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三)

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三)||●立德正己之礼:射礼立德正己之礼:射礼弓箭是人类在中石器时代发明的狩猎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武器,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的弓箭史源远流长,相传黄帝发明弓箭,夏代有羿射十日的传说。

甲骨文‘侯‘字写作‘■‘,象箭射向箭靶之形。

上古崇尚勇武,射中者为首领,这就是诸侯之‘侯‘的来历。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弓箭愈益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意味深长的是,正是在这崇尚武力的时代,儒家却将弓箭变成礼乐教化之具,引导社会走向平和,这就是射礼。

一、射礼梗概从传世文献来看,先秦时期可能有四种射礼:一是大射礼,是天子在重大祭祀之前,为了挑选助祭者而举行的射礼,大射礼的礼法,见于《仪礼》的《大射仪》;二是乡射礼,是每年春秋各州为教民礼让、敦化成俗而举行的射礼,乡饮酒礼的礼法,见于《仪礼乡射礼》;三是燕射,是国君与大臣在燕饮之后举行的射礼,旨在明君臣之义;四是宾射,此说仅见于《周礼》,是天子与故旧朋友的射礼。

《仪礼》有《射义》一篇,综论射礼的礼义。

大射礼与乡射礼的级别不同,参加的人员也不同,但仪程基本相同,本文主要介绍乡射礼。

乡射礼在州的学校‘序‘举行。

行乡射礼之前,先行乡饮酒礼。

需要说明的是,主持乡射礼的是宾,而不是地方行政长官,这一点与乡饮酒礼相同。

宾是尚未获得官爵的处士,但德行卓著,由宾来担任射礼的主角,显然是为了提倡尊贤的风气。

人选一经确定,州长要亲自登门约请。

行礼之日,州长要在序门之外迎宾。

射礼的具体指挥者是司射,司射与乡饮酒礼中的司正是同一个人,换了一个称呼而已。

射位在序的堂上,用空心的‘十‘字做标志。

箭靶称为‘侯‘,设在堂正南方三十丈远的地方,侯的左前方有一曲圆形的皮制小屏,是报靶者的藏身之处,箭到此处已经乏力,故称为‘乏‘。

一切准备完毕后,司射上堂报告宾,宾宣布射礼开始。

州学的弟子把弓、箭、筭筹等器具搬到西堂下陈设好。

乡射礼的核心活动是三番射。

‘番‘是次、轮的意思,三番射就是射手之间的三轮比射。

第一番射侧重于射的教练。

司射挑选六名德才兼备的弟子,将射艺相近者两两配合为一组,一共三组,分别称为上耦、次耦、下耦,是所谓‘三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

每番比射,射手都是发射四支箭。

射礼开始,报靶者将报靶用的旌旗倚靠在侯的中央,为全场指示箭靶中心的位置。

司射命令三耦:‘依次而射,不得杂越!‘三耦都脱去左手的外衣衣袖,在右手拇指上戴上钩弓弦用的扳指,在右手臂上套好护臂,左手执弓,右手的指间夹一支箭,另外三支插在腰带中。

第一番射三耦在堂下站定,司射在堂上作射仪的示范:先将左足踩到射位符号上,面朝西,再扭头向南,注视靶的中部,表示心志在射箭,然后俯身察看双足,调整步武,最后开弓射箭,直至将四支箭全部射完。

于是,上耦的两位射手上堂射击,按照司射的要求在射位站好,目光盯住靶心,等待司马和司射的命令。

司射在堂下命令道:‘不许射伤报靶者!不许惊吓报靶者!‘上射向司射行礼后射击,射出一箭后,再从腰间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然后由下射射。

如此轮流更替,直到将各自的四支箭射完。

报靶者扬声向堂上报告射中的结果。

第一番射是习射,所以不管射中与否,都不计成绩。

接着,上耦下堂,次耦上堂,双方在西阶前交错时,相揖致意。

次耦习射的仪式与上耦相同。

最后,次耦下堂,下耦上堂习射。

至此,司射上堂禀告宾:‘三耦都已射毕。

‘第二番射第二番射是正式比赛,要根据射箭的成绩分出胜负。

参加者除三耦之外,还有主人、宾、大夫和众宾。

主人与宾配合为一耦,主人担任下射,以示谦敬;大夫身份比较高,但为了表示谦虚,都与士一一配合为耦。

堂下的众宾也配合成耦。

首先由三耦比射。

三耦到箭架前取箭,接着堂下的众宾也前往取箭,然后在三耦的南面顺序而立,以北面的位置为尊。

作者:溪山琴况200581120:09回复此发言59回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司射命令上耦开始射击。

两位射手相互拱手行礼后上堂,报靶者迅速离开靶位。

司射宣布说:‘凡是没有射穿箭靶的,一律不计成绩!‘两位射手象第一番射时那样轮流开弓射箭。

如果射中箭靶,负责计算成绩的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筹丢在地上。

上射的筭筹丢在右边,下射的筭筹丢在左边。

如此这般,三耦全部射毕。

接着是由宾与主人配合成的耦、大夫与士配合成的耦、众宾之耦先后上堂比射。

比射的程序以及计算中靶次数的方法,与先前一样。

射毕,有司拿起剩余的筭筹报告宾:‘左右射都已射完。

‘司马命令将射出的箭送回,报靶者闻声应诺,拿着旌旗背朝箭靶站好。

于是,有司开始统计左右射的筭筹数量,先数右面那一堆筭筹,以两根筭筹为一‘纯‘,右手一纯一纯地数到左手上;取满十纯则作一堆,纵向放在盛筹器的西侧;再取满十纯时,就另作一堆放置。

剩下的筹,如果是双数,就按‘纯‘为单位,横向放在十纯一堆的西侧;如果是单数,则要把零单的筹竖向放在‘纯‘的西侧,使总数一目了然。

然后数左获的筭筹。

释筹者拿着胜方净胜的筭筹向宾报告比赛结果。

如果是右获一方胜,就说:‘右方胜了左方。

‘如果是左获一方胜,就‘左方胜了右方‘。

净胜数如果是双数,要以‘纯‘为单位报告;如果有单数,则在纯数之后再报单数。

如果左、右获筭筹的数量相等,就从双方的筭筹中各取出一支报告宾,说:‘左、右方筭筹的数量相等。

‘司射命令三耦和众宾:‘胜方射手脱去左袖,戴上扳指,套上护臂,手执拉紧弦的弓(表示能射)。

负方射手穿上左衣袖,脱下扳指和护臂,将弓弦松开。

‘各耦射手先后上堂,负方射手站着将罚酒喝完,再向胜方射手拱手行礼。

但如果负方是宾、主人和大夫,则不必执弓,以示尊优。

司马酌酒向报靶者献酒,并到靶前的左、中、右三处致祭。

司射酌酒向堂下的释筹者献酒,第二番射至此完成。

第三番射第三番射的过程与二番射基本相同,只是比射时有音乐伴奏。

乐工演奏《诗经召南》中的《驺虞》,乐曲的节拍,演奏得均匀如一。

司射在堂下宣布:‘不按鼓的节奏射箭的,不得计数!‘三番射与二番射的程序相同,先由三耦比射,然后是宾、主人、大夫和众宾顺序比射。

凡是应着鼓的节拍而射中靶心者,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筹扔到地上,最后将比赛的结果禀告宾:胜方赢若干筹,或者是双方射平。

三耦、宾、主人、大夫、众宾顺序上堂,负方射手喝罚酒。

三番射至此结束。

旅酬旅酬是射礼的余兴节目,程序与乡饮酒礼的旅酬基本相同,从身份高的人开始,依次向下进酬酒,先由宾酬主人,大夫酬众宾之长,直到将在堂上就坐的所有宾客都进过酬酒。

最后二位受酬者站在西阶上,依尊卑之序向堂下的各位众宾酬酒,直到全部轮遍。

其间,堂上堂下的音乐或间或合,歌奏不已,尽欢而止。

宾起身告辞,走到西阶时,乐工奏《陔》的乐曲。

宾出大门,众宾也都随之出门,主人在门外以再拜之礼相送。

次日,宾到主人家拜谢,随后,主人到宾家拜谢。

二、射以观盛德射礼的性质是什么?有学者认为,射礼‘具有军事训练的性质‘;也有学者见古代国学、乡学中有教射的科目,认为是军事教育。

其实并非如此。

上古社会素朴无华,射事属于男子。

所以,男孩出生之初,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弓箭射天地和四方,希冀他将来成为一名志在天地四方的男子汉。

高超的射艺,原本是勇力与技巧相结合的技艺。

例如,养由基百步穿杨,孟子说,‘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孟子万章下》),能射出百步之远,是勇力过人的表现;而能射穿百步之外的杨树叶,就不仅仅是勇力所能达到的了,还必须有技巧。

春秋时期,人们注重射手的力量和准确性,《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潘党与养由基将七副盔甲叠在一起,居然能一箭射穿。

古代的箭靶一般用兽皮制作,故简称‘皮‘。

以较量射中、射穿为目的的比赛,称为‘主皮之射‘。

孔子对这种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力量的比赛很不以为然,认为违背了‘古之道‘,他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论语八佾》)他认为,能否射中‘皮‘,取决于射手的体能,不值得看重;所当注重的,是射手的德行和修养,这是一种‘饰之以礼乐‘(《射义》)、寓教于射的活动,与军事训练有本质区别。

作者:溪山琴况200581120:09回复此发言0回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儒家认为,要想射中目标,必须‘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射义》)。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介绍的,儒家的礼乐思想的主旨,是强调用乐来引导心志的中正、用礼来规范形体的正直。

儒家巧妙地抓住了射与礼乐的结合点,在保留比射的形式的同时,重塑了射礼的灵魂。

射手的一步一式都必须体现礼乐之道,‘进退周还必中礼‘(《射义》)。

四肢发达、勇力无比而不知礼义者,在射礼中将无所措手足。

据《周礼地官乡大夫》记载,行乡射礼时,乡大夫要向围观的众庶征询对射手表现的评价。

评价的项目有五条:‘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

‘第一番射,不计成绩,只要求容体合于礼,所以说是‘容‘。

第二番射,属于正式的比射,射中箭靶才能计算成绩,所以说是‘主皮‘。

第三番射,射手不仅要容体合于礼,而且要按照乐节发射,所以说是‘和容‘;由于射姿与乐节相配合,所以又说是‘兴舞‘。

在乡射礼的评价体系中,所注重的是‘和‘与‘容‘。

汉儒马融将‘和‘解释为‘志体和‘,就是心志与体态相和,颇得其旨。

‘和容‘射礼的最高境界,是射手深层修养的外现。

儒家的射礼,实际上是逐步诱导射手学习礼乐、使心志与形体都合于‘德‘的教化过程。

三、‘发而不中,反求诸己‘儒家将往昔的田猎之射,提升为富有哲理的普遍之道,内涵十分丰富,其主题之一,就是把射礼作为正心修身、反躬自省的一种方式。

《射义》说:‘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

绎者,各绎己之志也。

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

‘意思是说,所谓射,是寻绎的意思。

射者身份各不相同,但都应在射礼的过程中寻绎自己的志向。

只有心气平和,体态正直,紧握弓箭,瞄准目标,才有可能射中。

《射义》还提出,无论是做父亲的、做儿子的,还是做人君、人臣的,都要把箭靶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来射。

尽管同用一个箭靶,但各人所要命中的道德目标却各不相同。

射鹄的过程,就是反复内省、存养、进取的过程。

因此,孔子说:‘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射义》)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如何面对待失败,培养起百折不回的毅力,从失败走向成功,可以从射礼中得到体悟。

《射义》说:‘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射箭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调整好自己的体态和心志。

发而不中中,根本原因在于自身,不要怨天尤人,尤其不要埋怨射中者,而是要‘反而求诸己‘,反躬自问。

中国古代的射礼传入朝鲜半岛后,对当地的儒家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至今仍能强烈地感觉到。

韩国人把射箭称为‘弓道‘,认为它含有深刻哲理,在健身的同时,可以涵养心性和道德,而不是一种简单的体育运动。

目前,韩国弓道协会有二十多万会员。

笔者数年前曾在韩国汉城参观过白云山弓道俱乐部,见到了古代的角弓,教练为我作了使用的示范。

墙上贴着的‘练功八法‘中,就有‘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等文句,这是国内已经看不到了的场面,令人既感到亲切,又感到失落。

四、‘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会与他人之间出现竞争,如果没有健康的竞争心态,就很容易引发恶斗、影响社会安定。

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

孔子认为,人只要注重提升精神境界,自然就会淡泊名利,平心静气地对待竞争。

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意思是说,君子以修身进德为本,所以不妄与别人争高低。

如果一定要说有所争,那就是比射了。

比射要分胜负,输了要当众饮罚酒,所以君子在比赛中要力争胜利,但在比赛时,却是处处与对手揖让而升,下来后一起饮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所谓‘揖让而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与合耦的射手上堂比射时的一连串礼节。

例如,第一番射开始时,上耦的两位射手拱手谦让后,从庭西并排往东走,上射在左侧,下射在右侧;走到正对着西阶的地方,两人拱手谦让,然后北行;到西阶下,彼此再次拱手谦让。

于是,上射先登阶,走到第三级台阶上时,下射才走上第一级台阶,两人之间要空一级台阶。

上射走到堂上后,要略向左侧站立,以便为下射让出登堂的地方,并在此等待;下射登堂后,上射面朝东向他拱首行礼,然后并排向东走去。

当两人都走到正对着射位符号的地方时,面朝北行拱手礼,然后北行;走到射位符号前时,再次面朝北行拱手礼。

司射在合耦时,充分考虑到了他们的水平,每一耦的上射与下射,水平都比较接近,竞争必然比较激烈,二者之间必有胜负。

但是,射礼要求射手每一个仪节都彼此敬让,每一番射都是如此。

以次来培养竞争者的修养。

作者:溪山琴况200581120:09回复此发言3回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明君臣上下相尊之义:燕礼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之十四明君臣上下相尊之义:燕礼燕礼之‘燕‘通‘宴‘,义为安闲、休息。

燕礼是古代贵族在政余闲暇之时,为联络与下属的感情而宴饮的礼仪。

燕礼可以是为特定的对象而举行的,如出使而归的臣僚、新建功勋的属官、聘请的贵宾等,也可以是无特殊原因而宴请群臣。

天子、诸侯、族人各有燕礼,但多已亡佚,本篇为诸侯宴请臣下之礼。

燕礼的仪节比较简约,以饮酒为主,有折俎而没有饭,只行一献之礼,意在尽宾主之欢。

《仪礼》有《燕礼》一篇记燕礼的礼法,《礼记》有《燕义》一篇记燕礼的礼义。

一、燕礼的陈设燕礼是在路寝举行的。

古代天子有六寝,路寝一,小寝五。

诸侯有三寝:路寝一、小寝一、侧室一。

路寝是正寝,是天子、诸侯在此听政、处理事务;小寝是休息的地方。

燕礼开始之前,有司们要陈设好各种器物。

膳宰将肴馔陈设在路寝的东侧。

编钟、编磬、钟、镈、鼓等乐器陈设在堂下的东、西两阶之间。

在正对着堂屋东侧屋檐滴水处的地方,放着洗手时接弃水用的盆——洗;洗的东边是盛水器——罍;洗的西边是称为‘篚‘的竹筐,里面陈放着爵、觯等供卿大夫用的酒器。

国君使用的酒器是用象牙装饰的,称为‘象觚‘。

陈放象觚的篚称为‘膳篚‘,设在洗的北边。

国君与卿大夫的酒尊也是分开的。

卿大夫用的是两只方壶,陈设在堂上的东楹柱之西。

国君专用的酒尊称为‘膳尊‘,陈设在卿大夫的酒尊之南,上面用粗葛布或细麻布覆盖,尊的底部有托架。

参加燕礼的还有许多尚未得到爵命的士,称为‘士旅食者‘,他们用的是两把圆壶,陈设在门内的西侧。

顺便要提到的是,燕礼吃的是狗肉。

狗肉香气浓郁,又能补益身体,是古人喜爱的食品。

古人在十分郑重的场合用牛、羊、豕;在相对随意的场合则用犬。

古代寝庙门外的东、西两侧都有灶,吉礼用东边的灶,凶礼用西边的灶。

燕礼的狗肉在东边的灶上烹煮。

二、席位与尊卑参加燕礼的人很多,身份与地位有很大差别,因此,席位的安排要体现出尊卑与等差。

《燕义》说:‘君席阼阶之上,居主位也;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

‘国君的席位设在阼阶之上,居于整个礼仪的主位。

仪式开始时,惟有国君一人上堂,独自面朝西而立,其余的人都站在堂下。

‘适‘与‘敌‘通,是匹敌的意思,‘莫敢适‘是说国君是一国的至尊,没有人敢以与国君相匹敌的身份与之行礼。

国君就位之后,卿、大夫、士、士旅食者等在小臣的引导下进入寝门。

卿大夫在门内的右侧、面朝北、按照尊卑的顺序并排而立,尊者在东。

士在门内的左侧、面朝东并排而立,尊者在北。

士旅食者在门内左侧、面朝北而立,尊者在东。

卿大夫等站定后,‘君立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大夫皆少进,定位也‘(《燕义》),意思是说,国君下堂,站在阼阶东南,‘南乡‘,‘乡‘通‘向‘,南向就是面朝南;‘尔卿‘,‘尔‘通‘迩‘,是靠近的意思,尔卿就是说国君向诸卿行礼,让他们近前来。

于是,诸卿的队列转而面朝西,尊者在北;国君又向大夫行拜礼,让他们近前来,大夫只是稍稍上前,队列的方向不变;士的队列依然在原地。

如此,国君面朝南,卿、大夫、士等分立于东、南、西三面,围拥着国君。

君臣的这一方位,正是燕朝之位,所以这一程序含有定君臣之位的意思。

在燕礼进行的过程中,宾和卿大夫先后要登堂入席,他们在堂上的席位也预先作了安排:宾的席位在堂上的户、牖之间;上卿的席位在宾席的东侧,上卿中的尊者席位在东首。

大小卿的席位在宾席的西侧,其尊者的席位在西首,靠近宾席;大夫的席位接着小卿的席位往西排,如果大夫的人数较多,西侧排不下,可以在西序之前折而往南坐。

席位安排的原则是,地位越尊,离国君的距离越近。

士没有资格在堂上就坐,席位安排在庭中的东方。

三、宾与主人古礼宴饮之礼,一定要设主人和宾,否则就不成其礼。

前面介绍过的乡饮酒礼和乡射礼都是如此,燕礼自然不能例外。

作者:溪山琴况200581220:12回复此发言4回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按照常理,燕礼的主人应该由国君担任,宾则由卿中的尊者担任。

但是,礼仪中的主人与宾平起平坐,彼此匹敌。

如此一来,就会发生两个问题,其一,卿在朝臣中的地位最高,地位仅次于国君,尊卑最为接近。

如果以国君为主人、卿为宾,则国君势必要处处与卿分庭抗礼,不免有‘国有二主‘之嫌;其二,如果让国君担任主人、卿担任宾,则两人始终为繁琐礼仪所累,难以尽兴畅饮。

因此,燕礼使用了一种变通的方法:让主管膳食的宰夫担任主人,宰夫的爵等是士;另选一位大夫担任宾。

让宰夫和大夫去周旋揖让,不仅没有了君臣无别的顾忌,而且可以使国君和卿得到解脱,坐观其成,欢聚燕饮。

所以,《燕义》说:‘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也;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明嫌之义也。

‘宾的人选,由国君指名决定,被指名者要稍稍上前婉言推辞,表示不敢当。

在国君重申刚才的决定之后,宾这才再拜叩首,接受任命,并到大门外等待主人的正式邀请。

于是,国君在庭中向卿大夫行拜礼,然后上堂入席。

接着,有司迎宾入门,来到庭中。

尽管燕礼中的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宾,但在形式上依然是燕礼中的重要人物,所以,在宾进入中庭之后,国君要从堂上走下一级台阶向他作揖,以表示优礼。

同样,宰夫虽然担任主人,但他只是代替国君献酒的主,并非燕礼上真正的主人。

因此,宰夫在上、下堂时都不得走阼阶,而只能与其他人一样走西阶。

四、宾主的一献之礼燕礼从宾、主行一献之礼开始。

宾主上堂后,彼此行礼。

然后,主人准备向宾献酒。

献酒的仪节是程式化的,在燕礼中反复出现,为了行文简明起见,这里先将献酒的礼节作一介绍,后面从略,不再重复。

按照宴饮礼节,主人在斟酒之前,要先下堂到庭中的‘洗‘之前洗手、洗酒爵(或觚),以表示郑重和洁敬。

此时,宾不能独自在堂上安坐,那样有役使主人之嫌,是自大的表现,所以要随之下堂。

此时,主人要辞谢对方下堂;宾则以礼作答。

洗手、洗爵毕,双方一起上堂。

接着,主人再次下堂洗手,以示为对方酌酒的郑重。

出于同样的原因,宾要再次下堂,彼此之间辞让的仪节与刚才一样。

于是,双方再次上堂,主人酌酒之后,向宾献酒。

宾拜谢后接过爵,入席坐下作食前祭祀,即先用脯醢祭祀,再用酒祭酒,意在纪念先世创造这些食物的人。

宾祭毕,要称赞酒的甘美;主人答拜;宾将爵中之酒饮尽,拜谢主人。

主人答拜。

这是主人向宾献酒,称为‘献‘。

接着是宾酌酒回敬主人,即所谓‘酬‘,仪节与‘献‘基本一样,只是宾、主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宾成了敬酒者,而主人成了接受敬酒者,因此,两人的礼节正好与前面相反。

唯一的不同是,主人喝完酒之后,不能赞美酒的甘美,因为酒是自己的。

酬毕,主人执持空觚下堂,放入庭中的篚内。

照例,此时再由主人酬宾,一献、一酢、一酬,一献之礼才算完成。

但是,燕礼中的主人不是正主,宾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宾,主宾之礼不得掩盖国君。

所以,燕礼在仪式上不得不有所变通,在保持宾主仪式的同时,要兼顾到国君的尊严。

为此,在宾、主献、酢之后,插入了主人向国君献酒的仪节,这是其它宴饮礼节所没有的现象。

主人向国君献酒时,宾不敢在堂上安处,主动下堂回避。

国君请宾上堂,以示优礼,宾这才上堂站在西序的内侧。

主人下堂洗手、洗象觚(国君专用的酒器);然后上堂酌酒献给国君。

国君拜谢后接过象觚。

主人下堂面朝北向国君行拜送礼。

于是,国君作食前祭,祭毕,将象觚中的酒饮尽,拜谢主人。

主人在堂下答拜,然后上堂接过象觚,再下堂放入膳篚。

按理,接着要由国君洗手、洗爵,酌酒之后酢主人,但是主人不敢与国君行此大礼,所以只能自己为自己酢酒。

主人下堂,另取一爵洗濯,再上堂酌酒。

由于这酒是代表国君而酢,所以要从膳尊中酌取。

然后下堂,在阼阶下向国君再拜叩首。

国君答以再拜之礼。

接着,主人作食前祭祀,祭毕,将酒饮尽,向国君再拜叩首。

国君答以再拜之礼,主人将空觚放入篚中。

作者:溪山琴况200581220:12回复此发言5回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主人酬宾的仪节,此时方才得以继续进行。

主人下堂洗手、洗觚,上堂从方壶中酌酒后,向宾行拜礼。

宾答拜还礼。

主人代替国君祭酒,接着饮酒;宾不敢当此大礼而推辞。

主人将觚中的酒饮尽后拜宾;宾答拜。

主人洗觚之后从膳尊中酌酒,宾拜谢后接过觚,主人拜送。

宾入席祭酒,祭毕,将觚放在脯和醢的东侧。

五、四举旅酬主宾的献酬礼完成之后,是国君自上而下地为臣下进酒劝饮,即所谓‘旅酬‘。

燕礼的旅酬,每次都以‘举爵‘作为开始的信号。

而国君所举之爵,要由专门的人(《燕礼》称为‘媵爵者‘)准备好,并放在国君的席位前。

由于与礼的人数很多,身份等级彼此不同,而且每人都要被轮到,燕礼的程序相当漫长而繁复。

《燕义》把这一系列程序概括为如下的几句话:‘献君,君举旅行酬;而后献卿,卿举旅行酬;而后献大夫,大夫举旅行酬;而后献士,士举旅行酬;而后献庶子。

‘‘献君,君举旅行酬‘,是为宾举旅酬。

‘而后献卿,卿举旅行酬‘,是为卿举旅酬。

‘而后献大夫,大夫举旅行酬‘,是为大夫举旅酬。

‘而后献士,士举旅行酬‘,是为士举旅酬。

庶子的地位卑微,不再为之举旅酬。

所以,在燕礼中先后要为宾、卿、大夫、士等四次举爵劝酒,即所谓‘四举旅酬‘。

燕礼旅酬的大致过程是:主人向宾献酒之后,向国君献酒,国君饮尽后,往爵中酌满酒、高高举起,向在座者酬酒劝饮;接着,主人向卿献酒,卿饮尽后酌酒高举,向大家酬酒劝饮;主人又向大夫献酒,大夫饮尽后酌酒高举,向大家劝饮;主人又向士献酒,士饮尽后酌酒高举,向大家酬酒劝饮;最后,主人向庶子献酒。

如此由上而下,酬及每一位与礼者。

整个过程如同接力赛,一环扣一环,紧凑而又热烈。

其间,先是堂上的乐工在瑟的伴奏下,歌唱《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等乐曲。

演唱完毕,主人向乐工献酒。

接着,吹笙者站在钟、磬的中间,吹奏《南陔》、《白华》、《华黍》等乐曲。

演奏完毕,主人向吹笙者献酒。

之后,堂上堂下交替歌奏乐曲:堂上鼓瑟《鱼丽》之歌,堂下则笙奏《由庚》之曲;堂上鼓瑟《南有嘉鱼》之歌,堂下则笙奏《崇丘》之曲;堂上鼓瑟《南山有台》之歌,堂下则笙奏《由仪》之曲。

接着歌奏地方乐曲:《周南》中的《关雎》、《葛覃》、《卷耳》,《召南》中的《鹊巢》、《采蘩》、《采》。

此时,往往要用射箭的方式来乐宾,仪节与乡射礼一样。

正式的礼节至此结束,接着进入‘无算爵‘的阶段。

每人的席前都摆上了佐酒的肴馔,此时饮酒,相互劝酒,不再计算行爵的次数,可以随意酌饮、相劝,至醉而休。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在无算爵之时,也绝对不允许因醉失礼,为此而专门指定了监酒者对与礼者进行督责。

1/4|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