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全书

第21节:彼得·F.德鲁克(2)

自此,我们就需要了解企业是如何运作的,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德鲁克认为,关键在于企业的管理者,并且他将注意力集中于管理的本质之中。在后来的20年中,他出版了五本一直被认为是在管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从1954年的《管理实践》到1974年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这些后来的著作完美地总结了他的管理哲学,说明了企业和管理者的本质、管理任务和目标的组成部分、社会环境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等。

德鲁克的研究方向在这段时间再一次向更广阔的方面发展。他后来的三本最具影响力的书《面向新经济》(1981年)、《创新与企业家精神》(1985年)和《管理前沿》(1987年),继续探求着管理的角色和任务,但进一步加入了在社会、政治、宏观经济以及技术发展等方面的考虑。他在后面的著作中指出,管理者不但要懂得他们的角色,也要明白如何运用这一角色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3.主要贡献

二战之前,美国所盛行的管理模式遵从着泰勒和福特的理论,他们均将管理视为一门科学;而具有人文背景的德鲁克则选择了将管理视为哲学的道路。相较于对每个任务的细节进行分析,德鲁克在寻找更广泛的管理原则,以作为所有管理任务的新基础。为了将任务的重点从重视产量转移到目标上来,他创立了目标管理法。管理应该围绕制定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而不是管理各个过程。

任务

企业中的关键要素是管理者,他们发挥着聚集各种资源、生产产品的中心作用。虽然德鲁克有时候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是作为“企业基础人力资源”(德鲁克,1973),但对企业来说,很显然管理并非只是如催化剂般的资源,“管理者是动态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活力的要素”。没有他的领导,“生产的资源也就将一直只是资源而已,永远不会变成产品”(德鲁克, 1954)。他甚至展望,有一天工人将成为多余,将全部为自动化所取代,但管理者仍将存在,而所有的职位都将是管理性的,我们将从劳动型社会迈入管理型社会(德鲁克, 1973)。

除了将资源变成产品之外,管理者还需要引导和调控。在德鲁克看来,这一角色几乎是完全自发性的:经济力量为管理者设置了障碍,他们必须自己创造机会来完成其管理工作。但他们不需要靠自己来体现什么是商业以及它是如何运作的(德鲁克,1973)。他还进一步指出,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是管理企业,而是要为企业创造市场。

对商业目的的唯一正确定义是:创造顾客。市场不是上帝,亦或是自然或者经济的力量创造的,但是人在管理企业。客户也许早已有着企业所能够满足的需求……那将只是潜在需求,除非商家能够有效行动,需求永远只能是需求,而不会有顾客或者市场。

(德鲁克,1973)

对管理者来说,他们的任务是整合资源和劳动力,并开发出能够将产品销售出去的市场。管理空间给与企业力量,管理者必须为企业增值,努力将简单汇集的资源变得更有价值。在这一点上,德鲁克抛开科学管理,该理论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德鲁克强调以不断创新的、最高效的方式去驾驭资源,从而完成企业的目标。

这种催化剂和自发调控的结合体的说法算是对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一个准确界定。德鲁克并没有走得太远以至于说管理者就是企业,但他多次强调了管理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企业只能通过管理者来决策和实施,其自身没有任何有效存在的内容”(德鲁克,1954)。

责任

在德鲁克看来,任何制度的存在都是为了达到某些特殊目的,对商业企业来说,这目的就是经济绩效(德鲁克, 1974)。在企业里,管理者有三个责任:(1)取得经济绩效;(2)提高生产率从而提高绩效;(3)管理企业作为组织在其所受环境中来自于社会的冲击和影响。

虽然很明确地指出了管理者的角色,德鲁克并没有简单定义管理者的领导任务。他更愿意用“责任”这个词,管理者有“责任”做出贡献,不单其自身还有其下属员工。正因如此,管理应当是一种职能作用,而非权力,德鲁克规劝管理者们摈除“自己在上,工人在下”的意识。他认为管理应当是组织的轴心或者说支点,其职责是支撑起组织的各个方面:劳动力、资源、市场、环境,使其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