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只此一人
干德殿上, 如今群臣激愤,不知道的还要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可细细去听, 便知不过是为了福微公主的婚事罢了。
“御尊福微公主如今得上朝堂,那便不能同其他公主一般待之, 既当为天下女子表率,又怎能与外男拉扯不清?”
“定国公世子仪表堂堂,又是世家出身,与公主最为相配, 本就是一桩好亲事。”
“公主殿下当街纵马、目无法度, 既在朝堂之上, 更当严加要求,如此跋扈, 怎能不罚?”
“还请圣上尽早定下驸马人选, 免得再生事端。”
“圣上,微臣以为驸马当从新科士子中择良人,方可拔擢新人,为大宁更择良臣。”
“圣上!微臣以为不妥!定国公世子一表人才,定国公府又根基深厚,才堪为驸马。”
……
好好一个朝堂, 你一言我一语, 竟如同个菜市场一般。
李烁听烦了,一掌拍在桌上:“都吵够了没!”
底下一应官员立时噤了声, 一个个垂首站着,也不敢说话了。
李烁慢慢扫过众人, 冷声开口:“这天底下是没有你们要关心的事了吗?整日偏要在福微的婚事上做文章。你们打的什么心思以为朕不知道吗?”
他坐在龙椅上, 俯视着下头这些臣子, 其中有许多都是李炎旧臣,如今他们可是要攀上李忘舒这棵“大树”,却也不想想,李忘舒终究是公主,难道还能只手遮天?
“如今正是秋收时节,你们不好好关心各地粮草,不好好关心各处越冬,却每日在朝堂上争论公主的亲事,怎么,天下百姓在你们心里都无足轻重吗?”
帝王显然是恼了,为人臣者,最能听明白这样的话,由是一个个越发不敢说话。
干德殿内静得厉害,让人不由得想起先帝在时的场面。
李烁与李炎终归是兄弟二人,便是性情不同,发起脾气来可是总有些相似之处。
帝王站起身来,负手在龙椅前来回走了两遭,而后才停下脚步,看向群臣:“福微的婚事朕自有定夺,以后此事不必再奏了。”
谁料总有那胆大之人,帝王已将这话说了个清楚明白,却还有人上前:“圣上,此事……”
“朕说了,此事不必再奏!”
李烁当即打断那人的话,那位大人脸色一变,却再不敢动了,跪伏在地上,没再发出一点声音。
李烁的目光从那些原本跃跃欲试之人身上扫过:“福微找回帝令,帮助朕战胜了西岐人,朕对她,便如同对待亲女儿一般,她的婚事,朕自然会为她安排,尔等有这样的心,还不若好好想想北地百姓该如何过冬。”
无人敢回话了。
便是浸**朝堂已久的老大人们,此时也摸不透圣上的想法了。
说是对福微公主的宠爱,可自来堵不如疏,福微公主的亲事事关朝堂之新格局,这般一言堂,怎能让人心中不生猜忌?
可若要说是利用福微公主,圣上这般堵了众人的话,实也在维护福微公主的名誉。
一个公主若是与个没身份的侍卫有染,那可不光是有碍观瞻的事情,事关皇室名誉,圣上如今愿这样保她,反而更像是福微公主盛宠正隆。
猜不透的圣意最让人抓心挠肝,几位大人偷偷互相使眼色,可谁都不愿这时候先开口了。
如今的圣上可是从锦州打回来的,谁知道是什么脾气?倘若一个不好被砍头掉了脑袋,那就无趣了。
而也正在这时,忽见得外头一个小太监急急跑到殿门前。
“启禀圣上,御尊福微公主求见,已在宫门处候着了。”
李烁目光微变,那殿中群臣更是脸色阴晴各不同。
今日初一,原是福微公主休沐之日,她如今这般赶到干德殿来,难道已然听到了风声?
李烁回头看了身边的总管太监赵幸一眼,赵幸一脸茫然,赶忙低下了脑袋。
只是李烁转而又想,李忘舒来了也好,这件事总这么放着不是办法,李忘舒愿意亲自解决,让他这个帝王置身事外,那算是帮了他。
“宣。”
帝王开口,赵幸才连忙打起精神高唱:“宣御尊福微公主进殿——”
此后便听得外头一声一声传递,正如同李忘舒获封那日一般。
盏茶功夫后,那位正品宫装的御尊福微公主,才终于走入干德殿中。
“臣女福微,叩见圣上。”
她行的是大礼。
往日上朝,只需同百官一道行礼便是,而李忘舒今日,是行了全礼,倒如同她获封那日。
李烁坐回龙椅上,看着她开口:“免礼平身,你有什么事,只管同朕说就是,今日不是允你休息吗?”
“皇叔父体谅福微,允福微每月休憩,福微却不敢有丝毫懈怠,惟恐辜负皇叔父的信任。”
“你说这个做什么?你如今万事也都才开始学,就算有不周到之处,朕也并不会怪罪你。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尚且在奉贤殿听先生教诲,你如今已能独自处理不少事情,何苦又对自己步步紧逼?”
李忘舒起身,抬头看向上首的李烁:“福微知皇叔父良苦用心,但并非福微对自己步步紧逼,实乃各位大人,不忍令福微睡一个好觉!”
此言既出,殿中便又响起隐隐的议论之声。
御史台言官最以弹劾皇室为己任,闻言立时有人站了出来。
“福微公主何出此言?我等既为大宁臣子,自要以江山社稷为重。福微公主如今站在朝堂之上,已是打破陈规,我等以礼法当先,规劝圣上,怎能说是逼迫殿下?”
李忘舒回头看了开口那人一眼,摇了摇头:“大人既以江山社稷为重,为何兖州自前朝留下的祸患如今还未清理干净?又为何青州今岁收成眼见不好,如今还不见救命之法?”
她又抬头看向李烁:“天下百姓尚有为一粒米发愁之人,各位大人酒足饭饱,却用这朝堂之上金贵万分的机会,来讨论本宫一个公主的亲事,这不可笑吗!”
“皇叔父,福微深知百姓不易,便不能对此坐视不理。福微一人之事,就算再大,又如何能大得过万千百姓的生计?”
那公主身形瘦削,站在殿中分明该是最不起眼,如今却仿佛独立群山之巅,让人不能忽视一分。
她此前虽已登朝多日,可一向缄口不言,从未像今日这般恍若字字泣血,李烁有些惊讶,可又隐隐有几分惊喜。
他看着李忘舒,倒好像瞧见了当年的舒月一般。
那女子曾不只一次同他畅想过,会否有女子登上朝堂的那一日,竟不想,时隔多年,偏在她女儿身上实现了。
“圣上!”又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将李烁的思绪拉了回来。
竟是定国公的舅父,曾受老定国公提携的太师大人,终于站了出来。
“青州灾情,早有奏报,臣等也早已拟定赈灾款项,正择定人选,将冬衣运往青州各县。可如今驸马人选空缺,未有定论,福微公主既是唯一得以登上朝堂的公主,驸马人选便视同皇子妃,臣等忧心国之将来,如何能不焦急?”
老太师这话说得隐晦,可意思却再清楚不过。
什么视同皇子妃,他想说的,大抵是视同太子妃了。
历来储君婚事都备受朝堂关注,如今先帝唯一的皇子软禁后宫,能不能活过今年冬天还尚未可知,李忘舒既为公主,除非有新的小皇子诞生,否则她的驸马自然将同太子妃一个待遇。
将来不管何人即位,以福微公主如今的显赫,驸马的身份必定水涨船高。谁为驸马,谁的家族就可有未来,那朝堂上的老大人都是人精,哪能不懂这个道理?
李烁当然也明白,否则他也不会将那些折子全按下去,也从未在李忘舒跟前提过一句婚事的事。
他才登帝位,这朝堂还有的整顿,这时候插进一个驸马来,不管是哪个世家,都会为他增加麻烦。
可如今显然这些李炎旧臣坐不住了。
他们亟待守住自己几十年积攒的家业,甚至不惜联合起来在朝堂上步步紧逼。
李忘舒也明白,正因明白,她才发现原来不管是哪朝的臣子,都是那一个模样。
今□□迫皇叔父为她选个驸马的这些人,同当□□迫李炎将她定为和亲公主的那些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公主在他们心中从来都不是什么独立的人,那不过是皇权下一个小小的附庸,随时可以为了皇权牺牲,又随时可以为皇权所用罢了。
她忽然笑了,笑得有些悲凉,笑得令人心惊。
原本熙攘着要跟随太师请命的人都停下了自己的话,呆呆地望向站在殿中的福微公主。
她双手交叠身前,长裙曳地,裙摆的金银绣样流光溢彩。
她提裙而跪,再一次朝高坐帝位上的李烁行礼。
“当日御花园,皇叔父曾问福微,除却金银财宝,还想不想要什么赏赐,福微当时不知,今日贸然,想问圣上,可还来得及?”
李烁紧紧攥着拳,但觉心里有种莫名的憋闷:“你且说,朕若能给你,定都给你。”
李忘舒抬手再拜:“臣女李忘舒,不求其他,只求一人。”
她声音清脆坚定,听得人心头猛地坠了一下。
众人都朝她看去,却见那福微公主未曾半分犹豫,斩钉截铁开口。
“臣女半生孤苦,无人可依。是他带我逃出樊笼,护我归京。如今大业既成,我李忘舒,只要展萧。”
作者有话说:
文案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