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28节:第五节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7)

4.研究现代经济增长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实证研究成果的出版,各种经济增长理论的引入,包括发展经济学的"结构模型"、"比较优势"、"干中学"等理论的引入,现代经济增长的研究范式开始流行。

1994年,林毅夫、蔡昉、李周发表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专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提出了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以后陆续出现"低价竞争模式"和"低价工业化增长模式"等。

新的研究范式强调了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和持续性,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见刘霞辉、张平、张晓晶《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特别值得提出来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和"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从2003年起,连续在《经济研究》发表十篇文章,认为,一国从贫困走向富裕的路径存在着规律性东西。

如以纵轴为人均GDP,横轴为时间,中间的曲线为产出线,则大致呈S形。

S形增长曲线又可细分为"马尔萨斯均衡"(贫困陷阱)、"工业革命理论"(经济赶超)、"卡尔多典型事实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理论)、"新经济分叉"(新增长理论)等若干与相关理论对应的阶段;同时,针对有些国家经济赶超失败的事实,给出了一个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同上书,第3-6页。

5.关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

中国要不要着力发展大城市,是不是主要靠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现城市化,一直有争议。

2007年,党的十七大总结实践经验,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

"有的经济学家曾对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有过系统解释,提出,要从片面追求数量扩大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逐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一方面,要继续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提高各种生产要素对城镇发展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要合理把握城市规模,优化调整城镇结构,着力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质量,持续稳定地发挥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见宁吉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243页。

6.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关系问题。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除"大跃进"期间出现极其严重的比例失调、黑市价格飞涨外,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其主要表现是物价基本稳定,通货膨胀被隐蔽起来了。

1979年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起飞,经济增速加快。

1978-2008年,年均GDP增速达9.8%,比1953-1978年年均增速6.1%加快3.7个百分点。

在这期间,也出现过急于求成的问题。

有的人主张经济增长应尽量快些,主张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支撑经济的超高速增长。

在急于求成影响下,1985年、1988年、1993-1994年、2007-2008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党和政府不得不实施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以恢复宏观经济的协调和稳定。

在这过程中,也不断有经济学家反对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支撑经济的短期高速增长,认为这样做既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也不利于改革的深化。

1988年价格改革"闯关"时,薛暮桥等经济学家就认为,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价格改革是不能"闯关"的,也是不能成功的。

事实正是这样。

1988年第四季度,被迫宣布停止"闯关",改为实行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也曾提出"稳中求进"的改革与发展思路,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中国经济体制中期(1988-1995)改革纲要》,《中国改革大思路》,沈阳出版社1988年版。

主张在稳定经济的基础上推进改革与发展。

而要稳定经济,就必须治理通货膨胀。

到后来,尽管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认识还有分歧,但多数人认为,两位数的物价上涨率是应尽力避免的,年CPI上涨率控制在4%左右应认为是比较理想的,属于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范畴。

实现经济稳定发展,要求寻找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的均衡点。

如果要使物价上涨率控制在两位数以内,争取在4%左右,经济增速就不能太高,根据中国国情,一般不宜超过两位数,特别是不能连年超过两位数,否则必然出现宏观经济失衡。

2003-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五年达到和超过两位数,不仅带来2007-2008年的通货膨胀,而且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造成消费和投资、内需与外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失衡。

2008年第四季度起经济大幅度回调,虽然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密切关系,也是经济失衡被迫进行调整的结果。

参见张卓元《2008年中国经济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