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意有所指
张彧下午换上板正的灰色中山装,头发理成平头,看着很精神,这个样子和城里孩子、男知青们真不差什么,比个别知青还好看。
张贵山看意气风发,和人说笑的铁蛋,心里头滋味很难形容,几个月的时间,这个孙子就变了这么多,他再看向建设,建设脸上的肉很明显,也变了许多。
张贵友边夹菜吃,边和张贵山说:“大哥,真羡慕你,铁石和铁程出息,铁蛋有本事!还孝顺,听说常给你们送肉吃”。
大家心里都会算,这大房子建起来用的现钱不算多。
张贵洪语气也带羡慕:“贵山啊,你儿孙都出息,不像我,教儿子孙子做个炉子,都没人愿意学,听我家老二说,铁蛋学什么都快”。
“对,我家老三也这么说,贵山,咱们张家的灵气都跑到你家了”。
被旁人羡慕,张贵山有苦难言,老婆子被铁蛋用老五威胁,心里憋着气发不出来,攒的气越来越多,性子越来越拧。
现在铁蛋搬出来,老婆子不会天天见到他,勾起火气,希望情况变好。
席面六个菜,兔肉炖土豆,兔肉炖蘑菇干豆角,大肠炒酸菜,肥肉片炖豆腐,炒大白菜,炒萝卜丝,两个蔬菜油足够,主食是瓷实的二和面馒头。
这是难得的好席,喝完酒,大家伙努力吃菜吃饭,话也不说了。
桌上饭菜吃完,张贵友媳妇马翠花才有时间问王红杏:“红杏,你婆婆身体好些了吗?”。
男人大哥家自从分家后,那个霸道的大嫂就陆陆续续病好几个月,好像还更早就不舒服,上门去探望就见她躺炕上吭吭唧唧,问哪不舒服也不说,只说拿药吃了,养养。
婆婆压根没病,王红杏嘴角扯一下,说:“好点了”,还好她今天称病没来,不然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马翠花转向林三丫:“三丫,铁蛋好像过几天就满十七了吧,能说媳妇了,他想找什么样的媳妇?”。
这么好的房子,铁蛋又有本事,能常吃到肉,自家大哥有两个孙女,二哥有三个,想想哪个和铁蛋最相配?
儿媳妇?十七岁不大,林三丫心里不想这么快就有儿媳妇,细声说:“我不知道,铁蛋他有自己的主意”。
听马翠花提到铁蛋的亲事,同桌的妇女心动,心里盘算开,铁蛋家的新房子宽敞明亮,就住母子两人,林三丫软弱,嫁给铁蛋就能当家做主。
妇女们心里想着娘家有哪个侄女年龄适合。
马翠花马上说:“哎哟,孩子婚事还不是由父母决定的”。
林三丫垂下头说:“新社会,讲究婚姻自由”。
马翠花语塞,大侄子就是用新社会,婚姻自由,打破啥封建包办婚姻,这几个理由和三丫离婚的。
成年男人每人两碗酒,这点酒当然喝不够,不过也大大解了酒虫,酒不够,饭菜足够,大家吃得满意。
有男人耳尖,听女人提铁蛋的亲事,笑问:“铁蛋,你这房子住得爽,打算找个什么样的媳妇?”,这房子住得舒服。
提起媳妇,张彧脸上不见害羞,微笑说:“读过书,不说学富五车,学识起码丰富些,心眼正,通情达理,长得好,和我说得来”,琴瑟和鸣。
听的人张大嘴,这条件,能娶到媳妇吗?许久,张铁万说:“铁蛋,怎么不说孝顺的”。
张彧说:“其实孝不孝顺,在于儿子,儿子不孝顺,媳妇自然有样学样,儿子不在意亲娘,媳妇自然对婆婆没多少敬意,当然,也有一些老人不干人事,不积阴德,儿孙不孝,没什么可说的”。
叶昆大叫:“张彧你说得对!”,好家伙,找媳妇像选美,这小子真敢想,不过说孝顺的事,说得对,有些老人不是东西。
张铁万附和:“有道理,媳妇不孝顺,男人不惯着,一巴掌过去,哪有那么多事”。
有年轻男人说了:“万叔,一巴掌过去,媳妇回娘家”,还得花钱买东西去把人接回来。
张铁万说:“你就不懂了,回就回,敢闹离婚就离,离了婚男人还能找个像样的,女人离婚想找个好的,做白日梦,哎,哎,铁蛋,你爹娘情况不一样,我说的是那些不孝顺的女人”。
张铁万看铁蛋脸色不对,又说:“天快黑,今天吃好喝好,铁蛋,好好过日子,我先回去”,在这场合说这种话,说错话了。
大家见状,纷纷道别,在张彧说有些老人不干人事,不积阴德时,张贵山心头狂跳,在大家起身回去时,也一起走。
叶昆走过来,手搭在张彧肩上说:“别人说的话,不用太在意,阿姨人很好”。
张铁万说的话,张彧没放心上,说:“我没在意,觉得他有一半的话是对的”。
虽然时代不同了,提倡男女平等,倡导妇女顶半边天,但离了婚的妇女想要嫁得好,很难!
林三丫如果遇到好男人,她愿意结婚,他就置办一副丰厚嫁妆,让她风光嫁过去,如果遇不到,她也不愿意结婚,他就给她养老,让她舒服过下半辈子。
贺知文挑眉,他觉得张彧刚才说有些老人不干人事,不积阴德,儿孙不孝这话,像意有所指,自己不经意看见他的爷爷两个叔叔脸上表情有些奇怪,这里面有事。
走近的张华明和他说:“不在意就对了,铁蛋,我们也回去了”,铁蛋有本事,不愁娶不到好媳妇。
张彧微笑送客:“华明伯,三位哥哥慢走”。
客人走,妇女们收拾碗筷,叶昆和张彧说:“我和贺知文也回去,兄弟,再恭贺你喜住新房子”。
“多谢!”,张彧道谢。
凌江和沈秋阳也过来道别,张彧叫住他们:“天马上就黑,你们不熟悉路,你们家人也知道是来我家,住一晚明早一起走”。
凌江和沈秋阳相看一眼,沈秋阳笑说:“好,今晚我们留住一晚”,这么大的房子,就住两人,有些冷清,他们留下来凑凑人气,张彧买那么多棉花,不担心没被子盖。
他转身和收碗筷林三丫说:“阿姨,我和凌江晚上住你家,明天早上和张彧一起上学”。
林三丫微笑说:“好”。
“凌江,我们一起收碗筷,快点”。
“哦”,凌江应,叠起前面桌子的碗。
妇女们都留下来收拾碗筷,王红杏拦住他们:“铁蛋同学,你们玩,这些活我们来就好”。
碗是借各家的,男人都粗手粗脚,把碗打碎铁蛋要赔,而且她们这么多人,很快收拾好。
张彧叫他们:“凌江,沈秋阳,先进屋里坐”,男人收什么碗筷,等碗筷收好,他再去还桌子。
天暗下来,张彧看一眼厨房,招呼凌江两人坐下后,进房间拿出六根新蜡烛,堂屋点两根,自己房间和亲娘的房间各点一根,拿三根到厨房,交给林三丫两根:“都点上,洗碗看清楚”。
他点一根拿到东厢中间房间放稳,刚出来,就见张铁木共六人返回来,张铁木见房间里都有光,说:“我们来拿桌子,不用来来回回地跑”。
张彧说:“多谢”,妇女们擦了桌子,张彧和他们把桌子拆下腿折叠,一个个地把人送走。
张彧进堂屋,拿出茶叶,这个茶叶还是沈秋阳送的贺礼,他冲洗三个竹杯,心想现在泡茶好像和前世不一样,问沈秋阳:“茶怎么泡?”。
问人怎么泡茶,他没觉得丢脸。
沈秋阳笑说:“抓几个茶叶,放进杯子,冲开水就行,茶叶放少一点,喝浓茶晚上睡不着觉”。
张彧在沈秋阳指导下泡出茶,浅浅喝一口,嘴里一股清香:“挺香,这是什么茶?”。
沈秋阳说:“碧螺春,我二叔拿回来的”。
凌江说:“是很香”,这茶不好买,现在有茶也不敢喝,喝了茶肚子饿得快。
张彧又喝两口茶,看向沈秋阳问他:“这茶你拿来送我,沈爷爷知道吗?”,他有点担心这人瞒着大人悄悄拿来。
沈秋阳说:“放心,他知道,是我奶奶包好,让我带来的”。
那就好,张彧说:“我以后待客方便,往后你们喜欢就来玩”。
沈秋阳嘻嘻笑说:“就等你这话,过三天星期日,我们进山玩啊”。
张彧笑:“行吧,正好帮我背柴回来”,现在天冷,遇蛇的机会少,带他们进山也没什么。
妇女们收拾好厨房,洗好碗筷,把各家的分开,放进不同篮子里,林三丫从厨柜里拿出一个小盆,打开盖子,里面是一小条一小条的半肥瘦肉。
林三丫和妇女们说:“谢谢你们帮忙,一条二两,每人一条,这是铁蛋的意思”。
有妇女不好意思说:“我们就帮忙洗个碗,下午来帮忙的拿就行”。
林三丫浅浅笑说:“下午来帮忙的多一包饼干,拿着吧,是铁蛋的意思”。
“三丫,你什么都听铁蛋的了”,娘听儿子的,哎。
“铁蛋说的都是对的”。
“……”。
堂屋炕上,炕桌上一堆小人书,新旧都有,张彧三人看着小人书,林三丫进来叫他:“铁蛋,水热了,你们去洗澡吧”。
张彧说:“你先去洗,我们用的热水我自己提过去烧”。
“哎,好”,儿子有劲,林三丫不再坚持。
凌江知道村里没有自来水,用水要去挑,遂说:“张彧,昨天我去澡堂洗澡,我洗脸洗脚就行”。
沈秋阳也说:“我也一样,哎,张彧,现在挺冷了,在洗澡房洗澡不冷吗?”。
张彧回他:“不会,我建的洗澡房长,请人在里面砌灶,烧热水时,房间也变暖”。
“那还行”。
晚些,张彧洗了澡,抱新被子和褥子到东厢中间客房,铺上褥子,凌江看盖的被子说:“张彧,我们盖旧被子就行”。
张彧说:“你们就盖这个”,旧被子不像样。
张彧出去后,凌江和沈秋阳说:“我们留宿是不是给张彧添麻烦了?”。
沈秋阳说:“你想太多,我看张彧和阿姨都很高兴”。
“搬新家当然高兴”。
张彧回到自己房间,他住正房东间,林三丫住西间,看炕上的新被子,叹一口气,抱去西间给林三丫,和她说:“我是男人火气重,盖原来的被子就行,现在又不算冷”。
林三丫见儿子脸上表情,不再坚持,儿子走后,她看看烛光下明亮干净的房间,心里涌出无限欢喜,儿子不让她息蜡烛,说让蜡烛自己烧完,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听来的。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