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全书

第52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4)

从1922年起,英国经济开始萎缩,美国经济也开始走向衰退,导致了后来世界贸易的崩溃,这反过来促使英国经济走向深渊。1930年凯恩斯出版了《货币论》。有人认为,连续八年失业率超过10%是由于“瞬间的货币因素”造成的,这个理由真的能够令每个人都信服吗?面对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一些人试图从世界经济的“不完美”寻找维护他们理论的借口,而凯恩斯认为这个理论和世界经济一样都走到了尽头,他要寻找一种新的理论。

当时,剑桥出现了一批年轻睿智的经济学者,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凯恩斯的《货币论》,批评其中的观点,尤其指责书中不能解释为什么引起产量变动的因素不是随机变量。这是个迫切需要解释的问题。1931年,凯恩斯在麦克莱兰委员会的工作也出现了问题,这促使他开始着手修正自己的思想,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他完成了他最伟大的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这是一个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理论的框架。

6.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通常被理解为《通论》中的政策性结论:政府应该实行财政赤字以抵制经济萧条。但事实上,在他之前就有人提出过这个政策,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凯恩斯革命。他本人也认为之前的理论也能够支撑这个政策,他的目的是要找出政策的理论依据,创造出可以贯彻这个政策的环境。这个理论本身,以及这个理论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才是真正具有革命性的。

《通论》中的核心概念是“有效需求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就业是由总需求、平均工资水平和生产技术条件决定的。而需求又决定了厂商有利可图的产量和适当的工资水平。这种观点也适用于传统理论中所说的只能按照既定价格生产的小企业。凯恩斯明确指出两点:一是价格是无法指定的,因为市场上商品是要在未来(通常不确定)出售的;二是单个企业所面临的价格是由经济活动的总水平决定的。因此,如果不能了解(预期)市场的总需求水平,企业,甚至是那些对市场毫无影响的小企业,也不可能决定恰当产量和雇佣政策。对总需求的预期是必要的,因为它总在变化,这种变化也许是突然的,但不是随机的(与1930年《货币论》中的观点不同)。《通论》对导致需求的这种不可预测的变化的原因作了探索性的解释。

如果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就会出现“非自愿失业”,这时任何人为的措施都无法使需求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如果生产者根据自己对需求水平的预期做出产量水平的决策,而这种产量水平又不能把所有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愿意就业的人吸纳进来,那么失业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也就是说出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是偶然的,非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则是常见的。这并不是由于对需求的错误预期造成的。

《货币论》假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无论价格怎么波动,厂商只能够提供一种产量水平,《通论》在这种情况真正发生的条件下(资本数量既定,只能通过雇佣更多的劳动力来实现产量扩张),分析了厂商的产量决策,从而得出了产量与就业之间的直接联系。在技术上,我们把这段时间称为短期,这段时间到底会持续多久,取决于厂商找到新资本源头并把它用于加快生产的速度。旧古典经济理论的最后希望破灭了,“古典二分”理论以及由它引入的货币量决定价格和实际变量由“真实因素”决定的说法也不攻自破了。总需求是货币变量;单纯的真实因素决定不了任何因素。货币因素既不会是永久性的也不是瞬间的。

总需求是由消费和投资决定的。而消费主要是由收入决定的,因此,当总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长,但消费增加不一定会引起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投资与即期收入无关,原因有两个:一是投资的目的是要扩大满足未来的而不是当前需求的能力;二是至少有一些投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而不是即期的现金流。既然银行可以把非优先储蓄用于借贷,那么就能够使超过现期储蓄额的投资成为可能,这与古典理论正好相反,古典理论认为投资受储蓄额的限制。而凯恩斯认为可以通过增加收入将储蓄调整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