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243章

亲眼看着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成亲, 是件很神奇的事情,感觉像是他见证了太子的前半生。

目送太子进了里面,钱有福收回目光, 继续跟古大人他们闲聊。本来想着,接下来就是正常吃席面, 吃完席面就走这样的流程。

不想, 太子接了太子妃出来之后,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带着太子妃回宫,而是过来宴席这边, 给宗室里的长辈并翰林院教导过他的夫子们都敬了几杯酒。

钱有福作为太子曾经正儿八经的夫子,自然也在此之列, 且因为位置的关系他是太子最后一个敬酒之人。

“夫子请。”太子举着酒盏,笑盈盈看向钱有福。

钱有福同样笑的很开心, “殿下请,臣祝殿下芝兰茂千岁, 琴瑟乐百年。”

“谢夫子,夫子给孤准备的贺礼”, 除了几本写教育、军事、财政的书被他父皇半路截胡了, 他还没看到。其他的,他都看到了,里面应该有一部分是夫子自己亲手做的, 比如那几瓶他特别喜欢的香露、香薰,“孤都很喜欢。”

钱有福轻笑,“殿下喜欢就好。”

“殿下, 时辰差不多了。”两人正说着话, 太子跟前的小太监得了曹公公的吩咐凑过来小声催促,等太子转身离开了, 小太监歉意的朝钱有福欠了欠身,态度很是恭敬。

钱有福轻轻摇了摇头。

在钱有福旁边的古大人注意到这一幕,心下微动,再回想刚刚敬酒的一幕,古大人心里瞬时有一种:太子是为了敬钱有福酒,这才把宗室里的长辈,还有教导过他的夫子全都敬一轮的荒诞错觉。

*

太子大婚在京里这一热闹就是好几天,等到京城重归平静,已经是太子大婚之后几天的事情了。

这天,弘治帝终于把钱有福送给太子作新婚礼物的那几本书看完了,特意把钱有福叫过来,就他上面讲到的一些问题做一些询问。

钱有福便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己想外放出京几年的事儿跟弘治帝说了。

“外放?(你)怎么突然有这想法?”弘治帝诧异,以他观察,钱有福之前应该是不准备外放出京的来着。

钱有福:“臣担心在京城久了,脱离百姓太久,有一天忘了民生之苦。”说完,就把之前自己给家里侄子找活计的事,稍加润色跟弘治帝说了一下。

弘治帝沉默,过了会儿才一只手轻轻叩击着面前的御案,一边道,“既如此,那就出去呆几年吧,正好江南按察使前些日子在任上去了。”他这正愁让谁去接替这个位置呢,钱有福去正好合适。

“?”这么迅速?钱有福愣了下,没想到他才刚开这个口,职务就定了,那是不是说,他得回去收拾收拾马上动身啊?!

“马上动身倒也不用。”弘治帝摇头,“明年正月十五能上任就行。剩下的时间……朕记得你也几年没回去了,江宁府那边离你老家也不算很远”

乘个船,一两天也就到了,“回去陪老人家好好过个年吧。”江宁府离青山镇不算很远,抽空也能回去那么几回。

之前老九从淮安府回来,弘治帝从老九口中得知了不少钱有福家里的事。知道钱有福爷奶都还在,不过两位老人家年纪都已经很大了,身体也都不怎么好,尤其老爷子,根据宋太医的诊断应该也就这几年了。

“谢陛下。”意外得来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钱有福差点喜极而泣。也顾不上再跟弘治帝多说什么,赶紧就回去分享好消息去了。

秦慕歌得知也很是欢喜,“早知道这样,之前就让爹娘他们等等我们,跟我们一块回去了。”路上还能互相照顾一下。

确实,不过现在这样也不错,“爷奶他们可以有两份惊喜。”之前爹娘他们回去,惊喜一次,过段时间他们回去再惊喜一次。

秦慕歌点头,欢喜的叫了喜鹊她们过来跟她一起收拾、打包东西,完了还不忘叮嘱钱有福提前写信回去告诉爷奶爹娘他们,他们要回去过年的好消息。

*淮安府,青山镇,山南村

“太爷爷、太奶奶,爷奶,爹娘、二叔二婶他们来信了。”

回到山南村的日子,平哥儿每天都过的很快活。

这里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每天他除了必须要完成的功课,剩下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跟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山上山下到处跑。

回来才短短几个月,平哥儿直接就黑了几个度,身子骨也结实了一圈。

“你爹他们来信了?说的什么?”周氏听到动静,第一个冲了出来。

“我还没看,奶,你快拆,我给你念。”

“好好好。”周氏点头,却并没有在这就拆,而是回到大堂,等李氏、钱存贵他们都出来了,这才把厚厚的信拆了递给平哥儿。

平哥儿接过,就开始大声念。

安安听到动静,出来晚了一步,还没进门就听到她太爷爷扯着嗓子问平哥儿,“你说啥?你二叔要回来?”

“是,二叔说他们今年回来过年。”照顾到太爷爷耳背,加上知道这个消息太兴奋,平哥儿这话几乎是凑在他太爷爷耳朵边吼的。

“好,好,阿福要回来了。老婆子,阿福要回来了。”

“是,我的乖孙要回来了。”李氏眼睛笑眯成了一条缝。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说了半天,才想起来问,钱有福他们怎么突然有时间回来过年了。

安安从平哥儿手里接过信,一目三行看完,高兴的给她们解释,“爹要到江宁府做按察使了。从京城到江宁府刚好路过咱们这,爹他们可以顺道回来过年,爹说还能住一段时间呢。”

“真的啊,太好了。”

听说疼爱的孙子不仅要回来了,还能在家呆上一段时间,李氏、钱存贵两个老的高兴的就差手舞足蹈了,一叠声招呼人去买钱有福爱吃的。

“太奶奶,不着急,爹他们还要过些日子才能到呢。现在买来,爹也吃不上就坏掉了。”

“好好,那就过几天再买。”李氏搓手,不过“你爹娘他们的被子褥子得抓紧拿出来晒一晒。你爹啊,最喜欢太奶奶给他晒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