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1节:第一章 导论中国经济学60年的六大进展(1)

第一章 导论中国经济学60年的六大进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6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并逐步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中国经过60年的发展,国家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全世界公认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中国的奇迹"。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8年人均GDP已达3300美元。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预计再过4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在这一历史巨变过程中,中国经济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一方面,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和经验的大量积累,为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中国经济学家施展才能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中国经济学在现实需求的推动和良好环境的鼓励下,在服务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实践中,呈现出百花竞开的一派繁荣景象。

以下是根据笔者的研究和观察,以及50多年亲身参与一些经济学热点问题讨论的体会,概括出中国经济学主要是理论经济学60年来的六大进展。

第一节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经济学的第一大进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下,努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辟和形成了唯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成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怎样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样必须很好地探索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才能成功。这一点,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都是明确的,并一贯坚持的。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的探索是成功的,有的探索是失败的。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检验成功还是失败的标准。经过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客观规律和中国实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经济理论体系。

先说失败的探索。这包括1958年开始的"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否定商品生产与等价交换的一平二调,1958-1960年的"大跃进","**"中批判利润挂帅、按劳分配和割资本主义尾巴,以及新中国成立头30年一次又一次用阶级斗争取代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陷入困境等。

上一页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