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甘宁青新卷

甘肃省_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概况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美的佛教艺术宝库。1997年6月,敦煌莫高窟被中宣部评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余件古代文物,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沙漠的高处

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于是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后来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这里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大力支持石窟建造,发展比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也兴盛起来,在武则天时有千余个洞窟。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被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渐衰落,只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从世人的视野中消失。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被人关注。

19

00年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这是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

“满壁风洞,天衣飞扬”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莫高窟保存有绘画、采塑的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最多的石窟。

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化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唐藏《金光明经疏》中云:“外国呼神亦为天。”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

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是飞天、飞仙不分。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虽然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称为飞天。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

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

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他们的形象由原来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了。

乾闼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的职能中有区别的。乾闼婆——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供宝、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歌神的任务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不能飞翔于云霄。

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闼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莫高窟西魏时已出现了持乐歌舞的飞天。隋代以后,乾闼婆和紧那罗混为一体,已无法分辨了。只是音乐界、舞蹈界写文章时,为了把他们和乐伎加以区别,把早期天宫奏乐的乾闼婆定名为天宫乐伎,把后来合为一体、持乐歌舞的飞天定名为飞天乐伎。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磅、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