能是想你了,来这儿同你说会儿话?”

“我才不信呢。”卫明姝喃喃道。

郑叶不仅掌管卫家中馈,郑老爷过世后,郑家的那些生意也全数过到了郑叶手里,平日里比卫明姝还忙些。

从前在家时向来也都是她去找嫂嫂说话,她嫂嫂才没空来她院子里闲聊。

郑叶笑了笑,“那我也不同你兜圈子了,我来就是替你阿兄问问,你这次回卫家是何打算?”

卫明姝沉思了许久,眼神神有些飘忽,“没什么,就是忽然想家了,所以才回来的...”那声音也是越来越小。

她不愿把回卫家的真正原因同家里人讲,也不想把那日炸城一事同她嫂嫂原原本本地交代出来。

郑叶自然是不会信她这番言辞,却也没有揭穿她,“那打算在这里住几天?”

“没想好.....”

郑叶继续问道,“那之后呢,还和他回沈家吗?”

卫明姝听到自家嫂嫂这般问她,诧异地抬起头,只见嫂嫂那张温婉的面容上此时正一脸严肃。

卫明姝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

虽然她不知道将来他们这桩婚事会走向何处,可眼下沈轩同她表了态,她亦有诺于他,怎么着也不该再折腾。

况且沈轩说的不错,他们这桩婚事是赐婚,他们才成婚近一月有余,就是以后也没那么好和离。

“我们就是闹了些矛盾,嫂嫂你们也别担心了。”

郑叶轻笑,“也不知是什么矛盾把你都气的离了家?”

“都过去了,嫂嫂也莫要再提。”

前几日她也有些神志不清,如今冷静想来她也有错处,做事欠考虑,沈轩既然都放下姿态同她道了歉,她也断没有继续闹下去的理由,这些事说到底还是两个人的想法观念不合罢了。

那些难听话,伤心事,她也不愿再想起,也不愿向家人提起。

“真和好了?”郑叶问道。她看二人刚才饭桌上的神色,倒不像是和好的样子。

“嗯。”卫明姝这般说着,却怎样也装不出豁达轻快的模样。

郑叶叹了叹,她家这个小妹向来给家里报喜不报忧,那沈将军必是说了什么狠话,才让她不顾一切地离了沈家,哪有那么容易释怀的。

“你阿兄可是说了,要是沈家人让你受了委屈,你就别回去了,回家来他养你。”

“我还需要他养?”忽然她又想到什么,“他来卫家可有向你们说过什么?我阿耶阿娘他们知道吗?”

郑叶摇了摇头,“沈世子来的时候,恰好在门口碰到了我,你放心,这事没告诉阿耶阿娘。”

郑叶又想起卫君咏知道这事后那副模样,不禁失笑,“倒是你大兄,知道你被欺负了,气得直跺脚,扬言要去那沈家理论一番,最后也只是派了辆马车去了你的药铺。”

卫明姝也不由嗤笑一声,这倒符合她大兄的作风。

“既然决定了,那便好好过下去,夫妻之间哪有不磕碰的?”郑叶劝道。

“可我们成婚才一个多月。”卫明姝鼻尖又不禁泛酸,“嫂嫂,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了.....”

那人当初信誓旦旦的要娶她,那番话说的如此恳切真挚,也才过了一个月那些感情便消失殆尽,闹到了和离的地步,她不敢想将来该是如何。

“你向来主意多,怎能这般没有信心?”郑叶递给她帕子斥问着,“快把眼泪逼回去,没出息。”

“嫂嫂,我和他根本是两种人。”

“那你觉得,我和你阿兄就是同一种人了?”郑叶问道。

卫明姝眨了眨眼,她们家向来和睦,她倒是没有考虑过这些。

“莫说是你,我也是回过娘家的。”

卫明姝愣了愣,她忽然想起来了,她嫂嫂刚嫁进来小半年的时,有一次确实回娘家住了很久,最后还是他阿兄自己跑去渝阳把人接回来的,只不过那时她还小,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她大兄可不想沈轩,向来都是个耙耳朵,软脾气。

郑叶很少见着卫明姝一副愣头呆脑的模样,不由轻笑。

安平侯什么都教了这个女儿,可唯独这夫妻相处之道,未曾有人教过她。

“这世上大多都如你们一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前见都没见过几面,彼此都不甚了解,就是我和你大兄这般的,也很少有一直和睦下去的。”

“可我害怕,他不喜欢我这样的,我也给不了他想要的。”卫明姝想到此心里又泛起了酸涩,“我们本是不合适的。”

郑叶抹了抹她脸上的泪珠,“哪有那么多合适不合适,既然是两个人,那便总会有不同之处,总得求同存异的。”

“真的吗?”

“嗯,有矛盾说开就好了,这日子就是这么过下来的。”郑叶又训诫道:“只是你下次可莫要再这般了,你都不知道你阿兄有多担心你。”

“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

“一家人可莫说两家话。”郑叶点了点她的额头,“他要再欺负你,你就回卫家来,要再死性不改,和离也无妨。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句话在咱们家行不通,就像你阿娘说的,再怎么样,你背后都有个卫家。”

——————

夜幕繁星点点,湖色渐沉,黯淡了一池接天莲叶,唯有那九曲石桥连向的湖心亭中灯火阑珊,亭中两人对坐,棋局已定,煮酒言谈。

“贤婿棋艺果然了得。”卫直大笑,“俗话说,这观棋如观人,我观贤婿棋路灵活而不失章法,步步为营,深谋远虑,我自叹不如。”

沈轩望着静谧的湖面,早已有些心不在焉,“岳父过奖。”

卫直又看了眼那棋局,感慨道:“这棋局包罗万象,贤婿既下得一手好棋,便也该知道,世事如棋,行差走错,则满盘皆输。”

沈轩回过神来,看向他那在朝中以莽撞,受排挤而闻名的岳父,怔愣了许久。

他再怎样也知道,自己岳父同他说这些,必然是话里有话。

卫直没有看他,又给他添了杯温酒,自己则是看着那酒咂了咂嘴,抿了一口热茶,“贤婿可与小女下过棋?”

“下过。”沈轩点了点头。

他确实闲来找卫明姝下过棋,当时卫明姝支支吾吾地推拒,他后来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他这岳父下棋,还算得上是中规中矩,可卫明姝不同,着实是个臭棋篓子。

卫直摇了摇头,叹笑道:“这下棋讲究取舍之道,我那女儿自小有主意的很,却总是想得太多,拈轻怕重,优柔寡断,这棋自然就下不好。”

“她是不是从来没有赢过?”卫直接着问道。

“嗯。”沈轩想了想,忽然有些话迫不及待要问出口。

卫直径直打断了他,“她没赢过,嘴上不说,那心里可是记挂的很。你呀下棋就多让让她,平日闲来多教教她这行棋之道,她不是个不听劝的人。”

他又看了看四周,“这湖中湿气还是重的很,天色也不早了,你也回去吧。”

说罢,卫直站起身走出亭中,回头交代了一句,“别忘了找下人来把亭子收拾一下啊。”

沈轩又在湖中坐了片刻,方才从那九曲廊桥中绕了出来,边走便琢磨着刚才卫直同自己说的那番话。

他不知不觉地走到湖边,抬眼便看到那位身穿白衣的舅兄站在他的面前,苍白的面容上堆满了微笑。

大晚上也挺吓人的。

沈轩疑惑地看了几眼,不禁问道:“舅兄这是?”

“这不想着你找不到路,特意过来看看。”卫君咏在前带着路,热情招呼着,“亭子已经找人收拾了,你随我走就是。”

沈轩眯着眼想到这位舅兄刚才在饭桌上的态度,又想到卫家这一大家人说话拐外抹角的模样,脑中瞬间浮现出了一句话。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沈轩还是默默地跟在了他后面,走了一段时间才意识到事情的不对,“舅兄是不是带错路了?”

沈轩脚步顿住,这里是卫家,舅兄怎么可能带错路?

他当下又问道:“那舅兄是要带我去哪儿?”

“哦对,忘了同你说,明珠和她嫂嫂睡下了。她那院子也四处不通风,热得很,你火气大,睡那屋也睡不好。”

“......”

“我们家虽然小了些,但也没有让你来睡客房的道理,那书房倒也算宽敞,你就将就一晚吧。”

“......”,沈轩听着这话,却算是彻底明白了。

这舅兄是变着法子替他妹妹出气。

他想到自己还有事要问这位舅兄,当下咬了咬牙忍住跟着往前走。

卫君咏提着灯笼继续带路。

他虽然动不了手,但让他不和他妹妹睡在一处,还是有办法做到的。

那书房是卫君咏平日读书的地方,所处位置极其偏僻,却也格外幽静,书房内堆满了文人墨宝,书卷经传,卫君咏带他走进内间。

那道门极矮,矮到沈轩需要微微压着身子才能走进去,室内也极其狭小,小到只能放得下一张窄床,一张小桌和一只柜子,他们二人走进去,便也挤满了整个房间。

卫君咏熟练地点燃了那只燃烧了一半的蜡烛,“东西都叫人提前准备好了,应该不会缺什么。”

“......”

居然还是早有准备。

沈轩看了看那烛台中燃了一半的蜡烛,轻轻挑眉,“舅兄可也是经常睡在这儿?”

卫君咏拢着烛火的手微微一顿,“有时候读书读困了,就将就着睡了。”

沈轩没有再说话,心下倒是畅快了不少。

“东西都在柜子里,洗漱的东西也备好了,我先走了。”说罢卫君咏抬脚便要走出那道矮门。

“舅兄。”沈轩叫住了他,“能同我讲讲明珠小时候的事吗?”

卫君咏弯下的身子顿了顿,“你又不是小孩,还要我给你讲故事?不讲!”

说罢便要出门,似是要逃避什么。

“可我想知道。”

他想知道关于她的全部,他想知道为何他岳父如此豁达莽撞,卫家如此和睦美满,却是养出这样一个谨小慎微,察言观色的姑娘?

“你想知道我就要说?”卫君咏仍是没有回头,“过去那么多事,我哪里记得?”

“可明珠在梦里经常叫你的名字。我想知道,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者有话说:

晚些还有一章,听大兄讲故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