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165节: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存在实现问题(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存在实现问题

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不断受到猛烈的冲击,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日益深入人心。

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主要的标志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也就是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而要发挥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和作用,这个市场必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并且是各种各类市场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等都比较发达和形成统一体系的,即必须是现代市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体系迅速发展,正在逐步完善过程中。我国各种类市场的发展逐步走向规范,是同市场体系理论探索和创新分不开的,这一探索和创新是我国经济学界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研究和讨论的深化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中是不是存在实现问题,即资金形态变化问题,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对此持否定态度。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商品货币关系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各种劳动消耗,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劳动消耗,即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质。这样,自然不存在实现问题,市场问题被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大门之外。所以,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首先肯定社会主义存在实现问题。孙冶方批判"无流通论",强调研究流通过程,同时也就强调社会主义存在实现问题。参见张卓元《卓越的理论贡献深邃的思想启迪--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评介》,《财贸经济》1983年第7期。

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属性的确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承认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存在实现问题,即资金从产品形态转变为货币形态的问题。当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与资本主义的资本循环的形态变化有些不同之处。但是,在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即商品两重性意义上的资金循环还是存在的。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仍然存在企业的局部劳动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的问题,而且其转化情况对企业和职工有一定的经济利害关系。企业经营管理得好,产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高,企业和职工就能得到较多的物质利益;否则情况就相反。而不是经营好坏一个样,经营管理得好,企业的个别劳动消耗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消耗,企业和职工也不能多得;相反,经营管理得不好,企业的个别劳动消耗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消耗,企业和职工也不会少得。更不是一切损失和浪费(如企业生产出废品卖不出去,劳动支出不被社会承认,企业的局部劳动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都由社会或国家包下来了事。商品生产是为他人为社会需要而进行的生产。马克思说:"商品在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以前,必须证明自己是使用价值,因为耗费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只有耗费在对别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数。但是,这种劳动对别人是否有用,它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别人的需要,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得到证明。"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3-104页。产品转化为商品,实现价值,需要经过社会(消费者)对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进行质和量的检查。列宁在谈到商品交换时也说过:商品生产,也就是通过市场而彼此联系起来的单独生产者的生产。个体生产者供他人消费的产品只有采取货币形式,就是说,只有预先经过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社会计算,才能到达消费者手里,才能使生产者有权获得其他社会产品。而这种计算是在生产者的背后通过市场波动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