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朵花能离开种子
成功是用努力,而非用希望造成。
约翰赫斯金
一
她是一个苦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她开始跟随父亲相依为命地生活,日子充满了艰苦和无奈。一天天地长大,她并没有觉得没有母亲的日子多么苦涩,因为父爱无微不至地伴随着她,父亲成为她的依靠,她的世界。然而,她16岁那年,父亲突然抛下她走了。她哭号着,寻找着,父亲始终了无音踪。她终于知道,父亲抛弃了她。
失去父亲,失去惟一的依靠与温暖,这一切对于年幼的她来说太沉重了。没有人敢憧憬她的未来。然而,她却一直倔强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一定要等待父亲回来。
因为没有钱交房租,她不能再住父亲在时租住的出租屋。一段时间,为了让父亲“回家”时能找到她,她经常搬梯子从窗户爬进空着的出租屋,等父亲。
一年、两年……整整9年过去了,她始终没有等到父亲的丝毫消息。不过,命运从另一个角度向她绽开了笑脸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她以优异成绩获得女子射击10米气手枪冠军。有了解她身世的记者问她,是什么让她没有被苦难和不幸打倒,她说道:“我每天都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能被命运打垮,只有这样,才能等到父亲回家来。”
这个种下了一粒“坚强”种子,然后让不幸和苦难开成花的奥运冠军,叫郭珺。
二
因为受父母的影响,她从小就特别喜欢打乒乓球。5岁那年,父母将她送到体校,学习打乒乓球。虽然父母当时并没有期望她能打出什么名堂来,但她却有一股劲头一定要赢所有的对手。她的球技进步很快,教练也十分喜欢她。但是,随着年龄的一天天长大,她的父母和教练都发现一个问题,她的个头比同龄孩子矮许多。
当她的身高定格在1.50米后,一起入校的小球手都先后被专业队选走了,而她却无人问津。有小队友关切地提醒她,她怎么努力,身高都练不上去,还是别练了;甚至,来挑选队员的教练叹息着告诉她,赶快专注地去学习化课,将来考个大学,不然该耽误了;父母也尝试着劝说她专心学习,不要再练乒乓球……所有的劝说都过耳不闻,她态度坚决地表示,自己就是喜欢乒乓球,一定要练出名堂来。
身高不足,那就在技术、速度和胆识上弥补。日日挥汗如雨,她执着地追求着心中的梦想。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一个个选拔苗子的教练看过她之后,叹息着走开。但她并没有泄气,她继续苦练着。1988年,她终于被选入国家队。
这个依靠“执着”种子成功的人,家喻户晓,她叫邓亚萍。
三
她9岁那年,一个体校老师到她上学的小学挑选运动员,把她选去练柔道,训练了一段时间后,一起被选来的几个小队员都因为吃不了苦,先后回去了。她却喜欢上柔道。但是,让她意外的是,又训练了一段时间后,教练发觉她很难练出成绩,打了退堂鼓。不肯放弃的她央求着教练,教练决定让她转行练习举重。
她转行开始练举重,对于这个训练枯燥的运动项目,她一样很快就喜欢上了。
晨练,小队员的标准是1500米,但她从不按这个标准跑,她总是和男孩子一起跑2500米。训练中,她更是异常勤奋刻苦。
有一次,教练中午去吃饭时发现训练房里有动静,开始以为有哪个孩子在捣乱,上去一看,发现她正和几个大队员在训练。教练问几个队员为什么到点了,还不吃饭去。几个大队员发牢骚说:“她让我们教学动作,她学不会不吃饭,也不让我们去吃饭。”
时光流转。
典奥运会女子69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她勇破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有记者采访她,询问她成功的要素,她脱口而出:“勤奋,勤奋很重要。”
这个种下“勤奋”种子,并相信自己是依靠勤奋成为奥运冠军的人,就是被称为举重界“东方不败”的刘春红。
快乐提示:
没有人不喜欢成功。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呢?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世上有一个永恒的法则:你付出的越多,上帝给你的馈赠就越多。尤其是对于想获得荣誉和成绩的人来说,更是没有什么别的选择,只有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学习,不停地付出,才能得到常人得不到的成就。
伟大的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它永远属于那些用一生的血汗乃至生命去拼搏的人。人们往往容易过多地乞求成功的辉煌而忽视奋斗的艰辛过程,其实,世界上没有白捡的便宜,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几分汗水,几分收获”。
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它只属于为它辛勤耕耘,努力付出的人。
简单的法则,你肯遵循而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