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小媳妇清醒
◎朝九晚五,退休能领养老金。◎
秦则方:“我也不认识。”
元宵重重地咳出声, “你们别胡思乱想,我还有事得去乡下一趟。”
人立马跑没影。
孟秦:“他去乡下干嘛?”
秦则方觉得儿子走了,瞬间神清气爽。
他解释道, “元宵开了间卤味店,直接用你做的老卤, 开业后生意不错,在乡下圈了块地养鸭子。”
“哦。”
孟秦瞬间没了兴趣。
她瘫坐在椅子上,疲倦劲这会涌上来。
“月亮打算读完再回来。”
秦则方起身坐到她旁边, “孩子大了,让他们自己决定,眼睛都睁不开,要不要睡一会。”
“要, 我得调调时差。”
孟秦简单洗漱完,躺**裹着被子,目之所及一切都是熟悉的画面,很快便进入梦乡。
也没睡多久,再睁眼时赶上夕阳, 屋里被染得橘红一片。
院子里特别热闹,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孟秦瞌睡被吵没了,掀开被子就瞧见一旁椅子上放厚棉猴,拿过来还能闻到洗衣粉淡淡的香味,笑着把自己裹成一团。
走出卧室, 在院子里看到元宵又回来了, 正蹲在热水盆前, 嘶嘶哈哈地烫鸭毛。
孟秦没眼看, 过去提醒他。
“热水烫一下就拔, 你直接整个按在热水里, 鸭子都能烫半熟。”
瞧见这大鸭,还挺肥的。
想到他开的店,“你是整只鸭子卤?”
“是啊,原本想只做鸭货的,可惜鸭子最大的就是□□。”说时还恨恨地揪下两搓毛。
“那你选些长不大的鸭仔做嘛,正好鸭仔的绒还能做鸭绒服。”
“那得多臭?”元宵拔鸭毛都是捏着鼻子的。
“我回来穿的是鹅绒,你闻着味道了?”
元宵仰着头,“可我不做服装厂。”
“你不做有人做,只要有人收你鸭毛不就好了,不过你要是想短时间内技术垄断,最好还是自己弄。”
孟秦想了想,“我们合作吧。”
“?”
“我开个服装厂,你供货给我。”
“妈,你认真的啊。”
咋吃个鸭子还扯上事业了。
“你好好想想吧。”
在北方,羽绒弄出来以后肯定比棉猴吃香。
只元宵现在不想想,他盯着拔下来的鸭毛,是真臭!
孟秦走进厨房,秦则方已经在做晚饭。
闻着熟悉的香味,双眼猛一亮。
“好香,你现在做饭怎么这么香!”
她凑到锅台前,大锅里煮着乱炖,小锅里炒着菜。
孟秦眨眨眼,有点眼熟。
出国前没吃上的菜,倒是回来吃上了。
……
孟秦在家休息两天,便拎着国外带回来的礼物去老师家里。
站在门口敲响门,好一会才有人来开。
是个陌生面孔,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
元宵提过沈老现在是由保姆照顾。
“王婶是吗?我来看看老师,现在方便吗?”
“我是,沈老刚刚吃过药打算睡下,你要不下次再来。”
孟秦皱眉,吃药?吃什么药。
元宵没说这个啊。
屋里头沈老自己走出来,瞧见孟秦冲王婶招手。
“让她进来。”
王婶拦着,“您得休息了,医生叮嘱过的。”
孟秦按下疑惑,“老师,您去休息,我顺便还要去系里处理一些手续,晚上就不回去了,带元宵来您这蹭饭。”
沈老沉默两秒,点头时便吩咐王婶下午去买菜,王婶冲孟秦感激地笑笑,也不拦着她了,转身去将沈老扶回房间睡下。
孟秦将带来的书籍放下,如她所说回到学校。
她就剩下明年半年那最后一学期,还不知道要不要实习。
找到辅导员,对方看到她十分欢喜,转头就要带她去找沈老。
孟秦:“我刚从老师那过来,老师身体怎么了?”
辅导员叹气,把自己知道的零散信息拼凑着说出来。
是沈老之前划清界限的孩子,现在看他起来又找回来。
见面后沈老差点被气中风,最后学校出面,才算将那两家子彻底拦住。
“幸好当时秦初正同学在,医生说晚送几分钟都来不及,中风可大可小,现在慢慢养着也能走能动,只要不动气就行。”
孟秦冷下脸,“那就这么算了?“
“对方也是狗急跳墙,以前半个四九城穿得都是辉煌街服装厂里头做的衣裳,现在却要面临破产,他这厂长被工人追着要工资,扛不住了呗。”
孟秦记得,她辉煌街的店铺就是从一家临近破产的厂子里买来的。
距离她买铺子都两年了,这厂子竟然还活着。
服装厂啊。
孟秦心思转瞬即逝,沈老不在,和系主任聊了后续的情况,对方提醒她不少单位都想要她。
孟秦一个没答应,晚饭拉着元宵回沈老家。
饭桌上沈老心情不错,她带来的书已经被拆封,就着看过的还和她讨论起来。
说着说着,孟秦就提起她实习的事情。
“我想就最后半年,也没有为这个实习再去实习的必要,我也不想进单位或者国企,我想就这一年学的,在咱们自己的国土上实验,看会不会水土不服。”
沈老抬头,看着母子俩长得不像,想法却格外一致。
就像元宵专业是经济系的,毕业后去当个体户却被不少人痛斥他不务正业。
如今当妈的回来,也是这个想法。
“你毕业了,剩下的就不归我管。”
孟秦听着这话,莫名耳熟。
……
沈老这没有任何阻碍,孟秦也没想着要专门告诉沈老,她想接下辉煌街服装厂的事情。
这事她直接去找地区区长接触。
“你愿意接手服装厂!”
区长乐坏了,“虽然你刚毕业就上任厂长有些不合规矩,但特事特办……”
“您误会了,我是想承包。”
“?”
区长傻眼,国有资产咋能给个人承包呢。
那不是割社会主义的草去喂资本主义的羊!
不行的,不行的。
区长想也没想就拒绝掉。
孟秦也没指望一次就能说成,只认真把搜集到的服装厂资料重复一遍。
“服装厂的地,服装厂的房,能卖的沈厂长都卖了个遍。”
“半年没发工资的工人生活捉襟见肘,外包三产不见成效,倒是有不少人阴奉阳违,拿着材料自己去卖。”
“服装厂现在已经成累赘了吧。”
“如果区长表决心,只要同意承包,我承诺一个月内把厂子盘活。”
她也不说做不到的话。
区长已经震惊到,满脸严肃地盯着她。
“你立下军令状,做不到要受法律制裁的!”
“我接受。”
……
区长没办法当场同意,却当场带着孟秦去找能做主的领导。
一番讨论,连着开了好几次会,会上许多老派的人和区长想得一样,国企怎么能承包给个人?
那自然是坚决不行。
少数革新派在会上说得唾沫横飞,争得是面红耳赤。
孟秦这边却已经做起两手准备。
如果同意承包,她借着摊子直接做大。
如果不同意承包,她就掏钱去买机器,自己建厂。
地和房子都能卖,机器有啥不能卖的。
就是买了机器,她可能发展会慢点。
好在国内这几年个体户发展受限,羽绒服还没被研究出来,她抢先占领市场,能吃个几年红利。
她实习时跟着公司走过羽绒服的制作流程,在国外这种工艺已经是很普遍的。
至于鸭绒,鹅绒,孟秦有这个决定后,就已经让元宵帮忙去收了。
技术有了,材料有了,就看上头怎么决定。
好在结果是好的。
孟秦坐在办公室里,捏着笔签下了国内第一份国企工厂承包合同,五年时间,交出承包金,余下盈亏自负。
区长又高兴又不忍心。
最终心软,等孟秦去厂里时,还专门去为她撑了厂子。
厂子被承包的消息传出去,工人们差点疯掉。
他们好好的国营大厂子,咋就突然变成个人的。
那个人当老板,不就成了资本家,资本家比那老地主还会剥削人,他们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哦。
于是,工人得到消息新厂长到任后,立马聚众将人围在办公楼前。
有聪明的人出主意,“厂子还欠咱们半年工资,这新厂长要是不给发工资,就赶走她!”
等人乌泱泱围过来,发工资还没等喊齐声,就发现不对。
那办公桌咋搬出来了。
搬出来就算,咋还有个女人爬上去站着?谁家媳妇胆子这么大,上桌子抗议啊。
再一瞅,还自带喇叭,准备的够齐全的。
这么想着,站在工人这一边的车间主任赞叹地点点头。
他还就不信,他们无产阶级的人民都站起来呐喊,领导们还能硬着头皮要把厂子承包出去。
现在可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候。
然后,他就听到一阵响亮的声音,被喇叭扩散到四周。
“我承诺承包后,实现利润翻番!工人工资翻番!”
说啥?
翻番!
厂子如今还留下的,都是些在厂里干有半辈子的人,年轻人老早就出去谋生路。
厂领导班子更是平时吃拿卡要,正经出事就开始东躲西藏。
现在突然有个人要给他们发工资。
车间主任恍然回神,那站着的是新厂长啊。
正皱眉呢,就察觉身边人潮拥挤,不断往前走。
“干啥干啥,说好不要动手,动手咱们就没理了。”
“老文你还愣啥呢,新厂长说让咱们排队,先发半个月工资。”
发,发工资?
……
区长眼瞅着孟秦里外一套组合拳,直接哄得厂里人乖乖排队,认下她这个厂长。
“你这样太冒险,银行批得贷款你全发工资了,后面怎么办?”
孟秦指着工人,“都笑着呢,才半个月的工资而已,而且还是他们原本就该得的。“
“你……”
区长想,到底是妇人,心软。
以后肯定不成大器。
他看情况稳定下来,直接甩袖子揍人。
隔天却听到消息,服装厂开会,新厂长把领导班子的人全给开了。
“……”
区长看着挤到他面前告状的人,拍下承包合同。
不说领导班子,承包期间厂子就是她的。
工人们倒是一阵开心,只是笑容还没灿烂半天,开掉领导班子的新厂长又对他们动手。
车间调整,现场比本事选下一半的人留着继续在生产间内,余下的人全被赶去处理各种毛。
“这厂长故意糟践人?”
“说是带咱们厂子干翻身仗的秘密武器。”
“就靠这几根毛?还想带着咱们厂子飞起来不成!”
被从车间调走的人带着一肚子气,有几个不老实的又联合起来罢工。
孟秦听新提拔上来的劳资科科长报告完,当即把人炒鱿鱼。
人给保卫科给赶出厂子,剩下即便是有埋怨的也闭嘴了。
一时之间,厂子莫名安静下来。
孟秦极大程度上想延迟羽绒服被外界仿去,特意拆分步骤,这其中洗毛去处异味是关键,她又专门搞了两套班子来做,最后轧成绒朵。
孟秦则顺利从服装厂搜罗到有涂层的布料,这是用来做面的,放风放水保暖性要好得多。
听说这还是服装厂倒闭的根本。
之前的沈厂长想要做成绩,花大价钱买来机器织布,想要将服装厂打造成生产制作一体的工厂。
奈何涂层料子穿起来比的确良还要不透气。
孟秦看着那一批夏装,怀疑沈老这儿子是不是报错的。
如今倒是便宜她,机器重新启动,毕竟出去做面子,羽绒服里还有层隔绒的胆布,为避免跑绒的,相比之下,里子只需要透气性好,用写耐磨结实的混纺布料就行。
就是之前长期合作的纺织厂,因为债务拒绝再送货来。
好在仓库还留了一批没做成成衣的布料。
料子选好,样衣打出来,依旧是车间主任的老文拎着那轻飘飘的小衣裳,十分看不上。
“厂长,这么薄,根本不防寒啊,咱们进十月就开始降温,冬天可冷了。”
孟秦想解释,又觉得解释人家不一定信。
“现在天就够冷的,让样衣再做几件出来,你们几个领导试穿一天。”
“?!”
那不得冻死!
可一段时间下来,老文也知道新厂长脾气大,动不动就开人。
穿就穿吧,领导怎么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等结果出来,厂长总不能再嘴硬了吧。
老文英勇就义搬穿上这叫羽绒服的东西,第一感觉。
乖乖,真轻。
跟没穿似的。
抬抬胳膊,扭扭腰,硬着北风走出大门,做主了准备的老文猝不及防喝一口冷风。
就……好像也没那么冷。
等车间忙里忙外后,甚至背后还热出汗来。
大冬天的,他出汗了!
轻便还不耽误干活,这要是卖出去……
自打服装厂承包后,老文这是第一次看到希望。
服装厂真的有希望!
他穿着衣服开始各车间夸,有人说老文被新厂长收买了,老文冷笑,心想着你懂个锤锤。
可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不是老文要的,他当即让人追做样衣,每个车间选一个人试穿。
车间忙活得热闹,孟秦这边也在叹气。
看多了时尚精美的服装,再瞅服装厂做出来的,那灰扑扑,大款腰的羽绒服,跟棉猴长得有啥两样。
形象不好,还能指望人买。
孟秦这么想着,找到设计师,第一个换颜色,张扬的大红,显嫩的鹅黄,清新的翠绿,亮眼的宝石蓝……
“红色要掐腰,显身材,新社会了胆子放大点。”
“鹅黄,嫩绿适合年轻人穿,长短款都做,要大口袋,给点小女生设计。”
“卡其、蓝色要高领,防风……”
孟秦说得设计师一头汗,心里嘟囔新厂长这被西方腐蚀的审美,想什么样子哦。
等打版出来,还……还怪好看的。
打板孟秦专门来看,找办公室年轻的姑娘穿上,还专门扒拉积压的服装库存搭配。
比如没任何花纹的春秋款机织毛衣,现在商场卖得好的都是带花纹的,加上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大家都更喜欢厚毛衣。
如今穿羽绒服里头,白色毛衣倒是把羽绒服的亮色给衬托出来。
还有大阔腿的劳动库,孟秦看着那颜色,一鼓作气让人返工改成喇叭裤。
蓝色的,带喇叭,弹性差了点却修身,配短款羽绒服正合适。
被喊来试衣服的年轻女孩,自发地提出建议,快乐地像条鱼儿来回游**。
人多力量大,孟秦瞧见有人动脑筋,索性把最会搭配的几个女孩给调去门市部。
恩,服装厂最后一批还没来得及卖掉的门面房。
孟秦让人修改衣服,她找上孟何,走后门让他帮忙将门市部全部重新装修过。
说是重新装修,也就搬走店里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拆掉靠门的一面墙改成玻璃墙,里头吊顶多装一排灯,墙壁打上货架。
之前乱七八糟的衣服全部收起来,主打羽绒服,修改后的羽绒服搭配着其他衣服成一套,墙上隔断距离挂一套,高矮不依。
厂里如今人手过盛,孟秦也不让他们闲着,找瑕疵品拆布条,批来一堆皮筋和钢丝,让人去做发圈、发箍、发绳这些能卖能送的小饰品。
门市部都专门列出一个位置,专门用来挂这些东西。
孟秦也趁这次机会,将库存彻底起底。
几仓库的好衣裳好料子,孟秦直接在服装厂门口搭起台子来。
靠着辉煌街,服装厂门口从来不缺人流。
台子上专门铺得大红地毯,老远就能瞧见的红艳艳。
孟秦又从车间喊来十几个能说会道的女同志,各个年龄段都有,让他们选一身衣服换上,又抽十几个男同志,帮着从仓库往外拉货。
等办公室送来紧急加做的红色横幅时,孟秦出来就看到台子前面站着一群的人,问东问西。
孟秦让人拉上横幅,她自己也换了个厂里灰色的棉猴,捏着喇叭就冲外面喊。
“辉煌街服装厂,老牌服装厂倒闭了!”
“厂长吃喝玩乐,欠下几个亿,带着他老婆跑路了,我们没有办法,只好拿着服装抵工资。”
“原价都是三百多、二百多、一百多的服装,通通二十块,通通二十块!”
孟秦**高昂的声音顺便传到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
安静片刻后,人群瞬间炸开锅,不要命地往前挤。
“闺女,真都二十块?我要最大码!”
“别挤别挤,我先来的,给我拿两件,不,拿三件!”
孟秦还在喊,手上冲门口保卫科挥舞着,让他们保证安全,避免发生踩踏事件。
好在服装厂曾经也是近万人的国营大厂子,大门修得十分气派,面积足够人拉开。
就是原先安排的十几个女同志不够,孟秦赶紧又让人去车间临时调人。
连她自己都放下喇叭,跟着收钱卖货。
辉煌街服装厂不愁品牌知名度,只是款式跟不上,外加领导班子无能,才走到这步田地。
人的从众心里,瞧见这边人多,又听说服装厂的衣服只要二十,涌入的人更多起来。
仓库的货除去孟秦留着要搭配的,余下无论是春夏秋冬哪个季节的服装,全都一股脑地搬出来。
到让原本不相信服装厂要倒闭的,看到这么一出也信了。
……
秦则方做好晚饭,左等右等等不来人,估摸着服装厂忙。
他找出饭盒把饭菜装好,骑着自行车却发现无法靠近服装厂的大门。
天色都暗下来,服装厂靠着额外牵线接亮的灯照明,灯光下还有不少得到消息赶来的人。
秦则方不知道这是闹哪样,找跟电线杆子把自行车连上两道锁,这才拎着饭盒挤进去。
等找到孟秦,就发现她嗓子嘶哑,说话都难。
孟秦:“你怎么来了。”
秦则方举起饭盒,“来给你送饭,你不能再说话了。”
孟秦没停下来时没感觉,现在停下来,只觉得浑身都累,嗓子最疼。
摸了摸喉咙,冲秦则方点点头,招手让旁人盯着。
她也没走远,带着秦则方临时霸占一下门卫室,正好外头人多,保卫科的人都去维持秩序了。
打开饭盒,秦则方带得有汤,孟秦这会才觉得干渴,一口气闷掉半碗,整个人才舒坦下来。
再闻着饭菜香味,肚子咕噜噜地叫起来。
“好吃,这香肠你什么时候做的?”
“元宵之前那鸭肉剩得过多,叫我混猪肉灌了香肠,味道怎么样?”
“还不错,你肥肉肯定没少放。”所以吃着倒是一点也不柴。
“你要喜欢,等下一批元宵送肉来我再灌几十斤晒着。”
孟秦慢慢吞下一口饭,“你吃了吗?”
秦则方帮他理了理凌乱的头发,“我吃过来的,你慢慢吃。”
他看到外面大灯都架起来,“你这打算弄到几点?”
“外面的卖完就算,明天再搞一天,我就叫人放消息出去,服装厂换厂长了。”
虽然厂里家属早早就知道这事。
让孟秦没想到的,是不少家属也参与到这次消费中,甚至自圆其说。
厂子可不就是要倒闭。
前厂长可不就是跑没影。
现在衣服统统二十块也没错。
第二天依旧人多,更甚至这动静还惊动到报社的人来现场采风。
转头回去就报道出一篇《末路下的服装厂该何去何从》。
前头煽情,回忆过往,之后批判怀念,挑拨情绪。
倒是叫不少人想起服装厂,去门市部路过回忆一下青春。
这一看,还开着。
装修变好看了,卖得衣服也很新奇。
一进门,漂亮大姑娘冲着你笑,张口姐,闭口同志,一通哄得人出门拎着新衣服。
因为报纸,服装厂门市部开业便迎来一波小高峰。
孟秦:这她真没想到。
区长自然对孟秦颇多关注,大甩卖这一招真是亮瞎他。
望着最后汇总报告,十几万件的库存甩卖出去,大几百万的现金便流入到服装厂内。
真就,盘活了?
……
老文拎着牛栏山,喜得见牙不见眼。
回家路上遇见老廖,用吃了吗的语气问道,“工资领了没?”
“领了,欠几个月的补几个月,要说咱新厂长敞亮呢,有钱第一时间就发咱们工人。”
“那是,就是可惜我当时没去现场甩卖,听说厂长都给了奖金,一人一百块和一间新羽绒服呢。”
“你个糟老头子凑什么热闹。”老廖笑他,“你这一看褶子上去,再把买衣裳的人给吓跑喽。”
“去,狗嘴吐不出象牙,这是去干嘛?”
“嘿嘿,工资发下来,我儿子结婚钱够了,我去百货看个缝纫机当聘礼,也叫我儿子也风光风光,可惜你假小子不顶事,还没咋滴就辞职跑去练摊。”
“哼,他命不好。”
同样的话,服装厂各家大同小异,原先离开的人又动了想回来的念头。
孟秦自然是不允许的。
没看她现在人都赶去做发圈了,人手够够的。
之后来找孟秦的区长,看着刚入账的钱立马就被发工资,动起来的念头彻底没了。
再看孟秦。
他算是明白过来,这人猴精猴精的。
……
83年的春节,在羽绒服的热潮下悄然而至。
去年两地分隔,孟秦和月亮在国外过得圣诞节,如今月亮不在,还叫元宵好一通惦记。
人惦记着,年货也要准备。
孟何那边今年带着对象回家过年,孟秦倒是收到孟许专门寄来的年货。
不止一份,还有夏光阳家的。
熊素素还夹带一封信来,不长,言语间的陌生感扑面全是。
孟秦想,到底还是时间大过一切。
过完年羽绒服的销量直线下降,孟秦做得第一件事,便是在非黄金时段,同电视台合作制作一档选拔设计师的节目。
服装厂冬天还能靠羽绒服,其他三个季节总不能喝西北风。
纸媒横行的年代,电视台非黄金时段,非一套,要价在孟秦能接受的范围内。
节目足够新颖,吸引许许多多的设计师来投稿。
让孟秦没想到的是,设计师没捧红几个,倒是节目组拉来走台的模特被人记住。
“一号长得好高,穿这衣服显腿好长。”
“你看七号的裙子,不知道我穿是不是这样。”
孟秦趁机招揽不少设计师,设计师却很郁闷。
有大胆的问孟秦,“厂长你掏钱做的节目,最后捧红别的人,你不难过吗?”
孟秦当时笑着没回答,等到十号发工资,又找到那人面前。
“拿到这个月的工资,你还郁闷吗?”
孟秦鼓励多劳多得,设计师也是有提成的。
这才第一个月就两千多,上百倍的涨幅啊!这还是刚开始节目没火的第一个月。
设计师当场将工资条揣进口袋里。
“厂长我错了,我是设计师,又不是模特,衣服好卖我就能赚钱,模特传我设计的衣服越火越好!”
大白话听得孟秦笑个不停。
一件事情自然不可能顺风顺水,就好比节目上的服装,火后市面上出现许多盗版。
春天在热闹的节目中过去。
有了设计师,夏天的新款不断充实门市部,成功留下大部分进来的人。
风风火火中,八月打响了严打的第一枪,一瞬间全市戒严,黑恶分子缩起脑袋过日子,扛到八六年国庆才开始慢慢放松。
严打收尾了,服装厂这出幺蛾子了。
小四年的发展,虽说没让服装厂恢复往日辉煌,却也是唯一扛过破产风波,恢复生息的励志代表。
而国庆结束,天气转冷。
今年市面上除去服装厂的羽绒服,也开始出现其他品牌。
之前不是没有过,只钻绒这一条就让许多人回头,今年的新羽绒服品牌衣裳,市场部察觉后换茬,对方也成功掌握技术。
一时之间,好多人阴谋论,是厂子里有人泄露制作步骤。
孟秦看得开,三四年才被复制出来,可以了。
现在的服装厂有专门的设计部,已经不是当初靠着羽绒服才能支撑下去的破败厂子。
却有人拿着一点来控告孟秦工作失误。
随后区长找到孟秦,话里话外,五年承包期到后,厂子就不会再继续承包出去。
孟秦想过有这么一天,就是没想到还有一年时间,就有人坐不住,提前来通知她。
一年后走也是走,现在走也是走。
孟秦想想,溢价双倍找人掏承包费,她提前结束承包。
喊价喊得光明正大。
如今个体户发展起来,倒不像前几年那么艰难。
特区的试点成功,让大家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区长也扛着压力,略思索便将消息放出去。
溢价双倍,几乎没耽误,生怕孟秦赖着不走一样。
孟秦收了钱,将办公室里的饭盒塞进包里,什么都没带就离开。
厂里人见面还打招呼,只当她是下班。
直到月初新厂长上任。
老文来找过孟秦几次,孟秦只让他看。
老文不知道看什么。
后来厂子无痛对接,新厂长风光得意,工人按部就班,老文才知道孟秦让他看什么。
是人,都只管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那之后,老文就没再来过。
换元宵来抱怨,当初孟秦提议的鸭仔场,以元宵的名义建设起来了,在郊外连着包了好几个山头养鸭仔。
鸭头、鸭脖、鸭爪、鸭架,这些供应卤味鸭。
屠宰后收取的鸭绒,供应服装厂做羽绒服。
孟秦当初为风险管控,自家养殖场里的鸭绒只占一半份额,剩下一半是从各地农场农村屠宰场里收上来的。
倒是让新厂长威风地说换就换掉儿子这个鸭绒供应商。
元宵气急败坏,“这人就是故意的!我收绒都会提前问一声,那会都交接过了,当时不说不要,我都装包送到厂门口,说不要我们供应!欺负谁呢。”
孟秦更关心,“货款结清楚没?”
“还欠着上个月的一笔,没几天了。”
“盯着时间去要。”
“我不仅要,我还得甩他一巴掌!”
元宵也当了多年老板,生气起来也十分严肃。
孟秦不多干涉他,当初说好的,养殖场她投资后,只管分红。
什么事都怕有两个做主的人。
没几天,孟秦从区长那得知元宵要账难看,区长提醒她注意影响。
孟秦直说欠债的都不怕影响,他们怕什么,堵得区长都不想看她。
孟秦私下也问过元宵,不觉得丢脸?
元宵:“丢脸不痛不痒,要不到钱才肉疼,我还指望这笔钱到账后,跟圆圆下江南呢。”
圆圆就是当初秦则方撞见的姑娘。
叫圆圆,小脸也长得圆乎乎。
孟秦一度觉得元宵和圆圆能看对眼,是因为他们俩都爱吃。
“你今年也二十六了,还不打算结婚?”
前两年,两人见过双方家长,订过婚事,就是一直墨迹着没结婚。
元宵离老妈坐远点,“现在催婚,我结婚之后是不是就脆生,我和圆圆还没过够二人世界,还没吃遍全国呢。”
“出息。”
“妈你要担心,也该担心月亮,她都出国多少年了,别叫那白洋鬼子给拐走不回来。”
孟秦抽出抱枕砸他,“滚,混胡说八道,真带个回来你就不认了?”
“认认认。”
敷衍地说完,就放下抱枕离开。
孟秦捡回抱枕,真有些想女儿了。
而元宵那边,转头接触服装厂的对家,把鸭绒卖出去,叮嘱熬一切便带着圆圆潇洒去了。
他前脚走,后脚孟秦得到消息。
沈老专门打来的电话,说是年前月亮归国。
孟秦一下子激动起来,又怕电话里面听错,还专门跑去学校,听沈老面对面跟她说。
“真回来了?”
“回来了,她都博士后了,不回来还留着啊。”
“我就是有点不敢相信。”孟秦清醒些,“嘿,我女儿真有本事。”
“……”
沈老没眼看,干错说起另一件事情。
“我听说你从服装厂辞职的事,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经营好我的全宴,这几年为服装厂,之前想开分店的事都没耽搁了,我打算一线城市都有一家店,然后就开始我的养老生活。”
沈老没好气,“你才四十五,还差十年才够退休年龄。”
孟秦听着老师这话里有话,“您有事?”
“你既然想养老,我给你找份工作,退休后还有退休金拿,比你坐吃山空好。”
“……?”
她这身家,惦记国家的退休金真的好吗?
沈老装没看见她的神情,直说:“特区证券公司在筹备中,国内证券经营机构少,业务范围狭窄,你……”
“去特区?不去,我老伴还在这呢。”
“……就不能听我说完?”
“您老说。”
沈老生气,干错也不解释,只说让她去银行上班。
孟秦一听银行,讨好地给老师捏胳膊。
“我最听话的,您让我去我就去,那我明儿去投简历面试。”
老师提供方向,她倒真不需要等老师再走后门。
再一想,月亮要回来,元宵不结婚再拖能拖几年,到时候要孩子她还能凑热闹去玩玩。
银行朝九晚五,铁饭碗,再稳定不过。
等晚上回家和秦则方说时还打趣。
“等我入职,以后退休了也是有养老金的人。”
不是随随便便说辞退就辞退的。
不像她上辈子被承包的食品公司,说内退你就内退你。
孟秦得知招聘,递交简历时想起老师说得证券公司,想了想,属意岗位填了信托部。
学历够,面试顺利,孟秦成功成一名厂长,变成了端铁饭碗的人。
新的环境,新的氛围。
孟秦专业能力强,业务基本没拖拉,定时上班,定点下班。
终于在转正,拿到编制后,隔天请了假。
请假理由:闺女出国回来了。
看得领导都气笑了,选得时候真好。
借机这天,孟秦早早就收拾好,拉着同样请假的秦则方上车,一脚油门开到机场。
再看时间还差三小时。
机场的咖啡店坐下,临近孟秦反倒有点想不起女儿长什么样子。
想到元宵的话,“不会真给我找个外国女婿吧。”
秦则方听得直皱眉,“不会,学校老师说她这两年成绩一直是专业第一,你女儿你不知道,好胜心强。”
孟秦想,也是,女儿早些年就一直惦记着要找个第一名。
“怀了。”
“怎么了?”
“那她这都彻底毕业了,毕业后谁还搞排名,月亮不得憋屈死。”
“……”
秦则方一时之家,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伸手把人拥进怀里,“净瞎想,没准月亮有新的标准。”
“那我等见到她问问。”
等飞机降落,孟秦站在出口等到好些年不见的女儿时,看到她身边站着的男人,俩人手牵在一起。
孟秦第一反应:不是个外国女婿呢。
孟秦第二反应:这个是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