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要素6:要快乐,就要活得简单
每片叶子都有秋天
知足者常乐。
老子
他的故事并不新鲜。
他出生在北方一座不大,也不算小的城市,父亲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母亲经营着一家服装店,他是家中的独子,生活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富足、安逸。高考时,他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大四上学期,他报名参加了一个支教活动,并被安排到一个西部山村小学校支教。小山村距离最近的镇有20公里山路,有水,电时有时无,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一个学期的支教生活结束后,他却被山村孩子们的质朴、纯真的求知**打动,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拒绝了一家公司的聘请,也拒绝了父亲在家乡为其安排好的工作,以及女友分手相挟的哀求,去山村小学做了一名正式的小学老师。不知不觉中,8年过去了,他不断提高着小学校的升学率,甚至创造了学校从未有过的奇迹,陆续有3名他教授过的学生考上大学,他也迎娶了当地的一个女子,并生育了自己的儿子。但这8年小村的变化并不大,只是停电的时间减少了。
在我的采访经历中,他这样的故事早已经不新鲜了,甚至可以用“俗套”来形容。所以,尽管从我到他教学的这个小山村体验生活开始,村长就一次次地让我找他聊聊,但我却一直调动不起自己的热情。终于碍不过村长的面子,去学校探访他时,他还是让我有些意外从外表上看,他和当地村民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
都市和山村的诸多落差会不会让他对自己当初的选择质疑,或者后悔呢?
于是,我迂回地询问他的大学同学们的现状,他兴致颇高地对我说起他的大学同学们来。从政、经商、出国……在他的讲述中,他的大学同学们的发展都很不错。当他眼里的骄傲随着他的讲述达到我认为的高点时,我打断了他,说出我的困惑。他先是一惊,继而笑了,淡淡地说道:“你已经不是第一个这么问我的了。问的人多了,我也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是否取得成就,而是是否创造了更多价值。山里的日子的确清苦一些,不过,我每每想到我的学生们考出大山,就特别满足、特别骄傲。”
突然的,我明白了村长的执著推荐,也开始羞惭自己的狭视。
花店里的花朵被礼遇成表达情感的礼物,山谷里的野草则传递着春天的到来;清晨的露珠润泽着小草更加生动,入海的急流助力着那份持久的浩淼。每片叶子的秋天不同,但每片叶子都有秋天。
告别他,朗朗书声响起,我暗暗庆幸和他的遇见,虽然他的故事并不新鲜,甚至有些“俗套”,但是,在这个充斥功利的世界,我读到了湍涌的血液、鲜艳的阳光、蓬勃的草地……
快乐提示:
快乐=物质/**。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无穷大,那结果可想而知。
人生不如意十之**,想从多方面有所满足,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要在简单的生活中保持高尚的理想、情操,要在平淡的生活中保持心灵的平静、安详和自由,是需要力量的,需要抗拒外界压力和**的力量。魔鬼并不仅仅与浮士德似的人物打赌,他同样也不放过在田园里从事耕作的人们,它先是让这些人陷入极端的孤寂之中,然后调动人间各类势利的眼光来照射和嘲弄他们,最后又用名声、地位和各种世俗的荣耀来煽动他们的**。要抵御这一切,并不容易,除了需要知识力量、意志力量之外,更需要人格力量。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似乎简单,其实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