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第五章 让你的财富增值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投资理财经济学

年轻人忙着赚钱,忙着花钱,却常常忽略理财。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缺少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和对未来生活的长远规划,常常没有理财的意识。确实,因为年轻,我们无所畏惧,因为年轻,我们不需担负责任。不过民间的俗话说得好,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个算计说的就是理财。如果说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那理财就是“修水库,打深井,筑堤坝”。想想,如果咱们的水库存足了水,是不是人生也就可以旱涝保收了呢?

5.1,如何滚大财富的雪球利滚利的复利

说起存钱理财,许多年轻人往往会觉得这和自己没有关系。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刚工作不久,工资不高,所以总是觉得钱不够花,也根本没有几个余钱,许多人都是月月领到薪水月月花得精光,没财可理,所以根本也不去考虑理财。不过想一想,年轻的时候可以做月光族,如果你到了三十岁、四十岁时又怎么办呢?

其实每个人都想变成有钱人,年轻人也不例外。我们这些手上只有小钱的年轻人难道就真的不能投资理财吗?答案是否定的。不少人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钱去投资。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只要有投资理财的观念,我们可以借由复利这一利器,让我们的小钱在一段时间后变成一笔巨款。那么,复利到底是什么,能够有这样大的魔力呢?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那个古老而经典的复利故事:

在古老的印度王国,国王要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当时的宰相。而宰相什么贵重的奖励都不要,只要国王命人在全部棋盘格里放入米粒,做为对他的奖赏。但放入米粒时的规则如下:第一格内一粒,第二格内两粒,第三格内四粒……以此类推,每一格内都是前一格的两倍。国王笑了,认为宰相太小家子气,但等他知道结果后,他就笑不出声了。

现在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计算出这个结果:等于18,446,744,073,709,600,000.00(粒)。

据粮食部门测算,1公斤大米约有米粒4万个。换算成标准吨后,约等于4611亿吨,而我国2006年全国粮食产量约为4.9亿吨,考虑到目前中国的粮食产量是历史上的最高记录,我们推测至少相当于中国历史上1000年的粮食产量。无怪乎爱因斯坦也认为:复利是人类已知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上面这个例子中的复利利率为100(百分号),在我们生活理财方面的利率当然没有这么高,但即使是10(百分号)的利率,如果能好好利用,同样也能给我们的个人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一个20岁的年轻人如果每月少买一件衣服,或是少抽一条烟,拿省下来的200元进行基金投资,假设基金回报利率为10(百分号),那么到他65岁的时候,他就拥有了200万元。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神化,但如果年轻人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复利就会帮他成就这个神化。

复利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当你存款或者投资,投入的钱就有了利息或者说增值。上一年的利息在下一年里产生了新的利息,这样一年年下去,利息越来越多,钱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有一个非常形像的词来形容就是利滚利。

有人对利率的高低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相差那几个百分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事实完全不是那样。我们举个例子:

一个年轻人,从20岁开始,每个月都投入200元作基金定投,再假设年利率为10(百分号),那么到65岁,他将拥有超过200万元。但如果同样的情况,只是年利率变成9(百分号),那他最后将只能得到150万元。利率上一个百分点的差距,就使得最后的结果相差了25(百分号)还多。

所以,我们要擦亮眼睛,选择收益好的理财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应当积极地投资于高收益金融产品的原因。我们祖先有句古话,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放在利率上也一样成立。二十多岁时,把几乎所有的钱投入到基金或者股票,到二三十年后,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一笔巨大的回报。

除了选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还要注意储蓄和投资应及早开始,二十或者三十来岁时,时间是你最好的朋友。早早地滚动复利的雪球可以使你获得比别人更大的财富。爱因斯坦也曾说,复利是展现时间价值的最神奇的数学概念。

举个例子,假定同龄人小李和小张,都以定期定额的方式每年存入2000元用于投资基金,假定基金投资的年平均回报率为9(百分号)。不同的是,小李是从22岁就开始投资,只连续定投9年后31岁就停止投资,全部累计投资金额才用1.8万元。而小张比小李晚9年,从31岁才开始投资,并且不间断地定投了30年,直到60岁累计投入金额最终达6万元。你猜小李和小张都到60岁时,谁的账户里财富更多?实际上,小李60岁时账户里的财富更多,达358614元。而尽管小张投入的累计本金更大,而那时他账户里的财富却只有297150元。

因此,储蓄和投资早一点开始,财富积累就容易一些,付出的代价也要少一些。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利用复利的作用时间。在经济许可的时候,投资的时间价值会给你的资本带来增殖,而这种价值的增长却无须你做出任何辛苦的努力。如果能让复利的车轮转起来,那财富就会自动创在财富,财富会为你工作。所以,我们在投资时一定要注意利用复利的时间价值,时间越长,复利效应越明显。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道理大家固然都明白,而我们一旦启用了复利机制,并长期坚持下来其结果就不仅仅是积累那么简单,而是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快,最终的结果会让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时间复利”的作用下,创造一个百万富翁是很有可能的。

1926年一个名叫山姆的普通美国人出生了。小山姆的父母给他投资购买了800美元的美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基金。当山姆年老去世时,那始终没动的800美元投资变成了价值384.24万美元!这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回报。我们对美国股市从1926年到2002年历史数据分析发现:投资美国中小企业股票75年的累积收益率是4803倍,对应的以复利计算的年化收益率是11.97(百分号)。这个年收益率在很多人眼中并不是暴利。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不要小看每年十几、二十几的投资回报,只要坚持下去(所有回报转投资),最后的结果是会令你惊喜有加的。从上面例子看,时间复利的作用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到的金钱的时间价值。只要长期持有,时间越久,复利效果将会越明显。同时,还要记住一条原则:不要间断。间断投资,会让你的前期投资收效大打折扣。

年轻人往往将目标收益定在年30(百分号)、40(百分号)甚至以上,这是不现实的,过高的收益率必然有高风险,甚至藏有骗局。想一想,被业内人士公认为基金经理第一人的彼得林奇,其职业生涯的平均记录也才28(百分号)点多(有效记录仅为13年,如果其职业生涯延长至26年、39年,相关数字一定会往下调整);几乎被所有人誉为世界最伟大投资者的沃伦?巴菲特,其近50年的投资业绩记录也不过是23(百分号)左右。不是说这些伟人不会再被后人超越,而是过高的期望只会增加投资的浮躁气氛,最终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年轻人有**,但缺少的是耐心,而投资时最忌讳的是随意变换投资目标。投资就像是追美女,越有耐心越能得到,只要你选中一项好投资,你完全可以坐等复利发挥威力。从年轻时开始投资,让你的钱利滚利,成为富人并不是一种奢望。所以,尽可能地多的存钱,尽可能早的投资,你就可以让复利展现其魔力,然后坐享其成了。

5.2别让小小信用卡变得“沉重”“卡奴”误区

现在的白领一族,有许多也同时是月光一族,往往存不下钱了,遇到有急需花钱的时候,或是大额支付时怎么办呢?年轻人自有妙招,这就是用信用卡透支、分期付款等手段来缓冲一下经济压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变得越来越新潮,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有许多崇尚超前消费,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好日子,已经成为时下非常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用信用卡透支,虽然缓解了当前的个人经济危机,但如果不及时还款的话,还有可能背上自于银行的利滚利的还款的压力。所以信用卡请慎用,小心若是有一天真的成为了“卡奴”,想要翻身可能就不容易了。

信用卡于1915年起源于美国。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机构并不是银行,而是一些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

美国的一些商店、饮食店为招徕顾客,推销商品,扩大营业额,有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发给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后来演变成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为客户购货消费的凭证,开展了凭信用筹码在本商号或公司或汽油站购货的赊销服务业务,顾客可以在这些发行筹码的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约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

据说最初的信用卡是这样发明的:

有一天,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纽约一家饭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后发现他的钱包忘记带在身边,因而深感难堪,不得不打电话叫妻子带现金来饭店结账。于是麦克纳马拉产生了创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1950年春,麦克纳马拉与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资一万美元,在纽约创立了“大来俱乐部”(dinersclub),即大来信用卡公司的前身。大来俱乐部为会员们提供一种能够证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会员凭卡片可以记账消费。这种无须银行办理的信用卡的性质仍属于商业信用卡。

直到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发行了银行信用卡。这是第一张现代意义的银行信用卡。

信用卡是一种“透支卡”,即卡里不需要有钱,你也可以刷卡消费。银行会给你审批一个信用额度,比如每月3000,你一个月就可以不存钱先消费3000,等到下个月再还,这样属于及时还款,不用支付任何利息。但如果你到了下个月不能全部还清这3000元,怎么办呢?这样也可以,不过你必须至少还上最低还款额。最低还款额是指,上个月你刷卡消费后必须还给银行的欠款总额的一个百分比。有的银行是10(百分号)。比如你上个月消费了3000,这个月你应该还银行3000,银行不会收取任何利息。但是如果你手头紧,就可以只还300,剩下2700可以等有钱了还。当然,银行会算利息,而且很高,所以最好还是全额还款。

现在很多银行都在推广信用卡业务,对开通信用卡的用户给予优惠,搞促销活动,办卡赠礼品,等等。一般只要你有稳定收入,都可以办理信用卡。可以说办理信用卡的门槛是非常低的,这也是让年轻人热衷于办理信用卡,手里有许多信用卡的原因之一。

使用信用卡最需要注意事项的就是,千万别不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过度透支,或是粗心随意地使用信用卡,忘了还款日期和最低还款额。有一则最近发生的事例,能给我们提供一些这方面的警示:

最近,61岁的关老伯麻烦缠身,2年多前透支的2万元,利滚利,如今滚到了20多万元的天数字。今年10月份银行方面给关老伯寄送的对账单显示,其应还款额已超过19万元。银行还寄来一张“信用卡恶意透支催收函”和一封“律师函”,表示关先生涉嫌信用卡诈骗罪,欠款如不及时清偿,将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向公安机关举报。

对此关某一筹莫展,“我现在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要我还透支的2万元,我还能想想办法,要还20多万元,我根本不可能还得上。”

为什么截至2007年6月12日的账单日,关某信用卡欠款还只有20265元。然而今年10月的账单却显示,关老伯应还款已超过19万元。其欠款之所以膨胀得这么快,主要来自透支利息和各种费用。我们来看看每月还款额是如何递增的:透支利息1.5(百分号)滞纳金5(百分号)超限费5(百分号)=债务每月递增11.5(百分号)。如其今年10月产生的收费就高达18835.66元,其中应缴的滞纳金为8560.76元,超限费为7988.85元,利息为2286.05万元。按这个递增速度算下去,再过16个月关某的欠款将达百万

关某的这件事情,给我们年轻人敲响了警钟,在使用信用卡透支功能之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既要了解自己的经济实力,也要了解银行的策略,还款的方法。对此,我们总结了一下刷信用卡需规避三大误区:

误区1:透支额超出承受力。许多年轻人,追求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看到什么好东西都想买,自己的喜欢的东西都想要,常常因为一时冲动而透支消费,而没有去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一些人手持几张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更是十分不可取,这会造成债务恶性循环,最后达到无力应付的局面。

建议:年轻人在办信用卡时,一定要首先了解自己能够承担多少信用额度,不能滥开卡,滥用卡。若透支的话,一定要控制在自己的支付能力范围内,若不能如期还款,会产生额外的利息和费用。

误区2:还钱不及时,没钱就不还。一些年轻人,由于粗心大意,记不住自己的还款期限和最低还款额,不知不觉让自己背上了沉重的银行债务。还有一些年轻人,还款很随意,有钱就还,没钱就不还。而在最后卡被冻结后,或是还款金额变得巨大时,就干脆停止还款,导致出现了利滚利的糟糕局面。

建议:年轻人需牢牢记住每张信用卡的到期还款日,每月准时偿还。若出现意外而不能如期还款,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比如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先还信用卡的钱。确实没有办法,也应和银行方面协商,看是否可以减免一些费用,或采取分期的方式偿还。

误区3:频繁提现背高利息。需要注意事项的是用信用卡提取现金和刷卡透支是不一样的,若提取现金即使及时还款也要支付利息。

建议:银行方面规定,若是刷卡消费,在免息期内可免息;若是提现,即使按时全额还款,也需支付万分之五的日息,所以切忌轻易提现。

信用卡本身不是钱,而是债,刷卡的同时就是在向银行举债。年轻人在消费时,一定要善用信用卡,用得好,信用卡免息透支的功能可以解我们用钱的燃眉之急,但如果运用不当,其高额的透支利息和各种费用可能会使使用者陷入债务危机。建议大家使用信用卡最好不要超过一张。其实用惯了信用卡的人不妨尝试一下,如果你用现金消费,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省下了不少钱。

5.3最稳妥的理财方式储蓄

说到理财,可能许多年轻人马上就想到了炒股,股市风云变幻,每天各股指起起落落,好不热闹,每有新的公司上市就会产生一批新的亿万富翁。确实,有人通过股票一夜暴富,但也有许多人在股市中输得倾家荡产。所以在股市不景气的时候,更多的人会选择从股市抽身,投向更安全的理财方式。

而储蓄与股票相比,虽然没有很大的赢利空间,但却是最稳妥的理财方式。老一辈的人基本上都是通过存钱来攒钱的,这种方法对我们年轻人积累资金也很有用。年轻人钱不多,不妨先学着把钱存下来,等到资金达到一定数额后再开始学习风险投资。

不论什么时候,储蓄都是最重要的安全性理财工具。也许有人会说,现在通货膨胀率都比银行利率高,钱放在银行,那不是等着贬值吗?但是尽管储蓄利率跑不过通货膨胀,但存在银行的钱是不会损失本金的。从理财的角度看,储蓄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具有明显的安全性。以一年期定期存款为例,其利率在过去十多年内的平均水平为4.20(百分号),标准差为3.17(百分号)。而与之相对应,股票市场(以上证指数为代表)的年均回报率为15.72(百分号),风险却达到51.40(百分号)。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不少年轻人认为储蓄是“老套”的事,但理财之道,却按个人能力计划未来,作为理财基础的储蓄,有着其他理财产品所不具备的特性:安全可靠,存取方便,回报稳固等优点。据报导:

2008年前5个月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高达41761亿元,同比多增16924亿元。5月末,四川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922.16亿元,比年初增加1831.95亿元,增长13(百分号),同比多增978.84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4574.93亿元,比年初增加433.1亿元,同比多增223.75亿元;储蓄存款余额8462.19亿元,比年初增加953.94亿元,同比多增528.37亿元。

人民银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居民储蓄重新成为拉动存款主力的原因有三。首先是个人结汇增多,随汇率的不断攀升,当前个人外币持有者结汇意愿强烈;另外,股市震荡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储蓄成为居民首选,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如何支出最合算”中,选择“购买股票和基金”最合算的居民占比为27.75(百分号),比上季度下降5.75个百分点。认为选择“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为36(百分号),比上季度上升4.75个百分点,为两年来次高点,并且重新超越股票和基金,成为首选;还有就是楼市的不可预期性,让百姓对投资房产失去后市信心。

银行储蓄存款有哪些功能呢?

1.保值增值功能。储蓄的目的,很大一部分在于获得利息收入。定期存款的利率高于活期存款利率,定期储蓄时间增加,利息率也逐渐增大,收益也越来越多。例如当前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是5.85(百分号),倘若本金是10万,存五年定期的话,那5年后利息收益将达到29250元,这实在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每个月只要花那么一点点时间去打理一下你的储蓄账户,就可以获得一份不菲的收益,如同弯腰捡起地上的钱。

2.财产保管功能。有一些人可能不看重银行储蓄的保值生息作用,认为那么一点利息无所谓,不把钱往银行存,而在家里放置了大量的现金,结果有的不幸遭到偷窃。因此,不在乎利息的人也完全可以把银行储蓄当成不仅免费还可获息的保管箱使用,以确保财产的安全。

3.暂避风险功能。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股票等一些理财产品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被套牢。在这个时候,无风险的银行储蓄又成了资金的“安全港湾”,是风险规避者们的资产保值增值的良好选择。

银行储蓄收益稳定且没有风险,是一种良好的理财工具。在当前央行不断加息的背景下,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们,该认真考虑一下银行储蓄这种方式了!储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活期,一种是定期。

活期储蓄以1元为起存点,外币活期储蓄起存金额为不得低于20元或100人民币的等值外币(各银行不尽相同),多存不限。开户时由银行发给存折,凭折存取,每年结算一次利息。活期储蓄适合于个人生活待用款和闲置现金款,以及商业运营周转资金的存储。

储蓄也是有很多窍门的,不同的储蓄形式也会造成收益的不同,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资金的闲置时间长短来灵活处理。如果只存活期,宜半年去银行做一次结息,然后本息再存,因为6月30日是活期存款账户的结算日,适时取息再存,可收到滚存利息的收益。从理财的角度讲,定期储蓄宜以短期为主,重在存取方便,而又享受利息;长期储蓄,依现有银行利息,考虑通货膨胀和利息税等因素,钱存得越久,贬值的风险就越大。

年轻人刚刚经济独立,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又不太会理财,手上常常留不下钱,每个月不当月光族就算不错了。有些有经济意识的年轻人,即使每个月有计划的节省,能省下来的闲钱也不多,应该怎样合理储蓄呢?

给大家介绍一种十二存单法,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工薪阶层。其操作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设定每月存入的金额,以不影响生活为原则。比如每月收入5000元,则可考虑每月存1500元,存期为定期一年,这样一年以后就会每个月都有一张存单到期,把那张到期存单的钱取出来再加上当月要存的钱一起再存起来,这样既不会在用钱的时候没有存单,同时到期也享受了比活期高的利息。别小看这种固定的存款方法,当你存够一定时间后就会发现这样积累的财富大大多于你的预期,这其中复利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举个例子来说明:

小刘,男,24岁,南京某私企技工,月薪1200元,无其它收入,合租房,每月节余250元。从基本情况来看,小刘算是一个比较节约的人。但这样的原始积累实在太慢,小刘平时除了要做到尽量省钱,还要努力增加自己的学识,这样才能为将来找一个薪水较高的工作做好准备。建议处于此阶段的小刘(收入比较低)先节财,后增值。至于节财的目标也不要定得太难实现,如积蓄超过万元时间在2至3年之内最适当。

建议小刘用十二存单法法滚动存钱。每月节余只有250元,可以采用“滚雪球”的存款方法,每月将余钱存一年定期存款,一年下来,手中正好有12张存单。这样,不管哪个月急用钱都可取出当月到期的存款。如果不需用钱,可将到期的存款连同利息及手上的余钱转存一年定期。这种“滚雪球”的存钱方法保证不会失去理财的机会。

另外,现在银行大都推出了自动转存服务。在储蓄时,与银行约定进行自动转存,一方面是避免存款到期后不能及时转存,另一方面是存款到期后不久,如遇利率下调,未约定自动转存的,再存时就要按下调后利率计息,而自动转存的,就能按下调前较高的利率计息。如到期后遇利率上调,也可取出后再存,便于灵活调配。

对于年轻人来说,理财一定要先有目标,有了目标之后要养成储蓄的习惯,存钱第一,再谈投资,年轻时代正处事业发展时期,许多人薪水不少却总是存不下来,问题都出在无法节制**,且未养成储蓄的习惯。所以针对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理财的第一步就是存钱,即“存钱第一,再谈投资”。

5.4把钱交给专家打理基金

如果你想进入风险投资的领域,许多有经验的人会善意的提醒你,先做做基金吧,股票风险太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股票和基金有什么不同吧,原来它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基金是把钱交给专业的理财专家,由他们帮我们投资,或是炒股,或是购买债卷,等等,总之把钱交给他们后,就由他们来操作了。

专业人士毕竟比我们这些没有经验的人强得多,所以基金的收益也就比较有保障。不过当然专家也不白干,我们需要支付他们一定的劳务费用。这可真称得上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对我们投资人和基金公司来说都是一种资源互补的双赢合作方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那些不想承担太大风险的投资者都倾向于购买基金。许多在股市受挫的人也学会了转持风险较小一些的基金。

为什么基金会比股票稳健一些呢?其实基金投资就是把投资者把钱交给基金管理公司,由公司聘请的专家来帮我们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就相当于合伙投资的牵头操作人,不过它是个公司法人,资格要经过中国证监会审批的。基金公司与其他基金投资者一样也是合伙出资人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牵头操作,要从大家合伙出的资产中按一定的比例每年提取劳务费(称基金管理费),替投资者代雇代管理负责操盘的投资高手(就是基金经理),还有帮高手收集信息搞研究打下手的人,定期公布基金的资产和收益情况。当然基金公司这些活动是证监会批准的。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时小雨是一位经济学的大学生,刚毕业那时候,自我感觉良好,进入股市。那时恰好资本市场也是红红火火,买股票赚钱多,赔钱少,一两年下来,10万资金竟然慢慢累积到了20万。于是他对于身边那些买基金的老同事就有些不屑,有时候他会跟老同事讲,基金经理也是人,不见得能选对股票,与其把钱交给他们投资(买基金就是相当于把钱交给基金公司投资),不如自己多看多学,灵活多变,收益可能反而会高于基金。

但好景不长,不久市场突然转向,时小雨的股票根本还没有考虑斩仓的时候,已经猛的下挫了25(百分号)左右,20万一下子干出去5万,收益丢了一半,他惊恐之下胡乱调仓,拆东补西,三个月时间,20万变成了9万,盈利亏损殆尽,本金也被侵蚀了1万。这个时候,他痛定思痛,终于空仓后暂时停止操作,决定好好整理一下思路。

回忆这两年多的股市沉浮,时小雨觉得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牛市中穿行,挑到一只好股票,大涨几天;挑错了,也就是少赚一点,因为一直顺风顺水,操盘的时候自然也是张弛有度。可是一旦进入熊市,环境恶化,挑错股票后果极其严重,大跌后思路也变得混乱,头脑发热,毕竟股市里面全部是自己的钱,平时想好的操作思路,根本无法贯彻,侥幸心理和恐惧心理反而成了操盘的主要能量。转过头看看那些持有基金的人,这三个月,跌得最厉害的基金,也没有跌过10(百分号)。

事实摆在眼前,时小雨也明白了基金的资源优势和专家团队,不是个人可以抗衡的,通过这次教训,他决定把全部资金投入基金,自己安心工作,好好上班,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情。现在时小雨投资基金有两年多了,股市的风风雨雨和他的距离好像远了很多,基金公司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基本上年回报在20(百分号)以上。

这个例子很形像的说明了基金的特点。

也许有人会问,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安全吗?为了大家合伙出的资产的安全,不被基金公司这个牵头操作人偷着挪用,中国证监会规定,基金的资产不能放在基金公司手里,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只管交易操作,不能碰钱,记账管钱的事要找一个擅长此事又信用高的人负责,这个角色当然非银行莫属。于是这些出资(就是基金资产)就放在银行,而建成一个专门帐户,由银行管帐记账,称为基金托管。当然银行的劳务费(称基金托管费)也得从大家合伙的资产中按比例抽一点按年支付。所以,基金资产相对来说只有因那些高手操作不好而被亏损的风险,基本没有被偷挪走的风险。从法律角度说,即使基金管理公司倒闭甚至托管银行出事了,向它们追债的人都无权碰大家基金专户的资产,因此基金资产的安全是很有保障的。

与股票、债券、定期存款、外汇等投资工具一样,证券投资基金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投资渠道。那么,与其它的投资工具相比,证券投资基金具有哪些特点呢?

1.集合理财,专业管理。

基金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委托基金管理人进行共同投资,表现出一种集合理财的特点。通过汇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积少成多,有利于发挥资金的规模优势,降低投资成本。基金由基金管理人进行投资管理和运作。基金管理人一般拥有大量的专业投资研究人员和强大的信息网络,能够更好地对证券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跟踪与分析。将资金交给基金管理人管理,使中小投资者也能享受到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服务。

2.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为降低投资风险,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基金必须以组合投资的方式进行基金的投资运作,从而使“组合投资、分散风险”成为基金的一大特色。“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科学性已为现代投资学所证明,中小投资者由于资金量小,一般无法通过购买不同的股票分散投资风险。基金通常会购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股票,投资者购买基金就相当于用很少的资金购买了一篮子股票,某些股票下跌造成的损失可以用其他股票上涨的盈利来弥补。因此可以充分享受到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好处。

3.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基金投资者是基金的所有者。基金投资人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基金投资收益在扣除由基金承担的费用后的盈余全部归基金投资者所有,并依据各投资者所持有的基金份额比例进行分配。为基金提供服务的基金托管人、基金管理人只能按规定收取一定的托管费、管理费,并不参与基金收益的分配。

4.严格监管,信息透明。

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信心,中国证监会对基金业实行比较严格的监管,对各种有损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并强制基金进行较为充分的信息披露。在这种情况下,严格监管与信息透明也就成为基金的一个显著特点。

5.独立托管,保障安全。

基金管理人负责基金的投资操作,本身并不经手基金财产的保管。基金财产的保管由独立于基金管理人的基金托管人负责。这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对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重要的保护。

基金比股票安全,比储蓄收益高。风险和收益都介于两者之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金是长期投资品种,长期持有才能显示出较好的收益效果。

基金就是让理财专家帮我们打理投资,即省心,收益也比较稳定。比较适合没有什么投资经验的年轻人。虽然不少刚工作的年轻人都是“月光族”,很多人表示,反正现在收入不高,依靠每个月节余千儿八百的,也实现不了买车买房梦,还不如现在花钱时痛快点。而专业理财人士却认为,虽然每个月的节余不多,如果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和投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不仅培养起自己的理财习惯,而且也可以积累一笔不小的财富。

5.5风险投资,玩的就是心跳股票

有人说:炒股就象吃辣椒,不吃的时候奇香无比,吃的时候却辣得你痛不欲生,并且虽然被辣得难受,却又欲罢不能。

比如:当你有一万元,赢到了一万二。你想赢到一万五就结束,这时你就赢到了一万五。这时你又想:赢到一万八就结束,这时你赢到了一万八。你又开始赌,于是又赔到了一万六,你就想:我再赢到一万八一定结束。你又开始赌,于是又赔到了一万四,你就想:我再赢到一万五一定结束。你又开始赌,于是又赔到了一万一,你就想:我再赢到一万二一定结束。你又开始赌,于是又赔到了九千,你就想:我再赢到一万一定结束。可是你再也没有赚到本过。

股票是一场风险游戏,股民们都想赚到钱而不被套劳,就像鱼儿想吃到鱼饵,又要小心不被鱼钩勾住。在这个惊险又刺激的游戏中,你是一只贪心又近视的鱼儿,还是慎重又有方法鱼儿呢?

炒股就是买卖股票,靠做股票生意而牟利。炒股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的买入与卖出之间的股价差额,实现套利。股价的涨跌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而变化,之所以股价的波动经常出现差异化特征,源于资金的关注情况,他们之间的关系,好比水与船的关系。水溢满则船高,(资金大量涌入则股价涨),水枯竭而船浅,(资金大量流出则股价跌)。

股票通常被视为在高通货膨胀期间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而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则不宜操作。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为例。如果在1983年底投资1000美元买人该公司股票,到1994年7月便能以11554美元的市场价格卖出,赚取10倍多的利润。在通货膨胀时,股票价格会随着公司原有资产重置价格上升而上涨,从而避免了资产贬值。而2006年下半年到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高达6124.04点,随后随着国际金融局势急转直下,美国次贷危机,世界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闭,中国股市特有的大小非现象使得上证指数一路下滑,至2008年10月24日收盘上证指数收于1839.62点,跌幅近70(百分号)。可以说最近股民们的日子大都不好过。

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是每个投资者都应该牢记在心的。炒股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和心理承受能力,赢得起更要输得起,要有渔者的耐心和从容,才能稳坐钓鱼台。进行短线操作,急于追涨杀跌,往往会输得很惨。我们以最近炒得炎热的创业板新开盘的华谊兄弟为例:

2009年10月30日开盘的华谊兄弟倍受股民关注。短短几天,就让股东们经历了冰火九重天的大喜与大悲。根据相关承诺,无论是王氏兄弟还是马云、江南春、冯小刚、张纪中、李冰冰,他们的股份目前都在锁定期内,因而股价的波动对他们个人财富有重大影响。上市第一天华谊兄弟火爆异常,以28.58元的发行价,竟一度冲上91.80元。在这个最高点上,华谊兄弟股东们赚翻了天。仅仅过了两个半交易日,这只股票就跌到了58.07元,这些股东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股票缩水36.74(百分号)。看来做“重要股东”也免不了要承受平常人难遇的心理打击。自然,开市第一天在最高点追入这个股票的股民,到周二没有卖出,也要承受36.74(百分号)的亏损。

想起水田里的一种叫骷鲍的鱼,一看到饵料就跳上去想吃,这次没钓到,下次还会再来,很快就会被人家钓回去煮了,一个追涨的投资者就类似这种鱼,很容易地就会被主力把钱钓走。一般说,追涨是当股票涨起来时,及时追进去,杀跌就是一旦判断股票下跌趋势已成,及时杀出来。追涨是盈利手段,杀跌是避免亏损或减亏的手段。追涨和杀跌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短线的操作策略。在牛市里和涨升阶段,追涨容易成功,而在熊市里和下跌阶段较难成功;在熊市里和下跌阶段,杀跌容易成功,而在牛市里和股市上涨阶段,则很可能会错过上涨机会。

如何在高风险的股市中赢得一桶自己的金呢?那些盲目跟风的小散户是不能赚到钱的,因为在股票投机市场中,庄家永远是股市的最大赢家,而庄家赚的正是这些跟他风的散户的钱。如果把股票当成一种投机,既不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情况,也不看公司的经营状况,那么散户们就只能“靠天吃饭”了。

炒股做长线是投资,做短线是投机,而投资最重要的就是看公司的基本面(也就是经营状况)。“选股如选妻”,这才是做投资的心态。股神巴菲特就作过这样的比喻:“投资很像选择心爱的人,苦思冥想,列出一份你梦中的她需要具备的各种优点,然后找呀找呀。突然碰到了你中意的她,于是你们就幸福地结合了。”通过股票的流通和股价的变动,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潜力的判断。而那些在流通市场上吸引大量投资者、股价不断上涨的行业和公司,可以通过增发股票,不断吸收大量资本进入生产经营活动,收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另外,还要关注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因为虽然股市从小范围看起落频繁,但它的大走势和经济的走势在整体上肯定会保持一致的。对此,股票大师安德雷.科斯托拉尼也有个很好的比喻:经济和股票交易所是主人跟狗之间的关系。两者同时去散步,一般会是同时回家。在散步中间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狗有时跑到了前面,超出了主人,有时又会拉在后面,为了喘气或者给地面留下点什么。

同时还要保持不贪的心理,不贪买卖多种股票,量力而为,不超出自己的资金能力,行情赚八分饱,心中价位到立即到市场中去买卖,不贪一点点差价。

香港一个朋友的妈妈是我见到过最忠诚的股迷,老太太做了一辈子的护士,**年退休后成了专业股迷,只要开市风雨不误去银行大厅炒股机前上班。老太太炒股同别人不同,她只炒一只股,那就是香港股市大哥大的汇丰银行。老太太的炒法也很特别,隔一段时期她就为自己设一个底线,比如:1998年我问她炒股心得,她说:“我不管什么大市不大市,我也不看别的股票,只盯着“大笨象”(香港股民给汇丰银行起的绰号),只要跌到100以下我就买。超过120我就卖。”说来也怪,97香港金融风暴,2000科技股泡沫,不少香港股民,甚至很多理财专家基金经理都亏的鼻青脸肿,可是这位汇丰老太太却分毫无损。

还有越是在股市高涨,泡沫虚高的时候,越要及时抽身而退,才不会被套劳。股市中有一个著名的“擦鞋匠理论”非常有教育意义。

美国1930年的经济恐慌之前,股市正如日中天,每个人都在以高价买入股票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华尔街到处都是因为炒股而暴富的人。当时在华尔街工作的股票交易员、经纪商以及投资人都会在工作之余到街道旁的擦鞋匠那里擦鞋,市场是如此的火爆以至于擦鞋匠都难免问问这些业内的人哪一只股票是市场的热门。久而久之,这些擦鞋匠的摊子就成为了热门股票的信息交换中心。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只非常热门的股票,因为每个人都在谈论它,这些擦鞋匠面对此一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变得难以把持,最后跳入股海。

而当年华尔街最大的庄家之一,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josephkennedy),在1929年听完一个擦鞋匠对股市侃侃而谈的第二天坚决抛售了自己的股票。之后的事实证明这时已经是泡沫的高峰,随后市场急转直下。所以人们就将这成为“擦鞋匠理论”,意思就是当所有人都在谈论股票的时候,这往往是一个市场泡沫即将破灭的时候。

年轻人如果想炒股,一定要先把心态摆好,要以心情轻松的状态进入并操作,买股票所用的资金,应该是很长时间都用不上的闲钱,切记不可把自己的保命钱,救急钱挪来炒股,或是借钱来炒股,因为这种时候,赚钱的心太急切,反倒不能静下心来,冷静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5.6给未来买一份保障保险

人生在世,你最怕什么?老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都害怕出意外。如果有一天巨大的不幸砸到了自己的头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想想那种情景都让人不不寒而栗。

去年汶川大地震中的受灾群众就经历了一种巨大灾难,但还好他们并不是独立无援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除了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的资助,还有一支队伍的力量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保险公司的及时赔付。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定胜天的理论是不现实的,但是人可以早准备,防患未然是可以做到的。还有,为自己和家人多做些计划和安排是可以做到的。未来虽然遥远不可测,但我们可以现在为它买一份保障,这就是买保险。

著名理财专家刘彦斌有一个比方,一个人需要买保险,就如同一个人需要穿衣服;一个人没有买保险,就如同一个人赤身**。没有保险,就是财务**。这个社会那么多风险,你却在枪林弹雨中裸奔?这形象的说明了,在现代社会,保险有多么重要。

保险是最古老的风险管理方法之一。保险合约中,被保险人支付一个固定金额(保费)给保险人,前者获得保证:在指定时期内,后者对特定事件或事件组造成的任何损失给予一定补偿。相信大家一定还对前不久发生的法航空难事故记忆犹新,这起事故也让我们又一次把焦点放到了保险上。

2009年6月1日14时,一架载有228人的法航空客a330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去联系。2日,巴西空军找到残骸。失事原因尚不可知;机上228人可能已全部遇难,其中包括9名中国人。与机身险相比,更高的赔付来自涵盖人员死亡赔偿的责任险。业内人士估计,此次空难造成的责任险赔付将高达10亿美元之巨。

在失事飞机的9名中国乘客中,已有5人被确认将获得国内保险公司赔付,分别为人保寿险、太保财险和中华联合财险。

来自人保寿险的消息称,一名在此次事故中失踪的人保寿险客户,于2008年购买了该公司畅享人生年金保险产品,保险金额为24万元,根据条款规定,如客户发生航空意外,将可以获得40倍保险金额的赔付,按此规定,该人员或将得到960万元的保险赔付,这将是中国保险史上赔付最大的个人保险赔案。中华联合财险确认,在法航失事客机的中国公民中,有两名为该公司的客户,购买了“世纪出行”意外伤害保险。条款规定,若客户在保险期间发生航空意外事故,每人可获得人民币50万元的赔付。另外,太保财险也证实,有2名中国乘客投保了该公司的“卡式君安行意外险(07版)”,该险种保险期限一年,承保乘坐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四种交通工具的保险保障,其中乘坐飞机的保险赔偿金额为50万元。

保险是风险管理工具而非投资工具,我们付出保费得到的最大回报是那份无形的且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保障,而不仅仅只是金钱层面上能拿回多少。同时,作为风险管理工具,那份保障是需要消耗成本的。我们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着风险管理,例如我们把肉菜放到冰箱、把碗筷放到消毒柜消毒,我们每天保持家中清洁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保险也一样。

根据保险标的的不同,保险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财产保险是指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它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补偿性保险.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人们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年老以致丧失工作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或年金,以解决其因病、残、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

根据经营机构的不现,保险又可分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是指按商业原则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所谓商业原则,就是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以投保人交付保险费为前提,具有有偿性、公开性和自愿性,并力图在损失补偿后有一定的盈余。商业保险大体上可分为财险、车险、航运险和人寿保险几大类。人寿险又可分为寿险(有投资型、储蓄型、养老年金型及普通型等)、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三类。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重大疾病和补充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会给予支持。

两者比较,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商业保险具有自愿性;社会保险的经办者以财政支持作为后盾,商业保险的经办者要进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商业保险保障范围比社会保险更为广泛。

如果说储蓄是一种传统的家庭理财思维,那么,保险就应该是现代的家庭理财观念。单纯的储蓄不会应付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的巨额花费,即使你的存款足以应付,却会使你的生活质量大为受损,甚至捉襟见肘.保险有双重功能,在你平安时是一种储蓄,在你万一遇到事故时又能挺身而出,支付巨额费用,弥补意外损失,使你得以维持以前的生活品质.保险之所以能给我们提供保障,是因为它将单个的风险分散到整个社会,由大家来共同承保,可以说是一种社会风险共担的机制,同其他投资方式有本质的区别。

保险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商品,选择保险更重要的是要看保险服务带来的价值,而非对比价格来决定保险是否适合自己。在购买保险时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1.量入为出

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年龄、职业、收入等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适当购买人身保险,既要使经济能长时期负担,又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2.确定保险需要

购买适合自己或家人的人身保险,投保人有三个因素要考虑:一是适应性、二是经济支付能力、三是选择性。个人或家人都不可能投保保险公司开办的所有险种,只能根据家庭的经济能力和适应性选择一些险种。

3.重视高额损失

从现实来看,损失的严重性是衡量风险程度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讲,较小的损失可以不必要保险,而严重程度的损失是适合于保险的。在购买保险前,作为投保人应该充分考虑所面临的损失程度有多大,程度越大,就越应当购买这种保险。

4.利用免赔额

免赔额是指保险人根据保险的条件作出赔付之前,被保险人先要自己承担的损失额度。因为免赔额能消除许多小额索赔,损失理赔费用就大为减少,从而可以降低保费,所以免赔额条款在财产、健康和汽车保险中得到广泛使用。

5.合理搭配险种

如果您准备购买多项保险,那么您应当尽量以综合的方式投保。因为,它可以避免各个单独保单之间可能出现的重复,从而节省保险费。得到较大的费率优惠。

一纸保单所提供的是一种保障,是对于未来不确定风险的预防,是在人身遭受意外伤害时,对人身伤害的给付。理财是为了明天的生活存储今天的财富,保险就是为了未来存今天的钱。买保险就是买自己的未来,买自己的养老。

当前许多年轻人对保险都不够重视,只重个人享受.一旦发生意外受伤或生病,就可能没钱支付医疗费用.年轻人应学会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保险,转变消费观念,把节省下来的钱放到家庭的保险基金里,购买保险要覆盖生活中发生意外风险的方方面面。因为,买保险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一种责任。

5.7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投资的组合理论

如果你已经在炒股,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总是只买一种股票;你再看看你个人或是家庭的全部收入,当使用于投资时,部分会存入银行,部分会购买国债,部分会以现金形式放在手中等等。这时,你就已经实际上在进行着投资的组合了。而且,你会发现,这样的投资组合,会让你觉得相对安心。这就如同没有将全部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样,出问题也不至于所有的鸡蛋都碎。理财投资组合能有效地化解风险,是构建幸福生活的利器。

理财投资组合的核心就是个性化理财,根据理财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实际财务状况、理财目标等综合因素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理财方案。

在现有的金融市场中,个人和家庭的投资已不局限于银行存款储蓄,而是向多样化发展。当前的投资方式包括:财物保值(例如集邮、集币、集古董和艺术品等)、换外汇、债券投资、保险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购买房产,等等。各种投资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益,但各有风险。投资组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投资时,怎样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毫无疑问,如果能够清楚什么可以赚钱,而什么不赚钱甚至于会亏本,我们就会将全部的财富都放到赚钱的资产上。按照经济学上“经济人”的假定人人都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我们的经济生活经验,没有人会讨厌多赚钱的。这种资产安排上的考虑,被称为“收益性”考虑。

我们并不能够十分地清楚什么资产可以赚到钱,什么资产赚不到钱。换言之,你手中的资产未来是有收益,还是零收益,还是亏本,并不确定。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经济学中称之为“风险”。在长期的经济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收益越大的资产,风险也就越大;收益越小的资产,风险也就越小。例如,你买股票,可以会取得很大的收益,但也可能赔得血本无归;而你买债券,由于收益率固定,风险就要小得多。这样一来,你对于自己资产的安排,就不能只是考虑到收益的大小,还要考虑到风险的大小。这一点在资产安排中,被称为“安全性”考虑。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资产的“流动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现金货币可以面对所有的商品或服务来交换,不存在任何的障碍,这一点被表达为“流动性”最好。相比较而言,银行的活期存款流动性就差些,定期存款更差。债券和股票,以及实物的资产要实现与所有商品或服务的交换,先要转变为现金货币或存款货币,它们的流动性就是最差的。假如你是一位借款来进行投资的人,你时常会被要求偿还借款,或是要使用货币进行各种各样的支付,你就必须备有那种流动性好的资产,所以错钱炒股是投资中的大忌。

投资组合选择,就是根据不同种类的投资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综合来考虑全部财富的分布格局。也就是讲要兼顾起各种各样资产的性质,在风险不大,流动性能够保证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收益。

一般情况下人在经济活动中,都有“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的理性,会充分地考虑成本约束来设计资产的安排,不会去冒险,不会去走极端。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就实实在在地有着为了更大的收益敢于冒险的人,他们不怕风险,以赌徒的心态,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写下了经济生活里的悲剧。

4月14日中午,一武汉来蓉男子从成都府河电器7楼坠楼生亡,死前站在楼顶绝望地哭诉自己因借钱炒股亏损40万,只有以死谢罪,死者在跳楼前高呼反对股市投机,支持北京奥运等口号,遂纵身跳楼。

4月9日,深圳市一名刘姓股民在当日股票暴跌后跳楼死亡。据悉,该股民去年5月携40万元入市,现在亏得只剩2万元现金和4万元股票市值。

4月1日,江苏一名杨姓股民在当日股票暴跌后精神失常,当晚跳楼自杀。

3月30日,山东德州一名李姓股民因股票暴跌而跳楼。

3月底,上海一家外企的吴姓中层管理职员因炒股巨亏,服安眠药自杀。

......

这些悲剧的主角,正是不顾资产的流动性,集中相当量的资产用于特定的某个方面,犯了普通人“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大忌。

还有一些人将“把鸡蛋装在不同的篮子里”曲解了。让为多买几支不同的股票就是分散风险,这个认识就太肤浅了。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买了六只股票,我问他投入了多少资金,“两万!”。两万元的资金买了六只股票,平均投在一只股票上的资金三千多元,我说两万的资金怎么买这么多股票呢?朋友说这叫分散投资,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里。“把鸡蛋装在不同的篮子里”是很流行的一句话,很多朋友把他奉为投资圣经,于是不管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否理解了这句话,就囫囵吞枣,一古脑的去做,手里股票一大堆,这个买三百股,那个买两百股,最后把自己也搞迷糊了,自己也闹不清楚买了那些股票,行情突变的时候手忙脚乱,下单都来不及,交割单常常是打出来几米那么长。最终收效甚微。

现在我们国家的证券市场并不十分成熟,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齐涨共跌,行情好时无论什么股票都能上涨,鸡犬升天;行情差时普遍下跌,鱼目混杂泥沙俱下。“把鸡蛋装在不同的篮子里”讲的是稳健投资的一种方法。这句话讲的是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来化解市场的系统风险,这里的篮子应该指不同的投资市场或者不同的投资品种,而且这些品种是可以互相对冲的。

根据我国目前家庭收入的情况,有的专家提出比较稳妥的组合投资方式是“四三二一”方案。即40(百分号)的钱存入银行,以备日常应用;30的钱购买国债,以期获得比银行利息更多但风险比股票小的回报;20(百分号)的钱用于买股票和基金,换取高风险的高回报;10(百分号)的钱用来参加各种保险,以防患于未然。也有专家提出“三三制”的组合投资方式。即1/3的钱储蓄;1/3的钱购买国债和各种债券;1/3的钱投资股票和保险。当然,类似的方案不少,但基本精神都是一样的,即要求投资者一方面要分散投资,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合理的组合配置,分散金融风险。

总之,年轻人在投资的时候,要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理财投资问题上,要做到四忌:一忌违法,凡是违法的事(如倒卖外汇、黄金等)坚决不能做。二忌盲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投资方式。三忌集中,投资要多样化。四忌徘徊,要善于分析,抓住时机,及时决断。

5.8借你一双慧眼,识破非法集资小心“庞氏骗局”

如果有人告诉你,可以使你一两年内,挣到你几十年挣不到的钱。你会不会动心?

在电视连续《北风那个吹》里的“买断鸭绿江”的集资活动就是这样,它称宣:只要出钱加入集资,然后买下这座断桥搞旅游,相当发财,前景不可估量。像这样一朝投入,就能永久坐享,高收益,没有风险,稳赚不赔的好事,哪找去?小老百姓想发财的心被扇得痒痒的,于是纷纷解囊,把自己压箱底的生活费、养老费,甚至借来的钱,投入到这个“事业”中去。不过最终却是一场骗局,等到发现的时候,设计骗局的人早已带着非法集资到的钱,逃得没有踪迹了。

我们生活中常常听到的传销、集资万里大造林、向农民推销种植某种奇怪的农产品或养殖产品,然后许诺高价回收,都属于此类骗局,它们有着相同的特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类骗局的内幕。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最新败露的美国麦道夫案,堪称史上最大的金融诈骗案,时间跨度二十年,聚敛金额超过六百亿美元,受骗投资人全部是金融大亨、世界名流。麦道夫在事发前,曾对他的儿子坦白说:“这是一个大骗局,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

2009年6月29日,这件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诈骗案终于尘埃落地。纽约南区联邦法院作出裁决,主犯麦道夫被判入狱150年监禁,并没收了他1700亿美元的资产。麦道夫,这位曾经被视为“大慈善家、社会的支柱、代表华尔街品质”的纳斯达克前董事会主席,从声名卓著到臭名昭著,带给世人极大的震惊,也给了金融危机下的华尔街又一记闪亮的耳光。

作为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的创始人,麦道夫在近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有着白碧无瑕的从业记录。在华尔街,麦道夫非常受人爱戴。在同行眼里,他是一名正直的投资家和慷慨的慈善家;而在投资者眼中,麦道夫简直就是上帝,20年里,他公司名下的账户每个月能像时钟一样准时产生将近1(百分号)的收益,无论牛市、熊市。如果不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使麦道夫的客户因为资金短缺而要求赎回70亿美元投资,令他出现资金周转问题,也许,到现在这个史上最大的金融骗局还包裹在华美的外衣下,依然没有被人发现。

作为典型的庞氏骗局,麦道夫的手法并不新鲜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投资者的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在这个案件中上当受骗的人中不乏美国投资老手和金融巨头,这仿佛告诉我们,人性的弱点是不分阶层的,而骗子们正是善于利用人性弱点的心理方面的高手。

现代社会中,“庞氏骗局”的手法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有着一些共通的特征。下面,让我们擦亮眼睛,来看看其中的鬼把戏吧。

庞氏骗局总是以低风险、高回报的利益**为饵。我们都知道,在投资活动中,风险与回报总是成正比的,即:风险低,收益就小,若要想收益大,就得承受高风险。而“庞氏骗局”往往以较高的回报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而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有些骗局中的回报率高得离谱,有些虽然不是很高,但保证回报将很稳定。

比如,庞齐许诺投资在45天之内可以获得50(百分号)的回报;麦道夫每年向客户保证的回报虽然不是太高,只有约10(百分号),但他非常强调“投资必赚,绝无亏损”。可见,骗子们首先一定会利用人的贪图高回报的心理,先许下美好的空头诺言,让你自已心甘情愿并趋之若鹜地掏出钱来给他。

庞氏骗局的资金流向总是拆东墙、补西墙。庞氏骗局之所以是一个骗局,是因为它根本不能创造价值,赢得真正的利润。那么,为什么这些骗局能长期存在,所谓的收益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为了实现对前期对老客户承诺的投资回报,骗子们必须不断的发展新客户,并把新客户的投资做为老客户的本息回报。这一点,就像我们常说的:拆东墙、补西墙。因此,“庞氏骗局”对资金流有相当高的要求。骗子们总是力图扩大客户的范围,拓宽吸收资金的规模,以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于腾挪回补。新客户越多,获得的新投资越大,骗局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

象麦道夫诈骗案在东窗事发前居然能够维持20年,就是因为麦道夫在美国达拉斯、芝加哥、波士顿和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编织关系网,利用各种奢华场所接触投资者,吸收了大量投资。

庞氏骗局对自己的投资诀窍总是故做神秘、秘而不宣。由于缺乏真实投资和生产的支持,骗子们根本没有可供仔细推敲的“生财之道”,为了避免被穿帮,他们会竭力渲染投资的神秘性,将投资诀窍秘而不宣,努力塑造自己“天才”或“专家”的形象。而实际上,这种保持投资的神秘性的做法,既可避免外界质疑,也是吸引更多人加入的好方法。

麦道夫也总是这样故弄玄虚,从来不向别人交代每年稳赚10(百分号)的投资诀窍。麦道夫还非常善于为自己营造神秘的氛围。想成为麦道夫的客户有点类似于加入一个门槛很高的俱乐部,光有钱没有人介绍是不能进的,在很多人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就算加入之后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投资策略到底是什么,麦道夫从不解释,而如果你问得太多,他会把你踢出局。

庞氏骗局会有异常稳定的投资回报率。我们知道,庞氏骗局的运作,完全不是正常的商业模式,所以当然也不会受到各种商业风险的影响,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新的资金投入进来,骗局就可以维持,在外人看来,这种投资似乎总是可以保持异常稳定的回报率。

而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为客户长期提供异常稳定的投资回报。麦道夫旗下的对冲基金从1996年至事发,仅有5个月出现负投资回报率,每月能带来1(百分号)的持续回报,一直到去年11月底还在公布投资盈利率。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麦道夫操作的股票没有大跌;2008年市场如此不景气,他的基金公司还可以获得超过11(百分号)的年利率。“只要你信任我,你就会每月得到至少百分之一的稳定回报。”这是麦道夫给他的投资者的承诺,他也因此收到了更多的投资。

庞氏骗局的投资者结构呈现金字塔特征。这是因为为了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先期的投资者的高额回报,“庞氏骗局”必须不断地发展新成员,他们往往通过利诱、劝说、亲情、人脉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塔尖的少数知情者通过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参与者而谋利。

麦道夫也是如此,他出入各种奢华场合,结交富豪,广泛建立人脉,并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新的投资者,付给成功“引资”者丰厚的佣金。比如,证券分析师斯普林向麦氏基金投资1100万美元,占个人净资产的95(百分号)。他还为麦氏吸引数十位“下线”,其中既有投资5万美元的普通教师,又有一掷百万美元的企业家。

从上面这些骗局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庞氏骗局就象一个没有地基的建筑物,必须依靠巨大的底平面才能维持不倒,同时这个底平面还必须保持永不停止的生长才行。然而总有一天新会员会达到上限的,当没有足够的新会员,后继资金就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取款消费需求时,也就是“庞氏骗局”彻底崩盘的最后时刻。

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庞氏骗局的改装版,虽然总是穿着迷惑人的外衣,但是却经不起推敲,只要用上面条规律一对照,就可以看出它骗局的原形。比如,各种各样的传销和一些非法集资,大多都是“庞氏骗局”的再现。

前两年发生在安徽、河南的一起的假托养殖梅花鹿非法集资案,也是庞氏骗局的又一版本,这个案件非法集资9.7亿多元,涉及群众4.9万多人次。使用的手法并不高明,就是承诺超高的回报和零风险,并大肆炒做,增加可信度。

骗子用的手法并不高明,为什么上当受骗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呢?其实,我们要防的不仅仅是骗子,更要防自己的贪心,还是那句老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外防骗术,内防痴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麦道夫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人的思维永在,人性的贪欲永在。将来,还会有人借“庞氏骗局”的壳变幻出新的花样。

这也提醒我们,面对过于高回报、低风险的“好事”时,要保持一份冷静,不要贪心,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年轻的投资者应擦亮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