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她只想挣钱

第88章 干豆角炒腊肉、铁板炒面炒饭

翌日一早, 江杳杳就从院中架子上挂着的一长排红黄相间的五花肉中,挑选了一条色泽光亮,按压回弹的腊肉。

她将腊肉切成厚薄均匀的片, 每一片既带着紧实的瘦肉, 又带有一部分半透明柔软的肥肉。

切好后的腊肉先冷水下锅焯煮, 让水分缓慢渗进腊肉中,让被晾晒得干硬的腊肉恢复些柔软, 同时也能稀释腊肉的咸味, 将腊肉中多余的盐分给去除。

腊肉煮到质地变软, 就可以从锅中捞出, 先夹起一片尝尝咸淡。江杳杳做的这腊肉是偏广式的甜咸口,盐的味道在糖的作用下, 咸味得到了相当大的中和,只煮了一遍的腊肉就已经很适口,腊肉煮透后,腊香味得到很好的释放, 空口吃滋味也浓厚。

煮完后的腊肉片沿着盘边铺好, 在中间的圆圈里打上两只鸡蛋,放入蒸屉中蒸熟,就是一盘红白黄三色的腊肉蒸蛋。

腊肉的咸味已经足够, 烹饪菜肴无需再另外放盐, 蒸好的鸡蛋凝结成一层光滑的韧皮,用筷子一拨, 裹满蛋白的腊肉就片片分离开来,腊肉的汁水被这层鸡蛋包着牢牢锁住, 肉质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变得柔软, 但嚼劲依旧。

腊肉蒸蛋中间的蛋黄, 看着平平无奇,却深得江杳杳的喜爱。肥肉中带着酱香的油汁慢慢渗出,与鸡蛋紧紧相融,将干绵的蛋黄,浸润得油香十足。

腊肉蒸蛋上手简单,便是厨艺不甚精通之人,照着这方法做,也能很成功。

而腊肉用炒的方式来做,那可供选择的搭配就更多了,青翠的蒜苗,新嫩的竹笋,脆爽的贡菜,甜润的花菜,红的胡萝卜,黑的木耳,绿的青椒,黄的土豆,只要是跟肉相配的食材,基本也都能与腊肉相衬。

不过嘛,江杳杳今天不打算用这些惯用的常见食材来做,而是去仓库里取了些秋天晾晒好的干豆角。

干豆角经常被江杳杳用来做豆角排骨焖面,或是做地三鲜时往里头搁一些。还有就是与新鲜的五花肉一起炖得浓稠红润,一锅吃不完,还可以剁碎了包成豆角肉包,暄软的包子皮包裹着鲜浓的肉末和清香的豆角,配上一碗豆浆或豆腐脑,就是美美的一顿早餐。

干豆角的泡发与其他用凉水泡发的干菜有所不同,最好是用温水泡,这样泡出来的豆角软而不烂,嚼劲十足。

剥好几瓣大蒜拍散,准备点茱萸,取一小块猪油在锅中抹上一圈,锅热后倒入氽煮过的腊肉片煸炒。腊肉切得很薄,很快就被炒出里头的油来,肉片的边缘开始微微有些蜷曲。

待到腊肉炒得两面油光发亮,边缘微焦,就可以放入蒜末和茱萸,用腊香十足的油将蒜香和辛辣味激发出来。

泡好的干豆角沥干水分倒入,颠一颠锅,使锅中的食材充分混合均匀。干豆角容易吸油,与油脂丰富的肉类食材本就是天生一对,更何况是这经过腊制的香浓无比的腊肉。

干豆角吸饱了油后更加软香,而腊肉的油腻又得到了很好的缓和,出锅前稍微加上一些清酱调味,热腾腾的下饭菜就新鲜出炉。

腊肉的香味独特,这热锅一炒,就满间飘香,慵懒地趴在角落里睡觉的狸花猫动了动鼻子,循着香味过来,在江杳杳腿边蹭来蹭去。

外头有不少食客也闻见了:“江娘子,你这又是在做什么好吃的,这般的香!”

“这味道,是腊肉吧?这闻着可比我家娘子做得香多了!”

“哎张兄,那边过来的可不正是你家娘子?”

那位张郎君顿时惊慌失措,颤颤巍巍地回头一瞧,哪有他家娘子的身影。见他上了当,众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江娘子,你这腊肉卖不卖啊?我之前可瞧见你那后院里挂了满满一架子呢,见者有份,你行行好,匀我们一点呗!”

江杳杳从里间里探出头来:“抱歉了各位,这腊肉呀还真是不卖的,不过没准儿哪天就用这腊肉做上个吃食来卖呢。”

“那便成‘可遇不可求’了,可惜,可惜啊!”

“您这每天都来光顾的贵客,还怕错过不成?”江杳杳笑着与这熟客打着趣,“实在抱歉,这腊肉我还得送人呢,若是有多,自会做成吃食来卖的。”

江杳杳所言确实不假。这腊肉她在腌制时就已经想好了,先给贺婉送上几条,再是安阳长公主府,还有裴敬之的老师,帮过她的刘婶,以及店内员工们的年货……

这么盘算下来,满满一架子的腊肉,最后只能剩下四五条,她跟裴敬之自己留着吃个两三条,剩下还有一两条,估计最多也只能做些香菇腊肉饭之类的来卖了。

不过今天这条刚取下来的腊肉,除了江杳杳刚做的腊肉蒸蛋和干豆角炒腊肉,还有大半条剩余的,不如用来做几个腊肉包子,晚上再炖上一大锅猪肉粉条。

腊肉切丁,与胡萝卜、香菇、白菜一起剁搅成馅,醒好的面擀成皮,用竹片舀上馅,手腕轻抖,手指灵巧地将面皮边缘捏成好看的褶子,将腊肉馅包裹起来。

狸花猫的两只前爪搭在江杳杳的腿上,抱着她喵来喵去。但是腊肉对于猫狗等小动物们来说,盐分过多,容易影响它们的健康,江杳杳便没有喂给它们吃。

像大黄和五十这样的狗子,有吃的就很开心,哪怕闻着香味没吃到,也就悻悻走了,但这只狸花猫是只精的,昨夜就打着腊肉的主意,见江杳杳不肯喂它吃,便赖在一旁不肯走了。

江杳杳哭笑不得,拿了些早晨做肉串剩余的鸡肉,用清水煮熟,捞出撕成小条,放在食盆中给它,又将煮鸡肉的水倒在另一只盆里,给它喝点肉汤补补水。

猫咪有得吃,江杳杳也不能厚此薄彼,另拿一些鸡肉和米饭一起拌了,给院中两条大黄狗吃。

江杳杳还没给狸花猫取名字,她想等裴敬之回来,让他取一个。不然按江杳杳的取名风格,全身黄毛的狗叫大黄,五十文买的狗叫五十,这偷腊肉的狸花猫,可能得取个名字叫馋猫。

她想的裴郎还没有到,另一位“裴郎”却又来了,正是裴崇。

午间食肆的生意远比他想象得要来得更好,特别是江杳杳又搞了个新花样,弄起了铁板炒面和炒饭。

炒面用的面条是江杳杳自己做的。和面时用冷水,以减少面团吸收的水分,水分多次少量加入,同时揉入少量的油和盐,揉完后在寒冷的室外冻上半个时辰,再擀成薄薄的长方形。

擀好的面团对折,撒上少许面粉,再继续同向对折,抹面粉防粘,如此折上三次后,用刀将折叠后的面团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

做好的面条预先在滚水中煮至八成熟,方便炒面时直接取用。煮面的过程中,水里加少许盐,待水沸腾后就加入一碗冷水,待锅中再次滚起后,将面条捞起浸入冷水中过凉,冷却后捞起沥干,用少量油搅拌防止面坨。

这样制作出来的面条口感筋道爽滑,炒熟后弹韧有劲,不易软烂。

炒饭的米饭则是提前一天晚上就煮好的,放在通风处阴凉干,这样的米饭粒粒分明,外硬内软,炒出来的炒饭不会结成团,每一粒米弹韧得仿佛在口中蹦跳一般。

铁板炒面和炒饭可以单独炒,炒面加上青菜和豆芽,炒饭则打上鸡蛋和包菜,也可以和挑选的肉串蔬菜串等炒在一起,口感更丰富,滋味更鲜美,不过竹签就得用铲子扒拉着抽掉了,少了些啃串的乐趣,就看食客自己如何取舍了。

铁板滋滋地冒着油泡,手工擀成的面在铁板上翻来滚去,一把豆芽放下去,“哗”一声响,用铲子快速翻炒均匀后,再放入一把青菜,高温很快把蔬菜烫熟,撒上葱花装盘即可。

铁板炒面用清酱调过味,面条染上清酱的颜色,显得更为油润红亮。豆芽刚刚炒至断生,青菜还是绿油油的,清爽脆嫩。

食客夹起一口面,迫不及待地往嘴里一塞,面条带着铁板特有的焦香味,又被吸饱的油所滋润,焦而不干,豆芽和青菜又提供清新的口感,油而不腻。

而边上一桌的铁板炒饭,每一颗米粒都被蛋液均匀包裹,黄嫩嫩金灿灿的如碎银一般,看上去似乎比自己盘中的炒面要更好吃些。

饭嘛,总是别人碗里的看起来更香。

不过江杳杳还有把饭变得更香的秘方,便是每张桌子上都放着的茱萸酱了。这茱萸酱经过些改良,辣味没那么刺激,鲜香味更浓,更适合用来拌饭拌面吃。

有了这铁板炒面和铁板炒饭,铁板烧不再仅只是垫垫肚子的小食,而是可以当成正餐来饱食一顿,因而到了正午饭点,食肆里的客流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来得更多了,人手一份铁板炒面或是炒饭的。

裴崇东张西觑,见每一张桌子上都挤满了食客,便是拼桌的空位也没有,上一秒有食客刚站起来,下一秒座位就被等在一旁的某一位幸运儿给抢了去。

这几日江杳杳把铁板烧和炸串的做法给伙计们都演示了一番,细细地教了做法和需注意的要点,为了加深他们记忆,还将每个步骤手把手教了一遍,几天下来,会的人多了,江杳杳也便能抽点空闲。

她一下子就注意到了裴崇,见店内无处可落座,便上前将他请进了店后头的隔间里。

“您是更喜欢炒面还是炒饭?”

作者有话说:

读者:(咆哮)男主怎么还不回来!

作者:(顶锅盖)下章一定qaq

小天使们过年这几天吃了些什么好吃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