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她只想挣钱

第48章 围炉煮茶、糍粑、油条虾、沙拉

当院子里的各色蔬菜瓜果被阳光晒透的时候, 江杳杳定制的小茶炉也终于做好了。

陶泥做的小火炉被烤成了微褐色,炉身质地坚硬,炉子外面套了个铁架子, 伸出了几只铁丝脚用于固定支撑。在小火炉上方则放置了一张圆形的铁丝网盘, 比炉子的开口要大上那么一些。

用的茶壶也是陶制的, 特意做了旧,带上了些古朴的意味。茶杯配的是与茶壶相同材质的款式, 握在手里并不十分光滑, 有砂砾的些许粗糙感, 但摩挲之下并不硌手, 反而有一种独特的厚重感。

茶壶搁在在铁丝盘正中央,泡入茶叶慢慢烹煮, 茶香氤氲弥散,而铁丝网盘的边缘则围绕了一圈秋季氛围感十足的烤物,如红薯、板栗、橘子、柿子、糍粑等等。

为了搭配这围炉煮茶,江杳杳特意在食肆门口摆了几张矮几, 再配上些凳子和胡床, 都用羊毛垫子垫了座。

秋高气爽,外面虽然气温冷了些,但围着中间的火炉, 周围一圈的空气都暖融融的, 加上江杳杳还搭了篷和简单的屏风遮挡,食客们其实感受不到多少寒意, 只觉得舒适惬意。

几面屏风上还写了有间小食肆的大名,画了不少可爱的食物卡通画, 这样一来门口的这些围炉煮茶的座位不至于影响门面, 还能起到一定的广告作用。

当然也有着实怕冷, 或是不想在外头煮茶的,江杳杳也挪动了几张食肆里的桌子,围出了一个小角落供他们落座,不过考虑到在店内用食的食客众多,这室内的围炉煮茶,最多只能同时接待两波客人。

炉中燃的是核桃炭混合着果木炭,烟小无味,即使在室内使用也不熏人。

围炉煮茶的茶叶品种,也有许多种可以选择。江杳杳虽精通厨艺,但于茶这一道实在是知之甚少,故而茶叶都是她从茶肆中买来的。

她也不知道客人们的偏好,于是干脆各种类型的都买了些,反正茶叶保存得当能储存上好久,裴敬之过来也要饮茶,她还可以用来做做茶味点心之类的。

若有不喜欢饮茶叶茶的,江杳杳还有**、金银花、茉莉花等多种花卉茶,或者玉米须茶和山楂陈皮茶等以供选择。

烤物则有红薯、玉米、板栗、花生等作物,也有柿子、橘子、甘蔗等水果,若是吃得下,也可烤上几块糍粑或者年糕,暖暖地下肚。

以上这些,只要保证能吃完不浪费,都是可以无限续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九宫格的木食盒,每一小格里都放着不同的水果蜜饯果仁,切了块的蜜瓜,青脆的冬枣,剥好皮的柚子,酸甜的山楂蜜饯,脆糯的桃肉果干,还有葵花籽、南瓜籽、脆杏仁等等。

当然,这样一份围炉煮茶的套餐,价格也颇为不菲,两百文一套双人份,三百六十文一套四人份,且每天只售上八份。

这坊里住着不少文化人,隔壁坊里还有一间书院,这围炉煮茶颇契合文人雅士们的口味,煮上一壶茶,围着炉子吃点烤物,再来点蜜饯瓜子,可以吟诗作赋,高谈阔论一整个下午。

小娘子们也喜欢得很,待逛完街买完珠宝首饰和胭脂水粉,便可坐下来歇歇脚,互相看看对方买的东西,聊聊近日最流行的妆容打扮,八八卦吃吃瓜,还能亲自上手烤食物,对她们来说颇为新奇。

食肆里充盈着馥郁茶香,混合着薯类和糯米的香气。

客人们吃着茶谈着天,江杳杳也没闲着,提着铲子做点红糖糍粑。

锅内热油小火下入糍粑,待到一面煎至金黄后再翻过面来,若是提早翻动了便容易黏底。将另一面也煎至金黄酥脆,用热水将红糖搅拌化开,倒入锅中,用大火收汁至浓稠,便可以装盘了。

装盘后再在糍粑上面撒上一层黄豆粉,便是外酥里绵,软脆香甜的红糖糍粑。

这红糖汁也可以等糍粑出锅后再淋上,糍粑的口感便会更酥脆,但江杳杳喜欢红糖汁包裹糍粑的甜蜜感,喜欢把红糖也一起入锅,更入味些。

茶炉上自己烤糍粑虽然有趣,但食客们大多没有什么烤物经验,很容易便烤过了头,糍粑就会变得硬邦邦的,虽也能吃,里面也有些甜味,但是一看到煎香又裹了红糖黄豆粉的红糖糍粑,嘴里的烤糍粑瞬间就不香了。

食肆里很快便每桌一份红糖糍粑,江杳杳做完,提着水壶在食肆里里外外转了一圈,给茶壶都添上水,又教了几位客人每样食材如何烤制,烤多久为宜。

而卖肉夹馍、鸡翅包饭等的活,早已经交给了阿素和阿锦。元宝则被江杳杳派去对面负责管理旧铺子,阿樱帮着元宝干活,偶尔这边忙不过来时,也过来帮帮忙。

江杳杳看了眼台上放食物的竹筐,早上炸的油条还剩了一些。想起以前喜欢吃的菠萝油条虾,江杳杳提起篮子出门,去了一趟河鲜坊。

这个时辰,量少的稀有河鲜估摸着肯定是已经卖完了,不过买些普通的虾来,应该还是不成问题。

进了河鲜坊,果然还有不少的虾,江杳杳挑了一些还在活蹦乱跳的鲜虾,付了钱正要走,忽然看到地上的一个小竹筐里,装着些田螺。

入秋后的田螺最为肥美,也不用担心会吃到满嘴的田螺仔。

问了店家,说是渔民今早刚从河里掏来的,可惜会做田螺的人少,到现在还没卖出去。

“小娘子若要的话,十文钱都卖给你。”

江杳杳便爽快地掏钱买下了这一小筐田螺,掂掂重量,够炒上一大盘的了。

回到食肆,江杳杳先将田螺倒到水盆里,加上清水和一些盐,将田螺养一养吐吐泥沙。

买回来的虾清洗干净,去头尾剥壳去掉虾线,一半剁成泥,一半捣成小虾丁,加少量盐提味,一点点料酒去腥,再加入蛋清和淀粉,用手搅打上劲。

剩余的油条切成一段一段,再将每段从中间对半撕开。用筷子将每截油条捅穿,小心地将虾滑填入进去。

锅内热油,将酿了虾滑的油条放进去,用小火慢慢炸至油条金黄酥香,捞出沥干油。

复炸过的油条颜色要比原来焦上一些,口感变得酥酥脆脆,里面的虾滑刚好炸熟,包裹着鲜嫩的汁水,虾肉还是脆脆的,爽滑弹牙。

没有菠萝,江杳杳削了几个橙子切成片替代,一样酸酸甜甜,搭着油酥的油条虾,清爽解腻。

如果再加上一些沙拉酱就更好了,江杳杳想吃沙拉的馋虫又被勾了上来,干脆自己做上一些沙拉酱。

几只鸡蛋加入糖盐打匀,边用打蛋器快速搅拌,边慢慢分多次倒入放凉的熟油,直到变得粘稠顺滑。此时加入几滴白醋,倒入些牛奶,继续搅拌均匀,直到酱变为乳白色,质地细腻,往上一提有几分拉丝的感觉。

将炸好的油条虾与橙子,拌上沙拉酱一起搅拌,再撒上些黑芝麻,一尝,沙拉酱带来的香醇甜美包裹这橙子的酸甜与油条虾的酥鲜,味道妙极。

此时已近黄昏,食肆内围炉煮茶的客人已走得差不多了,阿锦和阿素也空闲下来,几人围在一起,把香橙油条虾分吃了干净,连盘底的沙拉酱都没有放过。

江杳杳又把提前留出来的一半给对面的元宝和阿樱送过去。

至于小石头和小忠,等他们回来,再给他们新炸一锅。

如今食肆里众人的暮食,阿锦、阿素和阿樱三人轮着来做,江杳杳乐得清闲,有时再给大家伙添个菜。

她自己则多半等着裴敬之一起吃,不过裴敬之有时很晚才下值,江杳杳便提早吃些垫垫肚子。

今天吃了不少油条虾,还吃了好几块红糖糍粑,想必是不会饿,江杳杳便去洗了些菜,提早准备好食材,准备算会账。

她刚拿起账本,敲门声便响起了,江杳杳没想到裴敬之今天下值还挺早,好在今晚准备做的是沙拉,很快便能做好。

江杳杳把裴敬之拉到围炉煮茶的位置上,在炉子里点上炭,煮上茶水,又放了些熟板栗在周围,稍烤热一些便可剥来吃。

蔬菜已洗净,江杳杳将包菜撕碎,莴苣去皮切成小块,莴苣叶切细,再切一些红白萝卜条。鸡蛋带壳煮熟,在凉水里滚一滚,就能轻易剥壳,切成小圆片。

鸡肉提前用盐、糖、清酱和料酒腌制着,在平底锅里略刷一层油,用筷子来回翻面煎至两面焦香。

剩余的虾滑则直接在开水里氽熟捞出来。

大碗底部先铺上蔬菜,放上鸡蛋片,再将鸡肉和虾滑摆在上面,在四周码上一圈橙肉丁,再撒一层坚果,最后将做好的沙拉酱淋在上面。

裴敬之正在剥栗子,用指甲沿着栗子底部的弧线一掐,再将栗子壳往中间用力一捏,栗子壳便裂开来,从里面剥出一只完整的栗子。

他自己没吃几个,倒是剥了不少在碗里,见着江杳杳端着两个大碗过来,接过大碗,把栗子递给她。

江杳杳吃了一只栗子,软软糯糯的,很甜。

大益朝流行生食,除了鱼脍,很多蔬菜也习惯生吃,裴敬之对这些生吃的蔬菜并不陌生,不过眼前的这种搭配还是头一次见,比起之前菜饭同盘的盖浇饭,还要来得新奇。

更奇妙的是上面淋着的一层乳白色的酱,口感浓厚,滋味香甜,底下的生蔬蘸上这酱,清脆而又润泽,简直是天生绝配。

江杳杳又把裴敬之剥好的栗子一人分一半,倒在碗中,这下蔬菜蛋白质碳水齐活,一份完美的沙拉,就是这沙拉酱放得颇多,有些罪恶。

不过江杳杳每天提锅颠勺的,也是体力活,消耗得也多,补充点热量也是应该的。

至于裴敬之……江杳杳怀疑这一碗沙拉吃不饱,还得给他加点餐。

果不其然,吃完这一碗沙拉,裴敬之意犹未尽道:“还有吗?”

沙拉是没有了,不过有燃着炭火的炉子在,江杳杳又拿来两块糍粑烤。

她的烤糍粑的技术可比那些食客们强得多,雪白的糍粑在铁丝网上慢慢变胖,鼓出大气泡来。糍粑的外表染上了部分焦色,江杳杳便把糍粑夹起,放在碗中,撒了些红糖和黄豆粉,递给裴敬之:“小心烫。”

裴敬之将糍粑一咬开,腾腾的热气便钻了出来。烤完的糍粑软糯喷香,蘸上红糖甜香浓蜜,黄豆粉又提供了清新的豆香。

他连吃了两块,江杳杳便不再烤给他吃了:“糍粑吃多了容易涨肚不消化,两块便够了。”

看着裴敬之意犹未尽的样子,江杳杳柔声哄道:“下次给你做红糖糍粑、蛋酥糍粑、叶子糍粑,还有红薯糍粑汤。”

作者有话说:

裴侍郎:怎么好像有个新品,我又没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