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第一章 向昆曼学经济学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10大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有自己独立的一套体系和理论,对于我们这些非科班的年轻人来说,经济学的理论和原理会不会太深奥了呢?放心吧,我们就将为你们提炼出经济学中最重要和必须要懂得的原理,用最生活化的语言来讲述。谁说经济学的那些术语只能出现在电视里那些经济专家之口呢。只要你理解了它们,你也可以变得更专业,说不定你也会成为一个民间的经济学家呢。

1.1无尽的**与有限的资源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0多岁的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周末的晚上不知道是去看电影还是回家看电视综艺节目,这个学期的选修课不知道是该选经济学还是音乐欣赏课,女朋友不知道是该选温柔似水的还是热情如火的?不知道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人生就是由各种各样的选择组成的,每一个选择就是一段生命的历程,而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生十字路口的决择,最终组合成了你完整的人生轨迹。

为什么我们需要选择?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个人天生具有的资源,虽然我们想要得的东西很多,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如何分配这些宝贵的资源才能得到最多最好的回报,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可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权衡取舍中渡过的。而每一次的权衡是否得当,取舍是舍正确,又决定着我们随后的人生之路。

生活中的矛盾常常来自于,想要的得不到,然而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人一生下来就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是无尽的,有限的资源总是无法满足无尽的**。每个人不能得到希望的全部或是最好的,那就要用自己所拥有的一部分去跟别人交换,以使自己拥有更好的;每个人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如何去分配,总得付出代价,所以人们总是在面临着权衡取舍。这就是昆曼自己总结的十大经济学原理中的第一个:人们面临权衡取舍(tradeoffs)。

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不仅在个人的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权衡取舍的时候,做为社会最小组织单位的家庭同样也是如此。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总是有限的,所以家庭成员中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全部或最好的东西是不可能的。有限的家庭收入,如何开支消费?父母在购物,旅游和储蓄间面临交替。一个家庭拥有50万元的存款,是选择全家出国旅游,还是选择购买汽车、添置家具呢?选择了出国旅游就无力再买车和添置家具,而买了车、添置了家具就不能出国旅游。如果很多时候面对这种权衡取舍都是很难决择的。

我们再来看看社会,一个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也即所谓的稀缺性,所以社会不可能给每个人所希望得到的全部或是最好的。社会的资源需要管理,管理如何分配,也就产生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所拥有的稀缺资源。

社会资源的分配比个人资源和家庭资源的分配要更复杂一些。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也存在权衡取舍的问题。如果法律要求企业减少污染,那么将增加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由于成本高,结果必然导致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人减少。哪一项对我们更重要呢?

在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权衡取舍之一恐怕是效率与平等。经济学上的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有关效率和平等,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即效率就是如何做饼(尽可能将饼做大),平等就是如何分饼(尽可能公平地分配),这两者常常会发生冲突,对任何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来说,如何权衡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经常面对的情况就是当政府试图将饼分配得更平均时,饼却变得更小了。比如一块钱投资到沿海地区可能会挣到8角钱,投资到西部地区可能只挣得到1角钱,那么,给哪里拨款呢?拨给沿海地区体现了效率,却放弃了平等;拨给西部地区体现了公平,却放弃了效率。到底是要重效率还是要重平等呢?

取舍哪一个?如何权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所应遵循的策略原则只有一条:趋利避害,选择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今年的公务员员考试的报名工作刚刚结束,据国家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今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达到了历史之最,有135万人报名,根据往年的比例推测确认参加考试的人数将突破100万。我们发现在报考的考生中不乏一部分已经在职的人员。就拿在北京上地某高新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小陈来说,今年她也报名了,是什么让她重新拿起书本开始准备考试,她为什么会愿意放弃自己现有的工作,而决定投身到考公务员的洪流队伍中?小陈现在的情况是,她参加工作二年,现在每月的工资是4000元,而公务员的工资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是达不到4000的。为什么小陈还是选择考公务员呢?她是怎样考量的呢?

这就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遇到两难或多难决择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权衡取舍,我们怎样判断哪一个选项对我们更有利?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节里,再和大家仔细分析。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我们要有取舍的魄力和权衡的能力。在权衡取舍的过程中,为了能与复杂的真实世界相协调,清楚认识自己面临的选择条件,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变得更加丰富。同时,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们面临的权衡取舍的情况越多,意味着人们的选择和自由度越大,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所以,我们要重视生活中的每一次权衡取舍。

作为昆曼经济学十大原理中的第一条,“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个原理还没有告诉我们具体如何来权衡,或应该做什么样的决策。现在,我们只需要了解,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权衡取舍的情况,我们所要做的是,把握好每一次机会,尽量做出正确的取舍,这对我们的生活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足够重视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1.2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如何取舍要看机会成本

20几岁的年轻人意气风发,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和梦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道路很长,我们可以选择的机会也很多,对于20几岁的年轻人来说,人生还未完全展开,未来有多种可能性,这让人既感到神秘又让人无限向往。然而机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上帝给每一个人分配的生命资源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时光有限,即使现在看起来似乎很充裕,但是20几岁的时光也是最宝贵的,青年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走好与否,对今后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面对每一次重要的选择时,我们都需要慎之又慎。

现在我们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要面临权衡取舍,而且取舍对我们重要,会影响到我们随后的发展。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权衡取舍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做决策时的策略原则只有一条:趋利避害,选择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但是怎样来判断哪一个选择对自己、集体、国家最有利呢?

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会发现有些选择很容易,但有些选择却很难,而难就难在我们眼前的各个选项,各有优势,不相上下。不过,只要我们了解了其中的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我们就能更理智地作出最好的决策。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机会成本的例子,比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畜,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兔的收益。假设养猪可以获得a元,养兔可以获得b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b元,同样的,养兔的机会成本则为a元。再比如,有个大学生现在正面临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影《铁臂阿童木》的选择。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考虑,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电影《铁臂阿童木》带来的快乐,享受电影《铁臂阿童木》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选择哪一个,一方面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另一方面从内心感受的角度。

昆曼告诉我们学会比较机会成本,才能更好的做出决策。

知道机会成本后,我们选择起来就会容易一些。有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决择是因为我们没有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总在比较各个选项的优点,即我们可以从各个选项中获得的利益,而不是考虑我们选择后失去的代价。所以请记住,选择就要付出代价。当你得到一个机会时,往往会失去另一个机会。而该选择哪个机会,则需要通过计算机会成本来加以权衡,即选择一件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件东西所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只有明白我们将会失去什么,才更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也许你也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只有在我们失去某一件东西的时候,我们才更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比如贩毒,人们铤而走险是为了可以获得高昂的利润,因为被巨大的利益迷住了心窍,把自己可能付出的高昂的成本生命,暂时放在了一边,没有去过多的考虑。如果他们愿意比较的话,我想任何人都会选择最为宝贵的生命,而如果因毒品而失去生命的尊严,那么他们失去的其实比生命的代价还要更高。

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上一节中,小陈为什么愿意放弃自己的现有的工作而选择报考公务员的问题了。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小陈选择继续自己原来的工作的机会成本是失去的公务员的待遇;而选择公务员工作的机会成本是失去原来工作的薪水。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小陈原来是某高新企业的技术人员,年薪5万左右。而如果从事公务员工作,她一年下来的工资大大概为3万元,看起来似乎原来的工作更好。我们注意到,公务员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很多隐性的福利待遇。

例如,可以享受公费医疗、以成本价购买住房、夏天可以公费度假、年底还可以分些年货,等等,这个大概折算起来有2万。还有,小陈如果从事公务员工作,每天8小时上班,机关工作是轻闲的,可以利用下班时间,或是周未从事一些第二职业,给报刊写点小章啥的,这也可有一部分收入,估计1万,而现在做技术员经常加班,根本就没有这份闲情和精力。还有公务员工作是国家公职,而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待遇会越来越高。同时公务员被人们称为金饭碗,工作比较稳定,人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小。现在人们都喜欢讲精神损失费,而公务员的精神损失费和技术人员比较的话,当然就是非常小的了。这些全部加起来,也就是小陈选择继续原来的工作将放弃的机会成本。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公务员是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我们在充分考虑机会成本后,就会发现小陈选择报考公务员,是一个对她来说更好的选择。虽然我们从表面上看,会认为小陈现在的工作更好,但像经济学家一样考虑到机会成本,即所放弃的东西时,就知道其实公务员的待遇是优于她现在的待遇的。

现在中国社会有一种现象,就是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几乎把孩子的教育排在了家庭要事no.1的位置。特别对于孩子上大学的事,几乎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对此他们不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

为什么家长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在家长看来,如果孩子不上大学,就没有工作,未来的生活就没有来源和保障。所以与孩子后半辈子由于上大学而获得的收入相比,现在的教育投资的成本还是比较小的。对于一个没有创业想法和更好出路的年轻人来说,上大学是不二的选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对于一个有更好去向的年轻人来说,就不一定会选择去上大学了。我们发现有许多成功的人士,并没有上大学,他们自己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而且走得更为成功。比如创业成功的比尔.盖茨。

当年比尔.盖茨就因为选择创业而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1999年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世界富豪评选中,比尔盖茨以净资产850亿美元登上了榜首。这可以看做是盖茨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很明显,比起放弃学业继续经营公司,放弃经营公司去上学的机会成本更大。1999年3月27日,比尔盖茨回母校参加募捐活动时,有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回哈佛上学,弥补他曾经的遗憾。对此,比尔盖茨只是微微一笑,没有作出任何回答。不难看出,比尔盖茨是不愿意为了哈佛的学位证书而放弃自己已有的事业的。

经济学家认为,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有选择就需要计算机会成本。有很多时候不是所有条件就会摆在我们面前,供我们挑选,这就要求我们得学会深入思考和全面地看待问题。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作出任何决策都要付出代价,选择了某个决策就要放弃另一个决策,得到了某个东西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东西。这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得到鱼就要放弃熊掌,得到熊掌就要放弃鱼。机会成本是一个对于任何人都很重要的经济学概念。

1.3适度的才是最对的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你是否有过在考试前临阵磨枪的经历,还记得那时挑灯夜战的情行吗?不管平时你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惬意潇洒,但在每个学期期末考试的那几天,即使你只有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也肯定舍不得用这个时间去玩,你一定会把它用在学习上,老老实实地泡在图书馆里上自习。但一旦考试结束,你又会开始把大把大把的时候用在娱乐休闲上了,而毫不心疼了。

与此相反我们还能看到另外一种情况,有些同学平时就不怎么玩,看起来一年365天没有一天不在学习的,有时候他们自已都感觉很累了,但还是不肯停下学习,不肯放下书本,换换脑筋。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天天学习的人往往不见得比临阵磨枪的人考得好。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有句成语叫“过犹不及”,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说,这其实反应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边际效应。什么叫边际效应呢?用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概念:

比如你肚子很饿了,但你只有钱可以买5个馒头吃。这个时候,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益最大,因为此时你最饿,最需要吃东西,所以即使让你多花一点钱你也愿意买;第二个馒头的边际效益就递减了,因为已经有1个馒头进肚了,你的感觉不是那么饿了。……第五个的边际效益最小,因为这个时候你几乎已经快饱了,馒头如果卖的贵的话,你一定不会买了。

在上面这个例了中,每支出1个馒头的价钱产生的效益,也就是你感觉花钱买来的价值。你会发现这种价值是从第一个向最后一个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益了。

边际效应递减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昆曼告诉我们:理性的人都会考虑边际量的存在。

比如现在人们对吃大鱼大肉的兴趣远比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小得多。因为现在鸡鸭鱼肉都敞开供应,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要凭票供应,而且人们的经济能力也提高了,在花钱购买时,也不再像生活水平低的时候那样捉襟见肘了。所以现在的小孩子也越来越不好侍候了,大鱼大肉吃得太多,他们已经不再馋吃粗加工的大鱼大肉了。如今的家庭主妇们要想调起孩子的胃口,那可真是得变着法的把食物做得越来越新奇和精致才行。

这和厂商与消费者的关系是一样的,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满足效用最大化,而且,商品的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会越高。所以,厂商在决定生产什么时一定会先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

厂商们其实都在做着这个功课,要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能卖出去,而且能卖高价,就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一个企业要成功,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消费时尚,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消费时尚。这样才能从消费时尚中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及变动,并及时开发出能满足这种偏好的产品。同时,消费时尚也受广告的影响。一种成功的广告会引导着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的偏好。所以说,企业行为从广告开始。

人都喜欢新奇的东西,消费者连续消费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企业连续只生产一种产品,慢慢地消费者就会对它不感兴趣,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会降低。因此,我们看到市场上企业总是不断的变换着出新品、改良产品,非常注重产品的多样化。例如,同类食品做成不同式样和口味,就成为不同产品,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如果是完全相同,则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不会多购买。

商家们深谙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的奥秘,他们从不停止创新的脚步,不断地生产不同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减少和阻碍边际效用递减对消费者的影响。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中有许多大型商场都延长了营业时间,为什么平时不延长,而只在黄金周才延长呢?

从理论上说商家每延长一小时营业时间,就要支付一小时所耗费的成本,这种成本既包括直接的物质消耗,如水、电等,也包括由于延时而需要的售货员的加班费,这种增加的成本我们称为边际成本。假如延长一小时增加的成本是10万元(注意这里讲的成本是西方成本概念,包括成本和正常利润),在这一小时里如果他们由于卖出商品而增加的收益大于10万,那么一个商家还应该将营业时间在此基础上再延长,因为这时他还有赚更多钱的空间。

相反如果商家在延长的一小时增加的收益是不足10万,商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就应该取消延时经营,因为此时延长一小时的成本大于收益。黄金周,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旅游购物,使商场的收益增加,而平时紧张工作繁忙家务人们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购物,就是延时服务也不会有更多的人光顾,增加的销售额不足以抵偿延时所增加的成本。这就是商家在黄金周延长营业时间而在平时不延长营业时间的经济学原理。

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要考虑边际变化,在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和小于边际成本的时候,都应进行调整,因为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才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正如中一开头提到的,天天学习的人不一定比临阵磨枪的人考试考得更好。因为每增加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学习的成本和收益都在发生着变化。你也许会发现一天中复习经济学的第一个小时的收效最大你学习新的定律和数据,增长新的见识和体会。第二个小时中你可能会稍微有些失神,学到的东西减少了。而在第三个小时中,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了,你在第二天很可能根本想不起第三个小时中所学的任何东西。

考虑边际量,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你也想像商家一样谋得自己最大的利益的话,请记住,当且仅当行动的边际效益超过边际成本时,是你理性的决策的最好时机。

没有人对“激励”无动于衷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现在的你,是伴在父母身边,还是离家在外打拼?可以说,20几岁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在外地读书或工作。所以每年过年的时候,不论身处何方,都会想要回家和家人团聚。很多人早早就计划好了,过年时买上一张火车票,让小火轮载着我们回家。但是等到快过年的时候,我们却发现火车票已经被黄牛党爆炒,身价涨了好几倍。这时你的计划想必要做些调整了,路远的年轻人开始考虑坐打折的飞机了。而那些穷困的农民工,也许就只能望票兴叹,打消回家的念头,留下来过年了。

为什么原计划不能实现?因为外界的条件改变了。当有一种措施影响到我们的经济生活,我们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我们把这种外界的措施称为激励,没有人会对这种激励无动于衷,当然,激励包括好的激励和坏的激励。一种激励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发挥效果,也可能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表现,但是人们对激励所做出的反应会证明一切。这也就是昆曼教给我们的第四条原理: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做出激励的一方,往往有他的目的,比如商家为了增加销售量,会发明很多种促销的方法,“打扣”“返券”“赠送”,这些都是商家刺激顾客购买的常见手法。爱美的姑娘们,平时在工作之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逛商场,每次看到那些漂亮、时尚的服饰,都会爱不释手,不过年轻的姑娘们也知道,自己的经济实力有限,所以每次去逛街之前都会做好预算。但是一到商场,看到商家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前写满了“打折、赠送”,她们的目光就着魔一般的被套牢了。最后往往在便宜划算的念头下,买回的衣饰总是比自己预算花得要多。这就是我们对商家“激励”作出的反应。

我们对另一种“激励”的反应是减少消费。大家都知道,香港面积小,道路狭窄,算上每天来自世界各地数万计的游客,交通面临着巨大压力。但是实际上香港的交通大抵通畅。其中的原因就是,香港虽然私家车很多,但使用率并不高。香港对汽车不征收关税,汽车价格相对较低,买车相对容易,但汽车的使用成本十分高昂。一方面是汽油价格高得惊人,同样标号的汽油是内地的四倍(香港政府对汽油征收重税,汽油价格中的54(百分号)左右是税收),还有停车难,停车收费高,等等,这些都制约了私家车的使用。因此,香港人平时对开私家车没有很大的热情。特别有意思的是,使用汽车的高成本还造就了许多“sundaydriver”。他们平日工作出行大多使用公共交通,只有到了假日,或为了出游,才使用私家车。

我们的行为,看似是自已的决定,其实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成本增加了,我们就会减少这种行为,反过来,如果做一件事情的利益增加了,我们就会更愿意去作。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激励都是这么简单明了,行之有效的。有一些决策产生的隐性效应,需要实施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这方面经典的案例就是,美国的安全带立法。

在50年代有安全带的汽车很少。60年代后期,拉尔夫纳德尔(ralphnader)的著作《任何速度都不安全》引起公众对汽车安全的关注。美国国会的反应是通过立法要求汽车公司生产包括安全带在内的各种安全设备,安全带成为所有新汽车的标准设备。

安全带的法律如何影响汽车安全呢?直接的影响是由于所有汽车都有安全带,更多的人系安全带,重大车祸发生时存活的概率提高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安全带拯救了一些人的生命。但是,人们由于他们所面临的激励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行为是驾驶员开车时的速度和谨慎程度。缓慢而谨慎地开车是有代价的,因为这要耗费驾驶员的时间和精力。当决定谨慎开车的程度时,理性人要比较谨慎开车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当提高安全程度的收益高时,他们就会更慢、更谨慎地开车。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道路有冰时会比道路干净时更缓慢而谨慎地开车。现在来考虑安全带法律。安全带降低了驾驶员的车祸代价,因为它们减少了伤亡的概率。因此,安全带法律减少了缓慢而谨慎地开车的收益。人们对安全带的反应和对道路状况改善的反应是更快更放肆地开车。这样,安全带法律最终的结果是更多的车祸次数。

这个法律如何影响开车死亡的人数呢?系安全带的驾驶员在任何一次车祸中存活的可能性更大,但他们更可能发现他们的车祸更多了。净效应是不确定的。此外,安全开车程度的下降对行人(以及没有系安全带的驾驶员)显然有不利的影响。他们会由于这一法律而有危险,因为他们很可能发现自己遇上了车祸而又没有安全带的保护。因此,安全带的法律倾向于增加行人死亡的数量。经济学家萨姆佩兹曼(sampeltzman)在1975年发表的一篇章中说明了,实际上汽车安全法有许多这类意想不到的影响。根据佩兹曼的证据,这些法律减少了每次车祸的死亡人数而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净结果是驾驶员死亡人数变动很小,而行人死亡人数增加了。

可见,在应对一些比较复杂的事件时,政府做出激励决策产生的影响,除了我们希望看到的,还有可能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副产品。所以我们在分析任何一种决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

在生活、工作中,激励无处不在,理解这点,我们就能够好的洞明商家和政府的种种行为,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会在被激励的同时激励着别人,这种激励关系能成就精彩多样的良性互动。

现在昆曼总结的前四个原理我们都讲完了。细心的你是否发现,这四个原理合在一起正好教会了我们如何决策:每一个人面临权衡取舍,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作出决策,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合乎理性的反应。恭喜你,如果你领会了这四个原理,你已经向成为理性的经济人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1.5如果没有贸易,世界将会怎样贸易使生活变得更好

在你面对社会和工作的压力的时,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要是能回到古时候就好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最好还能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里,不被外界打扰,这是多么怡然自得啊。确实如果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自己生活所需的物品,就完全可以不用看老板的脸色,不用重复专业化而单调的工作。但问题是光靠自己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创造出的物质是极为有限的。如果没有专业化的分工,没有商业贸易,我们的物质生活将非常低下,如果让你的家庭自己种粮食,做衣服,盖房子。你的心情会比现在更好才怪呢。

现代的人们,已经离不开贸易了,从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开始,到星星月亮陪着我们入睡,商品商业都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使用的物品,除了在“陶吧”自己制作的手工玩意,都是我们花钱买来的。不过即使是陶艺馆的手工制作,原料还是要花钱买,另外我们还得给“陶吧”的主人场地使用费和服务费。

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物质已极大地丰富,只要我们有足够的钱,那么需要什么东西都可以信手捻来。专业化的分工,使每一个行业都能生产出足够我们随时享用的生活品,让我们在想吃肉的时候不用去养猪;想吃小白菜了,不用去耕种;想穿漂亮衣服的时候,不用去种棉花、纺纱、织布、染色、裁剪、缝纫。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贸易,从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到现在用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是贸易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生活状况都变得更好”是曼昆提出的又一重要经济学原理,它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密切相关,是人们生活中必知的一个经济学原理。

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选择生产他最擅长的物品或劳务,并和其他人贸易,那么每一个人的福利状况都会变得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生产领域,如果专门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生产效率就会比不擅长这个工作的人高,并且由于长期从事这个工作,会变得越越熟练,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这也是为什么社会需要分工,而且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社会分工比以前更加精细和专业的原因。

我们再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养牛人和农夫都很喜欢吃牛肉和土豆。假设他们每周工作40小时,那么就会有两种情况:1.养牛人和农夫都既生产牛肉又生产土豆。养牛人生产一斤牛肉的时间是60分钟,生产一斤土豆的时间是40分钟;而农夫生产一斤牛肉的时间是120分钟,生产一斤土豆的时间是20分钟。40小时后,养牛人所得牛肉为40斤,土豆60斤;农夫所得牛肉为20斤,土豆120斤。2.养牛人和农夫都各自在擅长的领域进行生产,养牛人生产牛肉,农夫生产土豆。于是他们各自的效率都有所上升,养牛人生产一斤牛肉只需30分钟,农夫生产一斤土豆也只需10分钟。40小时后,养牛人得到了80斤牛肉,农夫得到了240斤土豆。

哪一种情况更好呢?第一种形况每个人都既能吃到牛肉又能得到土豆,看起来似乎更好。但是,别忘了他们两人之间还可以做交易,我们来细细算一下这笔账。如果1斤牛肉可换得4斤土豆,养牛人拿出20斤牛肉就可获得80斤土豆,而自己还剩了60斤牛肉,从而得到了60斤牛肉、80斤土豆,而农夫也得到了20斤牛肉、160斤土豆。

看到这个故事,我们发现,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好多了,两人都更受益。并且从此养牛人和农夫两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生产,再也不用两头忙,操心费力了。专心致志地生产一种产品,不仅会让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也能得到提高。所以这种分工合作的最大好处就是他们各自的生产成本都降低了。当然这也要多亏了贸易。所以归根结底是贸易使他们两人得到的更多,从而改善了他们原有的状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自由贸易的重要性,贸易也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正在迅猛发展,贸易的形式越来越多种多样,贸易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大。两个贸易者之间的贸易称为双边贸易,多于两个贸易者的则称为多边贸易。由于现代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信贷关系、科技合作关系等都以商品运动为基础,故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如果一个国家光生产自己在国际贸易中有优势的产品,看起来似乎能得到更多经济利益。但在现实的经济中,很少真正会有国家完全放弃一种产品或劳务的生产,出于各种政治角度的考虑,国家往往在决策中运用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限制自由贸易。

为了更好地协调国际贸易,处理国际贸易中的争端,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百分号)以上。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贸易使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也使世界上各个国家,组织,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我们也越来越离不开贸易这个经济形式,我们自已不就是贸易中的一方,在经济社会中占有的一席之地吗!

1.6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在不停的发生变化,连柴米油盐的价格也不肯保持一个定值,某个下雪天的早上,你去早市买菜,发现平时卖一块钱一斤的小白菜居然卖3块钱一斤了,而且菜农还很有理由地告诉你,“今天下雪,白菜都埋进了雪里,不好采摘,而且来集市的道也更不好走了。你看今天市场上的小白菜都是这个价,这绿油油的小白菜大家都爱吃,我们不愁卖。如果你现在不买的话,一会买菜的人多了,说不定还会再涨价呢?”你不由得报怨起来,老天下雪,菜价也跟着起哄吗?

谁在影响价格的波动,齐刷刷的一个大市场,不需要谁来下命令,菜农们看到今天下雪市场里的小白菜量少了,就会自动涨价。而买菜的人,因为很想吃到新鲜的小白菜也就不得不购买高价菜。看来价格不是老天说了算,也不是谁个人说了算,归根结底是市场行情说了算,有需求就有市场,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也就自然上涨了。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

我们不用担心,因为东城的超市的商品卖得比西城的便宜,顾客就会挤破东城的超市的大门,而让西城的超市倒闭。因为如果西城的超市卖得更贵,人们就不会光顾,而西城超市看到自己的顾客减少了,为了赢回顾客,它自然会降低价格。而东城的超市看到顾客如潮,自已应接不暇,忙不过来,也会通过提高价格来使狂热的顾客降温。这一切都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调控。

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人理性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所以经济学家曼昆提出: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市场的这一作用最早是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也是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市场通过信息反馈,直接影响着人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上市时间、产品销售状况等;联结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供、销各方,为产、供、销各方提供交换场所、交换时间和其他交换条件,以此实现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各自的经济利益。

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劳动分工使人们各自的产品互相成为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人们互相成为市场;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范围和容量就越扩大。同时,市场在其发育和壮大过程中,也推动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是如何影响人们交易的呢?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在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决定中,供给与需求就像一把剪刀的两个刀片,作用是不分彼此共同决定一种商品的价格;同时价格又像一只无形的手在市场经济中自发地调节需求,调节供给。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

在经济学的学习中,最具有启发意义的论题恐怕就是就个人而言出于私利的行为如何产生公共利益这一过程,而了解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理解某一种经济制度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关于这一点,经济学上有句名言“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由于他们自利的打算。”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同时供应方内部之间和需求方内部之间也存在竞争的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对社会的整体发展来说是有利和,有利于增加社会的整体利益,能让消费者得到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只要我们稍留意一下手机市场就会发现,现在的手机市场充满商家的竞争,各个品牌的手机,为了争夺更多的消费者,占领更大市场份额,在产品的功能和形态上下足了功夫。我们看到柜台里各种种样的手机,琳琅满目,争相媲美,手机的外形越来越靓丽时尚,功能也越来越新奇和高端。因为开放的时代中,每个人都丰富多彩,每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都各有偏向,所有的人都感觉到自我的与众不同,都希望应用的产品也足够有特色。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作为产品的制造商、服务的提供商当然要生产个性化的、丰富多彩的产品。手机已经从过去的单一通话工具,变成了我们音乐播放器,照像机,摄像机,甚至演变成可以上网的多功能工具,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网页,收发邮件,聊天,等等。相信如果网络速度再提高的话,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还可以通过手机现场观看音乐会、足球比赛。而且手机的应用不止这些,通过移动运营商协助可以实现更多,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无疑是把手机这个终端链条和其他的产业协同起来,从而整合出新的服务模式。比如,手机的增值服务和其他设备的资源共享,等等。如果没有市场竞争,我们的商品不会变得如此精彩。

有一些商家通过打价格战,互相降低价格,进行竞争,这种情况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我们可以得到更低的价格。还有一些商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来赢得顾客,这对消费者来说同样是一个有利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到更好的产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厂家会想办法研究更好的加工方法,这有利于在单位时间内多生产社会财富。降低产品的成本,生产者会尽可能的研发高科技手段来实现新产品功能,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这也有利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资源的保护。

我们都知道,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会转变思想呢?因为市场经济把原来由国家承担的社会经济调控责任下放给了更多的市场下的经济实体,虽然看似比计划经济时期存在的风险更大,但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证明,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活力,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毕竟让几亿个大脑一起来参与经济的运行,比国家一把抓要有效得多。

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作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动性、利益制约性、系统性、连锁性和滞后性。格林沃德和斯蒂格利茨以较复杂的数学模型证明,当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时,市场机制不会自己达到最优。这便涉及到了政府的角色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谈到。

1.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房价,可能是现在的年轻人最关注的经济话题了。看着飞涨的房价,再摸摸自己刚刚工作不久还不满鼓的钱袋,要说没有一点压力,还真不太现实。比如在北京房价涨得最厉害的那段时间,都得以日来记涨幅。这几年我们看着房价涨涨涨,从4000变成6000再变成8000、12000、15000…20000。到最后连没有经济学头脑的人都看出这里面有端倪,高得有点离谱了。不是说市场能调控经济吗?不是说供求决定价格吗?不是说市场经济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吗?这么高的房价,仅仅是由供求关系造成的吗?看来光用市场这只手,还真解释不了这一切。怎么回事呢?

虽然市场是组织经济的好方法,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会起不到作用,会对某些经济偏离正常的轨道的情况,束手无策。市场机制的自身的缺点,它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会造成市场失灵,即出现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此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了“看得见的手”国家干预的理论体系。

市场经济容易使人们形成急功近利的习惯,特别是造成效率和公平的对立。市场中商家往往视顾客为上帝,为了讨好顾客,他们总是希望能得到更便捷的商品。这使得他们全然不顾全局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结果必然会表现为能源危机,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另外一只手出来,改善市场经济的情况,这只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相对应,我们称之为看得见的手,即国家宏观调控。而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不外乎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

如果在交易时利用虚假信息进行欺诈,或是故意隐瞒商品的一些缺陷,造成购购买者的利益受到损失,就会损害正当的交易。此时市场一般不能完全自行解决问题,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规来约束和制止欺诈行为。如果一个农民预见到他的谷物会被偷走,他就不会种庄稼,而且,除非假设顾客在离开前会付费,否则餐馆就不会提供服务。我们需要依靠政府提供的警察和法庭来保护我们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的权力。

市场失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外部性,这是说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或者换种说法:外部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我们可以用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来说明外部性。

比如,湖南湘和化工厂在2004年的4月,未经审批建设了一条炼铟生产线,在此后的不久,厂区周围的树林就大片的枯死,有部分村民相继出现了全身无力、头晕、胸闷,还有关节疼痛的症状。“镉式炼心液”的副产品可导致人中毒。据媒体报道,早在2006年,镇头镇的居民就一直在向有关部门反映,该工厂将有毒的镉元素排放至居民生活区。当时的环保部门,虽然也曾出面调查,但答复是既要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有效保障企业的正当权益,承认该厂有违规,有问题,但否认有镉污染,具体措施则是一方面做村民思想工作,一方面敦促企业自觉守法。

我们看到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湘和化工厂的生产线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并影响到了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但他却不用承担这个责任,不用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化工厂的生产出产品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化工厂的生产成本中应该包括它对环境的损害,但实际上化工厂没有支付这一部分成本,造成了成本的外部化,这就是显失公平的现象,是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

直到今年,由于的居民和有识之士的长期呼吁,这件事终于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永久关闭污染工厂,成立联合工作组,受污染农作物政府收购销毁,污染区村民全面体检。短短几天之内,镉污染事件得到了重视和迅速处置,500米的污染分界线已经划定,而湘和化工厂镉污染问题存在了五年。

这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外部不经济现象在起作用。政府可以利用经济手段,把企业外部化的成本内部化,如对污染超标企业进行经济处罚甚至关闭,对污染企业征收高额的排污费,等等。政府的其他的经济手段还有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市场势力。假设镇里只有一口井,这口井的所有者对水的销售就有市场势力。再比如行业巨头如果可以操控本行业的价格,那它也有市场势力。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垄断。对市场某种程度的(如寡头)和完全的垄断不可能使得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对这种情况的纠正同样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主要通过对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干预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这方面的干预属于政府的产业结构政策。

宏观调控的手段一般来说包括三种: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进行调节经济;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主要方法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比如调整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还有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以上三节中我们介绍了三条原则:贸易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控制着经济的运行,同时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也在保障着我们的经济健康运行。你是否看出这三条原理之间的关系,是的,昆曼总结的这三条原理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人们是如何交易的。

1.8贫富是如何产生的国民生活水平取决于国民生产率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出国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国留学,办移民都是很常见事情。在我们选择要去的国家时,往往都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的国家,而不会选择去非洲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西方国家的生活水平比较高,换而言之,这些国家比较富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非常丰富。而如果到一个贫穷的国家去,不但生活来源成了问题,可能生命安全都保障不了了。那么,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是如何产生的呢?

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的差别是惊人的。看看08年世界各国人均收入情况,美国37610美元、中国1100美元、利比里亚130美元。收入的差距导致了各国的生活质量有着天壤之别。在美国,人们可以享受更营养的食品,更精彩的娱乐,可以轻松拥有自己的私人汽车和别墅,有更多的工作假期,享受更好社会公共福利,和更好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虽然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不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一步步地提高。

为什么各国和一国在不同时期的生活水平有巨大差别呢?答案非常简单,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在那些每单位时间工人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务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高生活水平;在那些工人生产率低的国家,大多数人必须忍受贫困的生活。同样,一国的生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增长率。

所以昆曼提出:国民生活水平取决于国民生产率。

认识到以上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组织生产中,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地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发展经济;在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的时候,也要从是否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来考虑政策的利弊。

如何才能提高生产率?相关报告显示,将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水平进行有机结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法。

社会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在《国富论》中用制针工场地例子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分工:

“别针的制造分为约18项不同的工序。一个人拔丝;另一个人弄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磨针尖;第五个人打磨其顶部以便装上别针头;做别针头需要两或三项不同的作业;装别针头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涂白这些别针是另一项工作;甚至用纸把别针包起来也是一个行当。……我见过一个只雇了10个人的小厂,因此,一些人要干两三种不同的工作。但是虽然他们很穷,只有很简陋的必不可少的机器设备,可是如果他们努力工作,他们每天却能制造出约12磅别针。每磅有4000多枚中号别针。因此,这10个人每天能够制作出48000多枚别针,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制作出48000枚别针的十分之一,即4800枚别针。但如果他们是分开来独立地工作,而且他们中间没有任何人曾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那么他们每个人一天肯定做不出zo枚,甚至一枚也做不出来。”

分工理论对于发展经济学的贡献最大,它不但从静态上说明分工提高社会的生产能力,而且从动态上解释经济起飞。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也会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内,一个懂技术的熟练工人,比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生产出的产品要多。应用新的生产工艺,使用更先进的流水线,这些都能极大地提高生产率。特别在经济由粗放转化精细,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新的形式下,只有拥有创新和研发能力,拥有自由知识产权,才能在竞争中真正占有优势。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越发达,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也会相应的比较发达。一个有经济眼光和远见的国家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投入会比较多。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和培训的原因。

加拿大统计局的2007年的报告显示,该年第四季度,加拿大劳动生产率高出了美国0.3个百分点,但从上年整个年度而言,其劳动生产率仅仅维持着1.2(百分号)的增长速度。经济学家指出,技术工人匮乏是导致加国劳动生产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人才短缺,也导致了小时补贴的增长。加拿大第四季度的劳动生产率在第三季度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增长,但2006年的年生产效率较之2005年的2.1(百分号)则有了很大的下降。经济学家们认为,西部劳动力市场熟练技术工人的匮乏是导致全加年劳动生产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西部劳动力市场的人才的紧缺,在过去的一年中,加拿大的小时补贴增长了3.6(百分号),虽然不及2005年的增长数字4.4(百分号),但较之于2001年到2004年2.6(百分号)的增长幅度还是不错的。由于去年的劳动生产率盈利增长仅仅维持在1.2(百分号),因而这也就意味着每单位的劳动力成本将会增加2.6(百分号),这是继2001年3(百分号)以来成本最高的一年。

上面这则报导说明了技术与生产率的关系。为了提高生产率加拿大只好提高技术工人的补贴,以缓解西部技术工人匮乏的局面。

另一个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就是资本积累。我们可以打个比方:

比如有一个木工,他有一门精湛的好手艺,打出来的家具又漂亮又耐用,而且他身强力壮,干起活来又快又利索。他赚的钱,差不多正好刚刚够他生活用,如果他节省一点话,他也可以存下一部分钱来,不过他是一个不知积累的人,每次赚的钱,很快就被他花光了。所以他的生活水平总是这样,不好不坏的,没有提高。这样到了中年,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样下去自已老年没有力气干活了,不就没有生活来源了吗?于是为了给老年攒钱,他打算,提高一些工作效率,但他马上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买更多的木料。象这个木工,缺少的就是一种资本积累。只有有足够的资本才能开始生产,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效率。

这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巧妇之技;而且取决于资本积累,换言之巧妇之米。只有米足技精,巧妇才能做出好的饭菜,推而广之到国家便是只有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齐备才能有很好的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才能实现较快的较快经济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才能随之提高。

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富有,这个每个年轻人都在思考的,我们不妨也从上面的提到的三个方面来做。社会分工相当于我们和其他的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质,如果我们能够扬长避短,合理分工,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将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国家要强大,就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同样我们个人要强大,也要注重提高自身能力。资本积累,可以是我们对金钱和人脉的积累,不要把钱花得精光,也不是忽视身边的朋友,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的资本。

1.9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物价上升通货膨胀

做为经济社会中的成员,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兜里的钱越来越多,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兜里的钱的增加速度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你就会感到,虽然钱变多了,实际上自己却变穷了。我们都希望花同样的钱,买更多的东西,可是现实却与此相反,一斤猪肉从7元变成了13元,一个鸡蛋灌饼从1元变成了2元,200毫升的液态牛奶从1.2元变成1.5元一袋。工薪阶层都在抱怨,“这年头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涨”。于是有人说,这就是通货膨胀啊!也有人会说,这哪是什么通货膨胀啊,别再喊了,小心真把通货膨胀这只狼喊来了。那么,到底什么是通货膨胀呢?

涨价就一定是通货膨胀吗?当然不是,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比如如果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也会上涨。再比如在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也会上涨。那么到底哪种情况下的物价上涨才能称之为通货膨胀呢?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超速通货膨胀。当时《伦敦每日邮报》的一位驻柏林记者,曾在一篇报道中写道:“我感到惊讶,我发现今天火腿三明治是24000马克一块,而昨天在同一咖啡馆里每块只花14000马克。”工资刚刚领到手,工人们就以冲刺的速度跑向商店,因为商店的物价随时都在上涨。有个家庭主妇装了满满一手推车的钱(仅够买一点食品)去买点吃的,一位小偷趁她不注意,把一车钱倒在地上,推着车子飞快地跑了。因为在当时,手推车比这一车钱值钱多了。

从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惊人的比率上升。例如,每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价格实际上飞起来了:一份报纸价格10月1日2000马克、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入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

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就是德国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在战争结束时,由于同盟国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这种支付引起德国财政赤字,德国政府最终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

而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纸币发行的多少并不是可以随意决定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其必须要遵循的标准。需要遵守一个货币需求量的公式:

货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水平商品总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这个公式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总量和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即社会中的商品总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大。同时所需货币量又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周转次数越多,流通速度越快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小。当政府发行的纸币超过了实际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所谓的通货膨胀。

举例来说:假设市场上有价值2亿元的商品,货币周转速度为2次,那么发行1亿元的纸币,便可以达到1元纸币具有1元购买力的原则。但如果发行了2亿元的纸币,那么这2亿元纸币仍然只具有原来1亿元货币的购买力,1元纸币就只有0.5元货币的购买力了,也就只能买到0.5元的商品。因此,原来1元价值的商品就需要2元的纸币才能买到,这样纸币就会贬值,物价也会随之上涨。

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纸币作为货币的一种,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通货膨胀的危害如此之大,各国政府都很关注这个问题,通过各种指数来当然,通货膨胀是不能预期的,也是非均衡的,它的产生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通货膨胀会使我们的实际收入减少,并造成大量的失业。纸币的贬值,还会引起债权人利益的损失,比如:

张三跟李四借了1000元钱,说好一年后归还,但是没料到一年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000元钱币只相当于上年的200元了,这个情况下,张三如果还是只还李四1000元,就相当于李四损失了上年800元的价值。

如果不幸发生了经济危机,那些经营者们就得忙活了,他们得不停的变换价格信息,而金融人士就更忙了,利率,利息,汇率这些都在不断变化。更糟糕的事,他们还没有可遵循的变化标准,因为标准已经由于不可控制的经济形势而变得扭曲。

我们上面说的都是在通货膨胀极端严重时的情况,实际上,温和的也就是小幅的通货膨胀不仅对经济没有破坏性,还能刺激经济的发展。如何监控通货膨胀率的大小呢?可以通过消费者物价指数来预测。

一般说来当cpi3(百分号)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百分号)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2007年中国cpi同比上涨4.8(百分号),2008年达到5.9(百分号),这也是让我们担心物价再上涨的原因。

做为一个老百姓,我们最关心的可能是生活中柴米油盐的价格。如果这些东西的价格普遍涨高,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我们可以从这个侧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看来像通货膨胀这样的宏观经济命题,离我们并不遥远,与我们的距离就和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一样近。

1.10要通货膨胀,还是要失业?社会面临权衡取舍

在去年的金融危机中,你有没有感受到自身饭碗的危机?有段时间,气氛还真是紧张呢,不断有传闻某个跨国集团又裁了几万人,某个出口型公司又倒闭关门了。受到影响的企业为了应对危机,纷纷裁员,还有的公司领导号召员工无偿为公司服务一个月,以缓解公司的经济压力。国内的白领们也都开始人人自危,怕裁员的帽子戴到自己的头上。更有一位名企的员工在网上发帖,讲述自己公司裁员的动态和自己的心路历程,悲壮而又无奈。不过,如果知道社会群体性失业是如何产生的,你会发现失业是一种痛,但不是永恒的痛,这只是一种经济短期的现象。

现在我们都知道,通货膨胀是因为印发了太多的纸币,你可能会说,中央银行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不是可以让民众免受通货膨胀之苦了吗?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降低通货膨胀会引起失业暂时增加。从我们的经验来讲,当经济起飞,价格上扬时,就业职位增加;当经济不景气,失业下岗的人增加时,物价也会稳定,甚至下降。

换一个角度来看,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也即,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在经济学中这种关系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

以美国为例,从60年代初开始,连续近十年,美国经济在扩张的货币政策影响之下,失业率逐渐降低,当然,代价是通货膨胀率逐渐高。60年代末70年代初,连年的扩张政策伴随着越战升级,通货膨胀率飚升,可是失业率却反弹创出新高。到了70年代初,美国人年通货膨胀率会达到6(百分号)已经习以为常,并以此制定自己的支出计划;同时,失业率回到了62年的高水平:6(百分号)。这个时候,美国的经济走入了滞胀。

更糟糕的是,从1973年开始,欧佩克开始操纵石油价格,导致工业原材料的价格开始上扬,由于工资和产品价格正相关,而原材料价格也与产品价格正相关,这就更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于是到1979年,美国的失业率超过7(百分号),通货膨胀率接近10(百分号)。

1979年10月,新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丝决定铁腕治理经济滞胀。从1981年到1984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降下来了,但是也迎来了战后的最大一次衰退,失业率一度接近10(百分号)。但是这个结果并不像之前人们预料的那么严重,也不像理性预期学派声称的微小:介于两者之间。此后,在格林斯潘的调控下,美国一直享受着低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增长。

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与失业交替作用的存在?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长期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是有效的,因此,这时,失业与通货膨胀也就没有交替关系。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由制度、资源、技术进步等因素决定,通货膨胀率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两者之间决定机制不同,当然也就没有交替关系。但是,在短期中,市场调节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宏观经济会出现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

比如,假定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减少了经济中的货币量。但在它减少人们支出的数量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商品的价格都能立即作出调整。商家需要重新制作商品的价签,企业需要时间来印发新目录,餐馆也需要印好新的菜单,这些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在短期内,物价水平还是保持在原来很高的水平上,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价格粘性。较低的支出与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会减少企业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给厂商造成压力。而同时,在物价还是很高的情况下,短期内工人和工会也不会接受调低工资,于是结果只能是引起企业解雇工人,暂时增加了失业。

关于这种交替现象的解释还有很多,但不管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大多数经济学家现在接受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交替关系。而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在长期中通过这种关系来人为地控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表示这一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理解经济中许多发展的关键,特别对理解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非常重要。

政府虽然可以通过改变支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经济。但是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短期交替。对于国家来说,通货膨胀与失业都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安定的。但国家的经济调控并不能使两者都避免,而只能有所偏重地,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进行权衡取舍。同时,还要注意政府运用的这些货币与财政政策工具具有很大的潜在力量,所以,到底政府应该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控制经济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每一个国家在制定自己的经济政策时考虑的重点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德国一直认为超速通货膨胀是纳粹的温床。在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德国严格控制通货膨胀率,德国马克也成为了坚挺货币的代表。相反,许多国家譬如美国则对通胀宽容得多。

现在,我们知道了,看似只是我们个人问题的失业,原来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如此紧密,甚至与国家的政策取向也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成员,我们既不想一夜醒来发现物价飞涨,也不希望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被老板通知炒鱿鱼了。通货膨胀与失业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我们最需要的是速度不是很快但比较稳定的发展。

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最后三个经济学原理,了解了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懂得很多了呢?虽然,本章这十个原理远不是经济学的全部,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理解了这些原理,我们就掌握了经济学的最基本思想。