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崔端浑身满是酒气, 至今都还未醒酒。
身上的衣裳松垮,也无个正形。
姜皎才从马车之上下去,就被铺面而来的酒气给熏得不成。
朝后退一步, 沈随砚带有雪松香气的帕子被放在她鼻下的位置, “遮一遮。”
帕子的气味足够盖住蔓延开来的酒气味道, 雪松气在姜皎体内不停乱撞, 平复着她难以掩饰的恶心感觉。
崔端被人绑着, 口中喃喃道:“谁能伺候好本世子, 重重有赏, 本世子一点事都没有, 谁敢嚼舌根。”
沈随砚面色淡极了,仿佛没听见他说的话一般。
好似今日若不是姜皎, 他根本就不会去理会这件事情。
姜皎突然间有些后悔,她觉着, 似沈随砚这般端方的君子, 不应当染上如此的尘世。
沈随砚眉眼淡漠,如同看死人一样看着崔端, “带进去。”
观墨毫不客气的一把将崔端提起来,拎着他就朝侯府中走去。
侯府门口的小厮看见观墨都不敢阻拦,虽看见自家世子在观墨的手中, 却也知, 他们打不过此人。
“进去吧。”沈随砚面对姜皎时收起身上的肃穆,“今日厨房做了你爱吃的酒酿鸭子,一会儿早些回府用饭。”
姜皎惨白的面色要好些, 含秋水的眸子让人瞧着颇有一瞬的失神。
她折腰微步, 缓缓向着沈随砚靠近。
芙蓉裙摆划出好看的弧度来,腰间的系带更显她纤腰如柳, 衬她面如白玉皎洁,不堪一折。
两人朝着府中去,侯府已经乱成一片。
观墨提着崔端还在等着沈随砚,沈随砚转头对着姜皎道:“有劳夫人带路。”
他今日一身墨蓝色的衣衫,显得他沉稳孤傲。
袖口间金丝暗纹盖住他精瘦的手腕,却又如同丝丝缕缕缠在上头。
姜皎欣然点头,一路朝着姜酿的院中去。
侯府大娘子一瞧见人来,便立刻止住与身边服侍人说话的声响。
看见沈随砚,稍有一瞬的发愣,刚想假意笑脸相迎,可是待看清观墨手中提着的崔端,瞬间怒斥,“你这刁奴,端儿可是世子,你竟如此这般。”
观墨只是将崔端朝地上一扔,表情冷酷,再无任何的话语。
侯府大娘子见崔端醉的不行,身上又是青一块紫一块,心疼的不行,“你们都是死的,看见世子也不知上前扶一把。”
沈随砚与姜皎她得罪不起,就将气全部都洒在府中小厮身上。
可是当小厮准备上前扶住沈随砚的时候,被观墨面无表情的给制止住,“人是王爷带回来的,自然应当由王爷来决定世子该如何。”
侯府大娘子变了脸色,“王爷这是何意?”
可沈随砚却毫不在乎地上人与侯府大娘子,只是怕姜皎受了寒凉,见了脏东西。
嗓音又低又冷,沈随砚的话缠绕在大娘子的身侧,“今日这事,恐怕不是侯府关起门来就可以说道清楚的。”
偏厅之中姜家众人听见响动后从偏厅出来,就见崔端不省人事的倒在地上,口中还含糊不清的说着什么。
姜翃与周氏面露微愠,“不承想,侯府就是如此管教孩子的,我家酿酿在里头诞下与崔端血脉相连的孩儿,他竟在于酿酿争吵后还出去花天酒地,如今醉得不省人事,大娘子还要替他隐瞒。”
侯府大娘子想将此事给盖过去,上前扯住周氏的手,“妹妹,你也晓得端儿的性子,他如今不比从前,做事自然难以会不周到,妹妹你就多体谅一些,如今我们在外头吵闹,里头酿酿也不会安心的。”
一直沉默寡言的姜翃在此刻开口道:“这门亲事当初是我看错了,等酿酿生产完,我们再将此事好好说道一番。”
侯府大娘子慌了神,若是从始至终都只有周氏出面,倒是还不算是难事。
但是姜翃却在此刻发话,就表示着他是铁了心要如此。
侯府大娘子忙对着身边的妈妈道:“侯爷如今还在哪处的院子厮混,去将侯爷赶快找到,请他快些来院中。”
看着她慌神的样子,姜家一众人都不说话。
如今院落中倒是安静的紧,只剩下女使们忙前忙后的声音。
沈随砚轻捏姜皎的白玉指尖,使她一瞬间缓过神来。
姜皎四处看看,小声询问,“夫君可是有何事?”
看眼站在湖边的姜宴,沈随砚轻声对姜皎道:“我去同大舅哥说些话,你去陪着母亲吧。”
姜皎迟疑地点头,也不知沈随砚到底要与姜宴说什么。
他二人,不是一直都有些互相看不过眼,怎得沈随砚今日还要寻姜宴。
缓缓起身,姜皎一步三回头的朝周氏的身边走去,站在周氏的身旁后,还看着岸边两人的动作。
只能瞧见沈随砚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递给姜宴,离得太远,看不见他表面的神情。
修长指骨抵着额头,另一只手轻敲着膝上。
倒是姜宴,随后翻动册子,脸色沉重且僵硬。
二人并未多说什么沈随砚就直接走了,姜皎本是想要过去,但看见在自个身旁哭泣的周氏,打消这般的念头。
地上的崔端还没酒醒,侯府大娘子实在是见不得自个的孩儿受苦。
却又迫于沈随砚的压力,不敢着人将他给扶起来。
沈随砚随意挥手,后方的观墨心领神会。
从湖边舀起一盆水,径直朝崔端的身上泼去。
就连在一旁的大娘子,都不能幸免过去。
“谁!谁敢泼本世子。”崔端惊醒,只觉得天上似是开始落雨,可是这雨似乎又太大了。
眯了眼,肥胖的脸四处寻找什么。
看见在一旁伺候的婢女,径直将人给抓了过来,“小美人,不是在**伺候本世子,怎得跑这处来了,你摸摸,摸摸可好。”
说着,他牵着婢女的手就朝下.身去,婢女害怕的直叫,“不要世子,世子,奴婢只是院中的女使啊。”
观墨在收到沈随砚的眼神,第一时间直接上去将崔端给按住,婢女连忙跑开。
侯府大娘子的面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这档子事,当真也是叫她没脸的。
周氏护着姜皎,没让她看见此等污秽的事情。
可即便是如此,姜皎也觉得是脏了耳朵。
观墨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来,给崔端灌下去。
侯府大娘子赶忙上前阻止,“你喂我儿吃的什么药,你们竟敢在府上当众毒害宗室勋贵,真是好大的胆子!”
沈随砚将抵着额头的手拿下,面如沉霜,嗓音不急不徐,缓缓开口,“大娘子,不过是些醒酒的药,慌什么。”
不知怎得,只要沈随砚一说话,大娘子就只觉如同蛇吐着蛇信子一般,缓缓爬上她的脖颈。
观墨将药给崔端灌下去,然后收起来,“此药见效甚快,只是有些伤身子,可是崔世子既然已经不能人道,想来伤不伤身子也无妨,大娘子,您说是吧。”
“你。”侯府大娘子指着崔端的手都开始颤抖,她这是造的什么孽,生了一个冤家不说,如今还被压得死死的。
崔端慢慢有了神智,可是发觉自个被绑着,不免挣扎。
一瞬间,在密室中暗无天日的几个月时光又重回眼前。
看见大娘子板着脸站在不远处,崔端身子被绑着也要朝大娘子那边挪去,“母亲,您救救孩儿母亲,我不要被人抓回去,不要被关起来,母亲,孩儿受了太多的苦。”
大娘子满脸是泪地将他扶起来,“不会的端儿,不会有事的,你看如今是在府上,无人能将你给带走的啊,放心端儿。”
姜皎不愿看如此的场面,看了只觉着阵阵的恶心。
不想下一刻,房中突然传出来一道声响,“生了生了,世子妃生了。”
孩童的啼哭声甚是明朗,周氏什么都不管不顾的朝里头去,姜皎也跟着进去。
房中血气味十分地重,太医将所用的物什一件件都收进箱中。
周氏赶忙去看姜酿,姜皎倒是问着太医,“今日之事多谢太医,丞相府与定宣王府都会记着太医的恩情。”
太医摆手,“不敢,王妃言重,救人本就是医者本分。”
随后太医四下看看,像是有些话没有说尽。
姜皎看出太医的顾虑,看着床榻上睡着的姜酿,淡笑着道:“不知太医可有空,能去外头借一步说话。”
太医点,“当然,王妃先请。”
姜皎与太医走至无人的地方,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着太医,“家妹可是有何事情,太医为何是这般神色?”
太医赶忙摇头,“事情不大,但想来与内院之中的事情有关;妇人之间多有妒恨,也是常有的事情,世子妃此次早产,除了血气攻心这一原因外,还有她每次喝的补药之中被人掺上活血化瘀的药,我看过药渣,世子妃的贴身婢女也说这是她每日喝的,想来应当是被人动过手脚,且知晓世子妃胎相不稳,一旦发动,多会有难产血崩的迹象。”
姜皎的手脚都开始变得冰凉,朝内室看一眼。
周氏的啜泣声还在耳旁,姜酿应当还没醒。
朱唇半张,姜皎许久都没说出一句话,好半晌似是被抽干全身的气力道:“有劳太医,今日的事情——”
太医也心领神会,“王妃放心,此事小人不会说出去。”
姜皎微微欠身,“只是家妹尚未完全好转,还要有劳太医留下来几日,父亲会同院署说,太医有何需要尽管开口就是。”
太医拱手,“这是自然,世子妃的药尚且还需人看着,老夫就先去。”
姜皎点头,目送着太医离开。
外头院中,站着一众男子还有侯府大娘子一人。
透过木雕轩窗,姜皎眸光很冷的看着崔端。
药,究竟是何人所下。
侯爷也在此时过来,面上带着赔笑的意味,可姜家众人乃至沈随砚面色都淡极了,并未有想要理会的意思所在。
内室中传来微弱说话的声响,姜皎脚步顿了一下,后又进去。
孩子已经止住哭声,方才奶娘抱过去喂了奶这才又送回来。
姜酿靠在软枕上,面色苍白,眸中看着婢女怀中抱着的孩子,眸色复杂极了。
姜皎进去,只看**一眼,就走至婢女的跟前。
是个男孩,确实一如同侯府最开始算计的那样。
姜皎轻声说:“给我吧。”
婢女小心将孩子放在姜皎的手中,孩子倒是很乖巧,不哭也不闹。
姜皎秋眸中多了一分柔情所在,轻轻拍着孩子。
房中一时间无话,周氏抹着眼泪,“如今孩子生下来就好,酿酿你也无事,只是你是如何与崔端起了争执?”
姜酿的手握紧帕子,过了好半晌才开口,“他近些时日总去烟花柳巷,花的银钱也甚多,公爹知晓就不许账房再支给他银钱,他——他就动了我嫁妆的主意,恰好那时柳枝去小厨房帮我煎药,就看到他鬼鬼祟祟的进去,柳枝自是不肯的,崔端那个混账羔子,分明身子已经坏了,还要折辱柳枝,被路过的婢女看到,赶忙告诉我,我赶到时,还好柳枝无事,崔端也没拿的了嫁妆,我同他就生了口角之嫌,后他推开我,直接拿了几支珠钗走,我动了胎气,才会如此。”
周氏听完,恨得不像样子,“他竟敢——竟敢做出这样的丑事来。”
姜酿哭的不行,却又怕吵着孩子,“母亲,不是我不想同他过日子,可如今这日子要怎得过得下去啊,崔端已经成那般,你不知,侯府的中匮是我掌着,虽明面上是好听的,但侯府早就已经败落,二房三房更像是吸人的蛀虫,我已经拿嫁妆填了不少的空缺,母亲,难不成我往后的日子就要这般过。”
姜皎心中听着也不是滋味,哄着怀中的孩子,眼眸有些发酸。
姜酿倒在周氏的怀中,周氏帮她擦着泪,自个也淌着泪。
姜皎看见她二人这般,十分的不是滋味。
好好的丞相府的嫡女,竟被侯府一家欺辱成这般,当真是窝囊极了。
看着孩子沉睡的面孔,姜皎慢慢开口,“你可知,今日你同崔端争吵早产,其实并不只是这一个原因。”
姜酿发怔,“二姐姐,这话是何意?”
姜皎眸中难得有怜惜所在,抱着孩子站起身,“你素日喝的安胎药中,被人掺进去活血化瘀的药,索性药性不大,且你又并未喝足全部的药量,这才无事,不然,若是真等到你正常生产的时日,早就血崩难产而亡。这些,都是方才太医告诉我的。”
周氏倏地站起身,“我要去同他们拼命,他们真当我们家是好欺负的不成。”
孩子突然间哭了起来,搅乱周氏的步伐。
姜皎也拦着周氏,“母亲,如今尚未弄清楚事情原委,只怕侯府是不会承认的。”
她哄着孩子,姿势并不太熟练。
姜酿开口,“二姐姐,将孩子给我吧。”
姜皎看她,脸上是淡然的,可是眸底,却藏着恨意。
姜皎将孩子放进她床榻边,或许是感受到母亲的气息,孩子很快就安静下来。
周氏也在这时冷静下来,坐在桌旁不停的啜泣,“开始时我就应当坚持不让酿酿嫁过来,如今,这都是些什么事啊,他们家还想害命不成。”
突然间,姜皎想到一个人,开口问着姜酿,“外室的孩子,如今在何处?”
姜酿从孩子的面上抬起眼,“在婆母的院中养着,她想要过继在我的名下,但我没遂她愿,便只好养在她那处。”
姜皎点头,看来,她猜的应当是无错的,果真是她所想的模样。
但事情尚未查清楚,不好贸然开口。
姜皎看着房中的人,平日中如同黄莺婉转的音调今日也没那般动人,“三妹妹,和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