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靠美貌追妻

第43章

半雪瞪大双眼,将林岁宜方才的话翻来覆去地琢磨。半晌,半信半疑地问:“林姑娘方才的话……有这个意思?”

“先前你和我说,林小公子被派到底下的郡县办差?”

洛之蘅话茬转得突然,半雪慢一拍地点头:“是有这回事。”

见她没反应过来,洛之蘅解释道:“林姑娘说,自林大公子上任后,林夫人一直郁郁寡欢。今日才兴起出门为林小公子置办衣裳,若单只是命人将衣裳送到林小公子手中,林夫人会这般高兴地出门?”

半雪设身处地地思考片刻。

若她是林夫人,想到长子在外上任,幼子也在外办差,就算收拾衣裳也肯定牵肠挂肚,哪有闲心带着小女儿出门置办。

所以林夫人高兴,只能是因为林小公子要回宁川了。

见她想明白,洛之蘅又道:“听闻林家庶幼女生来有声疾,纵然林夫人宽和,待她如亲女,到底也隔了一层。若要道谢,林姑娘身为平辈上门足矣,何至于劳动林夫人大驾?尤其是,方才林姑娘特意提点了林大公子大婚的事。”

南境王府王妃早逝,其他府邸纵然同南境王府来往,也多是同王爷有交情,各家的主母从未上门过。

林夫人毫不避嫌地来府上,除了商讨儿女亲事,压根儿不做他想。

半雪反应过来。想起群芳宴上林疏言对自家郡主的为难,道:“他怎么还敢来纠缠郡主?!”

洛之蘅倒没多大情绪。

她又不是神仙,哪能控制得了林疏言的想法?

“到时让阿爹回绝了就是。”洛之蘅不以为意,“时辰不早了,该回府了。”

*

折腾一遭,回到王府时正是黄昏。

洛之蘅和赵明彰客套几句,便要转身离开。没走两步,忽然被人喊住。

洛之蘅微讶转头。

虽然赵明彰来南境已经有些时日,也一直住在王府,但除开晚膳的交集外,两人向来井水不犯河水,谈不上相熟。

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有些冒失,赵明彰有些懊恼地站在原地。

洛之蘅好脾气地问:“怎么了?”

“方才……”赵明彰眼中划过一抹犹豫,好似在斟酌着措辞。终于下定决心要开口时,忽然有脚步声靠近。

赵明彰咽下想说的话,循声望过去,“三哥。”

洛之蘅跟着打招呼:“阿兄。”

太子应了声,扫了眼面对面站着的两人,不动声色地问:“你们两个一起出门了?”

赵明彰老实回答:“正好在街上碰见郡主,便一起回来了。”

洛之蘅朝太子的身后张望片刻。

“叔伯今日跟兵士对招,棋逢对手,说今晚住在大营,不回来了。”太子了然地解释,瞧见洛之蘅面上未消的汗,一边递给她绢帕,一边展开折扇,抬着手臂轻轻扇动。

这套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做了无数次般熟稔。

赵明彰在一旁讶异地睁大眼睛。

洛之蘅习以为常般接过绢帕拭汗,口中抱怨道:“暑热天,阿爹也不知收敛些……”

“叔伯一连半月都在书简堆里待着,难得活泛筋骨……”余光瞥见洛之蘅渐渐不悦的神情,太子话音一转,从善如流地改口,“不过你也无需担心,回来前我叮嘱过冬凌,他会及时提醒叔伯歇息的。”

洛之蘅的神情这才缓下来,道:“阿兄明日记得提醒阿爹,让他这两日在外记得带上侍从,好让我能找到他。”

南境王在府外不爱被人跟着,大多独来独往,叫人摸不着行踪。

太子很是理解,应了声“好”,又问:“可是出什么事了?”

“一点小麻烦。”洛之蘅避重就轻地道,“今日在街市上碰见林家的小姑娘走失,林姑娘来接人时说这几日会跟着林夫人来府上道谢。”

若单只是道谢,何至于要找南境王出面。

不知何故,太子脑海中登时冒出了林疏言纠缠她的往事,眉心一蹙。

赵明彰原本跟着两人一起往府内走,察觉到气氛发生变化,寻了个借口识趣告辞。

太子沉声问:“只是上门道谢?”

“应当不是。”左右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洛之蘅便将自己的猜测和盘托出,“林姑娘提醒我,林夫人上门大约是为了给林小公子提亲。”

“……提亲?”太子眉心紧蹙,“林疏寒不是已经处理好这件事了吗,怎么林家还没死心?”

洛之蘅失笑道:“林大公子婚后就上任去了,鞭长莫及。”

想到林疏言确实消停了不少时日,太子迁怒的心思淡下来,沉吟道:“你不用担心,这件事我来处理。”

洛之蘅未置可否,只是问:“阿兄预备如何处理?”

“林疏言回不来宁川,他娘自然就没有心思上门提亲了。”

洛之蘅闻言,忧心忡忡地提醒他:“阿兄,林小公子毕竟是林刺史的嫡子,为了提亲这点事,不值当——”

“胡想什么呢?”太子瞥她一眼,“我只是想办法让他继续留在底下的郡县办差。”

“这样啊……”洛之蘅松了口气,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还以为——”

“以为我要害了他?”太子似笑非笑地乜她一眼。

“……”

被看穿心思,洛之蘅赧然地低下头。

太子眼中漾上笑意:“放心,孤还不至于为一个林家小子脏了手。”

洛之蘅呐呐道:“……阿兄仁善。”

怕太子再说下去,她忙道:“这桩事阿兄无需费神。总归儿女亲事要由父母做主,林夫人上门时阿爹自会替我推拒。”

“叔伯不是已经推拒过一次?”

“当时上门求亲的人多,阿爹一视同仁地拒绝,兴许让林公子有侥幸之心。这回林夫人若是当真上门,被阿爹当面拒绝,自然就会歇了心思。”

太子却没她这么轻松,他拧眉道:“林家小子若是能这么轻易地歇了心思,就不会有这一场求亲了。”

“无妨,只要林夫人歇了心思不再纵着他,纵他有千百般心思,也只是徒劳。”

儿女亲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她堂堂郡主,自是不可能同他无媒嫁娶。

只要林家父母不为他张罗,林疏言只能望洋兴叹。

太子明白她的想法,却仍有些不赞同:“坐以待毙是下下策,何必让这些人跑到叔伯面前碍眼。”

“阿兄能困得住他的人,又困不住他的心。既然他存了求亲的心思,早晚要有这一遭。与其放任自流,不如早早让阿爹断了他们的心思。林夫人说不通阿爹,自然就会帮他相看别人了。”

太子耷拉着唇角,不悦之情显而易见。

洛之蘅轻声哄道:“阿兄别恼啦。我也是不愿一直留个隐患,才想着让阿爹当面拒绝了林夫人。况且,林姑娘也没有明说,这些也不过是我的猜测而已。”

“……不是在同你置气。”

那是因为什么?

洛之蘅疑惑地偏头。

太子语气不善道:“林家小子心性浮躁,举止轻浮,凭他居然也敢屡次纠缠于你,实在不知天高天厚。”

“林小公子才十七。”洛之蘅失笑,中肯道,“都是林家精心培养的嫡子,林大公子能金殿夺魁,林小公子自然不会差得太多。”

太子一副“你什么眼光”的神情:“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谁说林疏寒饱读诗书,林疏言就一定能望其项背了?栋梁之才的家中不乏打马游街不知世事的纨绔。况且——”顿了下,太子强调道,“孤今年也是十七之龄。”

“我知道啊。”洛之蘅理所当然道,“可他又如何能与阿兄相提并论。”

太子一怔,垂眸看去。

洛之蘅一副真心实意的神情,看不出分毫奉承敷衍之迹。

——这是她的由衷之言。

太子不由自主地弯了弯唇角,故作平静“嗯”了声:“算你有眼光。”

*

虽然洛之蘅对这桩事自有成算,但太子仍旧放心不下。

将洛之蘅送回院落之后,他径直去找了赵明彰,询问他今日之事的细节。

赵明彰将他救下女童后的事情原原本本地道来:“……后来林姑娘和郡主单独待在一起,她们具体说了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

太子细细回想了一番。

当时在群芳宴上,林疏寒说过他妹妹平素里最知分寸。

若他所言不虚,那林岁宜会知恩图报,给洛之蘅透露消息也不足为奇。

想了想,太子叮嘱他道:“这几日你分些心思在府里,若有外人上门,尽快派人来大营找我。”

“好。”赵明彰痛快应下,意识到什么,又有些踌躇地问,“我是不是给小郡主惹麻烦了……”

太子:“只是有不自量力的人总想着上蹿下跳而已,和你无关。”

“那便好。”赵明彰松了口气,想到什么,叫住正要离开的太子,“——三哥!”

“怎么了?”

赵明彰抿了下唇,迟疑着问:“我的婚事,能不能请三哥为我做主?”

“皇帝要不顾你的意愿给你赐婚?”太子蹙起眉。

见太子误会了,赵明彰连连摆手:“不是不是,二皇兄和三哥你都未成亲,皇伯伯暂时还没空关心我的婚事。”

“既然不是他逼迫,你碰上喜欢的找皇帝给你赐婚就是,何必舍近求远。”

赵明彰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可三哥你现在才是‘近’的那个啊……”

“怎么?”

赵明彰脸颊微红,腼腆道:“我喜欢的人在南境——”

太子喝茶的动作骤然一顿,脑海中登时浮现出不久前赵明彰面颊微红和洛之蘅扭扭捏捏说话时的景象,像极了情窦初开的模样……

“——你喜欢洛之蘅?”

太子下意识捏紧了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