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做刘禅

第486章 济北王2

一个时辰后,几匹快马风驰电掣般冲入卢县,门口的魏兵得知四人的身份后并未阻拦,而是押着四人前往治所大殿。

“济北王刘貌,获悉太傅驾临,未能亲迎,还请太傅恕罪!”

刘貌拱手行礼后,不停踢打着地上的刘熙、刘懿和刘敦,奈何三人已经醉得不省人事,还吐了一地,弄地殿内臭气熏天。

“罢了!”司马懿冷冷地问道:“见了本太傅,为何不跪?你等可知罪?”

“回禀太傅:当年文帝受禅之时,特准我父皇沿延天子礼仪,我等见文帝亦无需下跪。今,虽有太傅亲临,我等亦无跪拜之理。”

刘貌的答话不卑不亢,司马懿也懒得计较跪与不跪,厉声问道:“你等可知罪?”

“未知太傅驾临,未能亲迎,我等知罪!”

“就这点罪?”司马懿不屑地哼道:“若是这点罪,本太傅会劳师动众来到济北?”

刘貌满脸愕然,司马懿猛拍桌子,厉声喝道:“还不从实招来?私藏兵器,私屯粮饷,可是准备谋反?”

“太傅……冤枉啊!我刘貌,受文帝垂怜获封济北王,自到封地以来,无不奉公守法,哪敢谋反?”

刘貌说罢,又一脸茫然地说道:“不知太傅听到什么闲言闲语?这谋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我这小小的济北王,封地不过万余老弱百姓,哪有这等本事啊?”

“不见棺材不落泪!”司马懿愤愤地问道:“既然你未谋反,那牛栏山的洞中,你私藏的兵器如何解释?你私藏的炸弹如何解释?你私藏的几百万斛粮食作何解释?”

刘貌见瞒不下去,脸上大惊,急忙问道:“太傅……你……已经知道牛栏山的山洞?”

“说吧!还有哪些同党?又与蜀军如何策应?准备何时举事?你若能老实交待,本太傅尚能保你一家无忧。否则……休怪我大刑伺候!”

“太傅饶命……太傅饶命……小的招了,小的全都招!”

司马懿满意地点点头,刘貌长吁口气,缓缓说道:“不瞒太傅:牛栏山洞中之事,卫尉辛敞、大司空赵俨、御史中丞荀俣、太常荀适、太仆荀绍、散骑常侍杜基、黄门侍郎荀闳,以及刘晔、吕翻、程武、杜会、郭敞等人全都知道;邓艾、满宠、郭淮、郭深、荀适、陈佐等人也知道……”

“胡说八道!”司马懿气得猛拍桌子:“你是真不想活了!”

“太傅明察,小的句句属实……”

刘貌所说的这些人里面,邓艾、满宠、郭淮、陈佐在军中担任要职,其他人要么在朝中位高权重,要么就是出身于世家大族,其中许多还是士族出身。

若说他们知道刘貌私藏物资并且不报,司马懿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

“休要狡辩!还不从实招来!”司马懿厉声喝道:“再敢胡说八道,死路一条!”

“太傅,我刘貌不过是小小的济北王,无权无势;要做这种事,自然要上下打点一切啊,特别是守卫在淮水的邓艾将军和郭淮将军!

若不是他们网开一面,我的炸弹如何能运到济北?若不是大司空赵俨帮忙,我如何能筹集到如此之多的粮食?”

刘貌这么一说,司马懿简直是怒气冲天,正要发作,刘貌又说道:“太傅,我只是小小的济北王,若不是刘晔帮忙筹集十条商船,我如何能从蜀军手中得到那种特殊材料?这一切的一切,全靠大家帮忙啊!”

“刘晔?他会帮你出船?”司马懿越发恼怒,突然问道:“慢着!你刚刚说的「特殊材料」,这是何物?立刻从实招来!”

“回禀太傅,当然是酒曲啊!”刘貌说罢,突然脸色大变,赶紧跪地认罪:“太傅饶命,太傅饶命啊!武皇帝曾颁布过禁酒令,禁止任何人私下酿酒……小的也是见财起意,这才没忍住,太傅饶命啊!小的只是在挖洞准备材料,现在才酿出一点点,太傅饶命啊……”

“你……你在牛栏山开山凿洞,屯集大批粮食,就是为了酿酒?”司马懿狐疑地问道:“我搜查山洞时,并未发现酿酒器具,你如何酿酒?”

“太傅有所不知:蜀国人之所以能酿出美味的二锅头,皆是用了特殊的酒曲,酿酒器材也与寻常不同,其配方更是玄妙,小的好不容易都凑齐这些物资;

太傅也知道,酿出二锅头必能财源滚滚,这些自然不能公开示人,小的才全部藏在山洞中,请都督大发慈悲,饶命啊!”

刘貌面色诚恳,说得头头是道,司马懿已经信了三四成。因为司马懿也知道,酿酒需要大量的粮食,这也是当年,曹操禁止私酿的主要原因。

司马点点头,又不解地问道:“既然是酿酒,为何洞中私藏有兵器?竟然还有炸弹!这宝贝,本太傅都无法弄到!”

“太傅明查啊!济北匪徒猖獗,小的略备兵器,只为自保;至于那批炸弹,乃是开山凿洞所用!若是一锄一铲,这得凿到何时啊!”

刘貌说到这里,司马懿已经信了五六成,接着问道:“你说酿酒器材藏于山洞,可敢与我一同前去?若你真在洞中酿酒,本太傅绝不怪罪,还大大有赏!若你在洞中酿不出酒,必是聚集物资,试图谋反!”

“小的不敢隐瞒,现在就与太傅前去,请太傅明察!”

“如此甚好!来人,备马!哈哈哈!”

司马赶紧起身,不屑地瞪着殿内人事不省的三人:“来人,将他们带到寝殿歇息,不得怠慢!”

牛栏山,位于卢县以东大约二十里,属于泰山余脉的一座小峰。

在这辽阔的华东平原上,济阴、济北、山阳、东海四「国」,唯有济北「国」的东部临近泰山。

几十骑快马一路疾驰,不到半个时辰就抵达牛栏山。

在一群侍卫的紧跟下,刘貌引着司马懿钻入洞中,望见洞中人员及物资并未受损,这才如释重负地拍拍胸口。

此时,司马懿见到洞中存粮甚多,自然也大吃一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山洞极大,屯粮颇多,却未见酿酒器具,你如何酿酒?”

“太傅,请随我来!”

刘貌说罢,钻出山洞,一行人绕着牛栏山步行千余步,又钻入另一个隐秘的洞口。

“原来,此处别有洞天!”司马懿啧啧称奇。

此洞与屯粮之洞略有不同,它是依山而建,顶部留有许多通气口和采光口,只要是白日,只需点上几盏火把,洞内的一切皆清晰可见。

洞中,一些人正在将混有酒曲的粟米投入酒槽发酵,也有人在蒸煮初浆,洞内酒香四溢,几十坛酿好的二锅头摆得整整齐齐。

“太傅,二锅头的配方和酿制之法,小的花了很多心思才弄到,几乎已经倾家**产!

幸得朝中、军中的旧友大力资助,好不容易才将酒坊开起来,自然得万分保密,还请太傅勿要怪罪。”

司马懿点点头,饶有兴趣地打开一坛,闻了闻后说道:“不错!二锅头的酿制之法,乃蜀国人的最高机密,几乎与炸弹相同。你能弄到酿造之法,又有渠道弄到蜀国人的炸弹,此功劳不小!”

“太傅,小的不敢求赏,只要太傅不怪罪,小的能偷偷酿酒赚点钱,这就心满意足了,还望太傅成全。”

司马懿绕着洞内寻了一圈,并未见到其他的可疑之处,这才命人取来一个酒碗,倒出一碗后,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却又皱了皱眉头。

“此酒确实是二锅头。不过,与蜀国人酿的口感大不相同,简直天壤之别!”

“太傅说得没错!”刘貌赶紧解谜道:“听蜀国的酿酒师所言,蜀国的二锅头口感纯正,是用的水不同。只有蜀国赤水河畔的水,才能酿出回味绵长的酱香型;咱这里紧邻黄河,水质差了许多,二锅头的口感自然比不上蜀国。”

司马懿微有不悦,刘貌赶紧说道:“太傅,小的已经试过,若是在巢湖沿岸取的水,就能酿出二锅头,可还是酿不出酱香型。

不过,能酿出二锅头已经能大赚一笔,小的正在设法筹集一批船,希望能到巢湖取水,可惜……唉……”

“要到巢湖取水,所需船只甚多。至少需要一百条,无人敢借,是吧!”司马懿呵呵笑道。

“太傅所言极是!小的势单力薄,人微言轻,也只能就近取水。虽然口感不佳,但五百铢一坛,还是能卖出去。这不,刘晔已经给我订了两千坛,下月就要交货。”

“不错,不错!”司马懿满意地笑道:“这个酒厂,我给你两成的股份;再给你二百条船去巢湖取水,要酿就要酿好!”

“可是……太傅……这样不太好吧……这个酒厂筹备之初,很多人都投了钱,小的不敢擅自做主,还得与众多文武商议,然后才能回复太傅。”

“嗯?”司马懿不悦地哼道:“不论他们投了多少钱,你双倍还给他们,他们敢说个「不」字?钱从我这里取就行!你也知道,现在酿酒也不赚钱,若是太多的人分钱,大家都没钱赚,你明白?”

“可是……小的要经常去巢湖采购酒曲和其他配料,必须得经过淮水,若是邓将军、郭将军他们为难……”

“他敢!”司马懿不屑地说道:“以后,你的船打本太傅的旗号,我看谁还敢为难!”

“若有太傅的大力支持,小的自然放心,不过……”

“有话直说!”

“太傅,粮食久存山中,容易霉变,极易影响酒的口感。既然这个酒厂是太傅所开,小的以为,应该做大做强,不该像现在这般小打小闹,最好能搬到卢县城中;

另外……太傅最好能再借点钱,小的再多招人手,多培训技师,尽量加大规模。”

“如此甚好!要多少钱,尽管开口便是。一月内,这个酒厂只能有你我二人,明白?”

“多谢太傅提拔,小的将竭尽所能,必让太傅满意。”

“甚好,甚好!”司马懿大笑道:“你有门路弄到蜀军的炸弹,甚好!我再给你一笔钱,你以扩大生产,开山劈石为由,多多为我采购炸弹,哈哈哈!”

“太傅,这……炸弹可不便宜啊!得五千铢一枚,恐怕……那个蜀国人也不敢多卖啊?”

“你给他一万铢一枚,再去活动活动,他敢卖多少,我就敢买多少,钱不是问题!”

“既然如此,那……小的就去试试,尽量帮太傅多买。”

“好,好,好!隔壁的二十个炸弹,本太傅就先带回去。”司马懿呆在洞中多时,早已有了醉意,出到洞外,鄙视地瞪着破旧的山洞,欣喜地说道:“钱不是问题,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你好好为我办事,一切都不是问题!哈哈哈!”

卢县城头,几人盯着司马懿的大军离去,全都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

刘貌却平静地说道:“此后,司马懿随时会派人巡查。城内就大张旗鼓地征粮酿酒;做好的面饼全部存于侧洞中,务必保证三万骑兵之一月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