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公主和侍卫私奔了

第93章 金蝉脱壳

夜已深了, 永安城内万籁俱寂,各府早已熄了灯睡下,宫城西侧小门, 此时则有一辆小马车驶了出来。

道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待这马车出了宫门, 便听得那小门又关了落了锁,如同压根无人来过似的。

李忘舒坐在马车内,旁边躺着皇子李霁臻。如今夜里已寒凉,她将那盖着的毯子掖了掖, 这才轻呼出一口气来。

要将李霁臻带出来自不容易, 她到承乐宫时还同贤妃掰扯几句, 好在赵公公同她一道去的,有圣上的旨意在, 贤妃的人这才让了下来。

又有福乐阻拦, 两旁又是一阵喧闹,这才终于安稳将人从承乐宫里“运”了出来。

李霁臻如今还烧着,好在公主府中她已请好了郎中,只是这些事虽早有打算,可毕竟牵扯上人命,李忘舒心中终有不安。直至此时出了宫门, 她才觉得心里那大石头终于落了一半下来。

从宫城到公主府算不得多远, 这一路暗中有展萧的人护送,自然也没另出什么插曲。

待到了公主府中, 已是后半夜了。

李霁臻烧得迷迷糊糊,当下就由郎中看诊, 下了猛药下去。

李忘舒也没想到, 这皇弟年纪不大, 倒是将帝王狠厉学去了十足十,她当初所言,只是让李霁臻装病,没想到那姐弟两个许是怕宫里眼线多,太医又不是完全信得过,竟是真将自己折腾出大病来。

瞧这烧大抵之前就有风寒,一直拖着,乃至加重成这样。

好在府上的郎中乃是杏林妙手,几副猛药灌下去,待得天将明时,烧便退下去了。

李忘舒几乎一夜没睡,她与展萧一直在屋内,只在商量好往后诸事之后,才略趴了一会。

见东方天际已现出鱼肚白来,听珠连忙遵公主的吩咐,将李忘舒叫醒。

梳妆必,李忘舒便赶到府内的春明堂,此处现下已按她的吩咐,有府中诸管事婆子、各处总领的丫头,并外院小厮采买之首候着,见她来了,众人齐齐行礼。

李忘舒在堂中上首的椅子上坐下,先用了茶润了润嗓子,才淡淡开口。

“诸位在公主府里月余,想必也知道府上习惯。本宫素日不喜在府内立规矩,平日也不怎么将诸位召集在一处,像其他高门大户那样点卯核对牌子。但如今不同了。”

她直了直身子,视线从那些立着的侍从身上一一扫过:“本宫也不瞒着诸位。如今宫里的皇子病了,住在宫里总不见好,圣上开恩,又念及本宫身为长姐,故而将皇子送到本宫府上将养。”

“你们虽多为内宅妇人,或有几个不过负责些跑外采买事,与这朝堂事关系不大,但想必也知道,如今宫里贤妃娘娘才进宫不久,满朝也就这么一个皇子,这可是个苦差事,倘若皇子在我们府上出了事情,莫说你们,便是本宫这脑袋能不能保住尚不可知。”

见有人似要窃窃私语,李忘舒故意拿起茶盏又抿了一口,留给她们自己吓自己的时间。

她搁下杯盏,瓷器碰撞,发出轻响,堂中便又安静下来。

“有人兴许觉得,皇子乃是先帝之子,又不是当今圣上的亲儿子,真会有那么严重?本宫告诉你们,圣上仁爱,又念及先帝是为抵御西岐而死,是以对先帝的孩子,也是视同己出。若非皇子重病,昏迷前又念着本宫这个长姐,今日是断然不会将皇子送到我们府上。”

李忘舒站起身,踱步走到那些侍从面前,站在两阶台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

“是以,从今日起,阖府上下出入必须核对身份牌子,四门紧闭,不允有任何闲杂人等入内。若有拜帖,除非本宫亲口下令,否则一律拦着,谁也不许进来打搅皇子休息。你们若是做不好,只管拿了身契去庄子上,又或嫌永安不好,本宫着人发卖了也是。”

自搬到公主府后,她还未曾与那些下人这般说话,一时间堂内众人个个神情紧张,惟恐什么大祸落到自己头上。

李忘舒本就为了敲打,这些人越怕,她才能越放心。

“你们也别想着躲懒,自今日起,鉴察司的人会守在我们府外,势必保护皇子的安全。若是到时皇子殿下大好,少不了你们的赏钱。可若是这几日出了什么事,仔细你们一条性命就交代在本宫这了!”

这般说完,见这些侍从个个谨慎,李忘舒方安心稍许,这才唤听珠到身侧。

“听珠,且将那些需要做的事都分下去,莫让人闲着吃酒误事。阿臻在这几日,务必盯牢了。”

听珠敛神道:“奴婢明白。”

冬月初五,一大早晨,永安城内消息灵通的人家便听闻一件新事。

福微公主府不知怎么一夜之间便是重兵把守,不少穿着鉴察司侍卫衣裳的人都守在几个门前,有递了帖子登门拜访的,不论后宅夫人小姐还是公子少爷,通通都被拒之门外。

那公主府,一夜里如同变成个铁桶一般,连公主府大门前那条街都冷落不少。

又有宫内传出消息,皇子昨日高烧不退,乃是送到公主府去休养了,一时之间猜测纷纭。

但不少人都猜,这是帝王终于要动手了。

如今眼看年节将至,总不能过年节时还将先帝一双儿女关在承乐宫里。

可现下六宫无后,唯一个贤妃还是刚进宫不久,又无子嗣,倘若将那皇子公主二人放出来,届时若有清流文官或是先帝旧臣上书请立太子,那可是一桩大麻烦。

当初圣上入宫,可是靠着兵士围城,强行登上了皇位,先帝的故旧还未清理完呢,他们迫于身家性命,不敢说半个不字,可若皇子李霁臻出现了,那就不一样了。

自古帝位,立嫡立长,若真说起来,李霁臻才是名正言顺该当天子之人。

这会皇子病了,又送到公主府,趁夜送的,还将个公主府给围起来了,这不就是一石二鸟之计吗?

福微公主已经够惹眼了,内定的驸马又是鉴察司的司长,这会让鉴察司围府,假若皇子真没了,李忘舒岂能脱得开关系?展萧又岂能脱得开关系?

先前对着御尊福微公主大批特批之人,这会好像终于找见了曙光似的,仿佛连写折子的手都更有力了些。

定要趁这会就将谏言的折子准备好,一但公主府挂起白幡,便是将那太过惹眼的公主殿下拉下马的最佳时机。

而这会,李忘舒却仿佛根本没感受到府外的风雨欲来一般,她只坐在李霁臻屋内,瞧着几个郎中每隔一会便看诊一次。

大事在即,她的心里反而越发平静下来。

看着李霁臻,她有时会想起幼时宫内听学的日子,有时又会想起前世在西岐的日子。

众人都以为她不经风雨,殊不知她前世在西岐早见识过宫变。不过那一次,她是冷眼旁观,这一回,她身在其中。

这一世的赫连同盛死得太早,也太过突然,西岐本是一家独大,如今想来老西岐王的几个儿子、后宫那些王妃美人,一个都会坐不住。

和他们相比,她现在还好了些,有钱有人,差的不过是个时机。

什么时机是好时机呢?最乱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时候。

永安城内,年节的氛围已经越来越浓了,街上多了不少外头进京的商人,多是盼着年前再赚一笔,好回到故土过个好年。

往常的朱雀街就格外热闹,如今更是摩肩接踵,马车已经要绕道走了,光是买东西的百姓已经占了整条街。

置办年货往往要从一月前就开始,尤其那些世家大族,主母们更是要早早准备。是以这街上人多了,也是欣欣向荣之貌。

宫里也繁忙了不少,贤妃娘娘可是第一次操办年节,她年岁不大,正打着靠这一次机会在后宫、在圣上面前立稳了的主意,由是从家里请了不少人相助,又给内务府塞了不少银子,好一阵学习。

为着将这个节过得既不逾矩、又不失了体面,购置的东西、运送的宫人,动用的人力物力比往常还要多上那么些。

若到宫里四处走走,隔不远就能看见忙碌的宫人,或是栽花剪枝,或是搬运物件,总归闲不下来。

这般忙碌之中,皇子李霁臻那场大病便渐渐被人遗忘了,总归等着人没了的消息就是,不管是前朝的大人们,还是内宅的妇人们,总是各有各的忙,哪会天天关心一个将死的皇子和即将倒台的公主呢?

待到冬月十七,永安城内终于下了今冬第一场雪。

阴了一日的天,从日暮开始下雪,待天黑了雪还未停。

这几日本就刮了场风,天冷了不少,这样一降雪,冬日的气氛便更浓了。

等天色尽黑,人人归了家,路上便开始积起薄薄的雪来。

戌正刚过不久,已经积雪的街道上,由远及近传来一阵嘎吱嘎吱的碾雪声,一辆马车冒着风雪,竟是不管夜色直奔皇宫而去。

正赶上宫门落锁的时辰,门口的守卫自然立时就将这马车拦了下来。

“什么人!”他们最是讨厌这种没规矩的臣子,却不想,这不起眼的马车上下来的,竟是御尊福微公主。

“速速打开宫门,本宫要面见圣上。”

那侍卫脑门有些虚汗,却还记得自己职责:“宫门已然落锁,还请殿下明日再来。”

李忘舒冷笑一声:“本宫有要事,必须现在见到圣上。否则,倘若皇子出事,你打量自己有几个脑袋可以掉呢?”

那侍卫面色大变。

他只是个守宫门的侍卫,朝堂上的事虽有耳闻,但到底也没有研究,不知这里头到底有何症结,只是听见皇子要出事,当即吓得脑袋有些发蒙。

“还不开门吗?”李忘舒冷声开口。

“这……”那侍卫还想犹豫,谁知下一秒,也不知从哪竟出来一柄剑,直直架在他的脖子上。

“你们……”他大骇,刚想大喊,却听见耳边响起一个可怖声音。

“想活命,就别乱说话。”

那侍卫还是见过鉴察司司长的,也认得这个声音,他此时才小心地移动目光,这才看清,这宫门前的阴影里,不知何时竟站满黑衣蒙面之人。

下一瞬,在他还来不及做出什么反应的时候,他只觉得脖颈后脑一阵巨痛,便浑然不知了。

展萧上前,一把将那还没来得及挂锁的宫门推开,吓得躲在门后的小太监躬身趴在地上,抖得如同筛糠。

黑衣甲士,一路关闭宫门守在城门前,一路在前开道,让那马车悄无声息却又张狂无比地驶入宫城之中。

作者有话说:

明天(周二)请假一天,准备酝酿一下,周三直接更到结局~

正文完结后还有番外掉落,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