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第六章 困境中,你该怎样决策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博弈经济学

人生如棋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注定是一场博弈,而对手亦或是与自我,亦或是他人,亦或是一个利益的集团。这是没有选择的宿命,来到这世间,谁也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局外人。既然无法当个看客,那就学点博弈学,出招布局吧。如果不能享受平静,那就让我们享受战斗的精彩、博弈的乐趣吧。博弈为你拆招造势,助你成为人生博弈场上的常胜将军。想要做一个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少了博弈学这个武器可不行。

6.1双赢才是真正的胜利零和与正和、负和博弈

翻开厚厚的历史书,我们发现,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战争的历史,战争的毁灭与明的积淀,交替而行,我们在一次次的战火中毁灭明,又从一次次的毁灭中重建明。所幸,历史的积累让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战争的危害性,也让人们越来越不愿轻易发动战争。

大家都非常清楚,战争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所以我们看到,合作和双赢,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首选,人类发展的主旋律。人们常说,人生既像一个战场,也象一个游戏场,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博弈。那么,在你面对生活中的冲突时,你的选择是什么?是对抗、合作、还是相互毁灭?

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除非你活在自己虚构的不现实的空间中,但这是不可能的。一个面对现实的人,是一个勇敢的人,他随时都在准备解决出现的问题。然而如果遇到问题,只是简单的对抗或坚持,而不是着眼于解决问题,那就算不上是勇敢,而只能称其为野蛮了。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需要学习博弈论的知识。

根据博弈最后的结果,博弈又可以分为零和博弈、正和博弈和负和博弈。

零和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在零和博弈中,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赌博是一种最明显的零和博弈,举个例子:飞飞和程程两个人打一个赌,明天下不下雪,都拿出10块钱,如是下雪了,飞飞赢,程程的10块钱归他,而如果不下雪,程程赢,飞飞的10块钱归她。在这个例子中,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两个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为零。下棋、玩扑克牌在内的各种智力游戏都有这样的特点,即参与游戏的各方之间存在着输赢。在游戏进行之中,一方赢得的就恰好等于另一方输掉的。

零和博弈如果只是应用于游戏中并无大碍,但如果就用于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则会使人做出损人利已的事情。

有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一个出资金,一个跑关系拉业务。通过两人的共同努力,生意越做越火。但后来,拉业务的人想独吞生意。于是,便向出资者提出还他资金,让他退出生意。出资人当然不愿意,最后这事闹到法院。出资人没有想到的那个拉业务的人在两人开始做生意时,便已经下了套,在登记注册时,只注册拉业务人一个人的名字。出资人因此输了官司,只能眼睁睁让对方独吞了生意而没有办法。

这就是生活中的零和博弈。零和博弈中的策略就是“吃掉”对方,因为一方的所得就是更一方的所失,如果不赢就会输。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当然有,这就是正和博弈。

正和博弈其实就是一种合作的模式双方取长补短,互惠互利。

有一对夫妻,妻子半身瘫痪,勉强可以拄着拐走路,丈夫是个聋哑人,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们非常不幸,但他们一起的生活,却因为配合默契而变得很幸福,譬如他们要到买东西,这个聋哑丈夫一定会用轮椅推着妻子到要买东西的地方,妻子谈价钱购货物,丈夫则安静的拿着货物,推着妻子。他们虽然都有残疾,但却能默契配合,所以他们生活得倒也十分快乐。他们互相补充缺陷:妻子走路不方便,丈夫却有强健的身体;丈夫不会说话,妻子却有很好的口才。由于他们能取长补短,所以他们在一起仍生活得十分幸福,甚至比许多健全的人还要和睦。

这便是一种“正和博弈”。生物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海葵虾和红海葵合作得很好。海葵虾的两只大螯各自夹着一只红海葵,整天东游西荡。一旦遇到危险,海葵虾立即提起红海葵,红海葵便用有毒的触手对付来犯者。这样,海葵虾可以到处觅食,不必为安全担忧;而红海葵只要收集海葵虾吃剩的食物就足可以饱腹了。

鳄鱼和千鸟的互惠互利更为有趣。千鸟不但在凶猛的鳄鱼身上寻找小虫吃,还进入鳄鱼的口腔中,啄食残留的鱼、蚌、蛙的肉屑和寄生在里面的水蛀,帮助鳄鱼清洁口腔。有时鳄鱼把大口一闭,千鸟就被关在里边。然而你不必为千鸟担心,只要千鸟轻轻用喙击打鳄鱼的上下颚,鳄鱼就会张开大嘴,让千鸟飞出来。

如果说,零和博弈是“损人利已”,正和博弈是“既利已又不损人”,那负和博弈就可以称得上是“即损人又不利已”了。

所谓负和博弈,是指双方冲突和斗争的结果,是所得小于所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其结果的总和为负数,也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博弈,结果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比如在小孩子之间相互争东西,其结果就很容易形成这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

一对小姐妹,爸爸给她们俩人卖了两条围巾,一条是蓝色的,颜色象洗过的天空一样纯净、另一条是草绿色的。姐妹俩人同时都喜欢上了那条蓝色的围巾,而都讨厌那个草绿色的围巾,她们一致认为,草绿色的那条围巾太土了,一点也不好看,戴上它其它小朋友都会笑话的,所以,她们两个人都想拥有那条蓝色的围巾,于是矛盾便出现了,姐姐想要这个蓝色的围巾,妹妹偏不让,妹妹也想独占,姐姐偏不同意,于是,在争抢当中,把围巾扯坏了,最后两个人都没有得到那条漂亮的蓝色围巾。

上面所举的例子,姐妹俩互不让步,东西抢坏了,谁也没有得到,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其中一方的心理不能得到满足,另一方的感情也有疙瘩,可以说,对双方而言都受到损失;双方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剩下的也只能是姐妹关系的不和或冷战,从而对姐妹间的感情造成不良的影响。最后,两人都没有得到好处,反而都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这便是负和博弈给我们显现的结果。

由上可以看出,“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是一种对抗性博弈,或者称之为不合作博弈;而“正和博弈”是一种非对抗性博弈,或者称为合作性博弈。在处理问题时,一般不应采取对抗性博弈,而应该制造非对抗性博弈。损人利已不可取,既损人又不利已就更不可取了,能够做到既利已又不损人,才是皆大欢喜的最好结果。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双赢。

6.2搭便车现象合理吗智猪博弈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看待问题,总是抱着一颗单纯的心和简单的想法。认为世界上的事情非黑即白,只要是自己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往往不能静下心来接受。殊不知这处世界上的关系的错综复杂,看待事物的视角也有多方多面。一些你看起来不公平的事情,能够存在自有它存在的道理。

在小范围内看起来不公的事情,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再来看,往往就变得合理了。比如,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智猪博弈的故事,一个笼里的两头猪,为什么大猪总是在忙着获取食物,小猪却从来不劳动,等着吃大猪劳动换来的食物,而且这还是最好的选择。看懂这个故事,或许能让你明白,某些制度下的不平等,是一种必然。

博弈论里面有个十分卡通化的博弈模型,叫做“智猪博弈”。整个故事是这样的:

笼子里面有两只猪,一大,一小。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如果定量地来看,踩一下踏板,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流进食槽,但是踩完踏板之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如果两只猪同时踩踏板,再一起跑到食槽吃,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减去劳动耗费各自2个单位,大猪净得益5个单位,小猪净得益1个单位。如果大猪踩踏板,小猪等着先吃,大猪再赶过去吃,大猪吃到6个单位,去掉劳动耗费2个单位净得4个单位,小猪也吃到4个单位。如果小猪踩踏板,大猪等着先吃,大猪吃到9个单位,小猪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劳动耗费,小猪是净亏损1个单位。如果大家都等待,结果是谁都吃不到。可以得出结论,唯一解是大猪踩踏板,小猪等待。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智猪博弈”的结论似乎是,在一个双方公平、公正、合理和共享竞争环境中,有时占优势的一方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有悖于他的初始理性。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比如,某种新产品刚上市,其性能和功用还不为人所熟识的情况下,如果生产的不仅是一家小企业,还有其他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更强的企业。那么,小企业完全没有必要作出头鸟,自己去投入大量广告做产品宣传,只要采用跟随战略即可。

“智猪博弈”告诉我们,谁先去踩这个踏板,就会造福全体,但多劳却并不一定多得。“大猪”知道“小猪”一直是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小猪”也知道“大猪”总是碍于面子或责任心使然,不会坐而待之。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只想付出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回报,争着做那只坐享其成的小猪。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有一些人会成为不劳而获的“小猪”,而又有另一些人充当了费力不讨好的“大猪”。

某大学公开招聘两名教授,一个是教会计学的,一个是教经济学的。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宁刚和苏鹏两位教授被录取。

但接下来问题出现了,会计学教授的工资是5000元月,而经济学教授的工资是3500元月。由于招聘的时候,没有说明谁教会计学,谁教经济学,所以两位入选的教授都想教会计学。两位教授具有相同的学历背景会计学硕士,同时又都有经济学和会计学的教学经验,而且宁刚教授的会计学教学经验还更丰富一些。依一般人的想法,宁刚教授理所当然地会获得会计学教授职位。

但最后的结果却并非如此。因为苏鹏教授知道市场行情,且知道目前不可能有新的竞争者加入。因此,在与教务主任谈判时,极力否认有经济学的教学经验,甚至说如让他去讲授经济学会误人子弟,与其这样,自己宁可不要这份工作。而宁刚教授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一开始就和盘托出,自已在会计学和经济学上都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事情到此为止,我想每个人都看出了门道,学校不可能重新招聘,而两个教授也都不可能随便丢掉到手的美差。最终的结果就是苏鹏教授获得了高薪的会计学教授职位,而宁刚教授只好退而求其次,教授经济学。

在上例中,苏鹏就采取了小猪的策略,假装自己完全无法胜任经济学的教学工作,这样校方只能让他去教会计学。而宁刚在故事中则扮演了大猪的角色,给校方留下非常能干的印象,既能教会计学,又能教经济学,由于苏鹏成功的扮演了能力弱小的“小猪”,所以校方也只有委屈宁刚这头“大猪”了。

“大猪忙、小猪歇”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食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大猪忙、小猪歇”的景象吗?

方案一:减量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

方案二:增量方案。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社会,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也相当高。

方案三:移位但不改变食物投放量。由于食槽与踏板之间的距离缩短,去踩踏板的劳动量减少,大猪小猪都会争着去踩踏板。如果把踩踏板的次数增加,吃到的食物会更多,对食物的不懈追求,将驱动合作机制的形成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游戏设计者,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成本不变,但收获最大。

方案四:移位并减少食物投放量。食物只有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食槽与踏板之间的距离缩短。这种情况下,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虽然这种方案看起来比上一种,还要节省成本,但对猪们来说,就辛苦多了,踩一次吃得也不多,如果可以选择,猪们一定会跳槽到实行方案三的猪圈去。

“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集体而言,搭便车不能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会出现,不劳而获,多劳而不多得的局面。公司的老板就也不能容许公司员工象小猪一样,拿了工资不出力,天天“搭便车”。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公司的激励机制设置是否合适了。

所以,公司的激励制度设计,奖励力度太大,又是持股,又是期权,公司职员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成本高不说,员工的积极性并不一定很高。但是如果奖励力度很小,一度十分努力的大猪型员工也不会有动力那么卖力了。最好的激励机制应该是不改变资金的投放量,但奖励并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消除了“搭便车”现象,能实现有效的激励。

6.3囚徒困境的破解重复博弈

经济学中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二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半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

第一眼看起来,两人都坦白,各判半年,对两个人都是最好的。但两个囚徒互相不信任,担心对方如果先坦白,自己抵赖的话,就得判十年这个结果出现。在没有诚信的前提下,显然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二年反而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既然如此,难道“囚徒困境”是无解的吗?既然“囚徒困境”广泛存在,那如何来理解人类之间同样广泛存在的合作呢?

原来,“囚徒困境”产生于一次性博弈。在一次性博弈中,人们通常对对方无甚信任感和责任感。如果重复博弈,人们就有了合作的可能,“囚徒困境”便不攻自破。

我们知道,在单个的囚徒困境博弈中,双方采取对抗的策略可使个人收益最大化。让我们再看看,相似的案例放到重复博弈的模型中的情况:

假设a、b二人进行博弈,a、b均采取合作态度,双方的收益均为50元;a合作b对抗,则a的收益为0元,b的收益为100元;b合作a对抗,则a的收益为100元,b的收益为0元;a、b二人均对抗,则双方收益均为10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双方都合作,每个人都将得到50元,而如果双方都对抗,则各自只能得到10元。那么人们为什么还会选择对抗而不是合作呢?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一次性博弈的囚徒困境既然无论对方选择什么,选择对抗总是我的最优策略,那么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我自然就会选择对抗了。但是,如果a、b具有长期关系(比如他们是生意上的长期合作者),那么情况则有所改观。因为我们可以作如下推理:如果双方一直对抗,那么大家每次都只能获得10元的收益;而如果合作,则每次都可得到50元。最重要的是,假定a选择而b选择对抗,那么b虽然在这一次可以多得到50元(10050=50),但从此a不再与他合作,b就将损失以后所有的得到50元机会。

因此从长远利益来看,选择对抗对双方而言并不聪明,合作反而是二人最好的选择。这更真实地反映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合作与对抗的关系,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商业行为。

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两个陌生人会为一个座位争吵,因为彼此知道,这是一次性博弈,吵过了谁也不会再见到谁,因此谁也不肯在嘴上吃亏;可如果他们相互认识,就会相互谦让,因为他们知道,二者以后还会有碰面甚至交往的可能。两个朋友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争吵,如果不想彻底决裂,通常都会在争吵中留有余地,因为二人日后还要"重复博弈"。比如你到菜场去买菜,当你担心上当受骗而犹豫不决时,卖菜的摊主便会对你说:"你放心好了,我天天在这里卖菜,不会骗你的,如果菜不好你回来找我!"他强调自己"天天"在这里卖菜,你通常便会放下心来,与之成交。因为他的这句话翻译成经济学的语言就是"我跟你是’重复博弈’"。而一次性的买卖往往发生在双方以后不再有买卖机会的时候,特点是尽量谋取暴利并且带欺骗性,比如车站、码头、旅游景点的东西往往质次价高,其原因就在于买卖双方很少有"重复博弈"的机会。

经济学家罗伯特阿克塞尔洛德设计了一个重复博弈的计算机程序,探索重复博弈产生的合作机制,共几十名测试者参加。最终结果是:“一报还一报”的战略原则,获得了最终胜利。所谓“一报还一报”,是指第一回合进行合作,以后不管对方怎么走,均采取对方上一个回合中的策略。这一结果又为多次实验共同证实。

深入分析这个颇似“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一报还一报”原则,其中包含四个特点:(1)善意的,即不首先背叛对方;(2)宽容的,对方背叛一次只惩罚一次;只要对方合作,即予以接纳,并不计前嫌;(3)强硬的,只要对方本次背叛,下次必定给予背叛的报复。(4)简单明了的,即自己的意图清晰简洁,能很直接的为对方识别。

而输掉这个竞赛的策略,总是在上述四个方面做得不够好。比如竞赛者的脾气过于好,总是"以德报怨",结果就被狡猾之徒反复地占便宜;有些竞赛者不够宽容,别人背叛一次他就不与对方再次合作,从而使合作关系永久性断绝;还有一些竞赛者太"精于算计",总是试图通过取巧来占别人的便宜,这种人在与"好脾气者"的博弈中虽然大占便宜,但与"不宽容者"的博弈中往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从最后的总分来看,他的"小聪明"总是得不偿失。

"针锋相对策略"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被广泛地应用:

比如,美芝是一个特别善良的女孩,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伤害别人,即使在受到别人的欺骗甚至伤害时,也只是默默的忍受,不表示反抗。她认为即便报复了他们也并不能消除已经造成的伤害,而且她的心也非常软,不忍心报复别人。所以每次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她总是习惯沉默。对待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她也总是一视同仁。

后来美芝结婚了,而他的丈夫也正是看上了她的好脾气,他知道即便伤害了美芝也会获得宽恕,所以他就一直有意无意地不停伤害美芝。因为他知道无论如何,只要一些花言巧语、再摆出一副要痛改前非的可怜相,就会轻易地获得宽恕。

婚姻是一种长久的关系,当然不是一种单次博弈,而是一种重复博弈。所以对于美芝来说,越是想维持两个人之间良好的关系,越是应该对丈夫的每一次无礼行为有所反应,这样才能建立一种互敬互爱的良好的婚姻氛围,当然反应也要适度,对方背叛一次只惩罚一次,只要对方合作,即予以接纳,并不计前嫌。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一次性博弈中,"对抗"对双方而言是最优策略,在重复博弈中,"合作"对双方而言是最优策略。而在有限重复博弈中,由于最后一次博弈是确定会出现的,这个"最后一次博弈"可以被视为一个"一次性博弈",也就是说,在双方的最后一次博弈中,"对抗"是最优策略,因为人们在重复博弈中之所以选择合作,主要是考虑日后还要进行博弈,而在最后一次博弈中则没有以后,因此显然不必考虑后面的行动。

因"有最后一次的重复博弈"而发生的对抗性情形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比如章飞、程冲两个同事素有矛盾,但因为在一家单位工作,二人面临的是长期共事,且谁也不知道会共事到什么时候,虽然对对方有意见,表面上相处得倒还看得过去,虽然有些暗斗,但不会明争,更不会大打出手。但有一天,章飞决定离开公司,临走的那一天,因为一点小事,和程冲又有些不和。这次双方都没有任何那么顾忌,双方积蓄已久的矛盾也由此点燃,集中爆发,两人大打了一架。

这就是因为当"无限重复博弈"转成"有限重复博弈"时,双方所能选择的最佳策略是对抗。

6.4为什么人们都有投机心理博傻理论

年轻人总是年轻气盛,往往不能容许自己,比别人落后,或是吃亏。比如要是我们被别人耍了,心里就会想着恶作剧,把别人也耍耍,从别人身上找回这个平衡来。要是自已吃了亏,我们也会想办法,从别的什么地方占点便宜,弥补一下自己的损失,或是想办法把自己的损失转架到别人的头上去。这虽然听起来不太好,那也是理性人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所以,有的人如果收到假币,就不会上缴银行,或是让它尘封起来,而是会想办法把它用出去。他相信虽然自己一时大意收到了假币,但一定有一个同样大意,或更大意的人会接手这张假币的,自己决不是最傻的那一个。这种因为相信自己不是最傻的,而愿意在一些冒险的活动的想法,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博傻理论。

“博傻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你的“下家”,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投机者信奉的无非是“最大的笨蛋”理论。

博傻是指在高价位买进股票,等行情上涨到有利可图时迅速卖出,这种操作策略通常被市场称之为傻瓜赢傻瓜,所以只能在股市处于上升行情中适用。从理论上讲博傻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博傻策略是高价之上还有高价,低价之下还有低价,其游戏规则就像接力棒,只要不是接最后一棒都有利可图,做多者有利润可赚,做空者减少损失,只有接到最后一棒者倒霉。

除了股票市场,在期货和艺术品市场中人们所遵循的也是这个策略。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比如说,你不知道某个艺术品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会花高价钱买下来呢?因为你预期当你抛出时会有人花更高的价钱来买它。

有一天,有一个人去物市场,有商人向他推销一个钱币,金黄色的,商人说这是金币,要卖100块钱。这个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黄铜,最多只值1块钱。于是这个人对商人说:1块钱的东西,100块钱我肯定不会买,但是我愿意以5块钱买下来。商人看他是识货的,不敢再捉弄人,最后以5块钱成交。这个人的朋友知道了,对他说:你真傻,明知道是1块钱的东西,你花5块钱买下来,那不是傻瓜吗?这个人说:是的,我很傻,但是,我知道有人比我更傻,我花5块钱买来的东西很快就有更傻的人以10块钱买走。这个傻瓜听了别人的宣传,认定是黄金,市场价值100块,他买的还便宜呢。这个人的理论是:自己买贵了无所谓,只要找到一个比你更傻的人就成功了。

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件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不值,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会有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价格从你手中买走它。而投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准确判断究竟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出现。只要你不是最大的笨蛋,就仅仅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博傻理论是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来的,他是怎么想到这个理论的呢?

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了能够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免受金钱的困扰,曾出外讲课以赚取课时费,但课时费的收入毕竟是有限的。于是他在1919年8月,借了几千英镑去做远期外汇这种投机生意。

仅仅4个月的时间,凯恩斯净赚1万多英镑,这相当于他讲课10年的收入。但3个月之后,凯恩斯把赚到的利润和借来的本金输了个精光。7个月后,凯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又大获成功。

凯恩斯把期货品种几乎做了个遍,而且还涉足于股票。到1937年他因病而“金盆洗手”的时候,已经积攒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额财富。

与一般赌徒不同,作为经济学家的凯恩斯在这场投机的生意中,除了赚取可观的利润之外,最大也是最有益的收获是发现了“笨蛋理论”,也有人将其称为“博傻理论”。什么是“博傻理论”呢?凯恩斯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从100张照片中选出你认为最漂亮的脸,选中的有奖。但确定哪一张脸是最漂亮的脸是要由大家投票来决定的。

如果你来选,会怎样投票呢?这种情况下,因为有大家的参与,所以你的正确策略并不是选自己认为的最漂亮的那张脸,而是猜多数人会选谁就投谁一票,哪怕你并不认为她是真的最美。在这里,你并不能确切的知道别人的想法,各个选民之间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猜测的基础上而并非是自己的真实想法。

读者的工作,是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确定人们究竟将会达成怎样的共识。“选出最美丽的姑娘”可能是书面规则,但这可比选出最苗条、头发最红或两颗门牙之间有一条有趣的缝隙的姑娘困难得多。任何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一个焦点,是大家的意见得以汇聚一处。由于这个理由,当我们发现当今世界最美丽的模特其实并不具备完美状态,我们就不会感到惊讶:实际上,她们只是近乎完美而已,却都有一些有趣的瑕疵,这些瑕疵使他们各具特色,成为一个焦点。

这和专业投资类似,每个投资者都希望要买中的股票会上涨。而且哪个股票购买的人数多,股价就会上涨,如果投资者选择的股票正好又有很多人都购买,他就能获利。因此,每个投资者必须挑选的并非他自己认为最优的股票,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投资者购买的股票,这些其他投资者也正以同样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要选的不是根据个人最佳判断确定的最优的股票,甚至也不是一般人的意见认为的真正最优的股票。我们必须作出第三种选择,即运用我们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认为一般人的意见应该是什么。这与谁是最优股票无关,你关心的是怎样预测其他人认为哪个股票最优,又或是其他人认为其他人认为哪个股票最优。

可见,支持博傻的基础是投资大众对未来判断的不一致和判断的不同步。对于任何部分或总体消息,总有人过于乐观估计、也总有人趋向悲观,有人过早采取行动,而也有人行动迟缓,这些判断的差异导致整体行为出现差异,并激发市场自身的激励系统,导致博傻现象的出现。

“投资要用大脑而不用腺体”是巴菲特的名言。“要博傻,不要最傻”,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因为到底还有没有更多更傻的人是并不容易判断的。如果再也找不到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从你手中买走你高价买进的股票的话,那么,很显然你就是最大的笨蛋了。

1720年,英国股票投机狂潮中有这样一个插曲:一个无名氏创建了一家莫须有的公司。自始至终无人知道这是一家什么公司,但认购时近千名投资者争先恐后把大门挤倒。没有多少人相信他真正获利丰厚,而是预期有更大的笨蛋会出现,价格会上涨,自己能赚钱。饶有意味的是,牛顿参与了这场投机,并且最终成了最大的笨蛋。他因此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计。”

所以,要参与博傻,必须对市场的大众心理有比较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并控制好心理状态。否则,一不留神,理性博傻者就容易成为最傻者,谁要他加入了傻瓜的候选队伍呢?

6.5黄金有价,信息无价博弈中的信息论

如果一个中学生,无意中得知了下一次考试的内容,他一定会告诉他最好的朋友,一起来分享这个秘密;如果一个女孩子第一时间,知道某个商场最近在搞活动促销,她会一定会马上告诉她最好的闺蜜,让对方也能捡到便宜。这些都是我们在给对方传递有效信息。不过有时候,我们也会放在一些烟雾弹,比如,今天不想去上学了,就跟妈妈说,今天头好痛,可能发烧了。这是虚假信息。而妈妈觉得你可能在耍鬼把戏,于是说,那去医院看看吧。这是信息甄别。第一次和一个不太了解的人打乒乓球,这是不完全信息下的比赛。从商贩手中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从上面的例子,你是不是也看出了信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了。生活离不开信息,而经济生活就更离开不信息了。

在股市上,人们在选择哪一支股票前,一定会先了解一下这家公司的业绩情况。购买了一支股票后,我们又会根据市场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持股量。我们买东西之前的货比三家,也是为了尽可能多的收集商品的信息,使自己在与商家的博弈中不至于吃亏。可以说在经济生活中,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优势。

确实,信息非常有价值,就像不能没有空气和水一样,人类也离不开信息。因此人们常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认为,信息是“使不肯定程度减少的量”,是一种“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些不确定性包括时间、空间、品质、风险、环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信息量是一个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程度减少的物理量。

信息是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信息无价但又无处不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就会从每天的平凡生活中,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吸引着信息,也在传播着信息。你的熟人、亲戚、朋友、现在的邻居、甚至偶然遇到的陌生人,等等,都可以成为你的信息源。尤其是那些与你工作生活有关系的人,比如同行业的合作和竞争者,有着共同喜好和追求的朋友,往往能够提供大量的、直接的宝贵信息。

你发现吗?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个信息源:

大二的寒假,我回老家过年。有一天,我在外面闲逛,看到一个收废品的人。忽然想起家里积累了不少的废品,想处理掉。收废品的人看起来很憨厚,最重要的是从他那偶尔冒出一两句家乡话的语言中让我感到很亲切,我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说家在西安。怪不得觉得他的乡音这么熟悉呢。西安就是我上学的地方,过几天开学,我就要回西安的学校了。再整理废品时我们都不再计较,多一点少一点大家都不在乎了。我们聊的也更投机了。

我们聊西安当地的一些事情,我上学的事情,他家乡的状况,最后聊到去西安的方式。他告诉我就在我们小区附近的一个加油站,每天早上都能等到过路的去那边的大客,价钱也很便宜。这个消息让我关注,因为我现在还为车票着急,以前都是乘下午的火车,又挤又不方便,到站时间已近晚间10点,再到学校及其不便,劳民伤财。这下好了,在我家附近就直接到西安了。原来机会和好运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只是你我不知道而已。

在人际关系中获取信息,源于沟通和开放的心态。不过直接从别人口中获得信息,非常有限,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在生活中要想系统地获得自己想知道的信息,我们应该多关注媒体。或是亲身进行市场调查,得到第一手的信息数据。

对于生活在现代信息社会的人来说,信息不是没有,而是太多,我们常说,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各种媒体,携带着巨大的信息量,向我们铺天盖地般的涌来,各种商业广告更是煞费苦心地说服人们接受它宣传的商品。互联网的应用,宣告新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在经济活动中,善于把握信息,并迅速作出反应,往往是许多成功商人出奇制胜的法宝。

武汉市卫生局一职工,在浏览卫生与健康小报时,无意中读到一则消息:湖北荆门一老中医,潜心研究数十年,终于研制成一种中草药配方,对一直没有特效药的幽门杆菌有奇效。他读到这一消息后,立即联想到,患胃病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不将这种药生产出来投放市场呢?他拉了三个志同道合的人立即奔赴开门,将老中医的药方买下,又凑了几千元钱,辞职南下到珠海办厂。几年后他们的产品“丽珠得乐”家喻户晓,畅销全国。

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保持一份清醒,并从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是一个更重要的能力。获取信息虽然重要,现实生活中满天飞的原始信息,也是鱼龙混杂,有真有假。如果不能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甄别,使之成为我们博弈中的筹码,那么,拥有再多的信息,也是枉然。

在博弈中,对方不会轻易让我们获得他的信息。比如在买东西讨价还价的时候,商家决不会告诉我们他的商品的真实的进价,而总是会把进价说得很高,比如,商家说,“这个衣服我的进价都是160元,你还价到150,我不是要赔了吗?”而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衣服的进价只有80元。

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形,某些时候信息优势方会发现披露其私有信息对自身更有利,于是他就会尝试通过发送某些信号来披露其私有信息。如果获悉优势方私有信息本身对信息弱势方有利,那么信息弱势方就会欣然接受信号;但如果获悉优势方私有信息反而会使弱势方处于被动状态,那么弱势方就会尽力阻碍对方的信号传递。在某些非对称信息情形中,信息弱势方有动力设法提取信息优势方的私有信息,这就是信息甄别。但是,如果私有信息被对方获悉对优势方本身不利的话,那么优势方就极有可能进行信号干扰和隐藏信息,使得对方难以提取出有效的信息。

比较有名的例子是《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

诸葛亮误用马稷,致使街亭失守。随后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一班官,五千军士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士在城中。于是,诸葛亮传令打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而诸葛亮披鹤虌,戴纶巾,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自马上远远望见诸葛亮焚香操琴,笑容可掬,顿然怀疑其中有诈,立即叫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急速退去。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问:“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太,父亲何故便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诸葛亮见魏军退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

诸葛亮的空城计运用的就是信息干扰。这使司马懿做出错误的判断,认为诸葛亮在用计设伏,引自己深入,所以不但不敢进城,反而匆匆退军离去。

信息时代,信息无价,这个世界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发现信息的眼睛。对于有些人,信息只是过眼烟云,转瞬即过,只有那些善于获取、甄别信息,并能有效的利用各种信息的人,才能让信息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

6.6概率事件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

如果你是一个棋坛高手,也许会不愿与一个水平低的人对弈,因为结果几乎没有什么悬念,肯定是你这个高手局局赢。而打扑克就不是这样了,几个人在一起打牌几乎没有谁能盘盘赢,即使牌技不错,赢的时候得多一点,也总会有输的时候。

这是因为,下棋的时候,人和对手的每一步,都是公示于众的,棋局摆在众人眼前,谁都看得清清楚楚。而打扑克的时候,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手上的牌,看不到其他人手上的牌,怎么出牌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牌的好坏来确定,最多也只能猜测其他人的牌。

这就是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胜负不仅仅要看实力,也要看运气和猜测命中的概率。

在打扑克牌的时候,我们会根据对方出牌的路数,来推测他手中可能有的牌,比如在上一轮中,对手如果出大牌可以得分,但没有出,就可以推测,他手中可能没大牌了,我们在这一轮中就可以据此安排战术。生活中的博弈大多数情况都属于这种不完全信息博弈,因为我们不可能了解对手的所有信息。

在拍卖商品或工程招投标中,参加拍卖的潜在买主愿意为拍卖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或参加工程招投标的投标者愿意为工程开出的最低价格只能是各个潜在买主或投标者心中的秘密,其他人是不清楚的,即使潜在买主或投标者告诉其他人他们愿支付的最高价格或最低价格,其他人也不会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

当你与一个陌生人打交道时,你并不知道他的特征,如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事实上,即使与你长期共事的人,也很难说你对他有完全的了解;当你想买一件古董或名画时,你并不知道卖主愿意脱手的最低价格是多少,或买主愿意出的最高价格是多少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对手的信息虽然不确定,我们不知道对手到底是哪一种类型,但是对手属于哪种类型是有一定出现概率的,我们要作的是,尽可能准确的算出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然后做出最优决策。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计算各类型事件出现的概率。

一名游客要去某风景区游玩。每天开往风景区的只有三辆交通车,两趟车前后的间隔时间为5分钟。三辆车票价相同,但舒适程度则有高、中、低之分。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为上等车,中等车、下等车。这个游客不知道哪辆车最舒适,也不知道汽车开过来的顺序。不过对于他来说,多等5分钟或10分钟时间并无所谓,关键是要坐上最舒适的那辆车。

那么这名游客采取什么样的候车策略,才最可能搭上最舒服的那辆车呢?

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问题。这里的不确定性,源于游客对于不同舒适程度的三辆车开过来的顺序并不清楚。但列举起来,行车顺序无非有如下六种状态:上中下、上下中、中上下、中下上、下中上、下上中。如果游客任意选择一辆车搭乘,他这样“随便”的选择,使他搭乘到最舒适的车的概率为1/3。

当然,游客也可以设计复杂一点的策略:第一辆车不上,如果第二辆比第一辆好就上第二辆,如果第二辆比第一辆差就上第三辆。这样的策略会使其搭上最舒适的车的可能性是多少?

统计一下,我们可以发现,采用这个相对不那么“随便”的策略,游客乘上最舒适汽车的概率是1/2,如下图。

车序上中下上下中中上下中下上下中上下上中

游客策略成功否否是是否是

两种策略一比较,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比之“随便”策略下的概率1/3,游客现在搭上最舒适汽车的可能性增加了1/21/3=1/6。

这个例子给我们一种启示:当存在多个候选对象的时候,没有必要仓促做决定,等一等,看一看,比较比较,可以提高获得最佳对象的概率。这里的候选对象,可以是商业计划方案,也可以是待购的物品,当然也可以是待雇用的求职者,或者是你中意的女孩。

不过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对一个随机事件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没有办法得到确切的概率,甚至有些不确定的事件,我们一生只遭遇一次,此时我们怎么评估事件实现的概率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在一个狭窄而只能单人通行的过道里,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遭遇了。若双方拥有完全信息,知悉彼此的身份,我们就很容易推测这个过道博弈的均衡结果将是学生让老师先行,因为社会中有尊师的礼仪规范。倘若信息不完全,比如学生对老师的身份并不清楚,这时学生需要评估对方属于老师的概率,如果他认为对方属于老师的概率很小,那么他可能就不会礼让老师先行;而如果老师知道学生对其教师身份的信念概率很低,那么老师也就不会试图享受先行通过。结果学生先行通过而老师后通过的结果也将是均衡结果之一。

在没有条件进行充分的概率计算,或是没有时间仔细考虑的时候,我们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决策,就要取决于我们的经验或常识了。通常我们会对其实现的可能性进行一个主观评估,这就是主观概率。

我们很难说明主观概率是否合理,或者一个人的主观概率判断是否正确,但是在决策的时候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使用到了主观概率。而且,确实存在这样的事实:有经验的人比没有经验的人更能准确地判断形势。或者说,经验有助于提高主观概率的合理性或准确性。经验更丰富的人所做出的决定在事后被验证为恰当的频率要比缺乏经验的人高得多。这可能是经验在决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也许有人还会问,为什么有经验的人比缺乏经验的人能做出更恰当的决定?对此的一个解释是,错误的决定对个人的成功多多少少会有所妨碍,恰当的决定对个人的成功多多少少会有所促进;从而,在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中,经常做出错误决定的人可能会被进化的筛子过滤掉,而那些仍能留存在筛子上的人,他们往往是能够“经常”做出恰当决定的人他们就是经验丰富者,他们对于形势的判断本身就更可能是恰当的。

6.7如何避免公共地悲剧明晰产权

在公共场合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标语,比如“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禁止乱扔杂物”,等等,虽然有这些标语在提示人们,但这些不明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因为可能有的人公德心强一点,或是比较注意形象,能作到自我约束,但也有一些人脸皮比较厚,不把面子当回事,或是别人没看到的时候,就不讲什么公德不公德了,自己痛快就行,反正是公共场合,又没人管。

很多人都有这种心理,自家的东西倍加爱护和珍惜,但对公共的物品,则任意挥霍和糟蹋,其实,人人都知道,破坏公共环境对自己没有好处,但人的利已心理还是想让自己尽可能多的占用公共的资源,那么,这是公共资源不可避免的宿命悲剧吗?当然不是,我们来看看经济学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虽然家家窗明几净,但几家住户共有的走廊,却成了卫生的盲区;虽然自家的花圃精致美丽,而公共园地的花花草草,却容易被人采摘和践踏。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公共地悲剧”

公共地悲剧的通俗解释:

有一个关于牧民与草地的故事,说的是当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有利润的。尽管因为平均草量下降,增加一头牛可能使整个草地的牛的单位收益下降。但对于单个牧民来说,他增加一头牛是有利的。可是如果所有的牧民都看到这一点,都增加一头牛,那么草地将被过度放牧,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需要,导致所有牧民的牛都饿死。

生态学家加勒特哈定把这种社会困境表现出的丑恶人性比喻为公共地悲剧。哈定说:“在共享公有物的社会中,每个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这就是悲剧的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因为在信奉公有物自由的社会当中,每个人均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公有物自由给所有人带来了毁灭。”

当所有人都适度地对资源进行利用时,资源自行进行再生的速度可以与资源被消耗的速度相匹配。植被能够生长,鲸鱼能够繁衍生息,饼干罐也会被重新填满。而一旦对资源的利用超过限度,公共地悲剧就会发生。

公共地其实是公共资源的形象称呼,公共资源是指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在法律上不属于个人或组织的全部资源,(如公路、桥梁、河流、港口、水源、航道、森林、矿藏、空气、阳光、物古迹、自然景观、化典籍、科技成果等。一种物品,如果不具有排他性,则每个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就会尽可能多的去利用它。如果该物品又具有竞用性的特点,则它很可能很快就会被过度的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1974年,广大公众在一张地球卫星图片中看到了“公共资源的悲剧”的一个图例。北非的图片中有一块不规则的黑色区域,面积为390平方英里。地面调查发现了一个被围起来的区域,里面有丰富的草。在它的外面,地被植物已经被毁坏。

原因很简单。围起来的地区是私有财产,被分成五个部分。财产所有者每年把他们的牛羊转移到一个新的部分。四年的休耕期使草场得以恢复。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所有者有保护其土地的动机。但是,在农场的外面,土地是无主的,草场是对所有牧民和他们的牧群敞开的。

对公共资源悲剧的防止有两种办法:一是制度上的,即建立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无论这种权力机构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私人对公共地的拥有即处置便是在使用权力,通过对草场的管理,通过对牧民放牧的管理,通过牧牛成本控制数量,最终提高草场的资源效率,最后最大化所有牧民的利益。二是建立起一套价值观来进行道德约束,将道德约束与非中心化的奖惩联系在一起。

先来看看道德约束的力量。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不需要政府。”但是,在所有资源都有限的一个世界上,一个不是天使的人就可以损坏所有人的环境。

损坏过程分两个阶段。首先,这个不是天使的人从他的“竞争优势”(损人利己)中获益。然后,一旦高尚的天使认识到他们正在走向失败,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放弃他们的天使行为,努力抢在竞争者之前得到他们在这个公共资源中的份额。换句话说,每一种可行的收入分配体制都必须接受人类的私利挑战。在物质财富有限和人的**无限的世界上,一个没有管理的公社必然逐步走向毁灭。

在经济学中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人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即自我的决策总是以自己和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所以依靠道德的力量这个方法解决公共地悲剧,在经济社会似乎是行不通的。

从制度上如何来解决呢?我们都知道新加坡城市环境的整洁安静世界闻名,同时维护这种整洁的方法也让人瞠目结舌,它就是对违反公共道德的人进行巨额的罚款。

新加坡的罚款力度惊人,我们来列举一下,上公共厕所不冲水罚500新元(1新元约合4.5元人民币);乱扔垃圾罚1000新元;过街不走人行横道罚500新元;开车超速罚5000新元;在公共场合跳舞罚5000新元;随地吐口香糖罚1000新元;乱按机场滚梯上的键罚5000新元。

当然有罚款的就要有收款的,也就是要有人监督,否则列出来的高额罚款也就只是一纸空书了。安排监督是需要管理成本的,我们来看看还有更好的,节省成本的办法吗。

有两所大学毗邻而居,它们之间有一条小巷子,小巷子的两边正好就是两所大学的围墙。平时虽然两所大学的人往来,都要从这条巷子穿行。但是这条巷子并不属于任何一所大学,它只是一个公共的道路。很多年过去了,这条巷子变得坑洼不平,每到下雨天,道路就会变得更加的难走,但是一直也没有人修过,两所大学都不愿意出面来维修这条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公共所有的道路。直到有一年,两所大学合并成了一所学校。这时,情况发生了变化,道路不好走的问题,变成了学校内部的事情,自己校内的路这么糟糕,当然不能再视而不见了,所以合并后的新大学很快就把这条小巷子的路给修好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私有化也许是最省事的办法。最像上例中道路归于一方后,自己就会去管理维护了。在《红楼梦》也有一幕这样的类似作法,薛宝钗和探春等对大观园的改革就是让那些老妈子分片承包,交一定的租钱。这样园子也有人看管收拾,贾府不必花钱雇人又可得到一笔收入。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办法。

6.8你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还是智者胜懦夫博弈

如果在一座狭窄的独木桥上,一位美女和对面走来的一位帅哥,在桥中间相遇了,谁会先通过呢?最好的情况是,帅哥是一个谦谦君子,有让美女之风度,直接让美女先行。不过如果帅哥说自己有急事,不肯退让的话,美女该怎么办呢?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美女向对方摆出一副决不退让,奉陪到底的架式。帅哥一看遇到个蛮人,万一真跟自己耗,那就亏大了,肯定就不跟美女斗了。

不过如果当时帅哥正好喝醉了想找人拼命,又应另当别论了,此时美女最好快逃。这应了那句俗语: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不过,其实输了独木桥之战的一方,也并不算是“失败者”,只是选择了理智地避免吃更大的亏。

中国有句古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秀才擅长讲道理,而士兵擅长武力,在秀才和士兵的博弈中,秀才和士兵都想以自己的长处来制服对方,秀才想和士兵说理,但士兵不会选择说理的方式来博弈,而愿意选择武力解决。于是,士兵会嘲笑秀才是懦夫,而秀才则嘲笑士兵是莽夫。懦夫和莽夫如果相遇,到底谁更胜一筹呢?我们先来看看博弈论中的经典的懦夫博弈案例。

懦夫博弈是指两辆汽车从一定的距离相向而开,两个司机可以在相撞前转向一边而避免相撞,但这将使他们被视为“懦夫”;他们也可以选择继续向前如果两个都向前,那么就会出现车毁人伤的局面;但若一个转向而另一个向前,那么向前的司机将成为“勇士”,避让的司机将成为“懦夫”。我们把他们在各种情况下所得到的收益赋予一定效用值,如下表:

效用值司机乙

转向向前

司机甲转向1(甲)、1(乙)2(甲)、2(乙)

向前2(甲)、2(乙)4(甲)、4(乙)

懦夫博弈虽然是我们构造出的例子,但是跟我们现实中有些问题是类似的。

比如,两辆相向行使的车狭路相逢,互相都不让道的情况。从博弈的赢利结构来看,应该说双方采取一种合作态度至少是部分地合作态度选择转向可能是有利的。但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说,(转向,转向)并不是个人最优级的策略。每个人都希望出现这样的结局:对方转向,自己前进。所以,纳什均衡结果将是(向前,转向)和(转向,向前)。即是说,均衡结果将是一个司机向前,另一个司机转向避让。

懦夫博弈中,如果一方坚持要进行博弈,那么另一方难以退出博弈(退出博弈也会被视为“懦夫”)。局面就变成了骑虎难下。而此时,冒险选择向前而获胜的一方,总是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了对方的痛苦之上。假定博弈参与的一方是卤莽、不顾后果名声的人,另一方是足够理性的人,那么卤莽者极可能是博弈的胜出者。如果这种懦夫博弈进行多次,则冒险选择向前而成功的参与人就更有信心在将来采取这种策略,他很可能会树立起一种粗暴的形象使得对手在未来的对局中害怕而获得好处。

所以,为了达到让对方退让,自己获胜的结果,博弈中的双方,往往会在博弈前放出信号,显示自己卤莽的一面,以令对方相信,自己绝不会退让。比如a在上车前就要向b表明自己的非理性,他因此恐吓、吹嘘,装着喝醉,从车里扔出酒瓶,甚至如果博弈在晚上他还要带上墨镜,最后,上车前,把方向盘扔出车外,表明自己的决心。这样就只给了b两种选择:丢脸或死。那么b会理性的选择避让。

一旦进入骑虎难下的博弈,及早退出是明智之举,然而当局者往往做不到,这就是所谓当局者迷。这种骑虎难下的博弈经常出现在国家之间,也出现在企业或组织之间,当然个人之间也经常会碰到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介入越南就是一个骑虎难下的博弈。赌红了眼的赌徒输了钱还要继续赌下去以希望返本,也是骑虎难下的博弈,其实,赌徒进入赌场开始赌博时,他已经进入了骑虎难下的状态,因为,赌场从概率上讲是肯定赢的。

股票市场也经常出现“骑虎难下”的情况:你买进一只股票,股价下跌;于是你又在这个价位买进(股民称此为“摊平”),可是它又下跌……你再次购买的本意是减少损失,可是却越陷越深。

例如:妈妈花2000元给亚莉买了一架电子琴,可亚莉生性好动,对音乐没有什么兴趣,电子琴渐渐落了灰。不久,亚莉妈妈的同事介绍说有一位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老师可以给亚莉做家教。这个时候你觉得亚莉妈妈会做何决定呢?亚莉妈妈决定请家教,理由是:“电子琴都买了,当然要好好学,请一个老师教教,要不这个琴就浪费了!”于是,每月500元的付出又坚持了半年,最终不得不放弃了。为了不浪费2000元的电子琴,亚莉妈妈继续浪费了3000元的家教费。

当你进行了一项不理性的行动后,应该忘记已经发生的行为和你支付的成本,只要考虑这项活动之后需要耗费的精力和能够带来的好处,再综合评定它能否给自己带来正效用。比如进行投资时,把目光投向前方,审时度势,如果发现这项投资并不能赢利,应该及早停掉,不要惋惜已投下去的各项成本:精力、时间、金钱……

这就是亚莉妈妈的教训,博弈论专家经常将这种“骑虎难下”的博弈称之为协和谬误。

20世纪60年代,英国和法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

开发一种新型商用飞机简直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想开发更新更好的飞机,实际上等于把公司作为赌注押上去。难怪政府会被牵涉进去,竭力要为本国企业谋求更大的市场。

该种飞机机身大、设计豪华并且速度快。但是,英法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但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而停止研制将使以前的投资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作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等),成本太高,不适合市场竞争,最终被市场淘汰,英法政府为此蒙受很大的损失。在这个研制过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早放弃飞机的开发工作,会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

不久前,英国和法国航空公司宣布协和飞机退出民航市场,才算是从这个无底洞中脱身。这也是“壮士断腕”的无奈之举。

协和谬误,倒是给了人们半途而废的理由,会不会有人担心它的滥觞会左右一些本该坚持的目标?的确有这个可能,但是应该相信人们足够理智,完全可以比较沉没成本、机会成本与未来收益的关系。看清了的,必定会坦然地走出协和谬误。

其实,面对骑虎难下的局面,放弃不是失败,退出也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人生智慧。如果能够明白什么时候放弃,舍弃那些减损美好记忆的获得,还会滋生出那么多痛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