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甘宁青新卷

甘肃省_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

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

概况

南梁革命纪念馆位于甘肃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占地33亩,总建筑面积2281平方米。2001年6月,南梁革命纪念馆被中宣部评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主要建筑有石箍古典式城门、仿古石坊、钻尖式仿木结构六角亭、南梁革命历史简介碑、南梁革命纪念碑、工农兵群雕、清音楼、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荔园堡古庙。

革命英雄纪念碑通高34.117米,上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碑文。在碑座的东西北三侧镌刻着为创建和保卫陕甘革命根据地而牺牲的608位烈士的英名。

英雄群雕反映了边区群众在政府的带领下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景。群雕的主要艺术形象是以军委主席刘志丹、政府主席习仲勋、边区的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的创始人张景文为原型创作的,反映了边区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方面的蓬勃发展。

清音楼原是荔园堡古城内的戏台。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在这里召开,清音楼当时设为庆祝大会的主席台。刘志丹在这里代表边区群众向政府主席习仲勋颁发了政府印章,也在这里检阅了由红26军、游击队、赤卫队等3500多人组成的阅兵队伍。所以清音楼也被后人称为是“阅兵楼”。

关帝庙门楣上横刻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由政府主席习仲勋亲笔题写。1934年11月4日到6日,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边区政府和政府领导成员。

南梁革命历史陈列馆用现代化的灯光、音响、雕塑、沙盘介绍了波澜壮阔的陕甘革命斗争史,共分四个单元。第一部分介绍了“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萌芽、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第二部分反映的是在中共革命及其危急的历史关头,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可

靠的落脚点。第三单元介绍的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陇东作为八路军北上抗日的出发点和陕甘宁边区西大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最后一部分回顾了陕甘边光照千秋的革命历史。

国内二次革命后仅存的根据地

南梁位于甘肃省东北部华池县的东端,东北与陕西的吴起、志丹县接壤,处在陕甘交界的桥山山脉北段的子午岭天然森林区。

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西北共产党人,在陕甘边界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西北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在远离党中央,远离革命中心的情况下创建的,是在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相继沦陷,党中央和各路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时,中国共产党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块根据地。党史上称它为:国内二次革命后期共产党硕果仅存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它的存在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

现代的罗宾汉——刘志丹

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字子丹,1903年10月4日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曾参与北伐战争、领导渭华起义。

1930年前后,刘志丹与谢子长在陕甘边界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10月,刘志丹和谢子长等将南梁游击队与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先后任副总指挥、总指挥,开辟了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

1932年1月,刘志丹任西北反帝同盟军副总指挥兼第二大队队长。2月,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先后任总指挥、3支队队长。年底,红26军2团成立,任政治处长、参谋长,领导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

根据地。在“左”的错误领导下,红2团南下失败,刘志丹等辗转回到照金,出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参谋长。

1934年5月,刘志丹任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在他的正确指挥下,红42师与红军游击队密切配合,粉碎了国民党陕甘当局对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的“围剿”,在陕甘边界10多个县的广大农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35年2月,西北工委、西北军委建立,刘志丹先后出任西北工委委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前敌总指挥,统一指挥红26军、27军。在领导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率领红军先后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6座县城。

1935年9月,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组成红15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了劳山战役。10月初,西北根据地发生严重错误的“肃反”,刘志丹等被捕入狱。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迅速纠正了陕甘苏区党内“肃反”的错误,刘志丹从而获释,并先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副主任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红军北路军总指挥、红28军军长、西北军委委员等职。他经常教育部队要顾全大局、服从中共中央的领导和调遣。在他的影响下,陕北红军与中央红军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6年3月,刘志丹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由罗峪口附近东渡黄河,挺进晋西北,迭克敌军。4月14日,在攻打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时牺牲,年仅33岁。

1936年夏天,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由北平秘密赴陕北苏区,采访长征后到陕北不久的毛泽东和他率领的中央红军。后来,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高度评价了刘志丹的功绩:“刘志丹是个现代罗宾汉,怀有山里人对富人的仇恨;在穷人中间,他成了救星;而在地主和放债者中间,他又是上天的神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