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慌
暖暖小脸胖乎乎,皱起眉头也很可爱,上牙龈长出两颗小牙,一舔口水就流出来,
胡澜拿手绢给她擦口水边说:“我们吃什么你都想吃,这下酸到了吧”。
吃饭也一样,大人吃饭小家伙会指着饭菜哇哇叫着要吃。
暖暖不高兴冲妈妈“啊啊啊”叫三声,像是说坏妈妈。
胡澜抱过她,轻轻拍她小屁股说:“说一说你还不高兴了”。
林春棠笑说:“我孙女就是聪明,才这么大就能听懂”,自家孙女不仅漂亮还聪明。
暖暖裂开嘴向奶奶笑,林春棠心顿时软成水,伸出手:“哎,乖宝,奶奶抱”。
暖暖到奶奶怀里,掂着小脚丫在奶奶大腿上跳跳,林春棠让她跳几下就抱着她,小腿骨头还没有长硬,跳几下就好。
吃完草莓,张彧摸摸女儿的头,和亲娘去上工。
暖暖虽然现在能吃蒸蛋,小米粥,大米粥,软烂面条之类的,但主要还是吃奶,胡澜就没有上工,在家带孩子,做点家务。
丈夫和婆婆去上工,胡澜就用背带把女儿背在背后,提个篮子放进一把小镰刀去后院菜地。
她篮子放在韭菜畦旁边,然后去豆角地里把长出来的小杂草拔掉,这些小杂草拔掉,没多少天又长出来,所以要经常拔。
胡澜蹲着拔草,暖暖在她背后自己玩,眼睛滴溜溜地看着蝴蝶和蜜蜂,时不时发出“啊,啊”的声音,玩累了就趴妈妈背上呼呼睡觉。
拔完豆角地里的小杂草,胡澜感觉自己背后有两处湿意,一处是暖暖口水浸湿,一处是尿了。
她去韭菜地边上,拿小镰刀割韭菜,割两大把回到前面,刚好阳光变得有些热。
胡澜洗干净手进堂屋把女儿解下,小家伙睡得沉,脸红扑扑,流着口水。
胡澜给她换尿布,擦下口水,在红扑扑的脸上亲一口,放在炕上,转出去把篮子提来放八仙桌上,择起韭菜。
暖暖醒来吃一回奶,很精神地在炕上爬来爬去,胡澜坐炕边看着她。
张彧和大队的人在玉米地里培土,干一个上午的活,除了肚子饿,没感觉到累,一下工马上快步走回家,洗手换个干净短袖,去厨房把暖暖抱到堂屋。
他戳戳闺女胖乎乎的小手臂说:“和爹爹说,你妈妈给你吃什么好吃的?”。
“咯咯”,暖暖向爹爹裂嘴咯咯笑,张彧笑:“就会笑,暖暖,叫爹爹!”。
“暖暖,叫爸爸”,胡澜两手端两盆菜进来说,她放下盘子又说:“和你说多少遍了,教她叫爸爸”。
张彧说:“我觉得叫爹爹好听”。
胡澜没好气说:“我觉得叫爸爸好听,现在的小孩都叫爸,没有叫爹的了,我才发现你是个老古董”。
暖暖看向爸爸又看向妈妈,发出“啊”一声。
张彧心说,我就是个老古董,嘴上说:“叫爹几千年了,做甚么改叫爸爸,真是”,传统文化快丢完了。
胡澜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历史,很喜欢传统文化,她无奈说:“现在社会发展,你教她叫爹,她长大以后上学,会和同龄人格格不入,在学校被孤立被排挤,到时候你负责?”。
那不行,张彧悻悻掂一下女儿说:“暖暖,叫爸爸”。
暖暖咯咯笑吐出一个音节:“爬”。
“爸爸”。
“爬”。
“是爸,爸爸”。
“趴”。
林春棠端着韭菜盒子进来说:“暖暖,叫奶奶”。
暖暖向奶奶笑,还是吐出一个字:“趴”。
饭菜摆好,胡澜叫:“吃饭”。
之后每隔两、三天就能摘一次草莓,后面红的比较多,林春棠就留到晚上,叫来建设、贺知文和凌江,摘给他们吃。
建设和凌江也是第一次吃,感觉不错,吃完凌江笑说:“我以前听人说起草莓,觉得是很了不起的东西,离自己很远,没想到林姨种出来了,林姨你真厉害!”。
贺知文也说:“草莓不是很好种,林姨细心”。
建设自豪说:“我大娘种的菜也比别人家好”,就比他亲娘种的好上很多。
林春棠被他们夸得开心,笑说:“今年种的已经开花,以后还有,我留几个大的,等熟透弄出种子,秋天我多种一些”,明年春天暖暖就能自己啃着吃了。
胡澜说:“苹果,梨,桃子和李子之类的水果种几年才结果,草莓春天种下两、三个月就能吃,这水果其实挺好”,学会种了吃水果容易。
后院婆婆种一棵梨树,一棵桃树,搬家第二年春天种下的,今年才结果。
凌江说:“是不错,知青点的自留地种土豆和红薯比较多,不然我们也可以种一点”。
贺知文笑笑,他之前也想用破罐子种,但又想罐子种上两颗,结出来的草莓知青点一人一个都不够,他又不是非吃不可,也嫌麻烦,就做罢。
建设见三哥怀里可爱的暖暖,眼馋说:“三哥,给我抱一下”,然后和暖暖说:“暖暖,叔叔抱抱”。
暖暖看了看他,头转向爸爸怀里,张彧说:“她不让你抱”。
林春棠笑说:“你三哥可宝贝暖暖,我想抱还要和他抢”。
“……”。
过三天清早,红的草莓更多一些,林春棠把篮子底下掂上柔软的草,放上一些草莓。
没有吃早饭,张彧便骑自行车带着篮子给沈家送去。
沈老爷子见张彧这么一大早就给他们送来草莓,便问他:“怎么这么早?”。
张彧笑说:“嗯,我来买油条,就顺便给你们送来”。
沈奶奶在一边说:“张彧你等等,我昨晚做些鸡蛋糕,拿点回去给暖暖吃”。
张彧没有推辞,道谢:“谢谢沈奶奶”。
沈奶奶去拿鸡蛋糕,沈老爷子笑说:“还和我们客气,你家的咸鸭蛋还有没有?”。
张彧回他:“有,只是我不是才给你们拿来没多久吗?这么快就吃完?”。
沈夏阳插话说:“张大哥,我爷爷送人送没的,右边夏大娘说她孙子想吃,抹几滴眼泪,我爷爷就给她两个,左边的吴大爷…”。
看爷爷脸色不好,沈夏阳没说下去,张彧说:“老爷子,周围这几家没有那么困难吧”。
沈老爷子叹气说:“我知道,我也不是谁都给的,家里有小孩多的才给,邻居多年,人家开口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张彧说:“现在买肉没有几年前那么难,兔肉也不贵,鸡蛋也容易换到”。
沈奶奶给张彧装鸡蛋糕的纸包说:“就是,我说过他了,有些人家里没有那么难,只是想占便宜”,谁家都不富裕,但也不是过不下去。
沈爷爷说:“我也知道,以后不会了”。
“……”。
天气越来越热,又是一年麦收时接,收麦子,插秧,种秋玉米,忙二十多天,烈日暴晒下,很多人褪一层皮,冬天养白一点的皮肤又变黑。
农忙过没多久,收音里又传来一个噩耗,元帅之首过逝,人们还没有从难过出来,又传来唐山大地震。
唐山离三家里大队很远,但每天都能从收音机里听到消息,这地震没了性命的人超出大家的想像,公社和大队号召大家捐款捐物。
队员们默默去捐钱,捐物,粮食,菜干,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一个多月后,又一个噩耗传来,伟人过逝,所有人陷入悲痛中,不少人哭晕过去。
今年接连噩耗让不少人心里直发颤,心生恐慌,伟人是大家心里的支柱,支柱离开,他们怎么办?
张彧心里难过也有些慌,这几年日子过得和平安稳,他希望一直这样下去,只是接连的噩耗让他心里不定,心慌。
悲伤难过两天,想到沈爷爷和沈奶奶,张彧安顿好家里,骑自行车赶去,沈家大门锁着,张彧去问邻居,得知沈爷爷子生病住院,他忙赶去医院。
张彧在公社医院二楼一个病房找到沈家三人,在门口看进去,沈爷爷躺病**,人是醒着的,沈奶奶坐床边,脸色看着还行,沈夏阳背着门口站着。
张彧走进去,沈奶奶先看见他,开口说:“张彧来了”,这孩子很有心。
“沈爷爷,沈奶奶,沈爷爷怎么样?哪里不舒服?”,张彧边走近边问。
沈夏阳转头说:“张大哥来了,爷爷还好,是悲痛过度旧病复发,现在已经稳定,过两天没什么事就能出院回家”。
张彧听了放下心,沈爷爷虽然看着没有精神,脸色不算很难看。
沈爷爷脸上哀伤,无力说:“我没事,你怎么来了?”。
张彧说:“我们队里有几个人哭晕,我担心你们就来看看”。
沈爷爷没有再说话,眼神萧索地看向窗外,许久说:“用不了多久,我也会有那么一天”。
场面安静,沈奶奶动动嘴,没有说出话,沈夏阳想说什么也没说出口。
一会,张彧说:“老爷子,我也会有那么一天,现在能生活在没有战乱的年代,是非常幸福的事”。
生老病死谁也不能逃脱,但有些人会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沈爷爷目光转回来,停在张彧身上说:“难得你这小年纪就有这个想法”。
张彧他们这一代的人没有经历过战乱,家人流离失所,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有这个想法难得。
张彧和沈家三人说会话就离开,回到家里他和红着眼的亲娘妻子说:“沈爷爷悲痛过度旧病复发住院”。
林春棠关切问:“他怎么样?”。
张彧说:“病情稳定了,过两天没什么事就出院”。
胡澜问他:“沈奶奶没事吧?”。
张彧说:“还好,看着有点累”。
林春棠说:“铁蛋,你给他们送去些鸡蛋,过段时间抓两只鸡给他们”。
张彧应:“嗯,我去看看唐大伯他们”。
胡澜忙说:“我去看过,他们都很伤心,但人还好”。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