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171章 态度

沈秋阳笑说:“身板不够壮,你锻炼少了”。

张建设一脸黑线,除去特别情况,他天天锻炼,打几个大汉没问题,他无奈说:“沈大哥,我又不是你手下的兵”。

张彧笑说:“秋阳你就不要为难他了”。

沈秋阳兴奋说:“张彧,说起来我觉得我现在能打过你”。

张彧老神在在说:“你现在也打不过我”,沈秋阳现在气息虽然凶悍,能感觉他经历过多次生死,但还是比不上自己。

沈秋阳跃跃欲试:“不信,试试?”,以前他在张彧面前像个小孩,经过这么多年磨练,他相信能打过他。

张彧没有拒绝,笑道:“行”。

婆婆和吴秋兰聊天,胡澜注意到丈夫心情非常好,脸上泛着光。

听他们要出去比试,便说:“院子不够大”,家里院子不算小,但种了两棵葡萄,她又整一些花盆种花,地方自然小了。

高兴过头忘了,张彧说:“下回有空再练手”。

外面空的地方确是小,沈秋阳虽然很想和张彧比试比试,也只好说:“行”。

“……”。

聊一个多小时,到做中午饭时间,人多,林春棠和胡澜要去一起做,吴秋兰也跟着进厨房,打打下手。

见牛肉,羊肉,猪肉,海鱼,量都不少,看林姨她们的神情,这些好像都要做,吴秋兰便说:“林姨,不用做太多”。

林春棠切着牛肉笑说:“没事,都是大胃口,做多少都不会剩”。

吴秋兰犹豫:“但也太多了吧?”。

胡澜微笑说:“不会,我们平时做很多,家里大部份人天天打拳,饭量大”。

自己男人和儿子就是大饭桶,吴秋兰不好意思说出来。

她转移话题说:“林姨,小胡,你们家的厨房整得真好,干净又方便!”,她第一次见这样的厨房。

林春棠笑说:“这得亏建设帮忙找人找材料来弄”。

“贵吗?”。

“有点贵”。

“……”。

张彧不是个话多的人,但今天除了吃中午饭休息一小会,一直和沈秋阳建设聊天。

傍晚凌江三口来,家里更热闹,四个中年男人边吃饭喝酒边谈起少年时期的青涩和肆意飞扬的日子,说起读书时的趣事,脸上泛着光。

和张彧凌江两人聚得少,沈秋阳更是特别的高兴,怀念说:“张彧逮着野鸭烤,那滋味令我念念不忘,后来吃烤鸭没那个味道”。

凌江笑说:“不是烤鸭特别,而是你想念那个时候,那时候买肉真的难”。

沈秋阳笑:“就是,但张彧这小子永远不缺鱼肉吃,在他家住一段时间,进军营我好久都不习惯,收到他寄的腊肉和肉酱,我自己吃不到一半”。

西西在另一桌上问:“沈叔叔,为什么吃不到一半呀?”。

沈秋阳笑说:“被战友们打劫”。

暖暖说:“沈叔叔乐意被他们打劫的吧?”。

“哈哈,对”。

“……”。

高兴喝酒多了,四个大男人即兴唱歌,沈秋阳吼完一首军歌。

凌江意外用粤语唱起:“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

音唱得挺准的,唱着唱着张彧和沈秋阳,建设还有孩子们也加进来一起唱:“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粤语音不准,一时间魔音绕耳。

女人们在西间说话,听这歌,吴秋兰撇嘴说:“老沈和文杰很喜欢唱这歌,最喜欢唱放纵爱自由这一句,想自由当初干嘛要结婚”。

林春棠笑说:“哎哟,暖暖爸也喜欢,孩子们也都很喜欢,天天挂在嘴边唱”。

胡澜微笑说:“这首歌挺好听的,我也喜欢”,自由谁都喜欢。

喝酒唱歌,尽兴后男人们都醉眼朦胧,客人都留下来,凑合住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张彧开车把凌江三口送去上班上学。

沈秋阳三口中午吃饭后走,林春棠和胡澜给他们准备很多东西,大袋小包的,放院子里准备搬上面包车。

沈秋阳看这么多东西说:“林姨,小胡,不用给这么多”。

林春棠和他说:“要的,你们刚来什么都缺,有些在外面买不到,你不用和我客气啊”。

看林姨亲切的脸,沈秋阳没有再推辞,东西搬上面包车,沈秋阳开车,张彧坐副驾。

开出一段路,沈秋阳和张彧说:“面包车不如吉普车好开”。

张彧说:“建设也说过,我打算过段时间买辆吉普”,吉普车座位少,一家人出门还得开面包车。

沈秋阳笑说:“你现在真行,车说买就买”,有点羡慕了怎么办。

张彧笑说:“我运气好”。

沈秋阳说:“哎,你说潘家园现在还有真货吗?等休息了我逛逛去”。

“有吧,要看运气”。

“我运气好像还不错”。

“……”。

两个小时出头到地方,离京城有点远,还是在山里。

在门口登记,沈秋阳开着车到自家门前,是一处有些年头的平房,院子不算小。

正房三大间,一侧有厨房,一侧有厕所,张彧看了看挺不错。

把东西搬进去,张彧喝杯水便道别离开,沈秋阳把他送出大门。

回到家门口便听媳妇孩子“哇哇”叫,沈秋阳走进去跨进门问:“叫啥呢?”。

沈文杰激动说:“爸,林奶奶胡阿姨给的东西也太多太好了”。

沈秋阳看过去,东西都已经拆出来摆地上,桌子上,电饭锅,高压锅,腊肉,腊肠,整个火腿……,连土豆、青菜、葱姜蒜都有。

沈秋阳看一圈说:“林姨和小胡受张彧影响真深,这大手笔的”。

这些东西值不少钱。吴秋兰不安说:“这些东西我们不能收吧?”。

沈秋阳说:“没事,张彧不是别人,能收,林姨她们送这些东西纯粹是我们需要”,挺有心,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现在需要的,也不算太贵重。

沈文杰说:“爸,你这竹马人真好”,他也想交这样的朋友。

沈秋阳说:“你张叔叔真正的好不是在这里”,如果不是和张彧学拳,张彧又带他进山教一段时间,他走不到这里。

他离家后张彧也帮自己照看爷爷奶奶,直到他考上大学来京城。

“……”。

高兴重聚后,生活继续,张清岩他们从老家回来,带来八个小伙子,有些结婚,有些没有。

张建岩带来一个让张彧心情不太好的消息:“建辉哥今年回家过年和他媳妇提出离婚,他媳妇死活不同意,没离成”。

张彧听到这个消息竟然没多少意外,张建辉人灵活,学东西也快,胆子也够大,自己单干几年开了两个门店,一个门店还是买的。

但人一有钱,见过世面就起花花心思,抱怨家里媳妇没文化,灰头灰脸不好看,带不出去。

张彧厌恶负心人,和张清岩说:“我不管他怎么样,但如果你们也和他一样嫌弃糟糠妻,或者玩女人,就离开,你回去转告他们三个”。

他开给张清岩四人的工资高,他们每回跑自己也带点货放驾驶室后座,回来出手。

他们四人每年收入比在一般单位工作的人收入高一两倍。

张清岩应:“好的,彧哥”,他自己不会干那种事,但另三人不好说,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太大,原本的老实人已经不老实。

张清岩回住宿和另三人转告张彧的话,有花花心思的人顿时收起来。

离开张彧这里,他们也能找到开车的工作,但工资待遇要折大半,在这里张彧会护着他们,出去一有事就变孤立无援。

开学后,张建辉在一个星期天来张彧家,张彧对他淡淡的,家里的人也是淡淡的,不再和以前一样热情。

张彧一家的态度令张建辉心里纳闷,还有点害怕,彧哥很照顾他们,之前去他家,他家里人都很欢迎。

张建辉回去越想越不安,一整晚睡不着觉。

第二天一早他去找张清川,在一个暖棚里找到他,和他说:“川子,昨天我上彧哥家,他对我态度冷淡,林姨他们也是,西西见我哼一声,我昨晚想了一宿,想来想去我没有得罪过他们啊”。

张清川停下活,站起来和他说:“平时你脑子很好啊,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明白?彧哥因为他娘的事,多少年了他都不认铁石叔,一声爹也没叫,你上门彧哥没关你在门外算好的了”。

张建辉这才反应过来,彧哥一家昨天为啥对自己这么冷淡,这么简单的事他怎么没想到?

张清川又说:“清岩和我提过,彧哥说他们四个如果和你一样,就离开车队”。

张建辉听了心慌,脸色发白,彧哥一直照顾他们,借钱给钱,有困难找他,他托人帮忙解决。

自己和川子能有自己的店铺,离不开彧哥的帮忙,现在社会上有点乱,有很多二流子收保护费,如果彧哥不管自己了怎么办?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出来打拼相互扶持,张清川看他脸上神情心里不忍,便问他:“好好的日子你折腾什么?”。

张建辉嗫嗫说:“我和家里婆娘没话可说,没有感情”。

“呸”,张清川呸他一声说:“那女人就是图你的钱,你信不信你变成穷光蛋,她立马跑得比车还快”。

张建辉气弱说:“小兰她善解人意,懂得多”,小兰有文化,懂自己,有话聊,温柔娴淑,漂亮,带出去有面子。

张清川懒得再理他:“快四十岁的人了,随你,你爱咋样就咋样,奉告你一句,小心老了没人管”。

和头脑发昏的人说多少都没用,张清川这些年见过很多有钱就和原配离婚的男人,执意要离婚的男人都魔障,别人怎么劝都没用。

张建辉失魂落魄从张清川这里离开,倒没有魔障,他心里害怕张彧以后不理自己的情绪盖过女人的温声软语。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