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57节:第三节 20世纪60年代初对如何运用价值规律

第三节 20世纪60年代初对如何运用价值规律

作用改进经济管理的研讨

1961年开始,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济领导机关和经济学界对我国"一五"时期的经验和1958年以后的经验,进行了对比性、总结性的研究。由于吸取了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上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在60年代初期的论坛上出现了不少论述如何运用价值规律的作用改进经济管理的好文章。

20世纪60年代初期,经济学界开展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问题的大讨论,应看做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研究深化的必然结果和延伸。在经济核算方面,孙冶方提出"提高利润指标在计划管理体制中的地位",认为"利润的多少是反映企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好坏的最综合的指标"。参见孙冶方《社会主义计划管理体制中的利润指标》,《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5-266页。利润正是一个价值指标,它是人们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管理企业的表现。在经济效果方面,孙冶方重申了要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费,取得尽可能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而这也正是价值规律的要求,即力求使产品的个别劳动消耗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消耗。为了正确评价企业和部门的经营情况,孙冶方和别的一些经济学家还提出了采用资金利润率和按生产价格定价的主张。

这期间,在一些论著中,鉴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带来的严重危害,提出了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主张,即要按经济规律,首先是价值规律办事。并据此而提出要学习资本主义管理方面对我们有用的经验,如组织托拉斯等,有关业务部门曾试办了十几个专业公司如汽车、铝、橡胶、烟草、黄金公司等,虽为时很短,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出发,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流通问题,也提出来了,有的同志还建议成立生产资料供应公司。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理论研究的深入,导致对"自然经济观"即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视同否定市场的自然经济的观点的批判。长期以来,"自然经济观"的流行,否认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是商品,不少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流通问题。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对国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主要部分实行调拨和统购包销,这又助长了否认存在流通的自然经济观。实际上,没有流通,就没有社会化的大生产。否认流通过程的必要性,否认社会主义产品有实现问题,即否认需要经过市场和用户的检查和监督,使得产品品种少、质量差、消耗大、效率低、货不对路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所以,社会主义存在流通的见解是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调整时期经济情况的迅速好转鼓励了经济理论的活跃,反过来,经济理论的活跃又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参见孙尚清、陈吉元、张卓元《试评我国经济学界三十年来关于商品、价值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

可惜,好景不长。经济学界依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新情况,提出新见解,还刚刚起步,文教部门的社教运动开始了,接着又进行"**"。前述的富有启发性的见解几乎都被当做资本主义或反革命修正主义的东西而遭到批判。主张利润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指标被斥为修正主义的利润挂帅,资金利润率和生产价格论被指责为把资本主义原则搬到社会主义经济中来,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被批判为反对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生产资料的供应纳入商业轨道的主张被说成是搞资本主义自由化,等等。学术界变得万马齐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