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130节:第四节 关于农村第二步经济改革与农业发展战略的讨论(4)

4.全面剖析我国目前农业出现新徘徊局面的直接因子,虽然也有主观认识偏颇和工作不力所造成的原因,但基本的、主要的原因是属于客观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必然要出现的。例如,由于农民机会成本与比较利益观念的发育与强化,必然驱动引导其重工轻农,重流通轻生产;在土地产权不明条件下,也必然出现了宁花钱买化肥而不愿种绿肥和积施有机肥,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掠夺经营的短期行为;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影响生产积极性,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农民对价格信号反应灵敏的表现。夏振坤:《论我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7期。

5.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处于低效益的产业位置是带普遍性的现象。我国当前的农业危机实质上正是孕育现代化阵痛中的必然产物,是加速经济增长与发展所必须支付的代价。在确切的意义上,农业危机不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必然存在的现象。因此,消除农业危机并不能主要寄希望于改革方面的不断突破,只有在工业化发展到相当水平,已经具备反哺农业的能力时,才有可能逐步加以解决。郭晓鸣等:《中国农业:改革中的危机与危机中的突破》,《改革》1989年第6期。

[ 书客网 ShuKe.Com ](三)认为对农业问题必须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进行分析

1.要认识我国农业问题的症结,就得跳出从农业到农业,从农村到农村的框框,把农业和农村这个子系统放到整个经济和社会系统中去考察。没有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农业和农村就不可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就会遇到严重的、不可克服的结构性矛盾。吴道文:《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哪里?》,《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1期。有人认为,粮食生产波动徘徊,归根到底是由于城市工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的。低下的工业生产率使得中央财政和城市企业、居民都无力负担粮食提价。由于工业的无效增长,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使得国家财政日益空虚,因此到1984年,中央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到了极限,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突然爆发,直接导致了1985年的粮食大减产及1986-1988年的波动徘徊。而同时由于工业生产率的低下,居民没有能力拿出部分工资来和农民们等价交换,企业也消化不了由于粮食涨价而增加的工资成本,从而只能使粮食价格维持在不合理的低水平上。陈锡文:《农业大发展的契机是城市改革的成功》,《理论信息报》1988年12月26日。

2.我国农业的危机不是"马尔萨斯现象"(即人口增长超过农业产品增长),也不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危机(即为发展工业、积累资源,压迫农村产生的危机),更不是发达国家的食品过剩危机,而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制度性短缺危机。社会主义国家的统购统销和社会福利制度,造成城市的刚性利益。当农副产品出售采取市场机制时,城市粮食供给仍靠国家补贴。这样,农副产品需求增加,国家财政压力增大,到不能支持时,就要压缩供给,于是形成危机。君涛:《论粮食危机》,《经济学周报》1988年4月3日。有人则把这种现象概念化为"向新成长阶段转折时期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剧条件下的供给的制度性短缺"。发展研究所综合课题组:《中国的发展:财富增长与制度适应》,《经济研究》198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