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也来
张彧和张建设还有胡定安提前差不多一个小时下班,六点出头来到酒店,胡澜过来比他们近许多,比他们到酒店早一点。
因为和西西通话频繁,他们到餐厅时杨家人已经下来。
热闹介绍后大家坐下来,张彧和杨老爷子坐一起,他一边是建设和安安,老爷子那边是他二弟和五弟,跟着是杨国兴三兄弟。
张彧这才有时间问候老爷子:“老爷子坐车来累不累?”。
杨老爷子说:“不累,躺着不累,你这大车真好。”
他看一身西装的张家兄弟和胡家小子,再看自家的孩子,有点儿扎心,好在孙辈有几个比较有能力的孩子。
张彧笑:“是挺好”,这房车开出去旅游特别方便。
张建设和胡定安也和杨家人搭话,饭菜很快上来,西西定的菜色有大虾,带鱼,黄鱼,五个鲁地大菜,家常拌菜,量大实惠,大家吃得舒服。
杨家人五点出头到达,六点半吃饭,一路奔波休息不够。
吃完饭,张彧和杨老爷子还有亲家谈完婚礼当天流程便道别离开,让他们早上楼休息。
次日清早,已经和杨文静登记结婚的小旭开着郭爱军给他送去的新车,载着杨文静开向煦he酒店。
他们出发的早,七点多就到酒店,两人一进大堂,胡瑾就笑迎上来:“表哥,表嫂”,表哥一身笔直的军装真帅!
小旭笑着道谢:“辛苦小瑾,这么早就上班为我们的事忙活。”
杨文静微笑:“你好,谢谢。”
胡瑾笑:“表哥客气,杨爷爷他们在二楼吃早饭,表哥表嫂来得这么早,想必还没吃早饭吧。”
小旭随即说:“还没,我们上二楼。”
在二楼吃早饭的杨家人正感叹早饭丰富,就见他们家文静跟一个英俊的军官从电梯方向走过来,这人就是他们杨家姑爷,那什么……,气势真足!
杨家长辈心里喜滋滋,这么优秀的男人是他们杨家的姑爷!
杨文静见到爷爷父母哥嫂家里人很高兴,走近喊:“爷爷,二爷爷,五爷爷五奶奶,爹娘,二叔,三叔……。”
她一溜喊完给家人介绍:“这是我丈夫张荣旭。”
小旭微笑喊人:“爷爷,岳父,岳母,二爷爷……”,他按着妻子刚才喊的顺利喊下去,没有出错。
“好”,“好”,“好”……,杨家长辈们笑呵呵应,看这么出色的二女婿,杨国兴和媳妇更是傻笑不已。
打完招呼,小旭和妻子在旁边桌子的空位坐下来一起用早饭。
用完早饭,杨老爷子和两人说:“我听西西说今天要来很多客人,你们去忙,不用陪我们。”
小旭笑说:“爷爷,我爸妈会安排好的,你们想去走走吗?”
杨老爷子和他说:“你爸妈安排好,你们也要去帮帮忙,我们不去哪,婚礼过后我们再出去转。”
两人结婚啥事都不干,不接待客人,这像话吗?
杨国兴接话说:“你们爷爷说得对,你们俩结婚可不能啥都不干,快去帮忙。”
爷爷和亲爹这么说,杨文静就说:“我们送你们上楼再下来”。
难得来京城,年轻人要出去转转,胡瑾给他们安排一个员工带路。
小旭和杨文静送长辈们下楼,在办公室找到在吃早餐的西西,两人坐下来。
西西知道他们来意,快速喝完牛奶说:“哥,嫂子,咱老家的人八点多到,建设叔清川叔还有建辉叔去接人,预计快十点到酒店。”
说到这里西西声音变低:“除了华明爷爷还有三爷爷一家也来,我们那个亲爷爷也来,他一个人!”。
小旭和她说:“不用低声说,他来就来吧,我们一家又不能真的和他断关系,奶奶和爸早不在意了。”
杨文静大致知道婆家以前的事,觉得丈夫的亲爷爷很不道义,但没有说什么。
快十点,小旭和杨文静还有西西胡瑾在酒店门口接张家人。
张华明下车见到他们就笑容满面,小旭上扶着他喊:“华明爷爷,您还好吧?”
杨文静和西西胡瑾跟着喊,张华明笑呵呵应:“好,好,没想到我还能来京城。”
他看向张铁石又说:“小旭,西西,来,这是你们亲爷爷”,欣慰,高兴!铁蛋的三个孩子都很出色。
小旭和西西大方看向张铁石喊:“爷爷”,语气中没有感情。
随后杨文静跟着喊:“爷爷”。
胡瑾微笑打招呼:“张爷爷好”。
“哎”,“哎”,“哎,好”,张铁石连应三声,看非常出色的孙子、孙女、孙媳妇,心里头感慨万千。
小旭四人才不管他感慨,随后和三爷爷一家打招呼。
张铁河和赵红霞心里不满儿子不让他们跟他回家住,但不敢给铁蛋的孩子脸色。
张铁河勉强笑说:“恭喜小旭,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你就长大娶媳妇了。”
赵红霞笑得僵硬:“可不是,想当年你随爸妈离开老家时才几个月,还是横着抱。”
唉,心想如果当年他们对铁蛋好一些,也许老二能和建设一样,在铁蛋公司里当老总。
铁蛋心硬又心软,心硬是这么多年真的和他亲爹断联系,心软是对建设比亲弟弟还亲,发财带着建设一起发财。
想到以前出息的张铁程,改革开放后夫妻俩下岗开杂货店,过得还不如在村里种蘑菇养兔子的二房,儿女也不争气,赵红霞心里幸灾乐祸。
小旭微笑说:“是过得很快,三爷爷三奶奶路上辛苦。”
说完他转向一边的两个老人:“万爷爷,华庆爷爷,你俩身体健康!感谢你们远道而来参加我婚礼。”
张铁万爽朗笑说:“小旭说话太客气,我们借你结婚机会来京城游玩,哈哈。”
“清池大伯……”,随后小旭四人和后面的人一一打招呼,又和张清川张建辉道过谢。
打完招呼,西西招呼大家:“三爷爷,华明爷爷…,先上二楼吃点饭。”
张华明腿脚灵活,边走边和西西亲切说:“西西,我想喝碗粥,中午你给我们准备啥好吃的?”。
西西笑嘻嘻说:“好吃的很多,不过我要问清池大伯您能吃啥再给您弄啥。”
张华明说:“哎呀,你这孩子…,真没意思,你外公和老林呢?”
西西回:“他们和我舅舅舅妈在靠山村住,早上车去接了,一会就到,我爸妈一会就带奶奶和姑婆来。”
听说两个老朋友一会就到,张华明高兴说:“谢谢你们照顾我那妹妹。”
西西不好意思说:“是姑婆照顾我们”,这不是假话,两个老太太闲不下来,做牛肉干,做零食点心,她每次回家都拿大包小包带来酒店吃。
张铁石随大家进酒店,听前面和亲孙女谈得亲热的张华明,听孙子和清池说话语气熟络,心里不是滋味,有点走神。
张华庆推推他小声说:“都这样了,想太多没用”,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张铁石勉强笑笑,和大家进电梯上到二楼。
林春棠母子俩在张家人上火车时就知道张铁石也来,心里没有什么感觉,来就来吧,当一般客人就行。
早上,他们在家再把家里里外查看整理过一遍才去酒店。
他们到时,在靠山村住的胡玮泽几人已经到,张家,胡家,杨家三家长辈聚在一个大套间说话,其乐融融。
张彧四人进去受到热烈欢迎,四人和大家一一打招呼,他们和张铁石打招呼时淡淡的,跟一般人打招呼没什么不同。
张铁石见到出色的儿子儿媳妇、老相不明显的前妻,心情出乎意料的平静,和他们打招呼后沉默不语。
打完招呼张彧和老头们坐一边说话,胡澜和女眷们说话。
张清池媳妇坐张桂华身边小声问她:“姑,你身体好吗?”。
张桂华真心笑说:“很好,你们坐火车来累吗?”。
“都买的卧铺票,一点也不累,姑,我第一次来京城,晚上睡不着觉。”
“……”。
中午一起用完饭,年轻人继续去玩,老人们各自回房休息。
回到房间,杨老爷子和同住一房间的三人说:“看到没有,张家人也是从乡下来,但他们和我们杨家人完全不同”。
杨二爷爷说:“是,他们腰挺直,精气神好,我们杨家人缩手缩脚,傻里傻气,一副土鳖模样,钱能使腰杆直,说明他们有钱,也出来大城市见识过。”
杨国兴茫然:“是这样吗?”,他没怎么注意,注意力全在女婿亲家身上。
杨老爷子反感自家二弟说他们杨家人土鳖,但却是事实,他们杨家年轻人除了二弟的几个孩子和文涛,都没什么见识,没办法反驳。
文静娘接话说:“我听他们村长媳妇说他们村以前也很穷,后来在知青的教导下种蘑菇,那个叫建辉的琢磨着养兔子,开始兔种是亲家公从山里逮野兔换给他们。
他们村后来慢慢富裕起来,他们种的蘑菇有多少小静他公公的食品厂收多少,品质好的腊肉腊兔肉也收,他们家家户户起的都是二、三层楼房。”
杨国兴憨憨说:“他们村运气真好,分到咱们村的知青和咱们村里人关系不好,他们自己也斗来斗去。”
确实,杨老爷子说:“这些过去了,这回亲家从我们那里进货,家里出产不用卖给二道贩子,每年收入能翻倍,加上收杂粮,以后能慢慢富裕起来,年轻人啊,还是多在外面见识见识。”
杨国兴说:“我听那个胡经理说他们公司工程队和超市员工几乎是每年都招人,什么都不会干也没关系,做事踏实不作妖的人就可以,哦,对了,在超市上班的要求五官端正,招进去后培训,培训各格了就是正式员工”。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