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6节:第二节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3)

"**"刚结束,即开始拨乱反正,批判"四人帮"的一套"左"的理论体系。特别是1979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学界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思想异常活跃,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研究与讨论热烈展开,涌现出大批有价值的成果,并在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上得到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确认。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实现的。大体说来,第一步是主张在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第二步是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第三步才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第一步,改革开放初期主张在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其标志性举措有:

1978年12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会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全会公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由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全会建议国务院做出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超额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也要分别情况,逐步做相应的提高。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包产到户,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尊重农民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放开小商品和一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利用外资,建立经济特区;扩大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等等。这些改革开放的措施,使国民经济迅速活跃起来,广大干部和群众都亲身体会到市场机制的神奇作用。

经济学界也迅速行动。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1979年4月在江苏无锡市举行了全国第二次经济理论研讨会,主题是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参加讨论会的有300多人,我国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薛暮桥、孙冶方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作大会发言,会议收到论文上百篇,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观点,包括: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调节的作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料室等编《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起调节作用, 竞争是其内在机制。参见孙尚清、陈吉元、张耳《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企业是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主张逐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1980年1月,蒋一苇进一步提出著名的企业本位论。参见蒋一苇《企业本位论》,《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对现有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管理体制需进行改革,逐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料室等编《价值规律作用问题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