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与顶层设计

第五章 美丽中国的空间模型_二、理想城镇的空间模型——和谐之城

二、理想城镇的空间模型——和谐之城

随着世界向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城市的内涵和环境都变得复杂和多样。理想城市究竟是什么样的?首先我们要看当前理论的发展趋势。当前理想城市规划的趋势可以归纳为生态化、健康化、安全化、宜居化、智能化、区域和全球化、民主化等特征。

生态城市是当前最受重视的概念,代表未来理想城市的一个重要趋势。生态城市规划包括生态概念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目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期,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十分重要。20世纪80年代,面对城市化带来的健康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健康城市战略行动。健康城市概念偏重于公共卫生如健康饮食、健康环境、体育锻炼、烟草控制和照顾老幼等内容。健康城市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和其他机构的广泛支持,在社区层面鼓励居民管理好自己的个人健康和生活环境。健康城市理论认为,健康不仅取决于医学因素,更取决于社会环境等因素。安全城市概念是从治安和社会秩序角度出发,如对城市的防灾减灾规划、应急管理及技术支持、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包括城市生命线中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城市应急救援力量的规划、城市应急救援设备的规划等)、社区安全规划、城市安全规划等的提出和发展。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不仅可以降低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的损失。宜居城市概念是从理想城市的功能出发,强调宜居的首要功能。对于宜居城市的理解已从最初的关注如何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到关注居民的生活质量。宜居城市的规划应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实行政务公开,应重视公众参与;重视环境优美,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如江河湖湿地等、文化遗产与文物、人文景观等的保护以及对与古今建筑协调、城市中心区及社区景观等进行合理的规划;重视生活便宜,对交通、市政设施、商服设施、文体设施、绿色空间等的规划提出较高要求等。智慧城市概念是在数字地球基础上随后诞生的,是在城市的地理、生态、环境、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网络化、智能化系统。智慧城市的建设必将引起城市规划的变革,将给现代城市规划带来机遇和挑战。区域城市是指城市朝着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发展,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区域化是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不仅表现在全球范围内区域自由贸易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的大量涌现,而且表现在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倾向上。城市区域化是与区域城市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其本质是城市与区域联系的加强,是城市和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经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相互作用后形成城市区域,城市区域包括单一型城市区域和复合型城市区域或曰单核心城市区域和多核心城市区域。民主城市是指城市规划者应承担倡议者的角色,正视价值分歧和众多利益集团的参与,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公众参与是民主城市规划科学健康发展的保证,随着公众民主意识的觉醒,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将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之一。

上述七个趋势中,生态化、健康化、安全化、宜居化实际上都是反映人居环境的优越程度,因此都可以归纳为人与环境和谐的生态化特征,智能化和民主化也具有内在的契合点,七个趋势就进一步简约为生态化、智能化、区域化等三个特征。这三个特征,将是本书探讨和谐社会理想城镇、理想城市群的主要参照标准。根据古代理想国家概念的梳理,再结合现代理想城市的发展趋势特点,作者拟对理想城镇做以下设想。

(一)生态宜居,以人为本,小国寡民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以人为本是城市的首要原则,所以城市首先是人本的城市,是生态的,也一定是宜居的。城市的规划,首先从宜居出发,确立人类居住的总体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再结合高质量的生活配套、公共行政、教育卫生、商业工业、文艺体育、交通通讯等设施,形成高质量的宜居环境。这个宜居环境,不但是人本的、生态的、美观的,也是低碳的。在能源使用上,根据当地的地理优势,尽量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电和水电的压力。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设置专门的处理场,尽量实现废物回收利用。这一部分内容前面章节有所论述,这里不再赘述。每个宜居单元相对独立,且绿化很好,这样既可以避免外界的过多干扰,又可以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内提高宜居单元人员的和平相处,即所谓的小国寡民状态。在生态宜居的总原则下,把城市划分为不同功能的单元,然后进行功能耦合,实现单元之间物质、信息、人员的和谐互动。

(二)循环路网,去中心化,街市分离

芒福德就曾批评莫尔时代在城市时空尺度上的局限性。作者认为,乌托邦固然是一种小国寡民的设想,但是这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唯一合理的设计模型。作者认为,城市的血脉是交通网络,一个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这个城市的交通能力。下面将进行中国城市群落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沿海、沿江是城市群的密集区域,也是发达经济带,沿海、沿江的最突出地理优势就是水运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的交通与运输问题,因而在最大程度上释放了城市的经济动力,可见交通运输能力,决定一个城市的空间规模和经济规模。在古代,交通不发达,决定了城市的规模较小,现代的交通设施齐全,交通工具种类很多也很高效,这才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成倍扩大,甚至出现超级大都市圈。

1.常见的路网设计及其通病

城市交通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交通工具、道路面积和路网设置的合理性等方面。一般来说,在一定时期内,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运载效率是相对固定的,而道路面积和路网结构却是可以进行合理化设计的。不同的道路面积和路网设置,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生活质量。

鉴于此,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一下路网结构和道路面积问题。最常见的城市路网有三种模型:井字形路网、辐射型路网、串型路网。

(1)井字形路网

在中国是最常见的,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按照井字形路网设计道路,东西南北方向分明,这种路网设计的优点很多,城市功能单元

规划简单,整齐划一,道路网点平均分配,四通八达,不容易交通拥堵。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极限,当井字形路网的规模超过一定限度时,城市功能单元之间的过境车辆

数量就会迅速升高。我们以一个方形城市为例,城市边长每增加一倍,则城市扩容至四倍,城市单元数量也扩大至四倍,城市单元的出行车辆也会扩大至四倍。虽然路网也呈四倍增长,但是车流和人流并不会均匀分布到各处,而是偏向于城市中心区集中,再加上普遍存在的抄近路现象,则城市中心区的过境车辆陡增,必然造成拥堵。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管外环路做得多么完善,依然不能解决内城井字形路网带来的交通问题。另外,井字形路网不可能总是正方形的,还有一些变形的例子。比如深圳市,由于中心城区的地理空间是一条东西向的狭长地带,在路网设置上,东西向有三条主干道,南北向有几十条大小不同的道路。东西向来往车辆多,却只有三条主干道,南北向车辆不多,却有几十条大小不同的道路,这样的结果是东西向三条主干道经常堵车,堵车点主要是与南北向道路的接驳处。原因何在?因为东西向城市单元线性排列,则跨单元的过境车辆太多,势必造成道路不堪重负。再者,南北向道路的接驳点太多,影响车流速度,这不但造成东西向拥堵,而且反过来也造成南北向车流的不畅。

(2)辐射型路网

主要出现在西方国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比较少见,这种路网的优点是中心突出,层次分明,布局优美。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辐射型路网的弊病显露无遗:首先是中心太突出,中心区域的人流车流压力太大,交通效率很低;其次是中心区域道路占比相对较大,减少了功能单元的占比,同时交通效率实际上并不高;再次是周围功能单元之间过境车辆太多,占用交通资源,容易引起交通拥堵。在目前,中国的一线大城市和很多省会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基本上出现了由井字形内网到辐射型外网的过渡,也可以说,辐射型路网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大城市的扩展模式。

(3)串型路网

主要出现在地市级以下的城镇或城乡结合部,一般都是围绕地区交通干道,沿路边盖房筑城。这种模型基本谈不上规划,纯粹是放任式发展起来的。串型路网的优点是:节约成本,随路而行,交通便利。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城镇来说,是一种最自然、最经济、最便捷的发展模式。但是弊病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沿路乱搭乱盖和占道现象很严重,影响了原有交通干道的完整功能;其次,沿路商业形成的街市没有从交通干道上分离出来,造成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混合共道的局面,不但大大降低交通效率,而且极易产生交通事故隐患;再次,沿路筑城缺乏统一规划,容易形成狭长形城镇,在美学和交通效率上都极不可取。

关于道路面积问题,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道路面积,就一定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其实不然,我们以深圳宝安区为例,新建的宝安大道横贯整个宝安区,道路最宽处单向八车道,不可谓不宽阔,但是这样的大道依然拥堵。原因何在?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

存在两个普遍的通病:其一,再宽阔的道路,也不能有太密集的平交路口,否则在车流高峰期车辆排队太长,红绿灯失效的尴尬境况在所难免;其二,由于道路太宽同时路口多,反而导致车辆变道的困难,有的车辆刚从左侧转弯进入主道后,在极短的距离内就要变道准备右转,与此同时,有的车辆则刚从右侧辅道并入主道后,在极短的距离内又要横跨八个车道到左转向车道内,这两种情况都会出现车辆在宽阔的八车道上左右压实线穿行的局面。这种情况不但影响交通效率,也违反交通安全法规。

根据以上分析,作者认为,目前常见的交通路网都存在很大的弊病,这应该也是全球性的通病。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超常规的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交通网络。

2.血液循环模型的启发

从人类的血液循环体系来看,血液循环是极为高效的,这对城市交通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图1 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

如图1所示,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泵入主动脉,通过全身的各级动脉到达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再经过各级静脉汇集到大静脉,最后流到右心房,这就是体循环。随后,血液流到右心室,由右心室泵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再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就是肺循环。流回左心房的血液重新流到了左心室,又一次被泵入到主动脉,开始新的一个循环,如此反复无穷。在这个完美的循环中,动力来自于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不断地吸入和压出血液,保证血液在血管内朝一个方向不断地流动。大动脉自心脏发出,经反复分支,血管逐步变小,数目逐渐增多,最后分布到全身各处,成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呈网状,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就在此进行。毛细血管逐渐汇合成为静脉,小静脉汇合成大静脉,最后返回到心脏。这个过程可以简约为如图乙所示的血液循环模型。

图2 简约后的血液循环模型图

图2所示的简约模型清楚地显示,血液循环十分高效,不容易堵塞,最重要的原因是血管分布合理,每一滴血都沿一个方向流动,且在特定的管道内送达组织器官,不存在多个血管之间的“红绿灯”等待情况。如果把每一辆车比作每一滴血的话,要实现车辆的恒常通畅,首先必须尽量减少红绿灯,让每一辆车都在快速路上行驶,其次必须杜绝过境车辆,让所有越境车辆绕道而行,避免车流太大引起的拥堵,再次必须杜绝城市中心化,让所有车辆都只在外围做环形运动。根据这三条原则,我们可以拟作以下仿血液循环交通路网模型图。

图3中,交通路网分四个等级,分别是微循环、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在一个最基本的城市单元中,微循环路网可以满足交通需求,若干个微循环路网可以串联成小循环,小循环车流按逆时针方向循环,中间不需要红绿灯。同理,若干个小循环可以串联成中循环,以此类推乃至大循环。显然,这个路网没有红绿灯,没有中心辐射区,因而交通效率一定是很高的。

图3 仿血液循环交通路网模型图

3.仿血液循环交通模型的建立及其优缺点分析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内涵,以及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依照上述的仿血液循环路网模型,我们可以进一步建立具体的城市交通模型。为了便于说明,我们统一以2万人的社区为标准单元

,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标准城镇交通模型,乃至都市交通模型。

图4 标准社区交通模型图(2万人口)

图4所示,为2万人的标准社区(也可以是同等大小的其他城市功能单元,如政府单位、生态工业园、教育中心、商业中心等,下同)交通模型,模仿血液循环中的微循环,社区有两个畅通无阻的道路接驳到交通干道上,接驳点无须红绿灯,路口按入口和出口管理,车流方向一致,无须等待。

图5所示,是由10个—20个标准社区按几何图形规则排列组成的一个标准城镇的交通模型,各个社区之间直接从微循环进入小循环(即环城单向逆时针的快速路)连接,所有需要跨单元的车辆直接通过小循环按逆时针方向到达,避免过境车辆穿越某社区造成的流量超限而拥堵。小循环可设计为五车道的单向快速路,靠左两个车道为小车道,靠右一个车道为公交车专用车道,中间两个车道为大型车道。标准城镇中心区为生态区或农业保留区,是空旷的开阔地带,可以完全避免车流和人流的拥挤。

图5 标准城镇交通模型图(20万人口)

图6所示,是由5个标准城镇组成的标准都市交通模型,人口约为100万,每个城镇的小循环都接入到更大规模的中循环上,同样的道理,所有跨镇的车辆都直接在中循环上完成,中循环设计为时速80公里的五车道双向高速路,每车道功能与小循环车道设置一样,都是强调大小车分开、公交车独立的原则。中循环有四个外网接驳点,便于与区域其他城市圈之间的联系。

按照前面的模型说明,我们对这个仿血液循环交通模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模型虽然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其优点还是十分突出的。

图6 标准都市交通模型图(100万人口)

本模型的优点主要有:

(1)取消红绿灯,减少交通等待时间。

(2)所有循环的车流方向一致而有序,提高交通安全系数。

(3)闭合快速路或高速路的设计,提高车流通行效率。

(4)取消中心区的单元设置,避免城市中心区的拥堵。

(5)所有环路内只要一路公交车,按照公交专道绕城环行,提高了公交效率。

(6)由于公交的效率很高,公交成为出行的首选,大大降低私家车的出行率。

本模型的缺点主要有:

(1)因为小循环路网是唯一的交通干道,一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则全镇交通会受到影响。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五车道的基础上再增设左侧临时车道,作为应急通行车道,平时禁止驶入。另外,右侧的公交专道严禁其他车辆驶入,也可以提高公交车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通畅及其应急疏导作用。

(2)中循环路网要承担100万人口城市的交通容量,按照80公里时速计算,双向五车道高速路完全足够应付。因为实际上大部分的出行都在小循环中,只有需要跨镇的车辆才会走上中循环。不过这只是模型,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检验。为安全起见,中循环路网也要采取同样的应急措施。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另设一条小型的平行路网,作为应急专用。

(3)本模型只适用于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超大的城市,或城市群的交通路网,即大循环路网不太适用本模型。按作者的估算,大循环的路网很可能又要回到传统的模式上来,即在超大空间尺度意义上的井字形路网很可能是未来城市群之间路网设计的最佳模型。

交通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城镇的布局。

(三)功能耦合,城乡结合,单元互补

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铁板一块,即便在生态宜居总则下,城市也不可能都是宜居住宅楼的聚集。实际上,围绕宜居住宅楼的生活主题,在空间上我们可以大致上把城市划分为七个理想化的功能单元,有:宜居单元,商业单元,教育单元,卫生单元,文艺单元,工业单元,市政单元。宜居单元以生态宜居的住宅小区为主,也包括所有可以集中居住的楼房。商业单元包括不同档次不同规模的购物商店、商用写字楼、酒店旅馆,也包括各种服务公司和中介机构。教育单元包括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教育培训机构,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以及各类职业培训、专业培训、艺术培训以及各类爱好培训等。卫生单元包括各种医院、疗养机构、社康中心等。文艺单元包括文化广场、艺术中心、影剧院、娱乐场所等。工业单元包括各种工厂企业,或者是工业园区。市政单元包括各级政府机关、公共交通枢纽与站点、消防、警务、安全、环保等事务中心。

这七个单元就好比七巧板,每个单元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就构成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除了工业单元相对独立以外,其他六个单元之间在功能上是内在联系的,在数量上应该有一个客观的系数关系,在空间上应该有一个最佳的耦合关系。如何去寻找这个系数关系和耦合关系呢?

为了避免交通堵塞和人流拥挤,城市应该去中心化,即任何一个单元都不能成为中心,任何一个单元都有分流的功能。

由于地理空间的限制,任何单元不能过于庞大,否则会降低单元之间的和谐程度。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和莫尔的乌托邦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在考虑七个单元之间的耦合关系的时候,应当清楚,在相同技术条件下,一定存在一种最佳规模。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针对适用于社区卫生作用的社区作了定义,社区是指固定区域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在这个定义中,社区的第一要素是人群聚集与互动,并满足彼此需求。但究竟人数多少才能构成一个社区,目前并无定论。一般来说,人数过多,则互动困难,但人数太少,则不能形成有效的人际

互动和利益互惠。例如,村庄、小城镇、街道邻里、城市的街区、城市的郊区等,都可以形成不同种类的社区。

为了使七个单元达到最佳耦合状态,我们首先以低配为原则,看看单元之间可能的耦合比例关系。以20000人社区为例,至少需要配备一个社康中心,一个中型超市,两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个艺术中心,一个健身中心,一个娱乐场所,一个政府工作站如居委会,一个物业管理公司。在前述基础上,还会衍生出一系列带有功能色彩的商业单元,住宅楼临街的一层通常辟为服务性设施,如若干快餐店、理发店、美容店、花店、装潢店、会计所、律师所、中介公司、咨询公司等。在社区中还可能有艺术家的工作室、艺术培训学校、广播电台、博物馆、歌舞剧院、展览中心、儿童乐园、儿童图书馆、老人活动中心、旅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可以成立业主委员会,作为与市政机构、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各种社会团体和居民联系的机构。社区内可能会成立各种社会团体,如动物保护协会、绿色生活协会、学校家长联谊会等团体,这些团体对于减少行政开支,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提高社区生活质量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看来,20000人的社区可以作为理想城市的功能细胞,这个人口数量和单元配备,其实大约也是一个小镇的平均规模。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这样的社区,称为标准社区。规划十个标准社区就可以构成一个标准的小城镇,配套的单元需要进一步升级为:至少需要配备一个大型综合医院,一个大型购物商场,一个大型农贸市场,五所中学,若干职业培训学校,一个文化广场,一个大型体育场,一个中型图书馆,一个中型博物馆,若干银行服务网点,一个公安分局,一个消防中心,一整套县处级政府机关的设置。此外,还有许多必不可少的市政和公用企业,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公司、发电厂、垃圾处理厂等等。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商业圈和地方特色的产业带。这就可以称为标准的小城镇。

在城镇布局上,形成一个闭合的圆圈,内层为中心空旷区,也是自然生态区;外层为功能单元区,也是住宅工商区。为了避免交通拥挤,城镇中心尽量保持空旷,除了消防中心,其他功能单元一律设置在外围,中心区最好可以规划大面积湖泊或者农田。湖泊有美观宜人、调节气温、调节地下水位、预防干旱、渔业养殖、水上游乐项目等众多功能。而对于耕地面积紧张的地方,可以选择保留原有农田,在这里农田具有生态环保功能,而且对于城市儿童来说具有农耕文明的教育功能,同时又可以就地部分解决城市农产品消费问题。在外层,十个标准社区可以分列在湖泊或农田周围,其余城市单元就镶嵌期间,其中有大型步行商业区,以及生态工业园,这样的分布不但可以解决宜居环境的生活配套问题,而且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生产与居民就业问题。每个单元之间用绿化带隔离,特别是把生态工业园镶嵌在宜居单元之间,可以解决每天的通勤压力,就近上班的基本上可以步行,既节能环保,又锻炼身体。详见图7(和谐城镇总人口约20万,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中心生态区约占总面积的一半)。

图7 和谐城镇理想模型图

和谐之城模型的设计理念来自于古代理想国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以及现代城市规划大师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城市地理空间上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每一个单元的设计规模主张小而精,标准社区500米见方,占地面积0.25平方公里,其他城市单元参照标准社区规模设计,每一个单元都是“小国寡民”,为了保持独立性,单元之间有绿化隔离带,防止过境的车辆和人员流动。标准社区和其他城市单元镶嵌在一个闭合圆圈状的大绿化带内,绿化带自宽一公里,围成一个内长4公里,内宽2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长方形空间,这个长方形空间即是中心生态区(主要是湖泊或农田),环城快速路即设置在这个中心生态区外围。绿化带的外长一般为6公里,外宽一般为4公里,但通常可以不强制要求,可以根据地形而设计具体的方案,原则上不能过于庞大和纵深,否则会影响城镇的整体管理效率。绿化带的外围可以设置环城郊野绿道,郊野绿道只允许步行或自行车通过,便于各单元之间人员往来,为散布、跑步、登山爱好者提供优越的锻炼环境。郊野绿道的设置原则上只在外围,不允许穿越任何一个单元内部,否则会影响单元的相对独立性。

这种格局以生态宜居为出发点,整个城市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中心生态区占地12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单元区占地12平方公里,城乡各占一半的面积,不需要额外的乡村设置,城市的中心生态区有田园风光,就是城市公有的村落,这样可以实现城乡的完美结合。

城市的交通路网依照前述的仿血液循环交通模型设计,城市主干道只有一条,即闭合环城快速路,该环路是单行道,车辆呈逆时针绕行,没有红绿灯,环城快速路既是外界交通干道的接驳枢纽,也是城市功能单元之间的交通枢纽。该环路正好处于环形绿化带的内层,又处于中心生态区的外层,全长12公里左右,可设五车道,内侧两车道是小型车道,中间两车道是大型车道,外侧一条车道是公交车道。市内公交车采用新能源电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置环城轻轨),只有一路公交车,免费全天候环城绕行,按60公里时速计算,12分钟就可以跑遍全城各个站点。各单元之间的距离大概是500米,按照人类5公里的平均时速计算,12分钟的步行大概可以跨越两个单元的路程,因此,对于居民来说,跨越两个单元之内步行12分钟即可,对于更远的单元,坐公交电车在12分钟内也可以到达。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出行非常方便,因而大大降低对私家车的依赖程度,私家车对道路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

高效畅通的循环路网使交通不再成为问题。但环城快速路是唯一的主干道,车流量大,尾气排放是一个问题,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环城快速路内置于地下空间,地下隧道内设置空气过滤装置,集中处理汽车尾气和扬尘。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避免汽车尾气和扬尘的污染,又可以扩大地表空间,避免地表空间的隔离和碎片,有利于步行空间的扩大和完善,也有利于人文景观效果的展示。

该城市实行无中心的原则,各个单元在布局时就考虑到车流和人流的均衡问题。对于车流量和人流量大的单元,譬如商业中心、政府综合大楼、医疗中心、教育中心等,要平均分布到环形圆圈带中,避免出现车流与人流的过分集中。对这些单元自身的规划上,可以采用取长补短的原则,如对于教育中心,由于学生上学和家长的接送,人流量很大,可以把幼儿园、小学纳入到标准社区中去,就近上学。如中学学校可以设置在图书馆旁,便于学生查阅图书,博物馆可以建在政府大楼边,减轻政府大楼的交通压力,体育馆可以建在商业中心旁,既可以减轻商业中心的交通压力,也可以树立健康阳光的生活态度,音乐厅也可以建在商业中心旁,有利于提高精神素养,减少过分的物质崇拜,形成生态文明的消费新风尚。

通常,五个和谐城镇在空间上的几何排列,就可以构成一个标准的都市。标准都市的空间布局参考标准城镇的布局原则,只是在更高一层级上确立都市所需要的城镇单元,如各城镇根据自身的特色,确立生态工业镇,休闲娱乐镇,都市商业镇,文化体育镇,外贸物流镇等等。每一个镇不管拥有什么特色,前提是住宅社区基本上是自足的,这样就可以避免人员大规模的跨镇流动。如南京市的大商场主要密集分布在新街口地段,而该地段并没有住宅社区,这就造成白天人员拥挤,夜晚一片空城,不但给当地交通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且也造成城市空间极化,以及一系列治安问题。该标准都市的设计可以实现城市空间的平等、平行、平和发展,完全避免空间差异和交通拥挤的情况。关于标准都市的空间规划参考前一部分的图己所示的标准都市交通模型示意图。

总之,和谐城镇理想模型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城市空间模型,其优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1.优点

(1)城市的圆弧形布局,确立一种平等的城市空间,避免贫富分化与空间差异的恶性循环。

(2)城市中心为生态区或农业保留区,既美观、环保,又有农渔经济效益,还能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最重要的是避免中心交通拥挤。

(3)各生活单元与工作单元交错排列,有利于解决生活与就业的双重问题。

(4)关于交通方面的优点更多,如取消红绿灯,所有车流方向一致而有序,主干道一律采用闭合快速路或高速路的设计,所有环路内只要一路公交车,按照公交专道绕城环行(详见前文所述关于“仿血液循环交通模型”的优点内容)。

2.缺点

(1)在城市布局上,由于中心生态区占地面积较大,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中心区可以取难以开发的高山和荒地,来取代原有的湖泊或农田规划。

(2)交通方面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主要是循环路网对交通事故的承受能力方面,对于1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或城市群的交通路网,则不太适用本模型,详见上一部分关于“仿血液循环交通模型”的缺点内容。

标准社区、标准城镇、标准都市的布局解决之后,接下来是大都市与城市群的布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