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的7个指数

第一章 情商

认知自己,感染他人

情商是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量化指标,指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情商是一种洞察人生价值、揭示人生目标的悟性;是一种克服内心矛盾冲突、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是一种生活智慧;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理素质。

清楚地认识自己

一个人要追求成功,必须先认识自我。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才会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才能把握自我,完善自我。

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不在于他拥有多少优越的条件,而在于他如何认识自我,如何运用这些条件。一个情商指数高的人能够正确估价自己,有能力接受自己目前所处的现状和环境,去思考该怎么去面对生活。

有一次,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利普,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负债累累、离开妻女到处流浪的流浪者。

那人进门打招呼说:“我来这儿,是想见见这本书的作者。”说着,他从口袋中拿出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那是罗伯特许多年前写的。

流浪者继续说:“一定是命运之神在昨天下午把这本书放入我的口袋中的,因为我当时决定跳到密西根湖,了此残生。我已经看破一切,认为一切已经绝望,所有的人(包括上帝在内)已经抛弃了我,但还好,我看到了这本书,使我产生新的看法,为我带来了勇气及希望,并支持我度过昨天晚上。我已下定决心,只要我能见到这本书的作者,他一定能帮助我再度站起来。现在,我来了,我想知道你能替我这样的人做些什么。”

在他说话的时候,罗伯特从头到脚打量流浪者,发现他茫然的眼神、沮丧的皱纹、十来天未刮的胡须及紧张的神态,这些都向罗伯特显示,他已经无可救药了。但罗伯特不忍心对他这样说。因此,请他坐下来,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说出来。

听完流浪汉的故事,罗伯特想了想,说:“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去见本大楼的一个人,他可以帮助你赚回你所损失的钱,并且帮助你东山再起。”罗伯特刚说完,他立刻跳了起来,抓住罗伯特的手,说道:“看在老天爷的分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他会为了“老天爷的分上”而做此要求,显示他心中仍然存在着一丝希望。所以,罗伯特拉着他的手,引导他来到从事个性分析的心理试验室里,和他一起站在门口的窗帘前。罗伯特把窗帘布拉开,露出一面高大的镜子,他可以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全身。罗伯特指着镜子说:“就是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你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当作你从前并未认识他,否则,你只能跳进密西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他朝着镜子走了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过了一会儿,罗伯特带他走出电梯间,送他离去。

几天后,罗伯特在街上碰到了这个人,而他不再是一个流浪汉形象,他西装革履、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原来那种衰老、不安、紧张的姿态已经消失不见。他说,他感谢罗伯特先生,让他找回了自己,便很快找到了工作。

后来,那个人真的东山再起,成为芝加哥的富翁。

一个情商高的人在追求成功之前,善于认识自我。因为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才会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才能把握自我,完善自我。

日本保险业泰斗原一平在27岁时进入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开始推销生涯。当时,他穷得连中餐都吃不起,并露宿公园。

有一天,他向一位老和尚推销保险,等他详细说明之后,老和尚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之后,丝毫不能引起我投保的意愿。”

老和尚注视着原一平良久,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

原一平哑口无言,冷汗直流。

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要想改造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老和尚又说:“你要替别人考虑保险之前,就必须先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先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是的,**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

从此,原一平开始努力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大彻大悟,终于成为一代推销大师。

一个人可能渺小,也可能伟大,这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取决于你的心理态度如何,取决于你能否靠自己去奋斗了。说到底,还是取决于你究竟是怎么看自己的,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总之,一个情商高的人善于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改变自己。

扬起自信的风帆

自信可以点燃生命之火,是一个人成功道路上的动力源泉。如果在困难面前,你没有顽强的信心去面对,那么,你最终也只能是一个失败者。

有位哲人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可见,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一个高情商的人一定是个有自信的人。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这些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自信对成功尤其重要,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阶梯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同时自信又是积极向上的产物,也是积极向上的力量。许多伟人都拥有较高的情商,在他们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

1989年,45岁的斯科特麦格雷戈在家中敲打电脑,他从屏幕前抬起疲劳的双眼,看见厨房那边妻子黛安娜和十几岁的双胞胎克里斯和特拉斯正凑硬币准备去买牛奶。

这位父亲顿生负罪感,他走进厨房,伤心地说:“不能再这样干下去了,我明天就出去找工作!”

“不能半途而废!爸爸。”特拉斯首先反对。克里斯进行补充:“你马上就要成功了!”

两年前,麦格雷戈放弃了有保障的“顾问”职位去试着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原来他的公司是向机场和饭店出差的企业人员出租折叠式移动电话的,但这些不能提供有详细记载的计费单,而没有这种“账单”,一些公司就以没有依据为由不给雇员报销电话费。现在急需在电话内装一种电脑微电路,以便记录每次通话的地址、时间、费用。

麦格雷戈知道自己的设想一定行得通,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开始物色投资者并着手试验,但这样的冒险进行起来并不顺利。

1990年3月的一个星期五,全家几乎面临绝境。一位法庭人员找上门来,通知他们如果下星期一还交不上房租,他们就只有去蹲大街了。

麦格雷戈在绝望之中把整个周末都用来联系投资者,功夫不负有心人,星期天晚上11点,终于有人许诺送一张支票来。

麦格雷戈用这笔钱付了账单,并雇用了一名顾问工程师。但是忙碌了几个月,工程师说麦格雷戈设想的这种装置简直是“不可能”!

到了1991年5月,家庭经济状况重新陷入困境,麦格雷戈只好打电话给贝索思一家著名的电讯公司,一位高级主管在电话里问了他:“你能在6月24日前拿出样品吗?”

麦格雷戈脑中不由想起工程师的话和工作台上试验失败后扔得到处都是的工具,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用尽量自信的声音说:“肯定行!”

他马上给大儿子格里格打去电话他正在大学读电脑专业,告诉他自己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格里格开始通宵达旦地为父亲设计曾使许多专家都束手无策的自动化电路。在父子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样品终于设计出来了。6月23日,麦格雷戈和格里格带着他们的样品乘飞机到亚特兰大接受检验,一举获得成功。

现在,麦格雷戈的特列麦克移动电话公司,已是一家资产达数千万美元,在本行业居领先地位的企业。

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那个正确目标。

自信心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阶梯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许多成功人士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高情商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在拿破仑希尔事业生涯的初期,拿破仑希尔发现,缺乏自制,对生活造成了极为可怕的破坏。这是从一个十分普通的事件中发现的。这项发现使拿破仑希尔获得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教训。

拿破仑希尔和办公室大楼的管理员发生了一场误会。这场误会导致了他们俩人之间相互憎恨,甚至演变成了激烈的敌对状态。这位管理人员为了显示他对拿破仑希尔一个人在办公室工作的不满,就把大楼的电灯全部关掉。这种情形已连续发生了几次。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在办公室准备一篇预备在第二天晚上发表的演讲稿,当他刚刚在书桌前坐好时,电灯熄灭了。

拿破仑希尔立刻跳起来,奔向大楼地下室,他知道可以在那儿找到这位管理员。当拿破仑希尔到达时,发现管理员正在忙着把煤炭一铲一铲地送进锅炉里,同时一面吹着口哨,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拿破仑希尔立刻对他破口大骂。他以比火还**的词来对管理员痛骂,直到他再也找不出更多的骂人的词句了,只好放慢了速度。这时候,管理员直起身体,转过头来,脸上露出开朗的微笑,并以一种充满镇静与自制的柔和声调说道:“呀!你今天早上有点儿激动,不是吗?”管理员的话似一把锐利的剑,一下子刺进拿破仑希尔的身体。站在拿破仑面前的是一位盲,但他却在这场“战斗”中打败了他!更何况这场“战斗”的场合以及武器,都是拿破仑自己挑选的。拿破仑希尔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他知道,他不仅被打败了,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是主动的,又是错误的一方,这一切只会更增加对他的羞辱。

拿破仑希尔转过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办公室。当他把这件事情反省了一遍之后,他立即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坦率地说,他很不愿意采取行动来化解自己的错误。拿破仑希尔知道,自己必须向那个人道歉。最后,他费了好长的时间才下定决心,决定再次回到地下室,去忍受这个必须忍受的羞辱。

拿破仑希尔来到地下室后,把那位管理员叫到门边。管理员以平静、温和的声调问道:“你这一次想要干什么?”拿破仑希尔告诉他:“我回来是为我的行为道歉的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话。”管理员脸上又露出那种微笑,他说:“凭着上帝的爱心,你用不着向我道歉。除了这四堵墙壁以及你和我之外,并没有人听见你刚才说的话。我不会把它传出去的。我也知道你也不会说出去的。因此,我们不如就把此事忘了吧?”

这段话对拿破仑希尔所造成的伤害更甚于管理员第一次所说的话,因为他不仅表示愿意原谅拿破仑希尔,更表示愿意协助拿破仑希尔隐瞒此事。

拿破仑希尔向他走过去,抓住他的手,使劲握了握。拿破仑不仅是用手和他握手,更是用心和他握手。在走回办公室的途中,拿破仑希尔感到心情十分愉快,因为他终于鼓起勇气,化解了自己做错的事。

之后,拿破仑希尔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再失去自制。因为当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另一个人不管是一名目不识丁的管理员,还是有教养的绅士都能轻易地将自己打败。

在下定这个决心之后,希尔身上立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笔开始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他所说的话更具分量。他结交了很多朋友,敌人也相对减少了很多。这个时间成为拿破仑希尔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拿破仑希尔说:“这件事教导我,一个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则将无法控制别人。它也使我明白了‘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许多人都会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使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来,因此,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比如,当你被别人无聊地讽刺、嘲笑时,如果你顿显暴怒,反唇相讥,则很可能引起双方争执不下,怒火越烧越旺,自然于事无补。但如果此时你能提醒自己冷静一下,采取理智的对策,如用沉默为武器以示抗议,或只用寥寥数语正面表达自己受到伤害,指责对方无聊,对方反而会感到尴尬。

总之,在生活中,每当你发脾气、或在愤怒的情绪下工作时,你应该分析所有使你愤怒的原因,然后避免使自己暴露于那些痛苦之下。要知道,学会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迈向成功人生的重要基础。

嫉妒是人生的毒药

嫉妒是万恶的根源,是美德的窃贼。越是嫉妒别人,就越容易消磨自己的斗志和锐气,越会陷入无止境的叹息,使自己的人生之舟搁浅在嫉贤妒能的荒滩上。

嫉妒是一种病态,是人生的大敌。一个人有了这种不健康的情感,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灵播下了失败的种子。

魏国有一名大将叫庞涓,他指挥魏军打了不少胜仗,自以为是了不起的军事家。可是他心里明白,他的同学齐国人孙膑,本领比他强得多。

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他居心不良,安排了一条陷害孙膑的诡计。他向魏惠王(魏国国君)举荐孙膑,魏惠王很高兴地派人请来孙膑,共议国事。孙膑的才华处处显露出来以后,庞涓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谋反。魏惠王大怒要杀孙膑,庞涓又假意讲情,结果孙膑被治了罪,剜掉了双腿的膝盖骨,成了残废。

后来孙膑知道了这是庞涓的诡计,一怒之下,烧掉了即将写成的兵书,装成疯癫,麻痹庞涓,再设法逃脱虎口。

恰好齐国的一位使臣到魏国办事,偷偷把孙膑藏在车内,混过了关卡,带到齐国。

齐国国君十分敬重孙膑,想拜他为大将,孙膑极力推辞:“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如果当了大将,众人会笑话的。”齐威王就让他作军师,行军时坐在有帐篷的车里,协助大将田忌作战。

在孙膑的策划下,齐军连打胜仗。公元前342年,庞涓带魏军攻打燕国,田忌、孙膑率齐军救燕。但孙膑指挥军队不去燕国,而直接攻打魏国。

庞涓得到情报,忙从燕国撤兵赶回魏国。路上庞涓观察齐军扎过营的地方:第一天的炉灶数,足够10万人吃饭用的;第二天的炉灶数,够5万人吃饭用的了;第三天的炉灶数,只够3万人吃的了。庞涓放了心,笑着说:“我就知道齐兵都是胆小鬼,到魏国才3天,10万大军就逃散了一大半。”他下令急追齐军。

魏军一直追到马陵(现河北省大名县东南),天渐渐黑了,马陵道在两山之间,路很窄,两旁都是深涧。这时,有士兵报告:“前面山道都用木头给堵住了。”庞涓急忙上前去看,果然如此,只有一棵大树没被砍倒,大树上还有一大片树皮被砍掉了,上面好像还写着字。庞涓命人拿火把来,借火光一看,他大惊失色,原来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落款是“孙膑”。庞涓想撤兵已来不及了。这时四面杀声震天,不知有多少支箭一齐射来,齐军已把魏军团团围住了。庞涓身中数箭,他已无路可走,就在树下自刎了。

原来孙膑使用诱兵之计,一路上造成齐军逃散的假像。他料定了庞涓会追到马陵,早在此处设下了埋伏,他吩咐士兵:只等树下火光一起,就一齐放箭。

此后,孙膑的名气传遍了诸侯国,后来孙膑不愿再作官,就隐居去了。但他写的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教训,嫉妒者无不以害人开始,以害己而告终。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颗平静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怀嫉妒。俗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别人有所成就,我们不要心存嫉妒,应该要平静地看待别人所取得的成功,这是拥有幸福人生的秘诀。

当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时,我们往往就无暇去嫉妒别人。因此,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真正充实起来,那么,嫉妒的毒素就不会孳生、蔓延。

为了缓解自己失败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可以找一些理由,使自己不再嫉妒别人。可以说“我的运气不太好而已”,“这样的成功没有什么价值”,以此排解心中不满,避免产生嫉妒。这种方法只是权宜之计,不能过分使用,否则可能又会产生其他消极的心理障碍。

一个人在嫉妒别人时,总是注意到别人的优点,却不能注意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其实任何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我们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想一想自己比对方强的地方,这样就会使自己失衡的心理重新恢复到平衡的状态。

总之,对别人产生了嫉妒并不可怕,关键要看你能不能正视嫉妒。如果能把嫉妒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化消极为积极,往往会使你赶上甚至超过别人。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自我激励,成就精彩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就会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成功总是属于不懈努力和不断地自我激励的人。

所谓自我激励,就是通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使人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不仅能够使我们充满**地面对工作、迎接挑战,而且可以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1972年,在墨西哥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出现了一个感人的场面:一位黑人选手在左膝盖受伤的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意志跑完了全程。当他到达终点时,比赛的名次早已排满了记录板。事实上,对他来说,他跑不跑到终点,都已经没有名次了。但是,他还是坚持跑完全程。当他跑到终点的时候,一位记者问他:“什么力量让你坚持一定要跑到终点?”他回答:“我只是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跑完!”这种自我鼓励的精神让他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人的内心中常常存在着需求激励的**。我们每个人无论多么坚强,都需要勇气、力量和希望。缺乏激励就会导致没有足够的热情。

心理学家史金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意志力也更持久;因坏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久力都比较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百分号)30(百分号),而当他受到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而这种激励,要通过本人对自己的鼓励或者外部的激励来完成。

人生的成长,有时需要师长的帮助、大家的扶持、领导的提携、朋友的勉励;但是光靠别人,就像仅仅往血管里注射营养剂,是不能从根本上强身健体一样,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事业上的成功者,大都是掌握自我激励的人。

1949年,一位24岁的年轻人充满自信地走进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应聘会计。这位年轻人来通用应聘只是因为父亲告诉他,通用汽车公司是一家经营良好的公司,同时,父亲建议他可以去看看。于是,这位年轻人就来了。

在面试的时候,这位年轻人的自信给面试他的助理会计检查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通用公司只有一个会计的名额,面试官告诉这个年轻人,竞争这个职位的人非常多,而且,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可能很难立即胜任这个职位的工作。但是,这个年轻人根本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困难,相反,他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位,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于自我激励、自我规划的人。

正是由于年轻人具有自我激励和自我规划的能力,他被录用了!录用这位年轻人的面试官这样对秘书说:“我刚刚雇佣了一个想成为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的人!”这位年轻人就是罗杰史密斯,从1981年以来,他一直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长。

罗杰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位同事阿特韦斯特这样评价他:“在与罗杰合作的一个月当中,他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他将来要成为通用的总裁。”

其实,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就会使你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

以下方法可以帮你实现自我激励,塑造自我,塑造那个你一直梦寐以求的自我:

1、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摆脱挫折感,在受挫折时不断地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多想一些让自己兴奋和开心的事情,多想想事情积极的一面。

2、调高目标。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许多人惊奇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使自己失去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

3、把握好情绪。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阵阵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身上。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用来不断激励自己。

4、适当给自己奖励。当自己完成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或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要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以保证自己的状态,同时展望下一个目标时,对自己许下一个愿望,如果能够达成,如何给自己奖励,以保证自己的**。

广结人脉铺就成功之路

广结人脉是一个人成功的砝码。开发和经营人脉资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仅能为你雪中送炭,在“贵人”的帮助之下更能为事业发展锦上添花。

在美国,有一句流行语:“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脉资源已成为专业知识的支持体系。是否有广泛的人脉资源也是衡量一个人情商高低的标准之一。对于个人来说,专业知识是利刃,人脉资源是秘密武器,如果光有专业知识,没有人脉资源,个人竞争力就只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甚至是没有收获;但若加上人脉,个人竞争力将是一分耕耘,数倍收获。一个情商高的人是很善于开发和经营人脉资源的,因为他知道人脉能为他的事业和成功推波助澜。

有一位名叫阿瑟华卡的农家少年在杂志上读了某些大实业家的故事后,非常想知道得更详细些,并希望得到他们对后来者的忠告。

有一天,华卡跑到纽约,也不管几点开始办公,早上7点就到了威廉亚斯达的事务所。高个子的亚斯达开始觉得这个少年有点不讨人喜欢,然后一听少年问他:“我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并微笑起来,和少年竟交谈了一个小时。随后亚斯达还告诉他该去访问的其他实业界的名人。

华卡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

在赚钱这方面,华卡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有所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人士的知遇,却给了他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

又过了两年,这个20岁的青年,成为他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24岁时,他是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为时不到5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了。这个来自乡村粗陋木屋的青年,终于成为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华卡在活跃于实业界的6~7年中,实践着他年轻时来纽约学到的基本信条,即多与成功人士交往,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

很多成功的商界人士都深深意识到了人脉资源对自己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曾任美国某大铁路公司总裁的ah史密斯说:“铁路的95(百分号)是人,5(百分号)是铁。”美国钢铁大王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百分号),而其余的85(百分号)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所以说,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拥有较高的情商,能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并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百分号)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百分号)的路程了。

哈维麦凯从大学毕业那天就开始找工作。当时的大学毕业生很少,他自以为可以找到最好的工作,结果却徒劳无功。好在哈维麦凯的父亲是位记者,认识一些政商两届的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位叫查理沃德。查理沃德是布朗比格罗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月历卡片制造公司。四年前,沃德因税务问题而服刑。哈维麦凯的父亲觉得沃德的逃税一案有些失实,于是赴监采访沃德,写了一些公正的报道。沃德非常喜欢那些章,他几乎落泪地说:“在许多不实的报道之后,哈维麦凯终于写出公正的报道。”

出狱后,他问哈维麦凯的父亲是否有儿子。

“有一个在上大学。”哈维麦凯的父亲说。

“何时毕业?”沃德问。

“正好需要一份工作的时候。他刚毕业。”

“噢,那正好,如果他愿意,叫他来找我。”沃德说。

第二天,哈维麦凯打电话到沃德办公室,开始,秘书不让见。后来提到他父亲的名字三次,才得到跟沃德通话的机会。

沃德说:“你明天上午10点钟直接到我办公室面谈吧!”第二天,哈维麦凯如约而至。不想招聘变成了聊天,沃德兴致勃勃地聊起了与哈维麦凯父亲的那一段狱中采访。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

聊了一会儿之后,他说:“我想派你到我们的‘金矿’工作,就在对街‘品园信封公司’。”

在街上闲晃了一个月的哈维麦凯,现在站在铺着地毯、装饰得十分考究的办公室内,不但顷刻间有了一份工作,而且还是到“金矿”工作。所谓“金矿”是指薪水和福利最好的单位。

那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42年后,哈维麦凯还在这一行继续寻找那个捉摸不透的金矿,而且成为全美著名的信封公司麦凯信封公司的老板。

哈维麦凯在品园信封公司工作当中,熟悉了经营信封业的流程,懂得了操作模式,学会了推销的技巧,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这些人脉成了哈维麦凯成就事业的关键。

事后,哈维麦凯说:“感谢沃德,是他给我的工作,是他创造了我的事业。”

人脉是一个人成功的砝码。高情商的人都是善于开发和经营人脉关系的人。判断一个人的魅力,只要看看他朋友的多少;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只要看他人气的盛衰。获得别人一时的好感很容易,但要永久获得别人的支持却很难。一个人的人脉和影响力取决于他的品位、人格、习惯、行事方式和日常仪表行为。做人的要领就在于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精诚专一才能赢得朋友,以诚待人才能聚集人脉,胸怀宽厚才能广聚人气,把牢人脉的关键不在方法,不在手段,而在内心。要做一个备受欢迎的人物,就必须拥有旺盛的人脉。

人脉的奥秘在哪里?它不在华丽的辞藻里,也不在雍容的仪表中,更不在耀眼的财富里,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它是对人的真挚情感,是对事物的认真态度,是对朋友的无私帮助……只要你拥有了这一切,就说明你拥有较高的情商,你便能够成为最受欢迎的人脉之王。

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倾听在人际沟通中是一个基本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所谓倾听就是仔细、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讲完,并且听懂对方的话的一种交际本领。

听,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言语活动。练“口”必先练“耳”,没有“耳才”就谈不上“口才”。因此,要想取得交谈成功,必须有一双灵敏善辨的耳朵,做一个听话的能手。

聆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为了少说多听。不重视、不善于倾听就是不重视、不善于交流。交流的一半就是用心倾听对方的谈话。不管你的口才有多好,你的话有多精彩,也要注意听听别人说些什么,看看别人有些什么反应。俗话说得好:“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也就是说,只有会听,才能真正会说;只有会听,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促成有效的交流。尤其是和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起交谈,更要多听,还要会听。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概也正是这个意思吧。

那么,是不是我们什么都不说,只一味地去听呢?当然不是。假如一句话都不说,别人即使不认为你是哑巴,也会认为你对谈话一点兴趣都没有,反应冷漠。这样会使对方觉得尴尬、扫兴,不愿再说下去。到底多说好,还是少说好呢?这就要看交谈的内容和需要了。如果你的话有用,对方也感兴趣,当然可以多说;倘若你的话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和作用,还是少说为佳。即使你对某个话题颇有兴趣和见解,也不要滔滔不绝,没完没了,更不要打断别人,抢话争讲,因为那样会招致对方厌烦,甚至破坏整个谈话气氛。

听话也有诀窍。当某人讲话时,有的人目光游离,心不在焉,给人一种轻视谈话者的感觉,让对方觉得你对他不满意,不愿再听下去,这样肯定会妨碍正常有效的交流。当然,所谓注意听也不是死盯着讲话者,而是适当地注视和有所表示。

只要对人际关系融洽的人和人际关系僵硬的人作个比较,就会明白,越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人际关系就越理想。就是因为,聆听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

美国汽车推销之王乔吉拉德曾有一次深刻的体验。一次,某位名人来向他买车,他推荐了一种最好的车型给他。那人对车很满意,并掏出1万美元现钞,眼看就要成交了,对方却突然变卦而去。

乔为此事懊恼了一下午,百思不得其解。到了晚上11点他忍不住打电话给那人:“您好!我是乔吉拉德,今天下午我曾经向您介绍一部新车,眼看您就要买下,却突然走了?”

“喂,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吗?”

“非常抱歉,我知道现在已经是晚上11点钟了,但是我检讨了一下午,实在想不出自己错在哪里了,因此特地打电话向您讨教。”

“真的吗?”

“肺腑之言。”

“很好!你用心在听我说话吗?”

“非常用心。”

“可是今天下午你根本没有用心听我说话。就在签字之前,我提到我的吉米即将进入密执安大学念医科,我还提到他的学科成绩、运动能力以及他将来的抱负,我以他为荣,但是你毫无反应。”

乔不记得对方曾说过这些事,因为他当时根本没有注意。乔认为已经谈妥那笔生意了,他不但无心听对方说什么,反而在听办公室内另一位推销员讲笑话。这就是乔失败的原因:那人除了买车,更需要得到对于一个优秀儿子的称赞。

正如查尔斯洛桑所说的:“要令人觉得有趣,就要对别人感兴趣问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谈谈自己和他的成就。”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谈话家,首先要做一个专心倾听的人。注意倾听不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

第一,可以及时捕捉到宝贵的信息,获取重要的知识和见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还没有钢盔。一次,法国的亚德里安将军到医院看望伤员,几个伤员在闲谈中问其中一个人:炮弹爆炸的时候,你的头是怎样保护的,一点伤都没有?这个人说:“当时,我情急之下抓了个铁锅扣到了头上!”亚德里安将军听到这句话,心中一动:可以让战士戴上金属制作的帽子!于是,钢盔由此而发明。

18世纪以前,没有麻醉剂,外科手术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一次,莫顿偶然听化学家杰克逊说:“他在做实验时不慎吸入氮气而中毒。为了解毒,他当即又吸了几口乙醚,顿时觉得异常轻松失去知觉……”听了此话,莫顿似有所悟,后来成功研制出了乙醚麻醉。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留心倾听,就会不断有所收获。即使是看似平常的言论,也往往会包含着许多宝贵的信息,许多智慧的哲理,从而触发自己的思考,产生灵感的火花。

第二,可以了解谈话者的意图和个性特征。每个人在谈话中,都会不自觉地显露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起初的想法,只要细心分辨,就不难把握。比如,有人总爱说:“你明不明白,你懂了吗?”这样的人大都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有的人往往说:“说实在话,真的是这样,我一点都不骗你。”这样的人总担心别人误解,或是急于博取别人的信赖。而经常爱说:“我听别人讲,听说的。”此类人处世比较圆滑,凡事总要给自己留有余地,怕负责任。

对于说话条理不清的人,要想抓住他的真实想法,就更需要听清他的每一句话。一位企业家在座谈会上激动地说:“我认为搞活企业,开展竞争,不能搞特殊保护。给了别人特殊保护,我也要;我主张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公平,我也想吃小灶……”此人说话的意图是与他人攀比,伸手要特殊保护?还是主张公平?不细听,很难分辨。所以,为了了解对方的意图,洞察对方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用心聆听。

第三,一面倾听对方的谈话,一面观察对方的反应,这样就可以用较为充足的时间思考自己该怎么说。即兴构思、随机反应也是口语的重要特点之一,而会听、多听则给你细看多想创造有利条件。

察言观色,洞悉他人情绪

只有认清他人的情绪,洞悉别人的喜怒哀乐才可能与他人正常交往,互谅互让,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当止即止,就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从而实现顺利而有效的沟通。

察言观色,用心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即“**度”,也就是情商中的“认识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人沟通的重要条件。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察识他人的喜怒哀乐,才有机会与他沟通。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操纵自如的基本技术。即通过对别人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言音调等隐含的信号来正确地识别人的情绪。有的人大大咧咧,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人,这就是没有观察到别人的反应,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造成的。

一个举人经过三科考试,又参加候选,最终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第一次去拜见上司,想不出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一会,忽然问道:“大人尊姓?”这位上司很吃惊,勉强说了姓某。县令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没有。”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贵县不知道吗?”县令又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说:“正红旗。”县令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上司勃然大怒,问:“贵县是哪里人?”县令说:“河西。”上司说:“河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河东?”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现上司满脸怒气,赶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究其原因,便是不会察言观色。

智者往往善于从交往的对象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其内心的情绪变化,以做出相应的交际措施,而愚者却不善此道,十有**会把事情弄得很糟,甚至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个以拍马著称的人,死后来到森罗殿见阎王。阎王一见到他便拍案大喝:“好刁猾的东西,听说你是拍马专家,专好拍人马屁。哼,我最恨像你这样的人!”那拍马专家一看阎王满面怒容,心想大事不妙,赶紧趴地叩头说:“冤枉啊,冤枉,阎王爷有所不知,那些世间之人都喜欢别人拍他马屁,我不得不这样。如果世上之人都能像大王您这样明察秋毫,公正廉明,那我哪里还敢有半句恭维?”阎王一听,面露微笑,说:“谅你也不敢拍我马屁。”阎王让人拍了马屁还自鸣得意。

这则笑话充分说明了恭维话的巨大威力以及广阔市场,连阴间的阎王都吃这一套,更不用说世上的芸芸众生了。连拿破仑都不得不承认:“讨厌别人对自己拍马屁的是少之又少。”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察言观色,及时地改变先前的决定,及时地退或进,及时地把自己的言行进行恰当组合或分解,那么,办事的成功率一定会很高。

有位记者去采访同新西兰刚交过锋的国家足球队员。一进门,发现休息间气氛沉闷,守门员铁青着脸,圆睁着眼,他赶紧退了出来,取消了这次采访。后来,这位记者才知道,“国脚”吃了败仗,正在怄气。倘若当时不看脸色,硬要不知趣地采访吃败仗的“将军”,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看来,这位记者颇有经验,懂得“看云识天气”。

识别他人的情绪的能力意味着不仅要了解别人的情绪,也要接纳别人的情绪,当然这并不是要你一定赞同别人的情绪,重点在于允许别人有权利产生情绪。接纳别人的情绪不仅有利于从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别人,还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更有效地调节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总之,一个善于察言观色、洞悉他人心思、感受他人心情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能力,能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来应对人际交往,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和事物,进行换位思考,适时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这样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早上,牧人进来捉猪,猪大声地嚎叫着,猛烈地反抗。绵羊和乳牛很讨厌猪的嚎叫,便一起责备猪:“你吵什么呀,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猪听了回答道:“他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却是要我的命!”

这是一个寓言,它形象地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理解别人是不容易的。当然,寓言就是寓言,它需要的是简单透彻的强烈对比,而在现实里,判断可就复杂得多了。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在交际过程中,人们都是以具体角色出现的。由于长期习惯于从自己角色出发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就使认识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例如:顾客认为营业员都不尽职责,营业员却觉得顾客总是在找麻烦;作领导的觉得下属不服从管理;作下属的觉得上级不了解实际情况……因为角色不同,人际间总是发生冲突,不能相互理解,造成交际障碍。

要想克服这一障碍,就要进行换位思考,即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假使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上,会作何感想?这样,就会通情达理地谅解对方的行为和态度。

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赞歌,橱窗里装饰着彩灯,乔装可爱的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应有尽有。

“一个5岁的男孩将以多么兴奋的眼光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绝对没有想到,儿子却紧拽着她的大衣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

“怎么了,宝贝?要是总哭个没完,圣诞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了!”

“我……我的鞋带散了……”

母亲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蹲下身来,为儿子系好鞋带。

母亲无意中抬起头来,啊,怎么什么也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圣诞节礼物,也没有装饰丰富的餐桌……原来那些东西都太高了,孩子什么也看不见,落在他眼里的只是一双双粗大的脚和妇人们低低的裙摆,在那里互相摩擦、碰撞,过来过往……

好可怕的情景!这位母亲第一次从5岁的儿子目光的高度眺望世界。她感到非常震惊,立即起身把儿子抱了起来……从此这位母亲牢记,再不要把自己认为的“快乐”强加于儿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母亲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认识到了这一点。

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的动物,需要别人的理解。学会换位思维就能够帮助我们通过转换认识立场来发现新问题、寻求新答案,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或先入为主的种种主观偏见,打破旧的思维框架或心理定势,以超越自我的态度客观公证地审视和认识自我的实际情况以及与客体的真实关系。

换位思维可帮助人们通过相互理解和沟通来了解他人需要、服务社会,可培养人们的仁爱、平等、同情、宽容等优秀道德品质。众所周知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等呼吁都是换位思维在交往中的反映。正如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在论及仁政时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包含着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之类的换位思维方法。

永远避免同别人争论

争论不但为自己树立了敌人,还对你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助益。争论或许会让你赢得胜利,但是即使赢了,实际上你还是输了。真正赢得胜利的方法不是争论,而是不要争论。

如果你不想树立对立情绪,而想处理好人际关系,请记住:永远避免同别人争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一天晚上,卡尔在伦敦学到了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训。有一天晚上,卡尔参加一次宴会。宴席中,坐在卡尔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笑话,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说那句话出自圣经,但他错了。卡尔知道正确的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

为了体现出优越感,卡尔很讨嫌地纠正他。那人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他自信确定如此!

那位先生坐在他右手,卡尔的老朋友弗兰克格蒙坐在他左手,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他们俩都同意向格蒙请教。格蒙听了,在桌下踢了卡尔一下,然后说:“卡尔,这位先生没说错,圣经里有这句话。”

那晚在回家路上,卡尔对格蒙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是的,当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卡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他并没问你的意见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跟他抬杠?应该避免这些毫无意义的争论。”

正如睿智的班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如果你老是争辩、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因此,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宁愿要那样一种字面上的、表面上的胜利,还是要别人对你的好感?

避免争论的最好办法就是同意对方的观点。欧哈瑞士纽约怀德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是怎么成功的呢?

这是他的说法:“如果我现在走进顾客的办公室,而对方说:‘什么?怀德卡车?不好!你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赛的卡车。’我会说:‘老兄,何赛的货色的确不错。买他们的卡车绝对错不了。何赛的车是优良公司的产品,业务员也相当优秀。’”

“这样他就无话可说了,没有争论的余地。如果他说何赛的车子最好,我说不错,他只有住口。他总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后,还说一下午的‘何赛的车子最好’。接着我们不再谈何赛,我就开始介绍怀德的优点。”

“当年若是听到他那种话,我早就气得不行了。我会开始挑何赛的错;我愈批评别的车子不好,对方就愈说它好;愈是辩论,对方就愈喜欢我的竞争对手的产品。现在回忆起来,真不知道过去是怎么干推销工作的。我一生中花了不少时间在争辩,我现在守口如瓶了。实践证明,果然有效。”

争论或许会让你赢得胜利,但是即使赢了,实际上你还是输了。为什么?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一无是处,那又怎么样?你会觉得洋洋得意;但对方呢?他会自惭形秽,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因此,争论是要不得的,甚至连最不露痕迹的争论也要不得。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即使偶尔获得胜利,却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真正赢得胜利的方法不是争论,而是不要争论。

有一次林肯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青年军官,他说:“任何有所成就的人,决不会在私人争执上耗时间,争执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而后果包括发脾气、失去自制。要在跟别人拥有相等权利的事物上,多让步一点;而那些显然是你对的事情,就让得少一点。”

其实在时下这个喧嚣的社会,有太多人愿意参与到这样无休止的争论中去,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观点,可结果呢,也许一辈子也没有结果。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你毫无意义,不但为自己树立了敌人,还对你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助益。

浮躁是人生的大敌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人生最大的敌人。如果能把浮躁的心态稍稍收敛,使它变成一种渴望,一种对成功的渴望,那么,这种浮躁就是有用的,而你也必定能带着它走向成功。

一个人为什么会精神失常?恐怕至今没有人知道全部的答案。据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的分析,大多数情况很可能是由于浮躁或忧虑造成的。

那些焦虑和烦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适应现实的生活,而跟周围的环境脱离了所有的关系,退缩到自己的梦想世界,以此来解脱自己心中的忧虑。所以成大事者首先应克服的就是自己的浮躁情绪。

《郁离子》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晋郑之间的地方,有一个性情十分暴躁的人。他射靶子,射不中靶心,就把靶子的中心捣碎;下围棋败了就把棋子儿咬碎。人们劝告他说:“这不是靶心和棋子的过错,你为什么不认真地想一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他听不进去,最后因脾气急躁得病而亡。遇事急躁,气浮心盛的例子还不止这一个。不少人办事都想一蹴而就,应该知道,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规律、有一定步骤的,欲速则不达。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着急,你就越不会成功。因为着急会使你失去清醒的头脑,结果在你奋斗过程中,浮躁占据着你的思维,使你不能正确地制订方针、策略以稳步前进。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地让自己奔向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而是踏踏实实地去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做事一定要戒急躁,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到事物中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自然会多。当目标确定,你就不能性急,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性急吃不得热粥。”

战国时期魏国人西门豹,性情非常急躁,他常常扎一条柔软的皮带来告诫自己。魏侯时,他做了邺县令。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克服暴躁的脾气,要忍躁、求稳、求安、求静,才在邺县做出了成绩。

唐朝人皇甫嵩,字持正,是一个出名的脾气急躁的人。有一天,他命儿子抄诗,儿子抄错了一个字,他就边骂边喊,叫人拿棍子来要打儿子。棍子还没送来,他就急不可待地狠咬儿子的胳膊,以至咬出血。如此急躁的人,怎能宽容别人?这样教育后代,能教育得好才怪呢!后来他也意识到这样急躁,气性过大,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便开始学习忍耐。

相反,东汉时的刘宽是个情商很高的人,他忍躁不乱行事,于人于事有从容的风度。汉桓帝时,刘宽由一个小小的内史迁为东海太守,后来又升为太尉。他性情柔和,能宽容他人。有一次,刘宽正赶着要上朝,时间很紧,他衣服已经穿好,夫人想试试他的忍性,就让丫环端着肉汤给他,故意把肉汤打翻,弄脏了刘宽的衣服。丫环赶紧收拾盘子,刘宽表情一点不变,还慢慢地问:“烫伤了你的手没有?”他的性格气度就是这样。其实汤已经洒在了身上,时间也确实很紧,即使是把失手洒汤的人骂一顿,打一顿,时间也不会夺回来,急又有什么用处呢?倒不如像刘宽那样,以自己的容人量,从容对事,再换件朝服,更为现实和有用。

还有明朝的赵豫也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宣德和正统年间,赵豫任松江知府。他对老百姓问寒问暖,关怀备至,深得松江老百姓的爱戴。

赵豫处理日常事务,有他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每次见到来打官司的,如果不是很急的事,他总是慢条斯理地说:“各位消消气,明日再来吧。”起先,大家对他的这套工作方法不以为然,甚至还暗地里编了一句“松江知府明日来”的顺口溜来讽刺他。这句顺口溜慢慢地在老百姓中间流传开来,老百姓见到他都叫他“明日来”。听到这个绰号,赵豫总是仁慈地笑笑,从不责备叫他绰号的人。

赵豫曾对人说起过“明日再来”的好处:“有很多的人来官府打官司,都是因一时的忿**绪,而经过冷静思考后,或者别人对他们加以劝解之后,气也就消了。气消而官司平息,这就少了很多的恩恩怨怨。”

“明日再来”这种处理一般官司的做法,是合乎人的心理规律的。以“冷处理”缓和情绪,不急不躁,才能理智地对待所发生的一切,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忍一时的不冷静,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正反两面的例子,我们都看到了,从中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经验。以静制动,稍安勿躁。浮躁会带来很多危害。想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马上成功,会产生急躁情绪;本以为把事情办得很好,谁知忽然节外生枝,一时又无法处理,必然生出急躁之心;因为他人的过错,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心气不顺,也会产生急躁;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天下父母之心皆然,但偏偏儿女不争气,心中也同样急躁;受到别人的责怪、批评,又无法解释清楚,心中也会产生急躁的情绪。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生的急躁,其实对己对他人都没有好处。浮躁之气生于心,行动起来就会态度简单、粗暴,徒具匹夫之勇,这样不是太糊涂了吗?

当你控制了浮躁,你才会吃得起成功路上的苦;才会有耐心与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才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而迷失方向;才会制定一个接一个的小目标,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达到它,最后走向大目标。

打破人际关系的僵局

俗话说:马有失蹄,人有失手。在交谈中,有时候会因为当事人不慎而造成应酬气氛的不顺畅,处于尴尬局面,但又无法摆脱,那就需要局外人随机应变,帮其解决。

一般来讲,情商高的人通常都是受欢迎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深谙人际交往中的方圆之术。在需要“圆”的时候圆通一些,便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取得顺畅生活的通行证。这种做人的技术就是善于圆场,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有个理发师傅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3个月后,这天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短。”徒弟不语。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交钱边嘟囔:“剪个头花这么长的时间。”徒弟无语。师傅马上笑着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付款边埋怨:“用的时间太短了,20分钟就完事了。”徒弟心中慌张,不知所措。师傅马上笑着抢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故事中的这位师傅,真是能说会道。他机智灵活,巧妙地“打圆场”,每次得体的解说,都使徒弟摆脱了尴尬,让对方转怨为喜,高兴而去。他成功地“打圆场”的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没有矛盾与纠纷,人际交往中就没什么场可圆,少了尴尬和僵局,也无需讲什么调解和说和。反之,只要有这些事,就免不了麻烦和事佬们来大显身手。事实上,只要圆场有术,世上没有劝不开的架,没有解不开的死疙瘩。

《官场现形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其中的曲折周旋,更显示出两面圆场的技巧。

有个道台做事干练,办起事来面面俱到,大小官员无不佩服。

有一次,一个外国人上街买东西,有些小孩因未看见过洋人,便追随着他。洋人很恼火,手拿棍子打那些孩子。有一孩子躲闪不及,被打中太阳穴,竟然被打死了。小孩家人一齐上来,要捉外国人。外国人则举起棍子乱打,连旁边观看的人都被打伤几个。

这样,激起公愤,大家一齐上前,拿绳子将他捆了起来送到衙门。人命关天,偏偏又是个洋人,所有官员都感到十分棘手。

此事最后告到了道台那里,这位道台有着丰富的为官经验,马上就将和稀泥的招数用上了。

他知道湖南民风强悍开放,如果办得不好,地方士绅聚众闹事,就骑虎难下了。不如先把官场上为难的情形告诉他们,请他们出来帮忙。同时,只要当地士绅百姓动公愤,出面同外国领事硬争,外国领事看见老百姓行动起来,就会害怕。到这时,再由官府出面,去压服百姓,叫百姓不闹。百姓不怕洋人,但是怕官,所以也一定会听话。而外国领事见他压服了老百姓,也会感谢官府。

于是,他马上去拜会几个有声望的乡绅,要他们齐心合力与领事争辩,倘若争赢了不但为百姓伸冤,而且还为国家争了面子。此话传出去,大家都说道台是一个好官,能维护百姓利益。

他又来到领事处,告诉领事,如果案子判轻了,恐怕百姓不服。外国领事听他这么说,又看着外面聚集的人群,果真感到害怕。

道台又说:“贵领事也不必太害怕,只要判决适当,我尽力去做百姓的工作,不会让他们胡闹。”

案子判了下来,道台却两面得到好处:抚台夸他处理得好,会办事;领事心里感激他弹压百姓,没有闹出事来,于是替他讲好话;而绅士们也一直认为他是维护百姓的。

虽然说这位道台是在用和稀泥的手法两面圆场,但是比起一味袒护洋人的官员来,还是要好得多。

总之,“打圆场”不是不着边际的奉承,也不是油腔滑调的诡辩,它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认真学习并掌握这种艺术,注意在特定的场合中“察言观色”,适时得体地“打圆场”,能有效地摆脱尴尬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