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第33章 婚礼

赵书吏本就是个酷爱美食之人, 今儿尝到了这么多好吃的很是开心。

“黄老板,这肉叫什么名堂来着,我还是第一次吃到这种口味的肉, 竟吃不出来这是用什么肉做的。”

“赵兄,这个我们管它叫叉烧肉,是用猪身上上好的梅花肉制成的,待会儿我给大家打包些, 带些回去给家人也尝尝鲜。”黄长植说道。

“那我可就不推辞了,这味道我家中夫人和女儿定是喜爱的!”赵书吏笑道。

大家推杯换盏了两轮, 热菜就一个个上来了。

金灿灿的脆皮烤鸭一下子就吸引住人众人的目光。一个长方形的竹质托盘中放着六个碟子,分别是:两碟片好的烤鸭、一碟薄面饼、一碟黄瓜丝、一碟葱丝、一碟甜面酱。

黄寄北起身净手,给大家示范了脆皮烤鸭的吃法,在座的看了后都觉得甚是有趣,纷纷跟着尝试。

取面饼、放入蘸了酱的烤鸭片、加入黄瓜丝和葱丝,卷起, 入口, 这种大快朵颐的吃法真是痛快!

烤鸭吃完后马上就上了椒盐鸭架, 这是用被片皮后剩下来的部分做成的, 比起之前的甜面酱烤鸭又是别有一番风味,平时当做零嘴食用或是用来当做晚酌的下酒菜,那也是极好的美味呀!

大家正吃的酣畅淋漓的时候酸菜鱼上来了,黄寄北起身让开,黄二娘把托盘中的大碗放入桌子中央, 这个碗看起来大的有点夸张了, 这是黄寄北找瓷匠专门定制的, 市面上是买不到的。放稳后一勺热油淋下,刺啦一声, 花椒辛辣的香味伴着鱼肉的鲜味一下子散了开来,冲击着屋中人们的嗅觉。

这时候过路的行人也忍不住了,好奇地进门想要尝个新鲜。虽说今天是内部宴客,但有客人上门总不好拒绝的,还好今天烤鸭准备的多,白氏挥舞着菜刀哐哐斩下,一份份烤鸭就出餐了,配上几根翠绿的青菜,加上半个卤蛋,就是一份很好的快餐,客人们吃了无不交口称赞。

有的客人就是非要尝尝那酸菜鱼,黄寄北只好向客人们赔罪离席,加入了后厨忙碌的队伍里。

宾客们也不在意,人家开门做生意就是图个生意兴隆,第一天就有个开门红那是好事呀!

只有个别人,像是黄寄南,连连摇头说着有辱斯文,像是黄长桓,眼珠子一直咕噜打转,总想找借口去后厨帮忙,不知道在打算这什么,还好黄长植镇的住场,一一都按住了。

首日大捷后,来福客栈的生意愈发的好了起来。黄寄北总结了第一天的经验,给盒饭的规格和价格都制定了标准。

一份烤鸭饭十二文,五块烤鸭、若干时蔬、半个卤蛋。一份叉烧饭十五文,五片叉烧、若干时蔬、半个卤蛋。一份双拼十六文,三片烤鸭、三片叉烧、若干时蔬、半个卤蛋。黄寄北拿了红纸写字贴在窗台外面,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来福客栈的招牌算是打出去了,若是路过这个三岔口,不进来斩点鸭子带走都觉得亏了,烤鸭十五文一斤的价格算是很实在了,一整只鸭子也就五十文左右,一只买不起买个半只、四分之一只总是吃得起的。

若是再富裕点的进店花上四十文就能点盆酸菜鱼,花七十文就能来上全套的片皮烤鸭,坐下来慢慢享用,那可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呀!镇上孙员外尤爱这酸菜鱼和脆皮烤鸭,为此特地包了三天的上房,天天在这吃鱼吃鸭子,如此爱吃之人也算是让黄家夫妇开了眼界了。

叉烧肉虽然贵了点,要四十文一斤,但却格外的受太太小姐们的喜欢,又方便带走,是以每天卖个二三十斤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客房方面,每晚前来投宿的也是不少,以前过路的行人总是紧赶慢赶的,生怕晚了一刻城门就下钥了,赶不上的话在城门口窝上一晚也是有的,又冷又饿不说还不安全。现在有了来福客栈,这时间可就宽裕多了。来福客栈不仅比县城里的客栈便宜,东西还好吃,在这住上一晚能省上不少钱。对于上房和中房顾客来福客栈都会送上免费的早餐,照目前的情势来看,楼上空着的上房和中房也要尽快装修了,不然真的不够用了。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一转眼来福客栈已经开业半年了,这半年来客栈的生意稳步上升,一个月的收益从一开始的十两,到十几两,再到二十几两,现如今已经稳定在了二十几两的水平了。黄长植夫妇数钱数得眉开眼笑的,他们家的日子,终于起来了。

生意这么好眼红的人自然不少,黄家这三道招牌菜引起了镇上和县里大小饭馆酒楼的争相模仿,可惜各家都做不出来福客栈这个味。

叉烧肉不用说,光靠尝味道根本复制不出来,烤鸭倒是能模仿着做出个样子,可烤出来的鸭子又老又柴,还没有脆皮,客人们上了一次当就再也不去了。酸菜鱼的灵魂在于酸菜,这里并没有腌酸菜的习俗,只要黄家牢牢把着酸菜的腌制方法,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模仿的。

这时候就体现出自己人的好了,来福客栈的后厨都是自己人,白氏和范荷花是主力,黄二娘和黄三娘也渐渐上手了,黄四娘也能做不少事情。

黄长桓和胡杜鹃三番两次的想要溜进后厨都被怼了出去,大家都知道他有个在镇上开酒楼的岳父,他自己想要为岳父家奉献是他自己的事,可别想着用来福客栈的招牌菜去讨好别人。

前面大堂有黄长植和黄寄北在,黄长植里外忙活,迎来送往,黄寄北是跑堂兼账房。

采购方面由程远负责,他现在高家村租了间大点的屋子,每天一大早起来抓了鱼和鸭子送到来福客栈,店里的猪肉蔬菜、米面粮油等也是由他负责采购的,为了压缩成本,黄长植特地去县城花三十两买了头驴,程远每天就驾着驴车在附近村落收购新鲜的瓜果蔬菜。

这些事情本来是黄长植在做的,黄寄北心疼阿爹一个人活太多了,在考察了一段时间后,就把这些移交给程大叔了。程大叔为人稳重可靠,是信得过之人。

三房这边客栈开的红红火火,老宅那边也迎来了喜事,长房的大娘黄小梅要出嫁了,黄长棣替长房送来了请帖。这么重要的事黄长楷就算不亲自上门,至少也该让黄寄南送过来吧,黄长植夫妇收到请帖后多少有点不满的,但想着虽然已经分家了,可这毕竟是黄家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嫁女儿,就还是准备了一份像样的礼品去赴宴了。

十月初八,宜嫁娶。

黄小梅嫁的是镇上首富孙家米行的少爷,黄寄南刚过了府试,现在长房有两个童生了,孙家对这门婚事也重视了起来,婚礼办得很是隆重。

黄长植夫妇俩是一大早就出门的,没想到下午太阳正晒的时候就回来了。黄长植一脸的气愤,白氏也很不高兴,听完两人的讲述,黄寄北也觉得这些亲戚以后真没什么往来的必要了,只可惜了他们那花了五两银子的礼品。

黄长植夫妇到了何家后,苏氏见了白氏就拉着她去后厨帮忙,说是今天人太多了,实在是忙不过来了,白氏本想掉头就走但何家的人硬是拉着她不放。

而黄长植则是被黄长楷带进宴客厅后就没人管了。黄长植只好干坐着,眼见着新人都要开始行礼了白氏还没回来,黄长植这才急了,直接去找了苏氏,得知白氏被安排到了厨房,黄长植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直接过去把白氏带回了宴客厅。

两人虽是不快,但想着今天是侄女的好日子忍忍也就算了,没想到开席后他们竟被安排到了靠近大门的位置,每次仆人们上菜都要从他们身边经过,一不小心就会被碰到蹭到。而黄家其他几房人都是被安排在主桌的。

黄长植夫妇在宴客厅里实在是待的不痛快,便去外面的走廊上透了会气,没想到不一会儿的工夫,等他们再回到宴客厅的时候座位已经被别人占了。两人再没了待下去的心思,直接就回来了。

这事是长房做的不地道,但气却都让黄长植夫妇受了,两人是越想越难受,越难受偏又越要去想。

黄寄北只好耐心的劝导两人:“阿爹阿娘,你们不要为不相干的人生气了,我们在长房手上也不是第一次吃亏了,以后我们只把对爷奶的孝敬给到了,长房那边就不用来往了吧,生气伤身,伤到了自己这都划不来呀!我们现在有自己的日子要过,这客栈正是忙的时候,我们赚钱还来不及呢,哪还有心思去想其他事呀!”

黄长植夫妇对黄寄北的话很是认同,他们这出去大半天,耽误了不少事,这人的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靠别人给的,长房不尊重他们,他们也没必要对这一家子的行径念念不忘了。

其实长房搞这么一出还真是故意的,黄长楷对当初客栈开业的时候黄长植一家没把自己奉为上宾一直耿耿于怀,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既可以炫耀自己的女儿嫁了个好人家,又能让黄长植夫妇有苦说不出,这么缺德的事像是他会做的。

见两位冷静了下来黄寄北觉得有些话是时候说了,便给黄长植夫妇又续了杯茶,说道:

“阿爹,阿娘,自从爹爹受伤,到现在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再苦的日子我们也熬过来了,之前答应你们的话是时候兑现了,下个月我就重新回学堂,儿子必定争气,考取功名给爹娘你们撑腰,给小桃撑腰,到时候我们给小桃找户好人家,热热闹闹的嫁出去,我们自己家的婚宴可不会让你们受气!”

黄长植夫妇已是热泪盈眶,他们终于等到这天了。

“二郎,这几年耽误你了,我家二郎合该就是个读书人,你去了学堂我和你阿娘干起活来都更有劲了,做爹娘的就盼着子女出息,这两年赚的钱我和你阿娘都攒着呢,就盼着你有朝一日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