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33节: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阶段理论的演进(1)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阶段理论的演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依据中国的基本国情进行经济建设,这是中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最基本经验之一。我们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阶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逐步形成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个理论是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概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基本前提。

在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探讨中,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济理论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制度背景和初始条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前提出发,中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理论突破,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的建设。

第一节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阶段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资本主义以后社会的本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入研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恩格斯认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将在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资本主义以后的未来社会进行了预见。他将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从资本主义社会变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2)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3)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