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与顶层设计

第五章 美丽中国的空间模型_一、理想国家的模型

第五章

美丽中国的空间模型

一个时代都有美丽家园的想象。从老子的小国寡民到陶渊明的世外桃花源,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到培根的新大西岛,从儒家的大同世界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管是理想国家还是理想城市,无不体现人们对理想家园的憧憬与想象,正是这**的想象力,客观上成为了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我们可以从历史名家的理想社会论述中萃取其空间因素,做纵向比较,从中获取某些启发。

一、理想国家的模型

(一)从小国寡民到世外桃源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希望建设一个和平、平等、富裕、自由、和谐的社会环境。由于君王效仿天道,轻私欲,重民本,因而国家没有了战争,社会太平。人们不重视物质财富,因而没有为争夺财富而带来的斗争,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没有等级差别。由于每个人都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人人无为而知止,因而不存在侵占别人利益的事情,不存在抢占资源的事情,不存在功利色彩的交往恶俗。邻国相望,相安无事,这是最佳的国际关系;邻村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这是最佳的村际关系;邻里相望,默默互助,这是最佳的村民关系。

如何实现国家的和谐呢?老子坚持谦和守中的思想,倡导知足、知止的人生态度。简单讲就是适度原则,及时终止和调整自己偏离中道的行为,避免出现祸乱。他告诫人们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历史上不乏前例,只不过大部分的人深陷名利场而不能自省而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老子那样淡泊名利呢?以不争求和谐稳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上上策。要做天下的王,必须要承受天下的浊垢和不吉,对于国际关系,不管是大国小国,都要谦下不争,国际间才会和谐。故“大国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大国如果不恃强凌弱,则小国就乐于归附大国。如果小国对大国谦下,大国就能容纳小国。只有这样,大小国之间才能做到和平共处。在争取和平的国际背景下,除了弱小的国家能够谦让以外,关键还在于处于优势的大国应当有容纳之心,允许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存在,最终实现国际关系的和谐。但世间的国君往往私心太重,为争心所累,难以达到老子所说的境界。

老子的理想国思想在东晋陶渊明那里得到了新的演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到: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按时间先后顺序,把武陵渔人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男耕女织,自食其力,自给自足,没有战乱,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到处洋溢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这是一部传奇,寄托了中国人所有的梦想,这里无战乱之纷扰,无都市之喧嚣,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二)从理想国到乌托邦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对话集《蒂迈欧篇》和《克里提阿斯》中描绘了一个令世人难以置信的神奇大陆——大西洲。这个岛上的阿特兰特人拥有强大的军队,发达的农业,通晓冶金学和文学,它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岛屿中心的都城宏伟壮观,特别是那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庙宇,都是用金、银、山铜和象牙装饰起来的。岛上还有四通八达的运河系统、建筑完美的桥梁、日夜繁忙的港口,大西洲十二个主要岛屿分别由十二个国王掌管,国家繁荣昌

盛,人民安居乐业。

为了防御敌人侵犯,大西洲人在岛上挖了三个水圈和两个土圈。这样不但有利于军事行动,也便于陆海交通。环绕大西洲内岛的三堵石墙都用金属镶边,从外到里分别用铜、银和金。金墙中央就是寺庙——克莱托-波塞冬庙。在寺庙的附近建有王宫,宫殿的建筑彼此相连,构成一个巨大的迷宫:开放的与封闭的小院,寺庙,蓄水池,接待大厅,住房和储藏室。宫殿所有的建筑都有坚固的围墙加以保护。因此,这个宫殿可以称为“城堡中的城堡”。每一位新国王都会扩建和修饰王宫,都要超越前一任国王,可想而知,这座建筑物一定非常宏大。卫城内修建了无数的浴室,有国王专用的,有公共浴室,许多浴室都是露天的,它们主要在夏天使用,并专门辟出了男用和女用浴室,甚至还有马和驮畜的专用浴室。

应该说,大西洲是古代传说中最富有现代特征的古代文明,然而它却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突然沉到了海底。尽管了无痕迹,柏拉图还是坚定地相信,大西洲的存在是千真万确的历史事实,他在自己的《对话》中曾四次强调这并非虚构。15世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有很大一个因素,就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大西洲。1968年,美国范伦博士在马尾藻海一带的巴哈马群岛附近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海底城墙,长达1600米,组成城墙的每一块石头有16立方米之大,又在此发现了码头,还在彼密尼岛的海底发现了一座城市,有街道、车站、城墙、完整无缺的城门和残缺的建筑群。1974年,金克博士又在这一海域发现了一座规模浩大的古城遗址,并且发现了许多以几何图形排列的人工雕刻的大理石。上述这些古城遗迹很可能就是大西洲的遗迹。

正是这个沉没的大西洲,成为柏拉图理想国的理论模型。《理想国》是柏拉图的名著,共分10卷,这是一部“哲学大全”,是柏拉图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概括总结,在当时也是各门学科的综合,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方面的问题,他以理念论为基础,提供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理想国分为三个阶层:受过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普通的平民阶层。《理想国》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政体就是最好的政体。

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照耀着1000多年后的托马斯·莫尔,莫尔在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中,仿造《理想国》,更加详细地描绘一个遥远的理想的海岛之国——乌托邦。乌托邦的城市是建立在乌托邦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上。这里城乡地位平等,国家与城市似乎可以一视同仁,是一种公有制基础上的城乡平等模式。在生产上,乌托邦人男女同工,以务农为业,市民轮流搬到农村居住,住满两年返回。市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各取所需。

城市规划具有超前性,城市均衡布局,不盲目扩张。城市的扩张势必造成耕地的占有,也容易造成城市人口的超员,合理的城市人口以6—10万为佳,太大的人口容量会使城市拥挤不堪。对医疗机构、食品卫生、公共食堂有相应的规定。街道布局利于交通,建筑安全美观,尤其喜欢建设花园。

莫尔被视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高度评价,其乌托邦思想成为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泉。乌托邦不仅仅是意识形态上的批判者,同时也是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空间布局的一个设计者。这样就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角度,给欧洲的现代运动提供了思想动力。

乌托邦思想对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莫尔看来,合理的社会制度、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础。

乌托邦的城乡一体思想,对当前我们的城乡协调、城乡统筹、城乡关联发展等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继乌托邦之后又提出种种设想,他们把改进城市规划、改良居民住房作为医治城市病的良方,这些思想对后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格迪斯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相结合理论,都有深远的影响。

许多著名的规划大师对莫尔给予很高的评价,如芒福德就认为,莫尔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城市模式,他的最大发明是在制度上保证了中世纪城镇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偏好,他在追求平等,努力增加产品和空余时间

,并把工作变成一种娱乐的形式等方面,都是先于我们开发的社会力量,而我们现在才刚着手开发

。乌托邦主张城市规模不能过大,要接近农村,便于更好地城乡结合,并且更可能化解只有城市中才有的各种矛盾。乌托邦城市重视居民的公共生活,各种生活配套与公共设施十分齐全。

(三)从太阳城到大西岛

受莫尔乌托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1623年出版《太阳城》,以太阳的光明为象征,他把自己的理想国叫作“太阳城”。太阳城本身就是一个理想国:城墙坚固、街道工整、宫殿豪华,城里的社会就是一个大的公社组织。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参加公共劳动,都有权利共同享有劳动产品。在公社制度下,每个人都是富人,因为大家享有一切,每个人都是穷人,因为无人拥有私产。

穿过了田野,进入楼房整整齐齐的村镇,房子一律朝南,便于吸收充足的阳光。每个人住公共寓所,统一由公社建造和分配。每栋楼房的墙上,都画着不同的壁画,作为教育儿童的教材。太阳城的中心有一个广场,广场边屹立一座巍峨的教堂。教堂旁边有一座圆柱大厦,就是政府大楼。政府办公人员很少,政府大厅实际上是市民中心,主要是民众的聚会场所。太阳城简直就是一个科普博物馆和大教室,由六道城墙围成的,城墙上都陈列各种知识图表及其标本。第一道城墙上画着星辰、数学图形、定理、定义,旁边记载着太阳城居民的风俗习惯、法律制度、民族起源等说明,以及他们文字的字母表。第二道城墙上画着各种宝石、各种矿产与金属图形及其标本,墙上还画有江、河、湖、海、泉水、雪、雹、雷电及天空的各种现象,同时陈列各种药液。第三道墙上画着花草树木和海生动物。第四道墙上画着各种虫类。第五道城墙上画着各种高级动物。第六道墙上画着各民族的手艺,劳动工具和使用情况,以及世界著名学者、发明家和历史学家的肖像。此外,他们也在建筑物的阳台和回廊上陈列图表,便于人们随时研究科学;在柱廊的下层陈列关于各种手工业的知识和教具;在神殿里面专门研究神学。

在康帕内拉出版《太阳城》的同一年,弗朗西斯·培根也写成了《新大西岛》,培根的新大西岛(也可以译新大西洲)是对柏拉图大西洲的一种新的畅想,体现了培根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在新大西岛这个理想国家里,政府的成员不是哲学王,而是科学家和哲学家。

培根重点描述了所罗门宫,这是一所乌托邦式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对社会进行教化,其目的是探讨事物的本原并扩大人类的知识,使一切的理想成为可能。所罗门宫的基础任务是科学研究,主要的工作是实验,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培根毕生所倡导的归纳法。在那里,有搞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和设备。宫内有海上岩石和港湾,有奔放的河流和汹涌的瀑布,有人造井和温泉,有一口井人们称作“天堂之水”,经过处理后特别有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的功效。所罗门宫备有进行气象研究和试验的建筑物和设施,还设有疗养院,可以调节室温。还有许多浴池,水中放入各种药物,能够治疗疾病。所罗门宫有巨大的果园和花园。所罗门宫的动物园里养育着各种鸟兽,一方面因其珍奇而作观赏之用;另一方面也可用于解剖和试验,以把得到的知识应用到人体上去。所罗门宫有各种各样的药草制剂、药材和药品,有新陈不等的和各种长期泡制的药品。所罗门宫有各种各样的熔炉,主要是仿造太阳热和天体热,经过各种均差、各种轨道、进路和回路,从而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另外,他们还利用各种不同的热作为各种操作所需的动力。所罗门宫有一个数学馆,在那里有制造得非常精致的几何学和天文学的仪器,还有一个机器馆,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机器装置,能做出各种各样的机器和工具。所罗门宫还有光学馆、音乐馆、香料室,不但可以用于教育和研究,而且可以享受。所罗门宫有两个长廊:一个陈列各种发明的模型和样品,另一个陈列主要发明者的雕像。所罗门宫也进行宗教活动,每天歌颂和感谢上帝,恳求主给予帮助,赐予幸福。

总之,培根关于所罗门宫的设想在历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他从全面改造人类知识的理想计划出发,根据他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一个在“新大西岛”中所表现出来的令人神往的理想教育方案。他大力提倡科学,努力扩大科学的学科范围,标志着科学主宰社会时代的即将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