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

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设中不断进步

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设中不断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共中央(89)14号文件)的颁发,把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首次明确为“参政党”以后,各民主党派开始将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作为自身工作的重点,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工作从无到有,参政议政机制开始建立。

十多年来,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共各级党委对民主党派工作的领导得到加强,合作共事关系更加紧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日趋完善;各民主党派充分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在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调查显示,97%的人认为民主党派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

1.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范围和领域,不断得到拓展和延伸。

(1)到目前为止,全市局级领导干部有84名,处级领导干部1747名(不含企业);18个区县地方政府都有一名党外领导干部。市委提出了实现市政府三分之一部门配备党外领导干部,确定了逐步达到二分之一部门配备党外干部的目标。在政治安排方面,北京市共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级各级人大代表1636名,各级政协委员2914名,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数量为历史最高。

(2)民主监督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市政府和司法机关聘请民主党派成员担任特约工作人员的部门,已经从1990年时的四个发展为八个,共聘请了市级特约工作人员310人次。全市18个区县有334个部门,聘请了2608名民主党派特约人员。此外,民主党派成员参与了政府行风建设检查评议活动、市政府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参加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活动,并任奥运会组委会成员和奥运工程监督委员会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参与市级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和推荐工作等活动,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此外,民主党派成员参与了全市每年一次的政府行风建设检查评议活动;参与市政府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民主党派视察首都经济和城市建设;邀请民主党派参加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活动、推荐民主党派干部担任奥运会组委会成员和担任奥运工程监督委员会委员;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参与市级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和推荐工作;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邀请民主党派对中共北京京市委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及建立民主党派向市委、市政府直接建言献策的直通渠道等,这些举措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更直接、具体和经常。也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改进,发挥了促进作用。

2.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质量的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受到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水平逐步提高,力度不断加深,成果不断涌现。参政议政

范围不断向高、难、深发展,内容不断向高层次全局的战略领域拓展和延伸;所提意见建议更有质量。各民主党派参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各种类型的协商会、恳谈会215次。八个党派市委完成的调查研究课题达641个;提出党派政协组织提案395件;尤其是近几年来,效果极为明显,在市委征求关于《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的意见过程中,有17条意见建议得到市委采纳;各区县的民主党派组织也向当地党和政府提交调研报告1260篇;提交政协党派组织提案6048篇。这些参政议政活动的广泛开展,对北京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问卷显示“本党派提案质量是否越来越高”时,肯定的回答占总数的90.7%,否定的回答占9.3%。当问到“本党派是否建立调研选题、组织实施、成果转化、奖励表彰等制度”时,持肯定意见的85%,持否定意见的14.7%。反映出参政议政质量上升的趋势和走向。

与此同时,民主党派所提意见建议越来越受到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视。比如在2003年非典期间,民主党派急党和政府之所急,提出了非典垃圾处理等许多好的意见建议,不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而且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肯定。

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民盟北京市委关于《人文奥运战略规划建议书》的书面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刘淇书记批示:“人文奥运是件大事,民盟的工作成果很好。”王岐山市长主持召开了由市委副书记、7位常委和3位副市长及市政府26个委办局负责人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人文奥运”战略规划专题座谈会,听取和讨论民盟市委提出的《人文奥运战略规划建议书》的汇报。

3、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和机制初步建立,参政议政工作逐步制度化。

中共中央(89)14号文件颁发后,中共北京市委依据文件的规定和原则,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制订了具体贯彻实施的措施和意见,使参政议政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的道路。

根据首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实际,相继建立了市委书记与民主党派主委小范围、高层次谈心制度、市委领导与民主党派负责人交朋友制度、邀请民主党派领导参加重要外事活动制度、统战部领导与民主党派主委恳谈会制度、市政协和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制度、对口联系制度、提案办理制度以及聘任特约工作人员制度等20余项文件和工作措施,提高了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调查显示有87.7%的人员认为,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立了较为通畅的参政议政渠道。

经过十多年多党合作的实践,各民主党派深刻认识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是民主党派存在的价值所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是参政党的安身立命之本,各民主党派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套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工作模式。主要表现为:

(1)决策机制初步建立,运行顺畅。一是各民主党派普遍建立了主委会工作制度,做到了召开会议有计划、有题目、有决议、有通报;二是决策分工明确,党派机关的工作制度,特别是参政议政工作相关重要内容由主委会决定,常委会讨论通过,负责参政议政的副主委具体落实。调查显示,74%的人认为主

委会的工作运行符合参政议政工作需要,三是决策程序更加明确,通过比较严格的程序保证参政议政工作正常进行,使决策效率进一步提高,调查中有62.4%的人对决策运行的程序化给予肯定。

(2)围绕参政议政工作,建立制度规范。自1989年意见颁发以来,民主党派已经建立了较完善和初步完善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的分别为19.8%和69.3%;二者相加达89。1%。对当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很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分别是5.0%和73.9%,二者相加78。9%;同时认为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分别是66.4%和30.4%,二者相加达到96.8%。对本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制度在实践中能否得到落实的肯定率为86。5%,反映出党派成员对参政议政机制建设的肯定,同时又期望该制度进一步健全的愿望。

从总体上看,机制建设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由“单一型”向“系列化”方向发展;二是由习惯性向法制化方向转变;三是工作制度由“模块”向整合资源、提高运行效率方向转化。根据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实际状况,各民主党派主要建立了以下工作运行机制。如:议政日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意见建议征集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专业人才库制度以及党派机关建设制度等等。在机制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高层协商网络机制、政府对口联系机制、社内外专家结合机制、社员建议工作机制、与基层组织调研联动机制、调研工作奖励机制、机关资源整合机制等。这些机制的建立以及程序的完善,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又体现了制度的约束性、有序性和保障性特征。调查显示,96.2%的人认为参政议政机制建设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水平的提高发挥了较大作用。

在首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中共中央(89)14号文件和中共中央(05)年、(06)年两个五号文件精神指导下,多党合作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以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出发,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从治国理政、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高度,先后颁发了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和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两个五号文件。中共北京市委从北京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首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履行,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使首都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提供了政治保障。调查结果显示:各民主党派成员对于中共中央(89)14号文件颁发以来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形成较为宽松的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的认同度高达93.5%;对于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责起到保障作用的认同率达到93·4%,认为14号文件为民主党派建立了较为通畅的参政议政渠道认同率达到了94。2%;民主党派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的认同率达到了94·7%;认为中央两个5号文件的颁布,将把多党合作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认同率达到94。5%。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