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土地里

第14章 推广打稻机(二)

平城这几天也迎来了好天气, 振兴机械厂却迎来了新的问题。

西南工业部送来培训的技术人员全部完成了任务,准备回自己的工厂。

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但振兴机械厂就面临着人手不够的问题。

平安完成了培训任务以后, 再一次投入了自己的水轮机研究, 年英可算是能够完成自己之前承诺的话。

平安不需要管工厂的其他事情, 专心研究水轮机。

平安一进工作室便是一整天。

销售部的部长过来看了好几次。

平安低着头,正在浇筑水轮机的转轮。

销售部长看了一会儿, 心里急着跳脚, 但又不忍心打扰她, 只能转头去找年英这个年轻的厂长。

“现在人少了,我们的新人上手也需要时间。”销售部长说道。

年英起身给对方倒茶:“不要急,优升机械厂提前跟我说了这个事情, 他们会帮忙,他们可以再叫一些人过来帮忙。”

对方的厂还没有正式开工,现在也正是需要地方培训员工的时候。

“再找人过来, 会额外增加成本,我们本身的生产线是够了的。”生产车间的主任道。

年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打稻机的生产线现在是什么情况?”

“除了我们送去农业部的机器外, 之前生产出来的打稻机也还没有卖出去,全部都堆在库房里了,柴油机, 发电机, 碾米机, 都是供不应求,打稻机虽然生产流程更简单, 成本更低, 可卖不出去是大问题。”

年英沉默了。

“老李说, 他也来跟你说过这个问题。”

老李就是生产部部长。

年英自然记得这个事情, 当时平安和对方论证了好一会儿,她支持了平安。

“平安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技术人员,咱们厂有她,以后在平城肯定能站稳脚,可是她是搞技术的不懂销售,她们读书人,总有一些天真的想法,这也不是不好,但不适合做生意。”

说起来,他是非常佩服平安这个人的,她搞技术是真的厉害。

之前煤厂的发电机组出现了问题,偏偏美帝封锁了出口,到处都找不到配件,平安知道了以后,在没有样机的情况下,她是凭借原本机组里面的图纸,一点一点地磨出来配件,不比那些进口的差,与对方交好的同时又拿到了一大单生意。

可问题是,平安她是读书人,搞技术她厉害,做生意,她不行!

生意就是生意,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没有人买,一直生产做什么?

之前已经把好几台打稻机送到了农业部,也没有了后续。

很明显就是没有推广出去,可是他们厂还在坚持生产打稻机,甚至还准备生产灌溉机。

真的完全没有必要。

“您得想办法,现在生产出来的打稻机还有两百台,已经够多了,就算是后面有需要也足够应对。”销售部部长说道:“得把这条生产线让出来。”

因为生产太多,他们都不得不再弄一个仓库出来。

两百台。

年英心说,的确不少了,她得想个办法跟平安说说这个事情。

而且也不是停了这条生产线,完全可以让出来一段时间,现在马上就要进行城乡交流大会了,到时候柴油机,碾米机等都会有更大的需求。

晚上,年英跟平安说了这个事情。

“你别生气。”年英道:“等咱们忙过这一段时期,城乡交流大会以后,咱们还是要继续生产农业机器。”年英赶紧补充道。

平安没有生气,她只是有些失落,这跟她想象的不太一样:“农业部那边没说什么吗? ”

年英也想过这个问题,叹了一口气,道:“我去问过了,我们拿出去的那几台机器推广都不理想,说是大家都习惯用稻桶了,都不想用这个机器。”

平安嗯了一声道:“我会再想办法。”

她也没有说其他的,只是低着头继续画结构图,年英看着她,莫名地觉得好心疼。

“你别急,我还会在想办法,我感觉是大家都习惯了做某一件事情,现在突然让她们改变,他们可能就没那么愿意了,反正不是你的机器的问题。”

而此时,平安想起了还有一个样机送去了雨兰镇,不知道会是谁在用,是不是也觉得不好用?

雨兰镇本身就小,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平常也没什么大新闻,于是有点小事情都能传得大家都知道,更何况是这种事情。

汤家两口子要比赛呢!

一个用城里机器,一个用稻桶,说谁赢了就跟谁姓。

不到一天时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傍晚,女人们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都在热烈的讨论这件事情。

“汤婶现在越来越硬气了!”一个女人说道。

“可不是,自从她去参加了那个农民大会,整个人都变了。”

“你们今天没有去看,汤家热闹得很,古先生她们都到了,坐了一大排人。”另一个女人神秘兮兮的说道:“要不是粮仓的那个小姑娘来的及时,汤婶说不定要遭。”

“现在都是新国家了,他们还来无缘无故打人吗?”有一个年轻的媳妇儿有些奇怪,说道。

“古先生那些人啊……”中年女人左右看了看,确定只有自己人,这才说道:“你们嫁过来的晚,不知道以前的事情,我听我妈说,以前古先生他们那个家族的人,把好几个女人都沉了河。”

“我知道这个事情,说是偷人了。”

“胡说的,我妈认识其中一个女人,我妈说那是个特别好的女人,都在准备嫁衣了,是那个二流子偷偷去她房里,她大叫出声才会被其他人发现,就因为那个二流子跟古先生他们那一群人有关系,就说是这个女人放/**。”

“那真是造孽啊。”

“可不是造孽啊!”另一个大妈义愤填膺地说了起来,“说起来,胡寡妇刚来的时候,古先生不是也看不惯吗?三天两头都说寡妇出来抛头露面有失体统。”

“现在人家胡寡妇都在粮仓工作了,他儿子还在家里没工作呢。”

“当初他还不收平安当学生,他就是瞧不起我们这些人,我那个时候经常听到他骂平安是泥腿子,笨脑子,该滚回家去种地,最后他教的学生就平安进城里读书。”

“这就打胡乱说了,我瞧着平安那个姑娘从小就脑子聪明。”

“可不是,反而是他那个老来子,以前不是还常说当状元也是可以的,现在怎么不说了,笑死我了,前几天我还看到他在镇上吃酒不给钱被人骂了。”

“真是活该!他们这是遭报应了!”

大家说着说着心里觉得痛快极了,古先生那一群人就是压在她们头上的那一把铡刀,每次看到,都会觉得后背发凉,毛骨悚然。

而现在,她们也看到了古先生这群人拿女人们无可奈何,自然心情激动,心里觉得痛快极了。

“明天比赛,胡寡妇她们赢了才好!最好让他们都下不了台!”

“唉,她们那个机器能行吗?而且她们这边就三个女人一个半大的孩子,对方是四个男人。”

“这不是欺负人吗?这些不要脸的。”

大家越说越生气。

“要是输了,我家那口子就又要被说女人干什么都不行。”

是啊,到时候男人们又有话可以说了。

女人们想到这里,一下子就沉默了下来。

胡寡妇和汤婶听了李振花的计划,一下子就斗志起来了。

汤婶的大女儿大红进来时,就看到自己那平时总是苦着脸的母亲此刻笑开了花:“振花同志,我经常听他们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就是咱们这样的,是吧?”

李振花道:“我们是三个诸葛亮!”

李振花也越来越喜欢她们了,以前没有深入农村,对于农村女人的印象并不深,在这里这段时间,认识了唐妈,唐妈什么东西都能变成饭菜,张妈说话有趣,热情大方。

她越来越爱和她们相处了。

大红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母亲,就好像有记忆开始,母亲就是那张苦脸,和镇上所有女人一样的脸,她也逐渐变成那样了。

可是,现在母亲变了。

她带着孩子回来的时候,心里也知道住不了几天就要被赶回去。

可是这一次,向来不敢反驳父亲话的母亲大变样了。

她敢跟父亲吵架叫板,还每次都用大道理把父亲说的哑口无言,父亲甚至都不敢打她了。

前天晚上父亲一威胁要打她,她母亲挺直了腰板:“我现在是农民协会的人了,你要是打了,我下一次我去城里开会,就在会议上跟大家告状,到时候吃枪子的人是你。”

她父亲气得怒目圆瞪,但还是不敢打,她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父亲不敢打。

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以前特别恐惧的一些事情,实际上没有那么可怕。

“大红!明天也要靠你了,到时候你割谷子割快一点!”

大红点点头,道:“那我今天晚上把明天中午的午饭做好,咱们明天不回来吃午饭了。”

大红晚上给自己的女儿洗了脸,又嘱咐道:“明天妈妈和外婆有事情要做,你到时候就乖乖的坐在田坎上,知道不?”

女儿点了点头。

大红看着这个女儿,婆家没有人喜欢丫头,说是赔钱货。

可她作为亲娘,这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从那么小一团养到现在,会叫妈妈了,会跟在她后面给她捶背,会眼泪汪汪地求她爸爸不要打妈妈。

她怎么可能不爱?

回娘家以后,女儿这段时间总是怯生生的,话很少,生怕给她添麻烦。

大红心疼地抱着她:“快睡吧,明天妈妈给你做洋芋粑粑,你不是最喜欢吃那个了吗?”

小丫头乖巧极了,黑暗中,女儿抱着她的手臂,小脸贴着她。

大红听到女儿的声音,小小的,她说:“妈妈,外婆好厉害,外公都不敢打她了。”

大红心情很复杂。

女儿抬起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要像外婆那样厉害,这样爸爸就不敢打我们了。”

大红莫名地鼻子一酸。

时间像是一下子回到了多年前。

就是在这个房间里。

就是在这个**,同样的位置。

她还是一个小孩,妈妈还年轻,一边哭一边小声骂男人不是人。

她帮妈妈吹吹脸上的淤青,很认真地跟妈妈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会像杀猪匠家的老婆那么厉害,爸爸就不敢打我们了。”

现在她长大了。

大红睡不着了,等女儿睡着了以后,她起身,从屋檐下取出了镰刀。

镰刀一下一下地在磨刀石上磨着,她的眼神也坚定了起来。

明天一定要赢!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反反复复地写了很多遍,原本的版本里,县城里的事件是为抗美援朝凑物资,遇到的困难是美帝经济封锁,配合着镇上的事件是宣传农业机械化,向城里推广土产,最后达成城乡物资思想交流,这是初始版本,也是逻辑最流畅的版本,但后知后觉地发现网文不能写这个抗美援朝这个事件,只能重新构造这部分,改成了这个时期的另一个事件禁娼,写出来以后我发现禁娼这个事件还是适合和妇联一起写,而且主题扣得不够严实,于是只能重新构思,我又构思了运输业的社会化改造,写了几天后发现不够顺,只能推倒再回归城乡交流大会,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于是有了现在这个版本,这整个事件我都做好了大纲,所以接下来两章就写得很快了。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这个时期的资料,我推荐《大隆机械厂的发生发展和改造》《重钢志》《山东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个时期的人民真的是思想纯洁,爱国热情高涨,拼了命地建设国家,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是五千年以来,第一次国家平等地对待了所有人,历史上所有的国家都是朝廷的国家,唯有这一次是人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