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

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目前来看,私营企业主通过进入人大、政协来进行政治参与的人数逐渐增多。据统计,2002年私营企业主担任县级人大代表的有5400人、省级人大代表的有372人、全国人大代表的有48人。私营企业主中县级政协委员有8500人、省级政协委员895人、全国政协委员46人。但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更多的是个人行为,而不是一个阶层、一个群体的行为,其参政的目的也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发展谋求方便,而不是为整个阶层的长远发展着想。其次,很多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还不规范,他们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得政治权力并和政府官员构筑一张关系网来确保自己企业的发展,甚至不择手段地谋求某种政治特权。再次,私营企业主代表的产生不公正、合理的现象还存在。很多私营企业主的代表能够当选不是依靠他们自身的参政能力和素质,而是依靠他们雄厚的经济实力,甚至靠权力和金钱交易。因此,私营企业主中产生的代表并不能真正代表他们阶层的利益。

鉴于目前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来积极引导和规范他们的政治参与,使其的政治参与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他们的贡献。

(一)要进一步拓展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渠道

目前,私营企业主主要的参政渠道是进入人大、政协,参与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今后,除了在现有的政治制度框架上继续扩大民营企业家进入各级人大、政协的比例,完善政治吸纳机

制外,还要创造更多的参政渠道。可以考虑让私营企业主在更多的政治组织中担任职务,以这些组织作为政治参与的平台,比如工商联、青联、妇联等组织,特别是各种行业、商业性自治组织。如此方能充分调动私营企业主进行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

(二)要规范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路径

目前,人们对私营企业主参与政治存在一些偏激看法,其原因在于很多私营企业主参与政治的手段不合法,路径不合理。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规范他们的政治参与路径。换句话说,就是要确保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各级政协委员的私营企业主是按照公正、公开的程序选举或推荐出来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当选或推荐上来的私营企业主能够真正代表他们这个阶层,才能杜绝私营企业主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政治特权的现象发生。对此,有学者曾指出,“要在各地的人大、政协、工商联当中,特别是要在基层的中介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当中,开展认真而公开的评议活动,增强政治安排的透明度,避免出现少数人内部操作或暗箱操作现象。这样一来,得到安排的私营企业主代表人士才能得到广泛认可,发挥榜样的作用。”

(三)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要从个人参与转向有组织参与

目前,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更多是个人的行为,还不是有组织的集体行为。这种“零星式的政治参与所产生的社会回应较小,因为不同个体间的不同主张抵消了他们应有的能量。”因此,有必要建立自己的行业性协会或联谊会。“事实上,准组织私营企业主协会已经在各地开始出现了,由于是自愿加入,自

我管理,且不受制于其他力量,私营企业主对这种协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这种有组织的政治参与的好处在于,能够更好地调动私营企业主参政的积极性,能够向政府施加更大的影响。对于保护民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协调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及沟通与外部的关系,发挥了有益作用。此外,“国家有关部门要严格管理,明确地位,制定章程,加强引导,把这些组织建设成党和政府联系民营企业家的纽带,成为民营企业主经济、政治意愿沟通的渠道,经济、政治利益表达的通道,对民营经济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和引导的中介。”

(四)要发挥私营企业主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对于私营企业主能不能入党这个问题,以前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7月1日讲话中强调指出,“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看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这实际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把私营企业主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也是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际上,目前“私营企业主阶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私营企业主中党员比例从1997年的18.1%上升到2002年的30.2%。”充分发挥私营企业主中党员的先锋和模范作用,将会带动私营企业主整个阶层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此文原载于《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