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138节:第四节 关于农村第二步经济改革与农业发展战略的讨论(12)

6.认为智力开发是农村第二步改革的重点。因为人的素质不提高,搞流通,不会做生意;办企业,不懂技术,不会管理;要转移劳动力,无人接收。人的素质提高了,许多事情就好办了。何临昌:《智力开发--第二阶段改革的重点》,《中国农村经济》1987年第1期。

7.认为提高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是农村第二步改革的突破口。因为,不解决这个问题,农业劳动者文化、技术和经营管理素质的提高及大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及现代物质装备的购置使用,农产品流通状况的根本改善都将难以解决。张留征:《关于"突破口"的一点看法》,《中国农村经济》1987年第1期。

8.认为农村第二步改革应着重于家庭这样一层经营主体,促进它的分化和发育,扩大社会分工,诱导农村经济结构的跃迁。因为改革已经把农户推到了前台,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变革中,农户的行为倾向、农户的选择便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实现半自给、小规模家庭经营向商品化的家庭农场式经营转化,是今后农村发展中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走出二元经济的必要环节。卢迈、戴小京:《现阶段农户经济行为浅析》,《经济研究》1987年第7期。

9.认为农村第二步改革既要坚持对家庭经营形式的深层次开发,即促进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式家庭经营向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家庭经营转变;也要在切实创造一个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系统经营环境上下工夫,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李毅:《农村第二步改革的关键》,《农业经济问题》1987年第7期。

(三)矛盾和难点

有人认为农村第二步改革比第一步改革的难度更大,因为第二步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同时存在几个重大问题,不像第一步改革那样问题集中。(2)相关性。这些问题互相牵制,要解决一个必然牵涉其他问题。(3)地区差异性。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的问题,具有不同的潜力和发展方向,不像第一步改革那样全国存在统一的问题。(4)长期性。所有问题的解决都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不像第一步改革那样通过"大包干",一下子就爆发出巨大的生产力。(5)透明度差。不像第一步改革那样问题清晰可见。他认为,如果说第一步改革是"无为而治"即放权于农民,让农民自主放手干,那样进一步的改革就需要"有为"才能"有治"。张进宪:《正视困难,战胜困难》,《中国合作经济报》1987年10月3日。

有人认为农村进入第二步改革后,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新的摩擦,可谓步履维艰,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有三个,一是土地分户经营与国家计划要求的矛盾。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计划品种主要受市场的导向,国家计划失去作用;二是农民同国家经营农产品的有关部门在利益分配上存在着矛盾,其核心是价格问题;三是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步,出现条条与块块改革措施与现行政策发生矛盾。上述三个矛盾说明,第二步改革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利益、国家和地方的利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林开峰:《当前农村形势判断及深化农村改革问题探讨》,《农业经济问题》198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